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路上赶得急,富商只带了年轻力壮的几个伙计进京,得用的厨子丫鬟什么的,一个都没带。
而望春湖这边的宅子里,也只有一个看门的老仆,行动都不太利索,平日里主子不在京城时,打扫打扫院子还行,再多的活儿,那是真的干不了。
富商常年在外跑商,倒也没有那么矫情,唯独有一样实在忍不了。
他真心吃不来京城的饭食……
本想着生意谈成了,便可回江南,忍上几日也无妨。
可因着他这次进京晚了,保住生意就费了他不少时日,好说歹说才和买主勉强签下文书,可对家虎视眈眈,害得他也不敢离开京城,生怕买主毁约。
短短半个月,他就瘦了好几斤!
无奈之下,他只能让伙计找个会做淮扬菜的厨子来。
要不然,没把对家熬死,他就得先饿死了。
正巧莺歌憋得实在无聊,富商刚一入住,她便听见动静,第二天就串门去了。
一听说他要找厨子,立马一拍大腿,说“你早说啊!我家邻居有个婶子,做得一手好菜!是不是正宗淮扬菜,我不知道,不过她就是江南人,想来差不到哪里去!”
富商知道她与承恩侯府有关系,外室的身份虽然为人所不齿,但若能攀上承恩侯府,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更何况,人家热情相助,他若是不承情,搞不好还会得罪承恩侯府。
于是,莺歌便成功给杨婶子介绍了这份厨娘的活计。
工钱按日结算,一直干到富商离京为止,每日只需中午来将饭菜做好,连带着晚饭和第二天早饭的量一起便成。
如此宽松的条件,自然是莺歌为杨婶子争取的。
正常来说,这样的活计都得一大早就赶到主家,过了晚饭的点才能回去。
但是杨婶子孤儿寡母,哪里放心得下儿子一个人在家?
看在莺歌的面子上,富商也没为难她,只说若是家中待客,则需她多留一会儿。
不过次数也不会很多,他来京城谈生意,正经待客肯定会选择酒楼之类的。
条件本就宽松,这样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要求,杨婶子自然不会拒绝。
而今日,便是这样为数不多待客的日子。
富商过几日就准备离京了,因此请了同在京城的几个远亲,希望对方帮忙盯着点儿对家的动静。
这其中总有些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紧要,因此才选择在家中这样更安全的地方。
杨婶子前一日就预料今日要晚些时候才能回家,因此特意叮嘱儿子学堂放学后去邻居婆婆家吃午饭,然后一个人乖乖在家做功课,不要等她。
但儿子却不大愿意。
望春湖里春锣巷太远了,他担心母亲路上出意外,也担心富商对母亲图谋不轨。
杨婶子劝说了半天,他才勉强点头答应。
但知子莫如母,儿子八成就是嘴上答应……
因此,今日午时,她紧赶慢赶收拾出了一桌宴席,便急急忙忙往家赶。
从湖边栈道经过时,一眼就看见湖边飘着的尸体。
那一刻,她心跳都停了一拍!
腿都软了!
她还以为是儿子来接她,却被住在这附近的熊孩子戏弄,给推下湖了呢!
昨日她之所以千叮咛万嘱咐,就是因为这事儿先前发生过一次!
她都不知道跑过去的那短短几丈远的距离,自己到底都想了些什么,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
直到她跑到湖边,看清湖里那人穿的衣服虽然颜色与儿子的衣服有些相似,但明显是女装,这才松了一口气。
微微冷静下来之后,她便隐约觉得尸体似乎确实有些眼熟。
要知道,就是因为第一眼的眼熟,才让她慌了神。
杨婶子大着胆子,拨开了盖住尸体的头发,才发现死的人是莺歌。
她吓了一跳,但到底因为遇难的不是儿子,很快她便恢复了几分力气,从地上爬了起来,找到在附近巡逻的城防军报了案。
花锦鸢听完杨婶子的话,想了一会儿,才问道:“你的意思是,尸体就在湖边栈道旁,并没有完全泡在水里?”
杨婶子点了点头,用手一边比划,一边解释道:“这一片的有钱人家为了在望春湖边垂钓赏景,特意沿着湖边修了这条栈道,半架空在湖面上。
看起来似乎栈道下方全是水,但实际上,水深却极浅。人看起来是浮在水面上,但实际最多只有一半浸在水里。”
她原本也不知道这些,还是先前那次儿子被熊孩子推进湖里,她才知道的。
花锦鸢眼中闪过一缕寒芒。
这么说来,凶手,或者说抛尸之人,并不知晓栈道附近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此人并非常住此地之人。
否则那么浅的水,只要稍稍一查,就会知道莺歌根本不可能是在那里溺毙的。
压根儿就不用武左验尸,就会露出破绽。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院子里那些正在接受小吏们盘问的丫鬟和仆从就基本可以排除作案嫌疑了。
这些人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比莺歌还要长,不知道栈道旁水浅的可能性极低。
“隔壁府上今日要宴客的消息,还有什么人知道吗?”花锦鸢继续问道。
杨婶子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这附近住着的人应该都知道。为了今日宴客,主家提前采买了不少鸡鸭鱼肉,还买了好几坛好酒。主家怕我买的酒不好,特意找附近的邻居打听了,自己亲自采买的。”
那也就是说,有人早就知道杨婶子今日会晚回家。
“那你儿子先前落水又是怎么回事?知道的人多么?”
说起这事,杨婶子不由露出愤恨与后怕。
“其实也就是前几天的事……”
严格说来,还与今日富商宴客有关,因着要做宴席,富商怕她做不来大菜,因此留了她片刻,考校了她几道大菜的火候。
在家里没能等到母亲按时归来的戟儿,便心急如焚的找了过来。
谁知却遇上了几个来这里小住的熊孩子,瞧他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就拿石头砸他,追着他打,直到他掉下水里。
几个熊孩子就是住在这附近的大户人家孩子,当时围观的丫鬟小厮也有不少,自然同样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事。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