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人被江舒云吸引了目光,不约而同地噤了声,就像集体被掐了脖子的鸭子似的。
等江舒云进了十米开外的刘记小卖铺,大伙儿才又接着议论。
“别的不说,女大十八变,江家这二丫头出落得是越来越标致了,难怪会被赵家小子看上。”
“江家三朵金花嘛,二丫头应该是最出挑的那个,但身子生得太单薄了,心思又重,不像个有福气的。”
“是啊,赵家小子长得人高马大,只怕有两百斤重,那小丫头肯定不到一百,等结了婚上了炕不会被压扁了吧?”
“嘻嘻,这有什么的,换个位置不就好了。再说赵家伙食好,顿顿有肉吃,嫁过去没几天就能长好了。”
“说的也是,可惜我家没姑娘,不然嫁去赵家我也能跟着享福了。”
“就你这歪瓜裂枣的模样,就算生个闺女也是个干瘪茄子,赵家哪里会看得上。”
“你才是干瘪茄子,不对,你是矮胖冬瓜!”
“哈哈哈哈……”
江舒云将不着调的浑话抛在脑后,站在刘记小卖部的柜台后问正在抽旱烟的店主人:“刘叔,你家有酒曲卖吗?”
“有啊。”
刘长发也听说了江舒云跳河的事,看她的神色有点异样,转身从堆得乱糟糟的货架里扒出来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灰白色的小圆球,正是酒曲。
“多少钱一颗?”
“一毛。”
来之前江海涛说过,一般五分钱就能买一颗,江舒云又问:“那绣花线呢?”
刘长发又找出一个盒子,里面凌乱地塞着十余股各种颜色的绣花线。
江舒云一瞧,这盒线的质量比较差,色泽黯淡,还落了不少灰,并不符合她的要求,但还是问道:“一股要多少钱?”
“八毛。”刘长发磕了磕烟锅头,有点不耐烦,“你光问价,到底要买什么?”
江舒云说:“酒曲和线我都要,但价格有点贵了。好比这些线,放得太久,颜色都不好了,两毛钱一股行吗?”
刘长发霎时把眼睛瞪得鸡蛋一样大:“两毛?你有货卖给我好了,我进价都是三毛八呢!上个月才刚进的,就是沾了点灰,擦擦就跟新的一样。你要是去县里买,一股少说也得一块钱!”
“那就三毛吧。”江舒云耐心地跟他讲价,“绣花线沾了水会掉色,不能擦,放得越久越不好卖,和酒不一样。”
“不行,三毛给你我就亏了,我上县城一趟也得花车费呢。”
“那三毛五行吗?十股线就是三块五,十颗酒曲算五毛钱,我刚好有四块,要是贵了就算了,我去别的地方再问问。”
江舒云说着侧转身,作势要离开的模样。
刘长发急忙道:“行行行,四块钱给你了!”
“谢谢刘叔。”江舒云微一弯唇,随后打开旧得磨了边的荷包,数出整整齐齐的一叠毛票搁在柜台上。
这是现在她手上所有的钱了,其中有两块是在县里上学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还有两块是跟陶春兰要的,只能将就着用次一点的线。
刘长发被她这浅淡一笑晃了一下神,心里不由嘀咕:这丫头今天看起来怎么格外水灵,难道是跳了一回河的缘故?
而且还伶牙利齿的,居然跟他砍了半天价,以往来买东西可是畏畏缩缩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的。
江舒云挑了十股较为干净的线,放进高中用了三年打了补丁的书包里,离开了小卖部。
刘长发说的话一大半都只能随便听听,县里的物价的确比村里高,但好一些的线也绝对要不了一块,五毛差不多就能买到。
陶春兰以前在龙门村的集市上买的更便宜一点,只要三四毛钱。
到家后,江舒云发现院子里有个年轻男人正和江氏夫妻说着话,脚下不由一顿。
此人长得又黑又壮,五官还算周正,穿着外面正流行的绦纶印花衬衣和牛仔喇叭裤,头发大概也是学着港市那边电视剧里的明星范儿,抹得油光发亮,手上还夹着半根烟——正是她的未婚夫,赵卫东。
见江舒云站在院门口,赵卫东霎时眼睛一亮,叫道:“小云妹子,回来啦!”
江舒云淡淡应了一声。
原身对这个未婚夫并没有什么感情,以前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最近三年在县里上寄宿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天,赵卫东则总是跑到外面晃荡,两人见面的机会更少,上次碰到还是三个月前。
赵卫东把江舒云上下打量一番,只觉得一段时间不见,这丫头长得越□□亮了,就是穿得太朴素了些,不然能把城里那些打扮入时的姑娘都比下去。
他忍不住凑上前,涎着脸低声道:“好久不见了,有没有想哥哥我啊?我可是天天都想着你呢。这不,刚刚才到家,我连晚饭都没吃,就马上过来看你了。”
这是什么油腔滑调的登徒子!
江舒云被那股子混在一起的头油味和烟味呛得直犯恶心,差点脱口而出一句:来人,叉出去!
她立即往侧边走了几步,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冷冷道:“你回家没听说我早上跳河的事吗?”
赵卫东当然听说了,刚才吃饭的时候他妈数落了一通江舒云的不是,直说晦气,他听得不耐烦,这才过来瞧一眼。
结果见到人后被江舒云的模样惊艳到了,就忘了这一茬,被她这一提醒才道:“听说了,你这不是好好的没事嘛。大学有什么好上的,出来能挣几个钱,读了根本没什么卵用,考不上正好。”
江舒云听得心烦,不愧是赵家人,跟他妈说的话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对了,我妈是不是说让你去养猪厂帮忙?你不用理她,那地方臭气熏天,没个下脚的地方,我都要绕道走。”赵卫东吸了一口烟,嫌弃地说。
“走,去我家看《上海滩》去!我爸前几天刚买的14寸彩色电视机,看起来可比黑白的过瘾多了,花了一千四呢,全青河村我们家是头一个买的,厉害吧?”
赵卫东一脸得意,江舒云面无表情:“不去,我忙的很,没那功夫。”
“你现在又不用上学,又没有上班,忙什么?”赵卫东纳闷道,“要不明天我带你去宁城玩,见见省城里的世面怎么样?”
“不怎么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与其和这家伙一起出去见什么世面,江舒云倒宁愿去提猪饲料,当即懒得再理会此人,丢下一句话后迳自进了屋。
赵卫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蛙啊虫的,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海涛摇头。
陶春兰和气地说:“我们也没读过什么书,哪里懂这些。卫东,你还没吃晚饭是吧,要不婶子给你煮两个鸡蛋?”
鸡蛋有个屁的吃头!赵卫东寻思半天,感觉出来自己大概是被江舒云嫌弃了,脸色顿时有点黑。
等江舒云进了十米开外的刘记小卖铺,大伙儿才又接着议论。
“别的不说,女大十八变,江家这二丫头出落得是越来越标致了,难怪会被赵家小子看上。”
“江家三朵金花嘛,二丫头应该是最出挑的那个,但身子生得太单薄了,心思又重,不像个有福气的。”
“是啊,赵家小子长得人高马大,只怕有两百斤重,那小丫头肯定不到一百,等结了婚上了炕不会被压扁了吧?”
“嘻嘻,这有什么的,换个位置不就好了。再说赵家伙食好,顿顿有肉吃,嫁过去没几天就能长好了。”
“说的也是,可惜我家没姑娘,不然嫁去赵家我也能跟着享福了。”
“就你这歪瓜裂枣的模样,就算生个闺女也是个干瘪茄子,赵家哪里会看得上。”
“你才是干瘪茄子,不对,你是矮胖冬瓜!”
“哈哈哈哈……”
江舒云将不着调的浑话抛在脑后,站在刘记小卖部的柜台后问正在抽旱烟的店主人:“刘叔,你家有酒曲卖吗?”
“有啊。”
刘长发也听说了江舒云跳河的事,看她的神色有点异样,转身从堆得乱糟糟的货架里扒出来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灰白色的小圆球,正是酒曲。
“多少钱一颗?”
“一毛。”
来之前江海涛说过,一般五分钱就能买一颗,江舒云又问:“那绣花线呢?”
刘长发又找出一个盒子,里面凌乱地塞着十余股各种颜色的绣花线。
江舒云一瞧,这盒线的质量比较差,色泽黯淡,还落了不少灰,并不符合她的要求,但还是问道:“一股要多少钱?”
“八毛。”刘长发磕了磕烟锅头,有点不耐烦,“你光问价,到底要买什么?”
江舒云说:“酒曲和线我都要,但价格有点贵了。好比这些线,放得太久,颜色都不好了,两毛钱一股行吗?”
刘长发霎时把眼睛瞪得鸡蛋一样大:“两毛?你有货卖给我好了,我进价都是三毛八呢!上个月才刚进的,就是沾了点灰,擦擦就跟新的一样。你要是去县里买,一股少说也得一块钱!”
“那就三毛吧。”江舒云耐心地跟他讲价,“绣花线沾了水会掉色,不能擦,放得越久越不好卖,和酒不一样。”
“不行,三毛给你我就亏了,我上县城一趟也得花车费呢。”
“那三毛五行吗?十股线就是三块五,十颗酒曲算五毛钱,我刚好有四块,要是贵了就算了,我去别的地方再问问。”
江舒云说着侧转身,作势要离开的模样。
刘长发急忙道:“行行行,四块钱给你了!”
“谢谢刘叔。”江舒云微一弯唇,随后打开旧得磨了边的荷包,数出整整齐齐的一叠毛票搁在柜台上。
这是现在她手上所有的钱了,其中有两块是在县里上学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还有两块是跟陶春兰要的,只能将就着用次一点的线。
刘长发被她这浅淡一笑晃了一下神,心里不由嘀咕:这丫头今天看起来怎么格外水灵,难道是跳了一回河的缘故?
而且还伶牙利齿的,居然跟他砍了半天价,以往来买东西可是畏畏缩缩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的。
江舒云挑了十股较为干净的线,放进高中用了三年打了补丁的书包里,离开了小卖部。
刘长发说的话一大半都只能随便听听,县里的物价的确比村里高,但好一些的线也绝对要不了一块,五毛差不多就能买到。
陶春兰以前在龙门村的集市上买的更便宜一点,只要三四毛钱。
到家后,江舒云发现院子里有个年轻男人正和江氏夫妻说着话,脚下不由一顿。
此人长得又黑又壮,五官还算周正,穿着外面正流行的绦纶印花衬衣和牛仔喇叭裤,头发大概也是学着港市那边电视剧里的明星范儿,抹得油光发亮,手上还夹着半根烟——正是她的未婚夫,赵卫东。
见江舒云站在院门口,赵卫东霎时眼睛一亮,叫道:“小云妹子,回来啦!”
江舒云淡淡应了一声。
原身对这个未婚夫并没有什么感情,以前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最近三年在县里上寄宿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天,赵卫东则总是跑到外面晃荡,两人见面的机会更少,上次碰到还是三个月前。
赵卫东把江舒云上下打量一番,只觉得一段时间不见,这丫头长得越□□亮了,就是穿得太朴素了些,不然能把城里那些打扮入时的姑娘都比下去。
他忍不住凑上前,涎着脸低声道:“好久不见了,有没有想哥哥我啊?我可是天天都想着你呢。这不,刚刚才到家,我连晚饭都没吃,就马上过来看你了。”
这是什么油腔滑调的登徒子!
江舒云被那股子混在一起的头油味和烟味呛得直犯恶心,差点脱口而出一句:来人,叉出去!
她立即往侧边走了几步,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冷冷道:“你回家没听说我早上跳河的事吗?”
赵卫东当然听说了,刚才吃饭的时候他妈数落了一通江舒云的不是,直说晦气,他听得不耐烦,这才过来瞧一眼。
结果见到人后被江舒云的模样惊艳到了,就忘了这一茬,被她这一提醒才道:“听说了,你这不是好好的没事嘛。大学有什么好上的,出来能挣几个钱,读了根本没什么卵用,考不上正好。”
江舒云听得心烦,不愧是赵家人,跟他妈说的话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对了,我妈是不是说让你去养猪厂帮忙?你不用理她,那地方臭气熏天,没个下脚的地方,我都要绕道走。”赵卫东吸了一口烟,嫌弃地说。
“走,去我家看《上海滩》去!我爸前几天刚买的14寸彩色电视机,看起来可比黑白的过瘾多了,花了一千四呢,全青河村我们家是头一个买的,厉害吧?”
赵卫东一脸得意,江舒云面无表情:“不去,我忙的很,没那功夫。”
“你现在又不用上学,又没有上班,忙什么?”赵卫东纳闷道,“要不明天我带你去宁城玩,见见省城里的世面怎么样?”
“不怎么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与其和这家伙一起出去见什么世面,江舒云倒宁愿去提猪饲料,当即懒得再理会此人,丢下一句话后迳自进了屋。
赵卫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蛙啊虫的,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海涛摇头。
陶春兰和气地说:“我们也没读过什么书,哪里懂这些。卫东,你还没吃晚饭是吧,要不婶子给你煮两个鸡蛋?”
鸡蛋有个屁的吃头!赵卫东寻思半天,感觉出来自己大概是被江舒云嫌弃了,脸色顿时有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