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钱多开一些也好,但也不能高得太多,毕竟到冬天的时候,他们炒料也算是一种福利。
就光是看账本,差不多就花了她一个多时辰的时间。
大概是作坊开办不久,账目也不多,看起来才这么快。
顺便,方菲又是将所缺材料做了一下记载,打算回头就让人帮忙看买得到不,顺便也让南岭城的属下,看看是否还能遇到那波斯的商人。
几天时间,方菲几乎都没怎么歇下,一直在看账本。
头花作坊那边有大姐管理,但是护肤品作坊,还得她亲自管。
包括现在妆宝斋所有店铺的账本,一一她都得查看一遍。
这个时代的账目,几乎都是古代记账手法,看得方菲更是吃力。
她决定了,得招一批人,重新学习一下账房的活儿。
他们家的账目,必须得全部统一成阿拉伯数字和汉语现代字的记账手法。
不然以后长久累月下去,生意越来越多,这账本看得一家子,都得头疼。
花了五天时间,才是将家中生意的账目全部梳理了一遍,在账房还未找到之前,方菲又是闲了下来。
想着无事儿,除了练功,就是去作坊,方菲便是在家中搞了一个药房。
如今自己这半吊子大夫,看个头疼脑热,医治一个外伤那是没得说了。
如此,若是有病人来找自己开药,也能顺便锻炼锻炼自己的所学医术。
这些东西,也必须投入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锻炼自己的能力。
方菲在村子里对外看诊的消息一放出去,村子里的人都震惊了!
他们村的那郎中离开后,看个病都得去镇上,很是不方便。
如今小沟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就算是有个头疼脑热,风寒啥的,大家都很紧张自己的身体,也不像以前一样,小病忍一忍就扛过去了。
为了有个好身体赚钱,他们自然不得再像以前那样不重视这些小病。
众人震惊方菲何时学会医术的时候,也有人抱着试试的心态,上门找方菲看诊了。
“就是气喘,冬天更是难熬,上个坡,或是走路急一点的话,更是喘得厉害。”
张三婆五十多岁,这年纪,孙子都已经成亲了。
家中以前贫寒,可这一年多,家里人在方家作坊干活,还好几口人都每月有银钱进账,加上之前对方家的蜜汁信任,张三婆家在家后院种了二十几棵花椒树,到现在,家底儿可是厚实了许多。
听说方菲看诊不要钱,就给药费,张三婆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是揣着二两银子,在儿媳的陪伴下,来找方菲看诊了。
听着张三婆的叙述,方菲大概也猜到了她是什么病。
但身为大夫,瞧病是一件很严谨的事儿,往往不能光凭患者的叙述,就下结论开药方。
“我先给张三婆你把个脉。”
张三婆急忙将自己的手腕儿放在了脉枕上,方菲伸出手,静下心,仔细感受着张三婆脉搏的变化。
随即,收回手,又是将头凑进了张三婆的肺部听了听。
“张三婆,你这叫气管炎,应该是之前风寒没及时就诊,耽误了病情。
待风寒好了,便是留下了这病。”
听方菲如此一说,张三婆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可不是吗?二十年前的冬天,我就是风寒了一场,你三老爷便是出去寻的药草给我煎水喝,好几天这高热不断,只得去镇上找了郎中。
只是药钱太贵,我退热后便是没听郎中的继续服药,等风寒好后,就感觉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的,走个平坡有时候脚步快一点,都是喘不上气来。”
“这病情耽误时间太久了,如果在夏季或是天气暖和的时候,还会好一点,但是一到天冷,病情就会加重。
而且随着你年纪增长,也是越来越严重。
张三婆你要注意保暖,再是风寒,还会加重病情。
今儿我先给你开几幅药,你回头吃了看看效果,我再给你换方子。”
见方菲说得句句到位,张三婆直感叹方菲医术好!
竟是将她的病症,说得一模一样!
“好好好,菲儿,你看三婆这病能治好吗?”
像气管炎在现代,刚发作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时间一长,现代医术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更别提古代了。
“张三婆,你这病症时间太长了,若是刚发作几年,我倒是有把握,可已经二十年了,我只能帮你减轻病症,不一定能达到医治好的地步。”
方菲实话实说,张三婆的眼中一阵失落。
忽的捏紧了自己的荷包,有些犹豫要不要花这银子去看诊了。
方菲将药方开好,又是迅速的将每一副药钱算了出来。
本着大家是同乡,方菲并不想赚他们的银钱,就收个成本。
抬眸间,不经意便是看到了张三婆那低落和犹豫的神情。
她很快便是明白了这老太太的心思,犹豫了一下,她又是开口道。
“张三婆,这药钱我一个铜板都没赚你的,我就初出茅庐,顺便是为了方便村里人,才是看诊的。
不过这药你拿回去试试,我给你说的不能医治好,也只是以防万一。
这药医有缘人,你平日吃食清淡一点,注意不要风寒了,指不定也能痊愈。
明日你过来,再来拿一种药,这药,我要另外做,是药丸,到时候你服用也方便。”
听着方菲的话,张三婆还犹豫不决时,她儿媳却是抢先一步开口了:“好,那就麻烦菲儿了,你给算算多少药钱,我们就先回去吃吃看。”
话落,张三婆的儿媳就是拿出张三婆的荷包,准备去掏银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三婆再是不愿意,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了银子。
“三副药,六天的量,明日你们记得来拿药丸,那药丸的银钱,今儿我一起给你们算在里面。
总共三百七十六文。”
“菲儿,你确定三百七十六文?”
张三婆有些不确定,又是问了一遍。
“嗯,就是这么多,放心好了,一个铜板都没赚你的。”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怎滴这么便宜?你当真不赚我的银钱,那你图啥呢?”
就光是看账本,差不多就花了她一个多时辰的时间。
大概是作坊开办不久,账目也不多,看起来才这么快。
顺便,方菲又是将所缺材料做了一下记载,打算回头就让人帮忙看买得到不,顺便也让南岭城的属下,看看是否还能遇到那波斯的商人。
几天时间,方菲几乎都没怎么歇下,一直在看账本。
头花作坊那边有大姐管理,但是护肤品作坊,还得她亲自管。
包括现在妆宝斋所有店铺的账本,一一她都得查看一遍。
这个时代的账目,几乎都是古代记账手法,看得方菲更是吃力。
她决定了,得招一批人,重新学习一下账房的活儿。
他们家的账目,必须得全部统一成阿拉伯数字和汉语现代字的记账手法。
不然以后长久累月下去,生意越来越多,这账本看得一家子,都得头疼。
花了五天时间,才是将家中生意的账目全部梳理了一遍,在账房还未找到之前,方菲又是闲了下来。
想着无事儿,除了练功,就是去作坊,方菲便是在家中搞了一个药房。
如今自己这半吊子大夫,看个头疼脑热,医治一个外伤那是没得说了。
如此,若是有病人来找自己开药,也能顺便锻炼锻炼自己的所学医术。
这些东西,也必须投入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锻炼自己的能力。
方菲在村子里对外看诊的消息一放出去,村子里的人都震惊了!
他们村的那郎中离开后,看个病都得去镇上,很是不方便。
如今小沟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就算是有个头疼脑热,风寒啥的,大家都很紧张自己的身体,也不像以前一样,小病忍一忍就扛过去了。
为了有个好身体赚钱,他们自然不得再像以前那样不重视这些小病。
众人震惊方菲何时学会医术的时候,也有人抱着试试的心态,上门找方菲看诊了。
“就是气喘,冬天更是难熬,上个坡,或是走路急一点的话,更是喘得厉害。”
张三婆五十多岁,这年纪,孙子都已经成亲了。
家中以前贫寒,可这一年多,家里人在方家作坊干活,还好几口人都每月有银钱进账,加上之前对方家的蜜汁信任,张三婆家在家后院种了二十几棵花椒树,到现在,家底儿可是厚实了许多。
听说方菲看诊不要钱,就给药费,张三婆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是揣着二两银子,在儿媳的陪伴下,来找方菲看诊了。
听着张三婆的叙述,方菲大概也猜到了她是什么病。
但身为大夫,瞧病是一件很严谨的事儿,往往不能光凭患者的叙述,就下结论开药方。
“我先给张三婆你把个脉。”
张三婆急忙将自己的手腕儿放在了脉枕上,方菲伸出手,静下心,仔细感受着张三婆脉搏的变化。
随即,收回手,又是将头凑进了张三婆的肺部听了听。
“张三婆,你这叫气管炎,应该是之前风寒没及时就诊,耽误了病情。
待风寒好了,便是留下了这病。”
听方菲如此一说,张三婆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可不是吗?二十年前的冬天,我就是风寒了一场,你三老爷便是出去寻的药草给我煎水喝,好几天这高热不断,只得去镇上找了郎中。
只是药钱太贵,我退热后便是没听郎中的继续服药,等风寒好后,就感觉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的,走个平坡有时候脚步快一点,都是喘不上气来。”
“这病情耽误时间太久了,如果在夏季或是天气暖和的时候,还会好一点,但是一到天冷,病情就会加重。
而且随着你年纪增长,也是越来越严重。
张三婆你要注意保暖,再是风寒,还会加重病情。
今儿我先给你开几幅药,你回头吃了看看效果,我再给你换方子。”
见方菲说得句句到位,张三婆直感叹方菲医术好!
竟是将她的病症,说得一模一样!
“好好好,菲儿,你看三婆这病能治好吗?”
像气管炎在现代,刚发作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时间一长,现代医术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更别提古代了。
“张三婆,你这病症时间太长了,若是刚发作几年,我倒是有把握,可已经二十年了,我只能帮你减轻病症,不一定能达到医治好的地步。”
方菲实话实说,张三婆的眼中一阵失落。
忽的捏紧了自己的荷包,有些犹豫要不要花这银子去看诊了。
方菲将药方开好,又是迅速的将每一副药钱算了出来。
本着大家是同乡,方菲并不想赚他们的银钱,就收个成本。
抬眸间,不经意便是看到了张三婆那低落和犹豫的神情。
她很快便是明白了这老太太的心思,犹豫了一下,她又是开口道。
“张三婆,这药钱我一个铜板都没赚你的,我就初出茅庐,顺便是为了方便村里人,才是看诊的。
不过这药你拿回去试试,我给你说的不能医治好,也只是以防万一。
这药医有缘人,你平日吃食清淡一点,注意不要风寒了,指不定也能痊愈。
明日你过来,再来拿一种药,这药,我要另外做,是药丸,到时候你服用也方便。”
听着方菲的话,张三婆还犹豫不决时,她儿媳却是抢先一步开口了:“好,那就麻烦菲儿了,你给算算多少药钱,我们就先回去吃吃看。”
话落,张三婆的儿媳就是拿出张三婆的荷包,准备去掏银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三婆再是不愿意,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了银子。
“三副药,六天的量,明日你们记得来拿药丸,那药丸的银钱,今儿我一起给你们算在里面。
总共三百七十六文。”
“菲儿,你确定三百七十六文?”
张三婆有些不确定,又是问了一遍。
“嗯,就是这么多,放心好了,一个铜板都没赚你的。”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怎滴这么便宜?你当真不赚我的银钱,那你图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