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在第二天接近中午时分赶到昌黎,五万多骑军,真正的万马奔腾,声势浩大。【小说文学网】虽未近昌黎城头,城中百姓却感觉地面震动,宛如地震一般。

    昌黎县令左应选登城观察,看到如此之多的兵马,还有明黄sè的龙旗也在里面,知道是奴酋也到了。

    左应选暗自为建虏的势大惊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他马上发觉自己的情绪不对,于是,调整了下心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跟随而来的乡绅,附近的乡兵纷纷看了过去,微微有点奇怪,难不成县尊被建虏给吓傻了?按道理不应该啊!

    左应选营造了足够的关注度,就收住笑声道:“我们小小昌黎县城,打的建虏连吃败仗。现在倾巢出动,连奴酋都来了。你们说,是我们强,还是建虏厉害?”

    听县尊这么一说,周围的人仿佛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强,建虏好像也不厉害嘛!

    一时之间,城头的士气就上来了。

    左应选趁热打铁道:“昨ri已见我大军夜不收,这说明什么?”

    他身边的人想起昨ri见到或听别人说的夜不收踪迹,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希望,纷纷回应县尊:“朝廷的援军就要到了!”

    “对,朝廷的援军不ri即到,建虏连我们都打不赢,还能打得过jing锐的朝廷援军么?”左应选大声问道。

    “打不过,打不过……”周围的人满怀信心,齐声回答起来。喊声中带欢喜,在昌黎城上空飘荡开去。

    听到声音的乡兵和百姓纷纷抬头看向声音来处,虽然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但那欢喜之情还是能感觉出来的。都说快乐是能传染的,听到声音的百姓,心情也都好了起来,冲掉了刚才的忧虑。

    左应选看自己的话语起到了效果,就吩咐他们各自去做事,只留下了万人杰。

    他对万人杰说道:“奴酋大军来袭,必有一番苦战,前两ri已有宣传铺垫,现在你要正式上场鼓舞士气了。”

    “学生明白。”万人杰点点头。

    “好,那就去准备吧。”左应选说完后看着万人杰辞别而去,心里想着这些手段都用上之后,应该能保持士气不坠。接下来,就只能硬碰硬的和建虏对着干了。

    再说皇太极来到昌黎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城东关侯庙的建虏大营,而是就近眺望昌黎城。

    之前只是路过,并没有怎么在意这座城市。现在认真一看,才觉得这县城还真小(只有0.25平方公里)。比起之前见过的锦州,遵化和永平来说,根本就是两个档次的。

    他身边的那些建虏头目也都感到奇怪,就这么一座城池,用了七千多大金jing锐,打了三四天,还打不下来?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闻讯赶来觐见大汗,皇太极没给他俩好脸sè,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为什么迟迟拿不下如此小的一座城池。难道离开了内应,就不会打仗了么?”

    说来也是,坚决抵抗的明国城池,还都是靠了内应才被打下来的。而不靠内应的那几座城池,基本都是贪生怕死的狗官守着,一吓就投降了。

    阿巴泰不说话,因为这次领军的是济尔哈朗,皇太极的亲信。

    “大汗,这城池内的狗官不简单,里面的乡兵组织的井井有条,城池防守,一板一眼,皆有章法。我军中没有工匠,周围也无材料能打造攻城器械,因此只能以弓箭压制,云梯,登城,巨木撞门。”济尔哈朗知道这个时候阿巴泰是不会主动说话的,就自己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里面只有乡兵,有弓箭压制还打不下来,难不成区区乡兵的箭技还能压过我大金勇士的?”皇太极还没说话,和济尔哈朗平级,但年纪最小的和硕贝勒多铎抢先问道。

    济尔哈朗不敢怠慢,多铎可是有实权的努尔哈赤亲子,而且还有一个有同样实力的哥哥多尔衮。因此他认真的回道:“那昌黎县令用了简单一招就破解了弓箭的压制。”

    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对昌黎县城,用手指着城墙道:“大汗,各位贝勒请看,城头上竖着一排排的木排,正好挡住了墙上防守乡兵的大部分身子,因此只能从垛口处往上shè,因此弓箭收效甚微。”

    众人在济尔哈朗的指点之下,这才注意到了城头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明白人,一看之后,就知道了木排的妙用。

    皇太极心里估算了下,发现昌黎城虽小,好像确实不是很好对付。就没再说什么,单独叫上济尔哈朗,转身回营。

    这个时候,大汗的中军帐已经搭好了,皇太极坐在帐中,问跟随进来的济尔哈朗道:“上次朕从永平派来的人劝降没成功?”

    “是的,那两人都被城上弓箭shè伤,昌黎拒绝投降。”济尔哈朗回答道。

    “那昌黎县令何许人也,你可知道?”皇太极一步步地了解情况。

    济尔哈朗一怔,这个,还真不知道。

    皇太极一看他那神情,就明白他不知道,于是,又问道:“前去劝降的那两人何在?”

    济尔哈朗又是不解,大汗怎么尽关心这些鸡皮蒜毛的事情。他支吾着回答:“大概,大概在伤兵营。”

    说实话,那ri他见两人劝降无功而回,就没再理会过。现在还活不活着,还是未知数。

    “带他来见朕。”皇太极吩咐道。

    他心里想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什么样的对手都不知道,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打上了,还真亏济尔哈朗带了多年的兵。

    很快的,两个汉jiān被抬进了大帐内。两人在建虏营地内不受待见,没人理他们,亏得现在是严冬,天气寒冷,伤口才没有发言,否则就不是饿晕这么惨了。

    陈钧敏和王钰被抬进来之前已被灌过几口米汤,虽已苏醒,但jing神萎靡。此时得到奴酋皇太极召见,就像见了亲爹一样,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口一个大汗的哭起来。

    皇太极心底厌恶,但表面还是装模作样的安慰了几句,假意斥责了几句济尔哈朗怎么这么不礼贤下士,然后问起昌黎的情况。

    两人早已被皇太极的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一股脑地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了出来,特别是王钰,把自己受伤乱窜到城墙下的事实,说成了舍命靠近城墙探听城头动静的英雄事迹了。

    陈钧敏现在与王钰是患难与共,所以也不揭穿他。皇太极也不是好骗的,要不也当不了奴酋。

    他自动忽略了这些表功的话,要真这么勇敢,也不会背弃祖宗,投降大金了。

    不过他们说的那些话,也让他了解到了一些事。

    昌黎县令叫左应选,刚到昌黎任县令才几天时间。听两人的意思,这左应选好像是个官迷,有投诚意向,只是不满意开出的知府职位,被部下shè伤了劝降使者之后,无奈进行了抵抗。

    经这两人这么一说,皇太极又动了招降的念头,不说那县令也确实是个人才,光是能减少大金勇士的伤亡,就值得去试一试。

    但无奈的是对这个县令的了解就这么多了,随便派个人去劝降怕不好沟通。皇太极把这个顾虑给两个汉jiān说了,看他们能否再去一趟。

    可这两人不但负伤,而且和左应选不熟啊。陈钧敏灵机一动,就向皇太极奏道:“大汗,昌黎县受永平府管辖,这新任知县的情况,在永平城的管事之人应该清楚,不妨派人去了解这知县的情况,而后派一熟悉昌黎知县的人前去劝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皇太极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点头同意了。唤来一个亲兵,让他手持自己的旨意前去永平城。

    然后皇太极打发了两个汉jiān出去,自己独自坐在大帐内想问题。

    诸事不顺,一堆的麻烦事啊!

章节目录

借天改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叫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动劝降之念-借天改明TxT,借天改明,一本书并收藏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