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真是个好地方啊。”

    张好古轻声感慨着。

    当一系列南洋的发展情况回报京师之后,张好古就发出了以上的感慨。

    大明富有四海地大物博没错,但总有些东西不是特产。

    西域之地的丢失,路上丝绸之路隔断让大明错失了许多东西。

    这不仅仅是说西域之地的特产乃至中亚中东的特产,更重要的还是大明和西方的联系如今只能凭借水路了。

    这无疑是大明的一大损失,毕竟历来强盛的中原王朝,都可以通过控制西域之地来联通西方,获得一条可以与西方,与南亚,与中东诸国联系的稳定通道,从而获得一系列关键信息。

    如今大明对西域之地并未掌握,路上丝绸之路被断开,虽然开海了,但海上丝绸之路仍在探索,大明这个巨人相当于一只脚先天萎缩而另一只脚则是半残,无疑是个残缺的巨人。

    没办法,谁让太祖之后,太宗皇帝是奉天靖难登的基本身地位就不稳固,历经发展才稳定了基本盘。可是屡次西政也耗费了国家精气,国内必须要休养生息,而仁宗在位时间太短,宣宗皇帝在位也不过十年,然后大明就有了千古第一的叫门天子。

    自那以后,大明国运由盛转衰,西域之地无力打通,禁海也让大明失去了海上贸易通道,继而让大明陷入内耗的颓势。

    大明君臣又不是没有聪明人,但一些问题也只能视而不见,最简单的,朝廷没钱,军备颓弛,连平内乱都得大喘气更何况对外呢。

    手中拿着南洋的情报,但张好古的思绪已经飘到了西域之地。

    西域是必须要拿下来的,大明不能当个半残的巨人,而西域之地对朝廷的意义也绝不是几个跳胡旋舞的胡姬或者是什么葡萄哈密瓜,那是连接西方的黄金通道,是丝绸之路。

    不过眼下漠南蒙古已经被打服了,朝廷甚至一路打到了乌拉尔山下,对付叶尔羌倒也不急...

    张好古暂时放下了对西域的关注,重新拿起一份南洋的情报来:“甘蔗,丁香,肉蔻,都是好东西啊,南洋适宜种这些就多种,这南洋之地迟早就是朝廷的种植园。”

    黄宗羲说道:“如今南洋那些小国都知道朝廷需要橡胶,甘蔗,香料,所以他们自己就开辟了不少种植园,加上我大明商人开辟的,眼下南洋可以说到处都是种植园。”

    微微颌首,张好古抖了抖手里的情报:“南洋发展公司在香料群岛那和土著们谈的怎么样了?”

    黄宗羲说道:“一切顺利,目前南洋发展公司已经取代了尼德兰人的位置,除去原本的种植园,南洋发展公司已经和当地土著合作,开辟更多的香料种植园。”

    张好古笑道:“泰西之地,也缺乏香料啊。胡椒,肉蔻,丁香...这些香料泰西之地完全依靠进口,没了南洋的香料群岛,单靠那些泰西人在美洲的掠夺,满足得了泰西市场吗?让泰西人先饿一饿吧,等朝廷打通了前往泰西的海路,就把南洋的香料卖给他们。”

    泰西之地很发达,起码文明和科技很发达,但同样的他们缺少的东西也很明显,没有丰富的石油,没有丰富的煤铁矿,但依靠航海殖民掠夺,他们依旧成为了强国。

    他们走在了大明前面,但走得早不一定就走得快,大明跟上他们的脚步用不了多少时间。

    放下手中的情报,张好古沉吟片刻说道:“太冲啊,你记一下,南洋之地是朝廷未来发展的重要之基,南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将决定着南洋归属。因此,商旅在南洋一定要维护好朝廷的颜面,让钱督抚注意一下,一些不方便朝廷出手的事情,还得交给当地人来做。”

    张好古很清楚,随着南洋被朝廷不断开发,无论是面对那巨大的利益,还是未来的发展可能,南洋之地绝对会升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朝廷援助南洋发展也绝不仅仅是做慈善,大明可以与南洋诸国共惠共利,帮助南洋诸国富裕起来,但这是要建立在大明主导一切的前提下;大明可以和南洋诸国携手共进,让南洋也有不弱的工业水平和国力,但这也是要建立在大明为主导的前提下。

    南洋之地,诸国纷争,贵族、王室、百姓和商人之间情况本就复杂,大明不会深入参与这些,但也必须时刻掌握着南洋的动向,张好古可不想养出一群白眼狼来。

    见黄宗羲有些神情错愕,张好古笑了:“太冲啊,看着吧,南洋之地情况复杂着呢,眼下是有朝廷压着,加上都刚刚开始赚钱,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浮到水面上。”

    “当钱越赚越多,而朝廷也不怎么管之后,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该出现了。这天底下,没什么稀罕事情。若是多几个明事理,识时务的,那朝廷就放心多了,我也就不用这么盯着南洋。”

    南洋之地眼下在大明的援助之下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短短时间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港口在快速建设,一个个种植园和矿场已经被确立,南洋诸国肉眼可见的都迎来了一定的繁荣,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

    不同于尼德兰人只顾自身利益,大明这样有钱大家一起赚,所有人都能富裕发展的思路,无疑让南洋诸国对大明感恩戴德。

    一座种植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种植园本身的利益,更代表着一个村镇的百姓起码有了稳定的生计。

    而一座矿场,养活的更不仅仅是一个村镇这么简单。

    沿海之地的渔村可以成为港口,而内地的百姓想要发展,就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

    如今手握大明大笔援助的南洋诸国都在撒钱,大笔大笔的撒钱。

    大明朝廷给予的援助,大明商人带来的财富,让南洋早早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而一笔笔宝钞撒下去,也让大明宝钞融入了南洋的方方面面。

    没办法,你手里握着的是大明宝钞,那你想撒钱想交易也只能用大明宝钞,更何况大明商人也不会用金银交易,所有的贸易往来全部使用的大明宝钞,南洋诸国手里的金银珠宝在此时只能算是贵重物品,但已经不能算作钱了。

    而大明宝钞在南洋普及开来,对大明来说就是眼下最大的收获。

    就在大明宝钞逐渐走进南洋家家户户,人们习惯于使用宝钞,而不是使用金银,同时逐渐放弃以物易物之时,大明在巴达维亚也展开了一系列建设计划。

    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那个钢铁厂了。

    仅仅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那钢铁厂的占地面积就引得旁人频频侧目,完全按照大明工业需求建造的钢铁厂,将会成为南洋未来最大的钢铁企业,满足民用军工诸多需求。

    这座钢铁厂的出现,不仅让南洋诸国惊讶大明的工业能力,更让万丹,这个就在巴达维亚边上的小国产生了震动。

    万丹这个小国有过兴盛,最强大的时候,万丹占据了爪哇岛的西部,苏门答腊岛的南部,还有婆罗洲的西部,不仅势力庞大,而且商贸发达,曾一度成为南洋的贸易集散中心,与东方,中南半岛,印度、波斯等贸易密切。

    但那是兴盛的时候,如今的万丹,其国土面积已经仅剩下爪哇岛西部的一点领土了。

    随着尼德兰人入侵,加上万丹内部为了争夺王位爆发的内乱,让万丹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

    可以说如果不是大明到来驱赶走了尼德兰人帮万丹扫除了外敌,万丹仅剩的这些地盘都要四分五裂。

    而没了外敌,万丹内部的动乱也没有消失,诸多势力的参与,让万丹内部的动乱频频发生。

    因为曾经属于南洋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和其西北地区海港的天然优越性,万丹从大明获得了不少援助,一方面用于扩建雅加达,另一方面也是稳定国内,发展军力,起码不能一直被马打蓝威胁。

    在有着大明援助之下,万丹那内外交困的局势总算好转起来,可万丹国主在操劳国事,和国内诸多势力勾心斗角之下,已经身心俱疲,油尽灯枯了。

    万丹国主很清楚,他一旦死了,万丹又要陷入内乱,而马打蓝也好,巴邻旁也好,都会觊觎万丹的土地,万丹的财富,万丹绝对会被这些国家撕裂!

    到那个时候不仅基业保不住,万丹的国民会沦为他国的奴隶,万丹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凭什么!

    凭什么那些贵族一直给自己捣乱不让万丹整合到一起?

    凭什么他们可以置身事外,哪怕战争到来也能安然无恙的投降保全富贵,可王室和百姓就要迎来倾覆之灾?

    万丹国主不能容忍自家基业就这么灰飞烟灭,他也不允许好不容易才看到曙光,好不容易才勉强整合在一起的万丹国在自己死后就要面临君弱臣强,四方动荡的局势。

    思来想去,万丹国主想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狠辣计划。

    首先,万丹国主把自己包装成了对中原文化和大明王朝无比倾慕的样子,不仅仅花重金把王宫内的装饰换成了大明样式的,还宣称要把王宫和王城营建成大明的样子。

    不仅如此,万丹国主又在国内推行中原文化,鼓励官员百姓都说汉话,行汉礼,他还无比欢迎大明商人的到来,甚至亲自在王城内建设了一所学习中原文化的学院,并且给自己的儿子们聘请了大明的老师,全方面学习大明的一切。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万丹国内的贵族和外面的敌人看的有些眼花缭乱,一时间弄不清楚万丹国主想要干什么。

    而在这个时候,万丹国主做出了最新的操作,他一方面写信给巴达维亚的钱龙锡,希望能得到钱龙锡的庇护,同时又宣称他仰慕中原文化,要前往大明过完人生最后的日子等等。

    这一系列操作不可谓不狠辣,万丹国主相当于抛弃一切选择相信大明朝廷,希望大明朝廷抱住他的基业了。

    但凡大明朝廷要出手,那以万丹眼下的情况,大明动动嘴这片土地就得改姓。

    在巴达维亚努力经营的钱龙锡收到万丹国主的信后,思索一番明白了万丹国主的想法:“他这是要全面投靠朝廷了啊,这是好事啊。对眼下的南洋来说,这相当于一声惊雷啊。”

    “既然他有这个想法,那本督就帮他一手。”

    “派人,将万丹国主要入朝觐见的消息送回国内,看看朝廷意思。然后准备一队人手,本督要去万丹见一见这位万丹国主。”

    虽然大明在南洋的三镇兵马已经撤回大半,但巴达维亚依旧有一镇兵马留守,等待钱龙锡招募到足够人手后才会撤离,免得朝廷需要之时在南洋没有合适的人手。

    这一镇兵马眼下还属于南洋发展公司的序列。

    很快,一校兵马集结,护送着钱龙锡浩浩荡荡前往万丹。

    而大明南洋发展公司的动作也无疑是在警告那些有心人,别想着对万丹王室下手,大明可看着呢。

    当钱龙锡抵达万丹王城时,万丹国主带着他的孩子们与官员亲自出城迎接,而钱龙锡也发现了这位万丹国主的实际情况,看着面色不错,但实际上已经灯枯油尽了,明明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年纪,眼下却还不如自己这个知天命之年的老人精气神足,这病入膏肓的模样,还能支撑多久?

    要是没了万丹国主,那万丹会是什么样子?

    钱龙锡大致明白万丹国主的想法了。

    到了王宫之中,万丹国主露出一个苦笑:“钱大人,您也看到了,我现在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这份家业,我的孩子不一定能保住,到时候还需要您多多照顾了。”

    钱龙锡微微点头:“国主是打算前往京师?”

    万丹国主说道:“小王仰慕天朝上国,希望能死在上国,也算了了小王最后的心愿。”

    二人之间话不多,但钱龙锡已经明白万丹国主的意思了。

    “既然如此,老夫愿意出一把力,帮国主一把。”

    “那就多谢钱大人了,小王离去后,国内一切就拜托钱大人照料了。”

    交谈完毕,钱龙锡选择留在万丹一段时间,而万丹国主也在这个时候召集了万丹各地的贵族大臣们,在王宫之中宣布自己要前往大明。

    穿着大明御赐的蟒服,佩带着印绶,万丹国主盘坐在王座上,一脸的平静,毫无大限将至的不安:“我自幼仰慕上国,钦慕上国的文化。但彼时万丹情况危急,我不得不继承王位来稳定局势。”

    “眼下,万丹已经稳定下来,而我也操劳够了。我打算将王位让给王太子,而我,去大明度过我最后的时间。”

    “诸位都是我的心腹重臣,是万丹的支柱,本王离开后,万丹和太子,就拜托各位照顾了。”

    听着万丹国主这番平淡的话语,看着那苍老的脸色,万丹的贵族大臣们哭的泣不成声,一个个跪地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是心疼万丹国主,是心疼那即将继位的王太子,还是心疼自己这么长时间白忙活了。

    很快,万丹国主要前往大明的消息就传遍了万丹,万丹百姓惊愕之余也是忍不住痛哭起来,万丹国主无疑是一个勤勉的国主,他继任王位以来,一心为了万丹发展,对百姓也是极好,可如今这位仁慈的王要死了,要去大明渡过最后的时光了。

    而王太子此时最是六神无主,他还年轻,还没什么威望,能力也不够,如今的万丹全靠他父王支撑着,他父王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万丹呢?

    大明虽然美好,可那也不是他们的家啊!

    看着一脸不解的王太子,万丹国主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来:“万丹国,以后就要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努力,支撑起万丹的基业。”

    “我给你聘请的老师,都有着真才实学,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尽管可以问他们,相信他们;如果觉得他们有异心了,还有我留给你的将军,他们掌握着王城的军队,会帮你重新掌控时局;如果将军们也不可靠了,那就寻找钱大人的帮助,钱大人会保护你的安全。”

    王太子一脸的茫然无措:“可是,父王,若是老师,将军,钱大人都不可靠了,那我又该怎么办?”

    万丹国主愣了下,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继而苦笑道:“那个时候啊,那个时候,就带着你最忠心最可靠的人,前往上国吧,大明的天子会帮你做出判断的。”

    说完这些,疲惫的万丹国主挥挥手让王太子出去,他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他必须保持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活着抵达大明,活着出现在大明皇帝面前。

    经过数日时间酝酿,大王要退位前往大明安度晚年的消息传遍了万丹。

    眼看火候到了,当所有贵族大臣和将军都齐聚万丹王城内后,万丹国主当着大臣将军和百姓士兵的面,宣布了自己退位的消息,同时,也宣布了王太子登基成为万丹新的大王。

    看着贵族大臣和将军们叩拜王太子承认王权过渡,万丹国主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他能为万丹做的,都尽力去做了。

    至于剩下的,一切都交给天意吧。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风少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0765章 万丹国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一本书并收藏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