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情痴,此恨不关与。鸿雁在云在,惆怅此情难寄。”

    绍兴十九年孟春

    陆游与隔三差五便寻些推辞与唐琬团聚于这偏僻的小院内。虽已是尽量做到了隐影匿形,但却仍需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生怕被些杂人碎语扰乱了这一时之惬意。

    “阿游,是否觉得今日烧的饭菜较以往可口些?”唐琬轻挑了下眉,解下外层的围衣,坐在陆游身旁,细声说道。

    只见陆游微蹙下眉,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我们琬儿本应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璞玉,却不曾想莫是前世冒犯了灶神,偏偏在烹膳这事上失了一窍,可惜,可惜啊!”

    “既然如此,那日后,我来备菜,你去烧饭如何?”唐琬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红晕,将头扭了过去,颇为恼烦的言道。

    “在下,求之不得。琬儿快动筷,如此说来,这桌上的饭菜更须得好好珍惜才行。”陆游的嘴角闪过邪魅一笑,时不时的侧头望向身旁不知因害羞还是恼怒而小脸胀红的女子。

    就这样,这对鸳鸯便私隐着相伴了三月有余。在这悠哉自在的平淡生活中,两人打情骂俏,吟诗作对,如胶似漆,像寻常百姓一样,不需下人伺候,没有旁人打搅。与在陆府时并无两样,暂且享有着只属于他们两人的柔情蜜意。

    记得为刚过春龙节不久。一日,黎明即起,两浙路转运使王宣府内便开始清宫净道,酒扫庭除,只为迎接陆游之母—唐芙

    王宣有一次女,对陆游单相思了十年有余,情有独钟,恋恋不忘。

    这位王氏小姐今年芳龄十九,字婷嫣。年龄虽不算尚轻,却生得肤如凝脂,面若桃花,容色清丽,娇媚婀娜。如樱桃般轻薄的小嘴,荡漾在精致无暇的笑颜上。顾盼生辉的眼神,格外的撩人心怀。再加之父亲的身份是山阴城内颇具声望的正四品官员,思慕追求她的人可是大有人在。若非为了陆游,才不会落得至今还未出阁之境地。

    要问起王凝蕊与陆游缘起于何,王家又为何邀请唐氏做?事情便须从十一年前说起。

    记得那日为上元节夜,山阴城内一派热闹非凡之景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红灯高挂,灯火摇曳,好生祥和。

    在欢赏如昼的花市时,淘气的小陆游失去了猜灯谜的耐性,径自的离开了家人,便往灯火更加璀璨的别处闲逛去了。

    忽然,他看到一位和琬儿表妹年岁相似的小女孩在街道中央低声啜泣,甚为伤心。陆游随即走上前去,唤住了她:“这位小妹,不知在为何事感伤?”

    “大哥哥,方才我见一花灯甚美,只是多瞧了几眼,可谁知人头熙攘,竟与家人走失了去。”王凝蕊抽泣着回应道,纤长的睫毛上挂满了泪珠。

    “小妹莫怕,今天我正巧无事,就在这里陪同你一起找寻家人,时辰已晚,看留你一人于此也放心不下。”说到这时,只见陆游稍顿了一下,便从袖口中掏出了一页竹纸,递至于王凝蕊手中,续说道:“我今日突来兴致,写成诗作两首,其中一首赠予小妹,就当作安慰之物。”

    王凝蕊一时间有些呆怔,她长至八岁大还从未见过如此儒雅体贴之人,好似惠风抚过心房,只觉温暖和畅。

    过了许久,才连忙展开竹纸阅览了诗作,应答道:“小女凝蕊,谢过大哥哥,哥哥好生博学,竟能作得如此好诗!不知哥哥姓甚名谁?”

    “在下姓陆名游”陆游清俊的脸上浮起了鲜艳的红晕,腼腆的对王凝蕊笑着答道。

    没过许久,在善良的陆游的帮助下,王凝蕊便回到了家人身旁。王家大人对他是频频称谢,随后他们便各自观赏缤纷百态的花灯去了。

    当陆游回到父母兄长身边时,不必想则知一定是免不了一顿斥责的。而此时此刻,他心中却是增了些许得意与骄傲,应是将方才的顽皮行径早就抛之于脑后了。

    自上元节与陆游的邂逅,王凝蕊便再也不能将他忘怀。那张竹纸,她一直珍藏着。且盼望着快些长大,好拜托爹爹为自己与他结下亲事。

    但事与愿违,没曾想却在三年前,陆家竟婉拒了与王家的结亲。并且没过多久,她便得知了陆游将要与唐姓女子成亲的消息。王凝蕊只觉惘然若失,郁郁寡欢了很久很久。近连一月将自己关在闺房之内,不肯与旁人讲话交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三年之后,事情似乎又出现了转机。陆游竟将自己的发妻休去,正室的位置便再次空余了出来。

    王凝蕊自然是不会放弃一切机会的,顾不得父母的反对,提出了向这个已然娶过妻的男人的结亲之请。最终,在她的一再央求下,王家夫妇只好无奈的应许了。

    因为王宣与生前担任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的陆宰的关系属于上下同僚,在年轻时又曾共事多年。遂以关怀慰问故友之亲为由,挑选了个明媚暖日请唐氏于府上做。

    自夫君去世后,长子与次兄也不勤探访,三子陆游更是不必多说,

    逼迫休妻一事使这对母子如今势如水火,分席而坐,关系甚僵。对于整日被困于空荡冷清之陆府的唐氏来说,在听到王大人宴请她时,喜出望外,便欣然前往赴邀去了。

    只是,这醉翁之意不在酒。欲结王陆之亲才为王宣夫妇的真正用意。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于此筵席之上,有王宣夫妇,唐氏,及王凝蕊四人。

    “小女凝蕊,见过陆夫人”王凝蕊颔首低声向唐氏行礼道。

    “王小姐气了,今日竟亲自应邀至贵府饮食,实乃妾身之幸事”唐氏脸上挂着和善而略带兴奋的浅笑,轻声说道。

    王凝蕊在向唐氏施礼问好后,也一同在父母旁坐着。不知因紧张还是羞涩,脸颊上始终伴着一抹霞红。

    少时,在言过些许抚慰关怀的话语后,王氏夫妇便趁机步入了正题,将有意结两姓之好诉与唐氏。

    对于王家主动谈论结亲一事,唐氏定是万分欢喜的。这位王姓姑娘,无论是从家世、仪态还是相貌,都是无可挑剔的。总之比起那唐琬贱人,不知要强出多少。也许较不过那贱人的才情,但那只是谙些无用之事,到底贤良淑德,恪守妇道才是为妻之本分。

    不知夫人可还记否三年前王某曾至府上议陆王结亲一事?”王宣微微眯眼微笑着,询问道。

    “自然是记得的,那时的愚傻行径,如今想来颇为懊悔。王大人当真还愿与我家少子结亲?”唐氏应答道,眸中划过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

    王宣嘴角一弯,诚声道:“王某对夫人当是开诚相见的。今日来便是想与夫人议谈此事。”

    “小儿能得王大人如此垂青,真是上辈子积的福分,这次妾身定不能像三年前那般愚笨了,回府后便好生劝说小儿,断不能再辜负了大人的一片诚意。”唐氏郑重恳切的言道。

    至宴将散时,王凝蕊忽唤住了唐氏,浅施礼,柔声询问道:“夫人,凝蕊有些话想诉与三公子,劳烦夫人能将此信予之。”

    唐氏一时语塞,深叹了口气,回答道:“姑娘放心,此信我会交与下人送置他屋内的。只不过,我家这小儿,总是四处乱窜,难见人影,一刻也空闲不得。近日他未在府内,定是又不知干什么去了,等他回来妾身便严加管教一番。”

    王凝蕊向唐氏言谢,浅施一礼。

    少时,王氏一家便一同去送唐氏,直至府外。

    宴席虽已结束,可王凝蕊的心却一直牵萦于那封未被览阅的书信上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信中单言道有两句诗文: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作者题外话:第一部古言作品,请大家多多支持哦!!

章节目录

惊鸿匆匆照影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陌上芊芊8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5章: 笙箫将默-惊鸿翩翩照影来,惊鸿匆匆照影来,一本书并收藏惊鸿匆匆照影来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