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制药厂是靠一车间起家的,老苏是第三任车间主任,至今也有六七个年头了,老王是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因为上下级关系,老苏跟他走的很近,这无可厚非。
除了工作关系,袁厂长跟老苏基本没有私交,为了避嫌,他跟全厂中层干部都保持大致相等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些中层领导的了解,一车间主任老苏给他的印象还不错,比较聪明,工作认真,但为人圆滑,原则性不强。
老苏刚才的一席话,一听就是故意刁难,袁厂长本来就对协调不畅感到不可理解,老苏的无理取闹,更让他恼火,当着大家的面,他的这番话,让老苏显然有点挂不住了,“袁厂长,要是这样说的话,这件事我就不管了。”
“工艺改造期间,车间本来就是配合技术部门工作,你们只需做好配套工作,其他也没有需要你管的事。”老袁明确无误地界定了工作范围。
老苏意味深长地说:“就怕我们连配套工作也做不好呀!要是达不到技术部门的要求,那可怎么办呢?”
这话让袁厂长警觉起来,怎么,难道你老苏要在实际工作中给工艺改造设置障碍?他警告老苏,“但愿不要出现那种情况,否则,就是你工作的失职!”
不知老苏昏了头,还是自持跟王副厂长关系很铁,竟在这个场合跟老袁杠上了,“袁厂长,如果你觉得我不称职,我可以辞去这个车间主任。”
老袁顿时火冒三丈,“这可是你说的!你确定要辞职吗?当着大家的面,如果你确定要辞职,我马上就可以成全你!”
气氛骤然紧张,在场的人从没看见袁厂长如此愤怒过,这位睿智、谦和又不失刚毅的老领导,对老苏的言行十分恼火,如果老苏再敢说出一句胡搅蛮缠的话,看样子老袁当场就能撤了他的车间主任之职。
这种情况让王副厂长始料未及,这也是他不愿看到的局面,老王赶紧灭火,“袁厂长,请息怒,你消消气。苏文权,你给我闭嘴!”
苏文权也没料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老袁,会生这么大的气,他还想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被老王立即止住,“文权,你不要再说话了!”
办公室安静下来,这样的局面令老王十分难看,因为协调一车间和技术科的工作关系,本来是袁厂长交给他的任务,出于某种原因,他把事情又推到老袁这里,他以为袁厂长的几句话,就把事情摆平了,不知道苏文权脑子里的哪根筋出了问题,竟不知死活地跟老袁杠上了,不仅彻底激怒了袁厂长,还把老王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过了好几分钟,王副厂长终于打破沉默,他向大家宣布:“技改工作完全按照袁厂长的部署执行,一车间暂时全部停产,在技术科的主导下,全车间集中力量进行工艺改造,希望一车间的负责人回去做好准备工作,等待技术科的通知。另外,车间主任苏文权,必须当众向袁厂长做出深刻检讨!”
见老袁没有说话,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老王征求道:“袁厂长,你看这样行吗?”
“开始我就说了,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必须按照技术科的部署进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至于检讨,你问问苏文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如果没有意识到错误,检讨就没有任何意义!”袁厂长漠然道。
老王急忙崔问:“文权,袁厂长问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
老苏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赔不是,“袁厂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冲撞你,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的担忧。”
“你对我的冲撞是小事,我问你是否意识到在这件事情上的错误?这才是最关键的!以前我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讲过,技术进步是红星制药厂的立厂之本,对现有老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就是技术进步的一种具体体现,对工艺改造的阻碍,就是反对厂里推动技术进步的决策。如果我们的各级干部不理解厂里的良苦用心,这项政策怎么落实?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红星制药厂就没有未来!”老袁痛心疾首地说。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苏文权低下了头,“袁厂长,我不该在协调会上跟技术科的同志争论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更不该在你面前说那些无理取闹的话,那是我昏了头,我知错,在此衷心向你道歉!希望得到你的谅解。另外,我知道技术进步对红星制药厂的重要性,只有依靠技术进步,企业才有未来,我一定积极配合技术科的同志,做好工艺改造工作。”
时间不早了,袁厂长挥了挥手,“好啦,大家回去吧。不过,苏文权同志,你刚才这些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
“袁厂长,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的话全都发自内心,请你相信我。”老苏赶紧表白。
“但愿如此吧。本想让你写一份书面检讨交给我,想了想,觉得没那个必要,是否发自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表现出来,如果在具体工作中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没有这次这么简单了!希望你记住这一点。”袁厂长向老苏发出了严厉警告。
......
本来是正常的工作协调和两个基层单位的配合,非要闹到一把手那里,结果被袁厂长狠批一顿,一车间主任苏文权这回真的老实多了。一个星期后,技术科通知一车间,工艺改造将于第二天正式启动。
当方翰民跟两位助手带着技术资料出现在一车间办公室的时候,车间主任老苏和技术员老韩正在办公室等候,方翰民主动跟对方寒暄几句,以消除老苏的尴尬。
双方商定,技术科的徐辉和蒋国新,以及一车间主任老苏和技术员老韩,共同组成工艺改造临时指挥部,由徐辉和蒋国新负责技术指导及施工管理,老苏和老韩负责施工所需的人员调配,方翰民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
具体工作安排妥当以后,方翰民不可能呆在施工现场,他刚回到办公室,考勤员陈大姐正好往科长办公室送报纸,她把当天的报纸放在桌上,又从几封信件中挑出一封信递给方翰民,“科长,这里有你一封信。”
方翰民接过来,看见信封的落款单位是某家医药杂志编辑部,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邀请函,大意是邀请方翰民出席该杂志近期举办的一场技术研讨会。
因为方翰民半年前在该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四篇论文,在这次研讨会上,主办方邀请方翰民在会上宣读他的某篇论文。
主办方为了便于安排食宿,邀请函附有回执,希望出席者尽快填好寄回。
这件事要是放在平时,方翰民肯定乐于前往,但现在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刚拉开帷幕,他觉得有点不合时宜。
如果真不想出席会议,方翰民只需把邀请函往抽屉里一锁,就当啥事也没发生过,但他从内心还有点想出席这次研讨会,便拿着邀请函,来找袁厂长给他拿主意,如果老袁以一车间技改离不开他为由,不让他出席会议,方翰民也就死心了。
进到办公室,方翰民把邀请函放在老袁面前,“袁厂长,有件事向你请示一下,你看我该怎么办?”
老袁拿起面前的邀请函看了看,“邀请你参加技术研讨会,这是好事呀!你应该去。”
“现在一车间的工艺改造不是刚开始嘛,我怕耽误工作。”
“哦----,”袁厂长想了想,“不像那些医药研究单位和大型国营制药厂,咱们红星制药厂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以前也不重视科研和论文,在国内一直寂寂无名,你在医药杂志发表论文,尤其受邀在全国性技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不仅说明咱们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也是宣传红星制药厂的绝佳机会。但是,你是一车间工艺改造的总指挥,怕工作上离不开,这......”
老袁停了停,突然问道:“研讨会的会期是几天?”
“邀请函上说,会期三天,加上往返时间,我估计最多六天就能回来。”
“如果你把工作安排妥当,你认为在一个星期之内,工艺改造现场离得开你吗?”
“临走之前,我给两位助手把工作交代清楚的话,估计离开十天八天也没问题。”
袁厂长一拍桌子,“那你还等什么?赶快填写回执,我支持你参加技术研讨会!”......
老袁在红星制药厂一把手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十年有余,这些年来,由于地方国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加上氛围不好,仅有的二三十名科技人员也无心钻研技术。
在袁厂长印象中,除了晋职称,厂里从来没有科技人员写论文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过,更别说受邀在大型技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老袁认为方翰民不仅为自己,也为红星制药厂争得了荣誉。只要工作丢得开,这样的好事,他一定会鼓励方翰民去做。
得到袁厂长支持,方翰民决定出席这次全国制药科技研讨会。因为两位助手都知道工艺改造的整体计划,出发前,他跟徐辉和蒋国新讨论了近期施工计划,并对一些细节提出具体建议。
两位助手早就对新工艺有了透彻的理解,说实话,在施工阶段,即使方翰民长时间不在场,他们照样可以按计划推进,最多在收尾阶段让方翰民把把关。
听说方翰民出差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蒋国新和徐辉笑呵呵地说:“科长,你就放心吧,这个星期的施工质量,保证让你挑不出毛病,不信的话,你出差回来可以亲自验收。”
方翰民非常欣慰地点了点头,“验收什么呀?跟你们共事也有两三年了,我还信不过你们吗?你们几个,现在是技术科的骨干,将来会成为全厂的技术骨干!”
......
除了工作关系,袁厂长跟老苏基本没有私交,为了避嫌,他跟全厂中层干部都保持大致相等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些中层领导的了解,一车间主任老苏给他的印象还不错,比较聪明,工作认真,但为人圆滑,原则性不强。
老苏刚才的一席话,一听就是故意刁难,袁厂长本来就对协调不畅感到不可理解,老苏的无理取闹,更让他恼火,当着大家的面,他的这番话,让老苏显然有点挂不住了,“袁厂长,要是这样说的话,这件事我就不管了。”
“工艺改造期间,车间本来就是配合技术部门工作,你们只需做好配套工作,其他也没有需要你管的事。”老袁明确无误地界定了工作范围。
老苏意味深长地说:“就怕我们连配套工作也做不好呀!要是达不到技术部门的要求,那可怎么办呢?”
这话让袁厂长警觉起来,怎么,难道你老苏要在实际工作中给工艺改造设置障碍?他警告老苏,“但愿不要出现那种情况,否则,就是你工作的失职!”
不知老苏昏了头,还是自持跟王副厂长关系很铁,竟在这个场合跟老袁杠上了,“袁厂长,如果你觉得我不称职,我可以辞去这个车间主任。”
老袁顿时火冒三丈,“这可是你说的!你确定要辞职吗?当着大家的面,如果你确定要辞职,我马上就可以成全你!”
气氛骤然紧张,在场的人从没看见袁厂长如此愤怒过,这位睿智、谦和又不失刚毅的老领导,对老苏的言行十分恼火,如果老苏再敢说出一句胡搅蛮缠的话,看样子老袁当场就能撤了他的车间主任之职。
这种情况让王副厂长始料未及,这也是他不愿看到的局面,老王赶紧灭火,“袁厂长,请息怒,你消消气。苏文权,你给我闭嘴!”
苏文权也没料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老袁,会生这么大的气,他还想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被老王立即止住,“文权,你不要再说话了!”
办公室安静下来,这样的局面令老王十分难看,因为协调一车间和技术科的工作关系,本来是袁厂长交给他的任务,出于某种原因,他把事情又推到老袁这里,他以为袁厂长的几句话,就把事情摆平了,不知道苏文权脑子里的哪根筋出了问题,竟不知死活地跟老袁杠上了,不仅彻底激怒了袁厂长,还把老王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过了好几分钟,王副厂长终于打破沉默,他向大家宣布:“技改工作完全按照袁厂长的部署执行,一车间暂时全部停产,在技术科的主导下,全车间集中力量进行工艺改造,希望一车间的负责人回去做好准备工作,等待技术科的通知。另外,车间主任苏文权,必须当众向袁厂长做出深刻检讨!”
见老袁没有说话,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老王征求道:“袁厂长,你看这样行吗?”
“开始我就说了,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必须按照技术科的部署进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至于检讨,你问问苏文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如果没有意识到错误,检讨就没有任何意义!”袁厂长漠然道。
老王急忙崔问:“文权,袁厂长问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
老苏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赔不是,“袁厂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冲撞你,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的担忧。”
“你对我的冲撞是小事,我问你是否意识到在这件事情上的错误?这才是最关键的!以前我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讲过,技术进步是红星制药厂的立厂之本,对现有老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就是技术进步的一种具体体现,对工艺改造的阻碍,就是反对厂里推动技术进步的决策。如果我们的各级干部不理解厂里的良苦用心,这项政策怎么落实?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红星制药厂就没有未来!”老袁痛心疾首地说。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苏文权低下了头,“袁厂长,我不该在协调会上跟技术科的同志争论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更不该在你面前说那些无理取闹的话,那是我昏了头,我知错,在此衷心向你道歉!希望得到你的谅解。另外,我知道技术进步对红星制药厂的重要性,只有依靠技术进步,企业才有未来,我一定积极配合技术科的同志,做好工艺改造工作。”
时间不早了,袁厂长挥了挥手,“好啦,大家回去吧。不过,苏文权同志,你刚才这些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
“袁厂长,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的话全都发自内心,请你相信我。”老苏赶紧表白。
“但愿如此吧。本想让你写一份书面检讨交给我,想了想,觉得没那个必要,是否发自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表现出来,如果在具体工作中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没有这次这么简单了!希望你记住这一点。”袁厂长向老苏发出了严厉警告。
......
本来是正常的工作协调和两个基层单位的配合,非要闹到一把手那里,结果被袁厂长狠批一顿,一车间主任苏文权这回真的老实多了。一个星期后,技术科通知一车间,工艺改造将于第二天正式启动。
当方翰民跟两位助手带着技术资料出现在一车间办公室的时候,车间主任老苏和技术员老韩正在办公室等候,方翰民主动跟对方寒暄几句,以消除老苏的尴尬。
双方商定,技术科的徐辉和蒋国新,以及一车间主任老苏和技术员老韩,共同组成工艺改造临时指挥部,由徐辉和蒋国新负责技术指导及施工管理,老苏和老韩负责施工所需的人员调配,方翰民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
具体工作安排妥当以后,方翰民不可能呆在施工现场,他刚回到办公室,考勤员陈大姐正好往科长办公室送报纸,她把当天的报纸放在桌上,又从几封信件中挑出一封信递给方翰民,“科长,这里有你一封信。”
方翰民接过来,看见信封的落款单位是某家医药杂志编辑部,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邀请函,大意是邀请方翰民出席该杂志近期举办的一场技术研讨会。
因为方翰民半年前在该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四篇论文,在这次研讨会上,主办方邀请方翰民在会上宣读他的某篇论文。
主办方为了便于安排食宿,邀请函附有回执,希望出席者尽快填好寄回。
这件事要是放在平时,方翰民肯定乐于前往,但现在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刚拉开帷幕,他觉得有点不合时宜。
如果真不想出席会议,方翰民只需把邀请函往抽屉里一锁,就当啥事也没发生过,但他从内心还有点想出席这次研讨会,便拿着邀请函,来找袁厂长给他拿主意,如果老袁以一车间技改离不开他为由,不让他出席会议,方翰民也就死心了。
进到办公室,方翰民把邀请函放在老袁面前,“袁厂长,有件事向你请示一下,你看我该怎么办?”
老袁拿起面前的邀请函看了看,“邀请你参加技术研讨会,这是好事呀!你应该去。”
“现在一车间的工艺改造不是刚开始嘛,我怕耽误工作。”
“哦----,”袁厂长想了想,“不像那些医药研究单位和大型国营制药厂,咱们红星制药厂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以前也不重视科研和论文,在国内一直寂寂无名,你在医药杂志发表论文,尤其受邀在全国性技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不仅说明咱们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也是宣传红星制药厂的绝佳机会。但是,你是一车间工艺改造的总指挥,怕工作上离不开,这......”
老袁停了停,突然问道:“研讨会的会期是几天?”
“邀请函上说,会期三天,加上往返时间,我估计最多六天就能回来。”
“如果你把工作安排妥当,你认为在一个星期之内,工艺改造现场离得开你吗?”
“临走之前,我给两位助手把工作交代清楚的话,估计离开十天八天也没问题。”
袁厂长一拍桌子,“那你还等什么?赶快填写回执,我支持你参加技术研讨会!”......
老袁在红星制药厂一把手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十年有余,这些年来,由于地方国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加上氛围不好,仅有的二三十名科技人员也无心钻研技术。
在袁厂长印象中,除了晋职称,厂里从来没有科技人员写论文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过,更别说受邀在大型技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老袁认为方翰民不仅为自己,也为红星制药厂争得了荣誉。只要工作丢得开,这样的好事,他一定会鼓励方翰民去做。
得到袁厂长支持,方翰民决定出席这次全国制药科技研讨会。因为两位助手都知道工艺改造的整体计划,出发前,他跟徐辉和蒋国新讨论了近期施工计划,并对一些细节提出具体建议。
两位助手早就对新工艺有了透彻的理解,说实话,在施工阶段,即使方翰民长时间不在场,他们照样可以按计划推进,最多在收尾阶段让方翰民把把关。
听说方翰民出差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蒋国新和徐辉笑呵呵地说:“科长,你就放心吧,这个星期的施工质量,保证让你挑不出毛病,不信的话,你出差回来可以亲自验收。”
方翰民非常欣慰地点了点头,“验收什么呀?跟你们共事也有两三年了,我还信不过你们吗?你们几个,现在是技术科的骨干,将来会成为全厂的技术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