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可不能白教了,得想法弄点银子出来,目前章子俊做的蜂窝煤的模子是木制,手工脱模而成,弄了半天才几十个,真要开作坊就要用铁件来制作模子,而且要许多排列,一次脱模起码也要十个起步。

    所以除了原料就需要这样的铁模子,舅舅啊:“这是打制的图纸,这一张纸上是原料的配比,可要保密,很简单,煤块打碎,用石碾子弄成沙石状,黄泥百分之三十,余下碎煤粉即可。加入少量的水,黄泥是用作粘合碎煤粉不散,便于成形,所以要充分搅拌,此纸上是一台木制手摇搅拌的图纸。”

    李福宽嬉笑着要接过这个制煤的方法时,不想章子俊一把按住道:“这生意舅舅要做也行,小子这里有二个分成方案且听之,其一,小子把这些方法全给你,出银三百两后,舅舅能不能赚银,小子不管。赚了是舅舅的,亏了也是舅舅的。

    其二,小子把这些办法全给舅舅,怎么经营,前期本钱我不管,赚了银子我得二成,亏了我也不管,只能说舅舅不会做这生意,小子就把此生意最去寻别家做。”

    章子俊原本也没想要做独家生意,关于制精盐、蜂窝煤、煤炉这些就让大明的普通百姓发扬光大去,不过现在家中没银,只想寻点银子花,为了能维持这个家,小门小户目前也要养活九口,没法啊!

    最后李福宽还是扭扭捏捏地答因给出二成,要李福宽直接拿出三百两银子是不可能的,就当身上有这笔银钱,也不可能直接卖断,为了保险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口说无凭,还是签个协议吧,无奈啊,不是章子俊阴谋论,看谁也不保险,李福宽还是很尴尬地签了份明朝版“合同”。

    又到了发榜日,章二宝首先按捺不住要去看榜,而章子俊不想去,能中是必然,万一不中明年再来,反正现在只有十七岁,所以章二宝带着章子雅去看榜,主要是借着看榜的名头,出去逛街,章子俊也不点穿。

    每当发榜日,贡院门口早早挤满了人,一些挑担做买卖的也会摆出来,就算名、卖字画对联、各种书籍,吃的更多,各种小吃瓜果全来了,连只卖凉茶的也摆上了,好在贡院外场地宽大,可以容纳几千人,时辰到时,跟府试差不多,先出乙榜,能上榜的就是中了秀才别称茂才,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役,徭役,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

    而只有院试前三名者为廪生,后改为只有第一名为廪生,可获官府廪米津贴。乙榜上的全是增广生,得不到官府廪米津贴。

    一般每一次院试得“秀才”者为一百六十至二百多名不等,就要看朝廷需要增减。

    此次乙榜放出一百五三人为增广生,加上三名甲榜就是一百五十六人。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全国加起来就会新出三千左右的生员,如应天府人数要比顺天府录取多,南方文人多,读书人多,取士人口相因增多。

    院试的放榜基本跟府试差不多,差役只报甲榜名次,余下中不中榜还得自己去看榜单的,这样一来看榜的人数就会特别多,乙榜的放出,引起了一个高潮,看榜的人不单单只有赶考的考生,更多的却是一些前来凑热脑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最特别的就数一帮商户人家,另有一些大户人家的管事,这帮人来就是在看,哪一位考生长相、出身、贫富、已婚否等等,要是相中了,就会上前攀谈,“这位相公请留步,请问年龄多少?家住哪里啊?是否婚配啊?”如果回答满意,就会说道:“要是小相公愿意,家有小女可婚配给你。”如果有几家同时相中一人,就会竞争起来,只要这位相公愿意,十里红妆外加田地若干。发展下去,就死拉硬拽而去,这就是“榜下捉婿”了。

    这个榜下捉婿在院试后就是“烧冷灶”,图的就是往后能在乡试中出个名次,此时先下手为强,把自家女儿嫁出去,也有一点赌一把的成份在里面,最差也就是个秀才功名,女儿嫁出去最低不会饿死。所以在院试时前来榜下捉婿的人家都是一些小门小户、中资人家及一些商户。

    如果到了会试时中榜者,这些“榜下捉婿”者身份也会提高,连一些名门望族,大户商贾前来。因为会试中榜后就是进士了,具有官身了。

    由于“翁多婿少”,“挑婿”的凶猛程度无异于“抢婿”,所以民间戏称为“捉婿”。

    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什么生辰八字这些,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科举高中不但意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往往也意味着贤妻美妾、事业爱情双丰。这是因为,“榜下捉婿”会让迎娶高门千金的洞房花烛夜在金榜题名后不久便接踵而至。

    对于这种“榜下捉婿”的把戏,另有一种“榜前定约,榜后成婚”,这个就是“榜下捉婿”的升级版。

    王生家资丰硕,良田千亩,某日,黄生员上京会试,路经王生家庄园,天色已晚求住宿一宿明日就走。王员外尽情接待,分外客气,不想第二天黄书生因连日赶路,染上风寒病倒,无法赶路,只能在王员外家留宿,等待病好。

    王生不但热情,还为黄生员找来郎中,生养半月,总算康复,临别时又跟王员外约定,“君若登第,当以息女奉其箕帚。”

    第二年,黄果中选,遂为王婿。

    苏轼的恩师陈襄就写过:“山野贫贱之家所生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身享富贵,家门光宠,户无徭役,休荫子弟,岂不为盛世?”也就是说,只要是读书人,不论你家有多贫贱,若是能够榜上有名,那么光宗耀祖,成为富贵之家必然是指日可待。

    先登第、后完婚兼具榜前择婿与榜下择婿二者之长,但往往带来两大后患。

    一、女方不能久等。又一书生孙愈与表妹王真真定亲,以“取乡荐”作为成婚的前提。但孙愈赴试“辄不利”,真真“亦长大,势不可复留”,其父不能看着真真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将她许嫁别人。

    孙愈因此得下“相思病”,“吐鲜血数块而死”。真真每“垂泪”并“得疾”。

    二、男方登科变心。如书生王俊民即王魁与桂英约为夫妻,并在海神庙前发誓:“吾与桂英,誓不相负;若生离异,神当殛之!”可是他中状元后,竟遵从父命,娶崔氏女为妻。桂英得知此情,悲愤交集:“魁负我如此,当以死报之。”当即“挥刀自刎”。这种方式后患无穷,难怪人们宁肯激烈争夺于榜下。

    真乃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明求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拉拉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大明求生记,一本书并收藏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