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的放狠话只是比赛的调味剂。仁王和博格都不是会因为别人的言语而动摇的性格。他们站在球场上就只是为了追求胜利, 而不会有其他目的。
当然,追求胜利,与每场比赛都全力以赴, 和在比赛中找到一些额外的乐趣,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
仁王依然想要让比赛的比分停留在6-1,而他为了这个目的做出布置,便属于他的乐趣。
博格没有在比赛开始便用出漩涡的洗礼。
这一招对仁王是无用的, 博格不需要试探便能够明白。上一场仁王和梅达诺雷的比赛,博格就在赛场边观赛。仁王崩碎梅达诺雷异次元的那一幕, 博格看在眼里。
他和梅达诺雷打过更多次,在法网比赛前一周还私下里约过一次练习赛(就像是仁王和阿玛迪斯打了一场练习赛一样)。梅达诺雷的精神力强度如何, 博格一清二楚。
本身在红土场时,开场就用异次元抢攻,便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招数。
漩涡的洗礼并不是异次元, 更偏向于精神力和攻势招数的结合。
博格上一场的对手, 在博格的评估里比他弱上一筹,按照分析直接借助漩涡的洗礼去争夺主动权会更有利, 博格才会在开场直接用出那一招。
但仁王不同。
仁王是更棘手的对手。
并且博格承认, 按照五维实力来估算, 仁王的五维数值或许会比他高。
而这样的对手,就需要用于上一场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红土场, 也有红土场的打法。
博格在比赛时深呼吸了一次, 在赛前与仁王对话时产生的怒火便被他硬生生掐灭。他在两个呼吸之间让心态重新变得平静,之后扔起网球, 打出了一个稳定的正手发球。
他与梅达诺雷不同, 并没有伤病上的担忧, 而对自己体能和恢复力的自信, 让他选择了最稳定的打法:持久战。
这在某种程度上正中仁王下怀。
在对手最有自信的领域打败他。这是仁王新的乐趣点。
他希望自己逐渐发展成五维无短板的全能战士,不管对手选择怎样的对敌方式都能压制对手,造成实力和心态的双重打击。当然,就目前而言,他还在成长期,要成长到他自己期望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否能表现得像个全能战士,除去己身,也要看遇到的对手。
博格是个好对手,而持久战恰恰也是仁王所擅长的。
在前几场外卡赛和资格赛测试过的战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仁王踩在更软一些也更黏一些的红土场地上。这样的场地会吸收更多力量,对球的降速效果也会更明显。博格的正手发球落地后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在地上留下一个凹痕后才弹起。
弹起时的速度和旋转已经到了很轻松就能够回击的程度了。
让球落在最佳击球点上,正手抽击的同时将球拍向上拉,让球的落点偏向于后场底线。
这是很经典的持久战的“起手式”。
底线的来回截击和拉球让比赛的节奏放得很慢。
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更长,而原本在硬地上会起到效果的高速旋转和一些精巧的让球出现各种变化的技巧,在红土场都会失效。不管是让球散开出现虚影的打法,还是让球中途拐弯的打法,这些需要利用到旋转的招数,在红土场都没有用。
红土吞掉了球上的一部分旋转,想要达成相同的效果,需要计算到红土“吞噬”的那部分旋转,并进行反向推算。
可实际上,球击打到土地,和每一次奔跑,都会改变红土场地的参数。
仁王记住场地的触感,计算场地的变化,也只是为了简单的布局,而不会去细致计算摩擦卸力的比例。他在为场地建模后,脑子里会瞬间给出一个可能性更大的结果,这可以缩短他的反应时间。
如果去细致计算击球的数据和场地的变化数据,哪怕在节奏放慢的红土场,也太浪费时间了。
场边的幸村一边看着比赛,一边开了自己的第六感。
在场外这一招也是有用的,用来加深对比赛局势的了解,和预测。
和才华横溢的极限有效果上的相似(原理自然完全不同),幸村能够通过第六感去“预测”出场内局势的大致走向,继而预测出……
“二十二球。”他说,“节奏过于慢了。”
“这样的节奏对博格有利。”梅达诺雷判断道。
幸村却摇了摇头:“这可不一定。持久战……”
他知道仁王很擅长持久战,但不管是梅达诺雷还是博格,还有许许多多当地的观众,会潜意识认为仁王不擅长持久战。这是因为外在的人种体现,和从前同国籍球员展现出来的共有特质。
这像是进化论留给不同人种的优势和弱势:东亚人在耐力上就是会更弱一些。
二十二球这个结果有些微妙,幸村认为在这一球打到第二十二个来回之前就会产生变化,让他预测的结果发生偏移。
梅达诺雷认为仁王会提速。
但幸村并不这么觉得。
或许……
“再慢一点。”他说,“今天的天气不错,就算打上十几个小时也不会中暑。”
梅达诺雷:“……你认真的吗?”
幸村确实很了解仁王。
虽然比赛开场的基调是博格定下的,但仁王很快就决定顺着博格,在持久战上压制住博格,拿下压倒性的胜利。
既然要“压倒性”,那索性极端一些。
将比赛时间拉长,将比赛节奏拖慢,但不能降低比赛的强度。打上十几个小时,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样的比赛不是很有观赏性吗?想必看比赛的球迷也会满意的。
职业网球手都能够精准控制球的落点。
仁王和博格来回调动着对方,让球击打在底线边角处,是压线球的打法。
从第一球开始,他们就在互相较劲:谁先改变,谁就输了。
而这种打法,除去比拼耐心,能够得分,就全靠着对球的精细掌控。
博格是德国人,他擅长这个。他认为自己会有优势。
但磨了大半个小时,终于结束的第一局,却是仁王得分。
比分交替到40-40,最后的赛点由仁王拿下。
这一球仁王没有突然更换比赛节奏,去打小球,而是依然用着底线截击的技巧。网球的弧线拉得很高,在空中画出完美的弧线轨迹,落地时将近垂直落地。
这样的球理论上是很好回击的,可回弹时,球落的位置更深了一些——这是几次打在同一个位置后,旋转的网球不断在红土场地上留下凹形,最后形成了一个有些明显的下凹的小坑,而网球落在坑里,旋转让它往上爬,却在坑里回旋了一圈才真正从坑里回弹出来。
网球落地总会留下痕迹,博格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
但这一球的在坑里的回旋时间比博格预计得要长,所以他挥拍时机出错,回球失败。
这不可能是意外。网球的回旋是在仁王的计算之内。
博格知道能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球的精细控制和对球场变化的精准掌控。他看了一眼仁王,感受了一下自己的体能变化,交换场地后开启下一局。
慢节奏的比赛反而让这一球像是热身,如果只是这样的强度,一直磨下去,或许在十几个小时后比赛都不会分出胜负。
仁王当然不会让局势这样发展。
他扔了扔网球,看了一眼博格,用出了在此之前没有用过的新的招数。
旋涡牵引。
这实际上是溟之呼吸的第六式,同样也叫旋涡牵引。仁王不太想将两个息息相关且密切联系的招数分别取名。既然整个系列的网球招数都是以剑技为灵感,以剑技为基础,那么取名也叫同样的名字就行。
回旋着的网球仿佛带着诡异的精神力量,让博格在看到网球时仿佛能看到网球背后的旋转的旋涡,继而不受控眼前产生眩晕感。
这是精神上的暗示和攻击,会误导对手,让对手对网球的方位和速度产生错估。
这样的错估在最开始是能被察觉的,就像是现在的博格一样,直接意识到自己的眩晕是由于仁王的精神攻击招数。但这样的招式,就像是晕车一样,即使意识到也找不到应对的方式。他必须要去感应网球,那么就必然会受到精神力的攻击。
哪怕闭上眼不看,也需要运用精神力去感知,那反而会更直接受到精神力的攻击。
这一招便是精神力攻击为主,旋转技巧为辅的网球招数。
这一招和这一系列的其他招数一样,并不局限于一个单独的网球技巧。它不仅可以运用在发球中,也可以运用在抽击中,截击中,或者运用在扣杀上。这是一种意境的运用,甚至可以说是将完整的异次元融入了每一球当中。
人们判断异次元这一招,是凭借意境和精神力显化出来的“领域”。
但异次元说白了就是精神力与个人理解中网球意境的结合,不管显现与否,只要能将这两者杂糅在一起运用在招式中,那就可以说是异次元。
将恢弘的招数切割,再完整地压缩,展现在小的细节中,是很难的。
甚至可以说,将异次元重新融化,将整个领域附着在每一球上,这样的技巧,是每一个顶尖职业选手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博格现在还做不到,因此他还无法理解仁王正在做的事。
他能“看”到球后的漩涡。但这很像是仁王的精神力攻击所附着的幻象。
这是在故意挑衅吗?希望我使用漩涡的洗礼?博格这么想着,强行压下晕眩的不适感,集中注意力。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