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杏擦着眼泪,神色愤慨地道:“这些戍守墩台的卫戍军将士面对绝境,明明一个个英勇奋战,击杀了这么多虏骑。

    可某些人却以小人之心去揣度,非要说这一百多名卫戍军将士不可能全部坚守墩台牺牲,非要说他们有投降的人,真是可恶之极!”

    程颂也带着哽咽之声道:“他们还说什么,即便真无一人投降,也必然是瓦剌人不曾劝降,或是不接受俘虏。

    却不知,瓦剌人面对我大明将士驻守的墩台,吃过亏后,根本不想再强攻,几次尝试劝降。

    可这一百多名卫戍军将士,即便只是几个人驻守一座墩台,面对数十倍乃至百倍于己的敌人,也无一人投降。

    那些人常自诩君子,看不起当兵的将士们,却不知他们根本就是小人。对将士们的污蔑,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梁孟昌也没有了往日的儒雅随和,而是一脸严肃地环视众人道:“有了这些瓦剌俘虏口述之事作为资料,我梁孟昌必定要写出一篇好文章,痛骂那些小人,让他们臭名昭著,再也抬不起头来!”

    李道赢也道:“梁主记说得对,有了这些资料做武器,我们便能狠狠打那些小人的脸。

    另外,我建议尽快去采访那些幸存的镇夷所卫戍军将士,向他们了解一些牺牲将士生前的事,了解他们在面对瓦剌大军进攻时,是如何做出牺牲选择的。

    唯有弄清楚那一百多名将士英勇牺牲的每一步,才能让那些小人再无狡辩的可能,永远闭嘴!”

    之后,记者团在镇夷所做了两天的采访收尾工作,等张能联系好了卫戍军那边,他们便出长城,前往那些被攻破的墩台···

    十一月底,塞外的寒风凛冽刺骨。

    毛目头墩却在天微微亮时就传来了动静,却是值夜的将士与另一组将士交岗了。

    不用在墩墙值守的什长张二全却也在此时起来,登上了墩墙,看向南边。

    在向南一里多的地方,也有一个毛目头墩,旧毛目头墩。

    当初瓦剌人在黄风口被击溃后,战争结束,上面本来要将张二全提拔到边防军中,但他却坚持留在原卫戍军,继续在镇夷所边墙外戍守。

    于是他变成了卫戍军什长。

    至于为何会有两个毛目头墩,同样是上面的命令,说要将这些牺牲将士英勇抗敌的墩台留下来作为纪念,让世人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

    然后这一片二三十个墩台就都向前移动了一两里,并且上面专门调配水泥和砖石,修建了新的墩台。

    水泥、砖石墩台要比以前的夯土墩台更坚固,也更宽大,在房间布局设计上更加人性化,让戍边将士们住得更舒适。

    可是,张二全仍旧忍不住时常想起在旧边墩中戍边的那段日子,仿佛邱什长、齐三元、万大贵等人仍在旧边墩中戍守。

    因此,他每日都会向那边眺望,有时白天还会借着遛马的功夫进去看看。

    晌午,他将喂好了清水、草料的老黄牵了出来,爱怜地抚摸了下老黄的鼻面,然后便一个翻身上马,道:“老黄,额们走,回去看看老兄弟们。”

    老黄就是当初他从毛目头墩骑着去石垣堡报信的那匹战马,其实并不算老,才三四岁。

    只不过相较于新的“毛目头什”将士,它确实算是老资格了,也是除张二全外,当初毛目头墩唯二幸存下来成员。

    并不用张二全怎么驾驭,老黄就仿佛听得懂人话一样,向旧墩跑去。

    才跑到一半儿,张二全忽然听见新墩那边传来几次哨声,这哨声代表南边来人了。

    一般来讲,南边来的人都是上面派来的,并非敌人。但张二全并没有大意,驾驭着老黄跑到一个稍高的坡地,向南来的那伙儿人看去。

    只见这伙人有二十个左右,其中一半似乎是边防军中的骑兵,另一半虽然也骑着马,但看样子却像是普通人,或者官员?

    张二全不太确定。

    这时,其中一个骑兵加速奔过来,老远便挥动起令旗,喊道:“前方可是毛目头墩戍守将士?我是第十六镇第三营侦骑伍长李芳。”

    张二全大声道:“我是毛目头墩什长张二全。”

    待李芳奔到十几步处停下,两人互相行了个军礼,张二全才问:“李伍长来额们这里有甚公干?”

    李芳道:“大明报派来了一个记者团,要采访当初各墩台幸存的将士,还要到那些墩台实地考察,其中毛目头墩是重点目标。

    张什长,那些民间报刊乱写文章,污蔑牺牲的卫戍军兄弟,这大明报记者团就是来找证据,好写文章打那些人脸的,所以咱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接待。”

    张二全点头,道:“我明白了,毛目头什一定尽力配合。”

    随后,张二全、李芳等了一会儿,汇合了其他人,这才一起向新墩走去。

    记者团其实是从后面的墩台过来的,并没有走多远的路,也不算劳累。

    当得知眼前人便是当初毛目头墩那一什仅剩的将士时,记者团众人都露出了敬重之色,在路上就忍不住询问起来。

    “张什长,可以跟我们说一说牺牲的那些将士吗?他们都是哪里人?”

    “额们什长邱虎威、伍长娄怀英都是河南人,额那一组齐三元是陕西人,额跟万大贵是甘肃人···”

    对于记者团的问题,张二全只要能答得上来的,都用心回答了。

    到了新墩后,记者团并没有过于麻烦墩里的将士们,三个团务和黄焕英、李良奇在背风面扎营,要生火自己做饭。

    毛目头墩当然不会看着,而是邀请记者团的人一起吃墩里的大锅饭。

    至于居住,因为来人太多,只能在外面讲究下了。好在记者团不需要在此常住,一两日功夫就会走。

    趁着扎营的功夫,梁孟昌、李道赢、杜杏三个继续采访张二全,希望了解了每个牺牲的将士。

    在张二全的描述中,邱虎威、吴怀英、齐三元、万大贵、刘茂、刘金等将士,仿佛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

    吃过中午饭后,梁孟昌等人又在张二全的带领下,前往旧墩实地考察。

    当来到旧墩前,还未进去,梁孟昌、程颂等人便都大受震撼。

    只见这旧墩外墙上,插了许多羽箭,箭簇、枪炮轰打的痕迹更几乎布满了四面夯土墙壁。

    梁孟昌等人早就知道,瓦剌人不仅有众多善于骑射的骑兵,更有火炮、火绳枪,装备比蒙古人强出一大截,战力也更强。

    此时,仅从这旧墩外墙,他们就能想象得到,当初发生于此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战争结束后,上方有令,额们毛目头墩和其他将士死守的墩台一样,被列为英烈纪念之地。

    所以,除了诸位同袍的遗体,里面基本没动过。几位记者先生想看的话,就随额进里面去看看吧。”

    说完,张二全当先走进了毛目头墩。

    后面众人没注意到,他已然双目微红。

    

    78773_78773807/725143366.html

    

    。wap.idzs.cc.co

章节目录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灵灵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48章 什长张二全,旧毛目头墩,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一本书并收藏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