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葵熟练的生了火,将浸泡好的药材倒进锅里,边熬制边搅拌,这样可以让其中的杂质和毒气进一步被蒸发掉。
熬制最难的是药方配比和每次水量火候的控制,有任何错漏,药效会大受影响。
这些草药来之不易,杜葵可不敢有丝毫懈怠。
她看着锅中那焦黄色半透明状的膏体,又在脑中过了一遍,确定没有缺失遗漏。
这……应该是成功了吧。
将膏体全部细心盛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容器里,舍不得浪费一丝一毫,这可都是她辛苦熬制出来的。
献宝似地递到袁老面前,“师父,您看,这药可还行?”
杜葵熬制的时候,袁老就在一旁仔细观察,原以为她会有些为难,也做好了随时救场的准备。可这整个过程下来,杜葵完全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毫不拖泥带水,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上一次他是一步步指导,杜葵才能够做成的,这一次竟然只是对照药方就可以自己完成,他果然没看错人。
“不错,一次就做成了,你果然很有天赋。”袁老很满意杜葵表现,随后又指出杜葵有几处可以改进的小问题,这些都是多年制药经验,可以事半功倍,杜葵听的很认真,一一记在心中。
“瑕不掩瑜,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有些问题你多做多试,自然就会知道了,这药去了火毒就可以用了。”
袁老心下微安,脸伤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这种药用到他回来前是没有问题的。
——
制药是个繁琐又耗神的工作,一忙起来,只觉得时间过的飞快。
袁老看外面天色不早,就催着杜葵早些回去。
“早点回去吧,家人该担心了,等我回来,去见见你父母。”杜葵既然叫了他一声师父,他就有教导照顾她的义务,尤其是今后他还想把杜葵带在自己身边,这样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病症,也更有利于她成长和学习。
这次如果不是时间过于仓促,加上杜葵身体受不了长途跋涉,他都想带着她一起去。
杜葵知道师父出一趟远门,肯定还有很多东西要准备,怕耽搁他的正事,这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师父您路上小心,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
杜葵出门时给袁老带了新鲜蔬菜和鸡蛋。
可现下他要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些东西都不经放,杜葵就想着把鸡蛋做成茶叶蛋给师父带着路上吃,却被他给拒绝了,让杜葵留着鸡蛋自己补身体,不用担心他,请他过去的人会安排好一切。
杜葵只好又把东西原封不动的带了回来,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几本医书。
杜葵到家的时候。
赵月梅正在厨房里忙活,见到杜葵原封不动把东西给拿了回来,奇怪的问道:“不是让你把东西带给你袁爷爷么,怎么还给带回来了。”接过篮子数了数,里面鸡蛋一个没少。
杜葵反身解下背篓,从里面拿出用布包裹好的几本书,背篓里的蔬菜又放回了菜篮子里,归置好一切才说:“袁爷爷要出门。”
赵月梅指着杜葵手中布包问道:“这又是什么?”
“这是袁爷爷给的几本医书,他答应收我做徒弟,以后教我医术。”
赵月梅先是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立刻高兴的上前,抓住杜葵的胳膊问道:“你说啥,袁大夫要收你做徒弟?”
“哎呀,这可太好了,袁大夫可真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啊。”
袁大夫的医术在这十里八乡可是出了名的,什么疑难病症,到了他手里,都能给医好,如果他说医不了,那基本是没救了。
多少人眼红,想跟着他学,不说别的,就是大队卫生所的李大夫有什么医治不好的,都会去向袁大夫请教。
村里人哪个没找过他看病,不少人都受过他的恩惠。现在他是很少给人看病了,但是村里人仍是对他尊敬有加。
杜葵要是能跟着袁大夫学两手,以后就不愁了。
自打杜葵受伤之后,赵月梅夫妇简直头发都快愁白了,他们家条件在这里摆着,杜葵这样子,找婆家什么的就不用想了。
赵月梅只担心他们老了之后,杜葵一个人要怎么生活。
如果能学医术,受人尊敬不说,养活自己也不成问题,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段时间,杜葵的事情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赵月梅的心口,快压的她喘不上气来,平日里还要表现的跟没事人一样。
一直揪着的心,一直压抑的情绪,都在这一刻决堤。
杜葵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然会让赵月梅情绪失控。
赵月梅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眼泪。
“等袁大夫回来,我和你爹得去好好谢谢人家,要不是他,你这条小命就没了。”
想起当时的凶险,赵月梅眼泪就有些止不住。
杜葵掏出手帕,上前给赵月梅拭了拭泪,抱了抱她,安慰道:“娘,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这个时代很落后,这个家很落魄,这具身体还有残缺,但是杜家人的亲情却很真实和纯粹,在这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爱。
赵月梅眼泪再次决堤,哽咽着说:“嗯嗯,会好的,会好的。”
好一会儿赵月梅的情绪才平复下来,哭了一场,心里敞亮了不少。
——
杜葵见她情绪好转,松了口气的同时,只觉得屋子里味道怪怪的。
“娘,你锅里做了什么,怎么一股糊味。”
“哎呀,我蒸的馍和菜。”赵月梅想起什么,连忙转身揭开锅盖,里面的饼子一面已经都糊了,菜也焦了。
赵月梅赶紧将菜都捞了出来,丢是不可能的,现在食物都金贵着呢。
好在给杜葵煮的米汤没事,只是干了些,赵月梅往里面加了些水,熬煮开了,又从篮子里拿了一个鸡蛋,破壳倒出蛋白和蛋黄,用筷子在小碗里搅拌均匀,慢慢倒进一旁的小锅里,一边倒一边不断搅动。
直到蛋液完全融在米汤里,才将米汤盛出。
平日家里很少见荤腥,杜葵营养跟不上,人瘦的厉害,赵月梅总想着法的给她开小灶。只是效果好像并不明显,杜葵依旧瘦的一阵风就能吹倒。
“去洗个手,一会把米汤喝了。”
杜葵听话的去打水洗了手,接过热热的米汤,就在厨房门边的小方凳上坐下。
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喝着。
赵月梅把锅里的玉米馍都捡到竹编小筐里,糊的厉害的,就用刀片去。家里吃不起细粮,这些玉米馍就是主食,与后世的玉米饼不同,这个玉米馍要先蒸、后磨、再煮,这样一斤苞米就能做出2、3倍的馍来,是这个年代特有的做法。
这么做并不能增加热量,吃多了还会浮肿。
等她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很多很多的细粮,这种东西坚决不能再让他们吃了。
只是这赚钱又哪是那么容易,做什么都要本钱,杜家已经没有钱了,就是有,那也是父母的血汗钱,她可不敢拿来瞎折腾。
要说这个时代有什么是免费的,她看着院子里晾晒着的野菜,只能去山里看看了。
杜葵望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脉,心中有了个主意。
——
杜葵正想的出神,突然视线中出现一只有些粗糙的小手,在眼前晃了晃。
“三姐,想什么呢。”
刚刚想的入神,连杜萱什么时候回来都没注意到。
杜家1男4女,杜萱排行老五,今年不过11岁,正是馋嘴的年纪,看着杜葵手中加了料的米汤,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只不过她知道,三姐身子弱,需要补充营养。
深深嗅了嗅,咽了咽口水,不舍的移开目光,走向锅台伸手拿了一个玉米馍馍,盯着杜葵手中的汤碗,狠狠的咬了一口馍。
她这个样子,杜葵哪里还喝的下去。
“给。”
杜萱看着杜葵递过来的汤碗,忍了忍,还是给推了回去。
“你快吃,别馋我。”说完还背过身去,不敢再看,就怕自己经受不住诱惑。
——
“行了,你身体弱着,快吃吧。”赵月梅也在一旁催促。
接着又看向小女儿问道:“你姐呢,不是一起去的么。”
杜家四个女儿,老大杜蔓,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在家里帮忙。
老二杜芩,现在读初二。老三杜葵、老四杜萱,都在上小学五年级。
现在上学,小学、初中都是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平日里几个姐妹放学了,都会一起去山里挖野菜、拾柴火。
今天也是如此,只是都这个时候了,怎么只有杜萱一个人回来,赵月梅不免有些奇怪。
杜萱皱皱小鼻子说道,“大姐二姐又吵起来了。”
赵月梅一听,只觉头疼,这两人每天从早吵到晚。
大女儿杜蔓,看着老实,有些木讷,却和杜大海一样认死理儿。
二女儿杜芩,急性子,刀子嘴豆腐心。
两人在一起就掐,每次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的不可开交。
“这次又是为啥?”
杜萱一个馍下肚觉得不够,又伸手拿了一个,大姐二姐天天吵,她都习惯了,也懒得多费口舌。
“等二姐回来,你问她吧。”
赵月梅看她那副急吼吼的馋样,怕她噎着,赶紧盛了一碗汤给她。
“还有汤呢,光吃饼子,也不嫌噎的慌。”
杜萱撅着小嘴,委屈巴巴的说道:“我饿啊。”
一天天的都没什么油水,特别容易饿。
在杜萱小朋友干掉了两块馍,一碗汤后,杜蔓和杜芩吵嚷着进了门。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