【本书首发网站“突厥人无城郭,无仓廪,迁徙不定,难以制之。若是主动进攻,那么大军深入,粮秣便难以为继。得其地不宜耕种五谷,得其民也难以驯服教养,若征讨,利少弊多。”
他先提出了一些征讨突厥的弊端,但话语却又来了个转折。
“不过,如今按太孙刚才所说的,突厥人桀骜不驯,本朝立国以后,突厥人曾经几次入犯,虽然先后败于我朝,并因内部可汗继承等问题而导致分裂,又在陛下的英明谋略下,离强合弱分化打击,其势渐消。然眼下东西突厥却竟然又有联合之势,这却是无法坐视的。幸好突厥人不懂什么叫韬光养晦,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刚经历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人口牲畜恢复了,其狼子野心便又显露出来了。臣觉得,其实就如太孙殿下所言,这次突厥人的进攻其实对我们是大有好处的。如果突厥人懂得隐忍,他们再多休养生息个十年二十年,到时一朝反叛,我们可能就很难制服。但是现在嘛,他们虽然有所恢复,但依然不复当年统一之时。眼下这时他们冒着反叛,正是我们一举将他们打下去的时候。尤其是这些突厥人,一有了反念,便再也坐不住,嚣张的调集着部落兵马就要入犯,想要抢劫中原的花花世界,掠夺钱帛子女。如此一来,却正是自寻死路。朝廷只需要调集兵马,陈兵边境之上,以逸待劳,根本不需要劳师远征,深入不毛草原千里,也没有了后勤辎重运输之难,直接就可以在边境上,凭着是坚城要塞,将那些野蛮的突厥人撞的粉碎。”
薛道衡的这番话一出,让易风很是满意。虽然他说了这么多,都是赞同自己的意思,未免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但却也正是把自己想说的给说了出来。他的眼光依然敏锐,对突厥人的进攻把握的很准,分析的很到位。
易风赞赏着点头,笑道:“此次与突厥之战,朝廷打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就是防守,第二步则是反击。先把突厥人放近了来,把他们都吸引到边疆的关城要塞之下,利用我们的城墙,利用我们的要塞,利用我们的本土作战优势,消耗突厥人的力量。等这个相持阶段渡过之后,等到突厥人在我们的铜墙铁壁之下撞的满头是包,撞的头晕眼花,撞的绝望的时候,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到了。到时候,我们要把这些野蛮而又嚣张的突厥人送进绝望的深渊,一战征服这些野蛮胡人。”
“只是这次殿下乃是东路元帅,而东路军统领的正是如今新设的幽州总管府诸府州兵马。按陛下的要求,殿下所率东路军的任务是镇守幽燕。为中路军的预备兵马以及防范辽东的高句丽趁火打劫。这次的大战,只怕突厥人并不会打到东路来。”太孙舍人封德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封德彝姓封名伦字德彝。比易风还大了十二岁,河北人,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当今宰相杨素的侄女婿。早先杨素江南平叛之时,为杨素征辟为行军记室,作事很得杨素欣赏。后来杨素督造仁寿宫,他表奏封德彝为土木监。仁寿宫建造之时,工期十分紧张,为此死了大量的民夫。杨素将他们直接填为宫殿之基。杨素与封德彝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仁寿宫的建造,而且将之建造的十分的奢华。杨坚派宰相高颎前去查验后,回来报说太过奢华还说了死了很多人的事情,引得杨坚很不高兴。杨坚亲自去了仁寿宫后,回来便要问杨素的罪,当时是封德彝给杨素出了对策,让他去找皇后独孤氏,说是天子夫妇辛苦大半辈子,如今天下盛世。皇帝夫妇也当享受一下。后来独孤皇后替杨素出面说了话,杨素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获得了天子赏赐,信任更进一步。之后终于做上了右仆射的高位。
自那以后,杨素对封德彝越发的满意,把自己的侄女也嫁给了封德彝。还举荐他出任了内史舍人。不过就在去年,封德彝参与东征。随周法尚的水师渡海攻高丽,结果却倒霉的遇上了风暴。船只被击破,当时他落海后抱着一块碎木板在海上飘浮,一度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后来一想到杨素曾经拍着自己的坐榻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封郎一定能坐上我这个位子。”他便又挺了过来,最后在海上飘浮了十几天后,他终于随海浪飘到了海岸边,劫后余生。不过虽然捡回条命,可因为东征失败,却也因此受到了些牵连,这次能入太孙府,也是不容易。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封舍人又如何就能料定,突厥人一定不会进犯东路呢?何况有备无患,虽然说如今三蕃归附,使得我们幽州府的北面大为安全,但也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尤其我们的武妫二州,更是处于重要的关口,这里连通草原和河东河北,历来都是草原入侵中原的常用路线。若是武妫一失,那么突厥人就可以从这个重要的战略山口,突入中路军的侧后方,不管是直接入侵河北,还是绕道攻击太原,或者是雁门关的后方,这都是十分危险的。我们既然是此次北伐的东路战区,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是中路军的预备队,我们不但得守好我们的地盘,不失一寸土地一座城池,我们还得做好准备,随时可以主动出击。”
封德彝见皇太孙如此语气严厉的反驳他,心头怦怦乱跳。他是太孙舍人,从六品的品阶,掌的是太孙府的书令表启,虽然说也还算是个重要的太孙府属官,可太孙府里有整整八个太孙舍人,人人都跟他差不多一样出身不凡才名着著。他刚到太孙府,还想着要在太孙面前留个好印象,心道自己刚才回答的太草率了,太欠考虑了。当下,他连忙改口道:“微臣愚昧,只是寻常见识议论,实乃短视,而无远谋,请殿下恕罪。先贤曾言,居安当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殿下之谋虑远非微臣可比,殿下英明,微臣佩服。”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舒服,可却也让易风一下子看出来,这个家伙是个十足媚上的家伙。这种人倒不是说他就没本事,而是这种人太过于媚上。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代名臣。而如果他人遇到的是一个昏庸的君主,那么他们必然就会成为一个奸佞小人了。说到底,这种人就是不肯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只以上位者的意思为正确。想到历史上,这家伙后来也曾是杨广手下重要的大臣,很有几分奸佞的名声,可后来却又成了唐朝的宰相,还有几分干吏的名声,倒也难得。不过他的心里,已经暗暗的给封德彝记了一笔黑帐,这小子是个得注意的家伙,可以用,但不能全信。
“封舍人不必如此,我这里的习惯,议事之时只就事论事,言者无罪,大家有什么想法就尽管大胆的说。有什么就当面先说出来的好,我可不喜欢那种当面一套然后背后又一套的人。论事的时候不说话,可背后却又总说三道四,这样的人我是不能接受的。”几句话后,他又把目光转向颜思鲁和温彦弘,“你们看,我们当要做哪些准备?”
颜思鲁和温彦弘经过刚才易风的那番话,对视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样子。
易风道:“刚刚我才说了,有话直说。”
颜思鲁沉吟一下,回答道:“臣以为,此次与突厥大战,河北等地可能不会受到侵犯,但是我们也确实当早做准备。臣以为,当把兵马陈于长城,将突厥阻于关外。利于长城以及山河关城之险,御敌于国门之外。”
“颜学士之意是要把武州拱手让给突厥人?”
温彦弘连忙在一边替颜思鲁解释:“武州处于塞上,在长城之外,一马平川的开阔草原,微臣以为实不益于防范突厥大股骑兵。倒不如主动将怀荒的百姓先撤回长城关内,坚壁清野,阻敌于长城之外,依托长城关隘,防御突厥骑兵。”
这个想法其实也算正常,毕竟怀荒的地形,确实不利于防守,就算有城池堡垒,可如果是大股的骑兵,那太难守了。不过怀荒可是易风的根基大本营,虽然眼下他当了幽州的大总管,又被册封为了皇太孙。可在易风的眼里,其实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怀荒在他眼里更重要。名号固然重要,但握在手里的实力越发的重要。他现在虽然当上了幽州大总管,但一时半会还很难对幽州府完成控制,现在的他,手里真正的实力依然是怀荒。
怀荒他不能丢,也不敢丢。
“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武州也是朝廷的疆土,而且武州还有四十万大隋的子民,我不会抛弃他们的,现在大家可以议论,要如何守住武州怀荒。”易风一锤定音,不容更改。(未完待续。。)
他先提出了一些征讨突厥的弊端,但话语却又来了个转折。
“不过,如今按太孙刚才所说的,突厥人桀骜不驯,本朝立国以后,突厥人曾经几次入犯,虽然先后败于我朝,并因内部可汗继承等问题而导致分裂,又在陛下的英明谋略下,离强合弱分化打击,其势渐消。然眼下东西突厥却竟然又有联合之势,这却是无法坐视的。幸好突厥人不懂什么叫韬光养晦,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刚经历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人口牲畜恢复了,其狼子野心便又显露出来了。臣觉得,其实就如太孙殿下所言,这次突厥人的进攻其实对我们是大有好处的。如果突厥人懂得隐忍,他们再多休养生息个十年二十年,到时一朝反叛,我们可能就很难制服。但是现在嘛,他们虽然有所恢复,但依然不复当年统一之时。眼下这时他们冒着反叛,正是我们一举将他们打下去的时候。尤其是这些突厥人,一有了反念,便再也坐不住,嚣张的调集着部落兵马就要入犯,想要抢劫中原的花花世界,掠夺钱帛子女。如此一来,却正是自寻死路。朝廷只需要调集兵马,陈兵边境之上,以逸待劳,根本不需要劳师远征,深入不毛草原千里,也没有了后勤辎重运输之难,直接就可以在边境上,凭着是坚城要塞,将那些野蛮的突厥人撞的粉碎。”
薛道衡的这番话一出,让易风很是满意。虽然他说了这么多,都是赞同自己的意思,未免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但却也正是把自己想说的给说了出来。他的眼光依然敏锐,对突厥人的进攻把握的很准,分析的很到位。
易风赞赏着点头,笑道:“此次与突厥之战,朝廷打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就是防守,第二步则是反击。先把突厥人放近了来,把他们都吸引到边疆的关城要塞之下,利用我们的城墙,利用我们的要塞,利用我们的本土作战优势,消耗突厥人的力量。等这个相持阶段渡过之后,等到突厥人在我们的铜墙铁壁之下撞的满头是包,撞的头晕眼花,撞的绝望的时候,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到了。到时候,我们要把这些野蛮而又嚣张的突厥人送进绝望的深渊,一战征服这些野蛮胡人。”
“只是这次殿下乃是东路元帅,而东路军统领的正是如今新设的幽州总管府诸府州兵马。按陛下的要求,殿下所率东路军的任务是镇守幽燕。为中路军的预备兵马以及防范辽东的高句丽趁火打劫。这次的大战,只怕突厥人并不会打到东路来。”太孙舍人封德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封德彝姓封名伦字德彝。比易风还大了十二岁,河北人,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当今宰相杨素的侄女婿。早先杨素江南平叛之时,为杨素征辟为行军记室,作事很得杨素欣赏。后来杨素督造仁寿宫,他表奏封德彝为土木监。仁寿宫建造之时,工期十分紧张,为此死了大量的民夫。杨素将他们直接填为宫殿之基。杨素与封德彝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仁寿宫的建造,而且将之建造的十分的奢华。杨坚派宰相高颎前去查验后,回来报说太过奢华还说了死了很多人的事情,引得杨坚很不高兴。杨坚亲自去了仁寿宫后,回来便要问杨素的罪,当时是封德彝给杨素出了对策,让他去找皇后独孤氏,说是天子夫妇辛苦大半辈子,如今天下盛世。皇帝夫妇也当享受一下。后来独孤皇后替杨素出面说了话,杨素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获得了天子赏赐,信任更进一步。之后终于做上了右仆射的高位。
自那以后,杨素对封德彝越发的满意,把自己的侄女也嫁给了封德彝。还举荐他出任了内史舍人。不过就在去年,封德彝参与东征。随周法尚的水师渡海攻高丽,结果却倒霉的遇上了风暴。船只被击破,当时他落海后抱着一块碎木板在海上飘浮,一度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后来一想到杨素曾经拍着自己的坐榻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封郎一定能坐上我这个位子。”他便又挺了过来,最后在海上飘浮了十几天后,他终于随海浪飘到了海岸边,劫后余生。不过虽然捡回条命,可因为东征失败,却也因此受到了些牵连,这次能入太孙府,也是不容易。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封舍人又如何就能料定,突厥人一定不会进犯东路呢?何况有备无患,虽然说如今三蕃归附,使得我们幽州府的北面大为安全,但也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尤其我们的武妫二州,更是处于重要的关口,这里连通草原和河东河北,历来都是草原入侵中原的常用路线。若是武妫一失,那么突厥人就可以从这个重要的战略山口,突入中路军的侧后方,不管是直接入侵河北,还是绕道攻击太原,或者是雁门关的后方,这都是十分危险的。我们既然是此次北伐的东路战区,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是中路军的预备队,我们不但得守好我们的地盘,不失一寸土地一座城池,我们还得做好准备,随时可以主动出击。”
封德彝见皇太孙如此语气严厉的反驳他,心头怦怦乱跳。他是太孙舍人,从六品的品阶,掌的是太孙府的书令表启,虽然说也还算是个重要的太孙府属官,可太孙府里有整整八个太孙舍人,人人都跟他差不多一样出身不凡才名着著。他刚到太孙府,还想着要在太孙面前留个好印象,心道自己刚才回答的太草率了,太欠考虑了。当下,他连忙改口道:“微臣愚昧,只是寻常见识议论,实乃短视,而无远谋,请殿下恕罪。先贤曾言,居安当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殿下之谋虑远非微臣可比,殿下英明,微臣佩服。”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舒服,可却也让易风一下子看出来,这个家伙是个十足媚上的家伙。这种人倒不是说他就没本事,而是这种人太过于媚上。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代名臣。而如果他人遇到的是一个昏庸的君主,那么他们必然就会成为一个奸佞小人了。说到底,这种人就是不肯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只以上位者的意思为正确。想到历史上,这家伙后来也曾是杨广手下重要的大臣,很有几分奸佞的名声,可后来却又成了唐朝的宰相,还有几分干吏的名声,倒也难得。不过他的心里,已经暗暗的给封德彝记了一笔黑帐,这小子是个得注意的家伙,可以用,但不能全信。
“封舍人不必如此,我这里的习惯,议事之时只就事论事,言者无罪,大家有什么想法就尽管大胆的说。有什么就当面先说出来的好,我可不喜欢那种当面一套然后背后又一套的人。论事的时候不说话,可背后却又总说三道四,这样的人我是不能接受的。”几句话后,他又把目光转向颜思鲁和温彦弘,“你们看,我们当要做哪些准备?”
颜思鲁和温彦弘经过刚才易风的那番话,对视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样子。
易风道:“刚刚我才说了,有话直说。”
颜思鲁沉吟一下,回答道:“臣以为,此次与突厥大战,河北等地可能不会受到侵犯,但是我们也确实当早做准备。臣以为,当把兵马陈于长城,将突厥阻于关外。利于长城以及山河关城之险,御敌于国门之外。”
“颜学士之意是要把武州拱手让给突厥人?”
温彦弘连忙在一边替颜思鲁解释:“武州处于塞上,在长城之外,一马平川的开阔草原,微臣以为实不益于防范突厥大股骑兵。倒不如主动将怀荒的百姓先撤回长城关内,坚壁清野,阻敌于长城之外,依托长城关隘,防御突厥骑兵。”
这个想法其实也算正常,毕竟怀荒的地形,确实不利于防守,就算有城池堡垒,可如果是大股的骑兵,那太难守了。不过怀荒可是易风的根基大本营,虽然眼下他当了幽州的大总管,又被册封为了皇太孙。可在易风的眼里,其实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怀荒在他眼里更重要。名号固然重要,但握在手里的实力越发的重要。他现在虽然当上了幽州大总管,但一时半会还很难对幽州府完成控制,现在的他,手里真正的实力依然是怀荒。
怀荒他不能丢,也不敢丢。
“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武州也是朝廷的疆土,而且武州还有四十万大隋的子民,我不会抛弃他们的,现在大家可以议论,要如何守住武州怀荒。”易风一锤定音,不容更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