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村长走了,  苏奶奶从外面走了进来,“村长来咱家什么事?炫耀来了?”

    苏爷爷刚刚被村长吹捧几句,正飘飘然呢,  听到苏奶奶这话,  立刻拉下脸,  “什么炫耀?!瞎说八道什么!”

    苏奶奶已经看到桌子上的几样礼物,面露古怪,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居然给咱家送礼?!”

    苏爱国怕妈妈瞎猜,就把村长的来意说了。

    苏奶奶一听要给村长小女儿找工作,脾气立刻上来了,一巴掌拍到儿子背上,“你能帮这忙,为什么不给你姐找一个。咱得帮着自己人啊。”

    苏爱国后背一疼,闷声道,“我姐家不是三个孩子嘛。她跟公婆关系又不好,  她去鹏城,孩子谁带?”

    苏奶奶眉毛一竖,“我带!”

    她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  “对了,  还有女婿,你也给弄过去。夫妻俩一块打工,  也能有个照应。要不然你姐一个人去外地打工,他不放心。”

    苏爱国沉默不语。虽然姐夫家穷,  但姐夫和姐姐都肯干,  三个孩子吃饱还是没问题的。换成他妈帮姐姐带孩子,  他真的不放心。他爸妈从来都是以自己为先。他姐要是真去鹏城打工,  寄回来的生活费能有一成落到孩子嘴里,  都算爸妈有良心。

    苏奶奶见儿子不回答,来了脾气,“你回去立刻办这事。有什么好事要紧着自家人。知道不?”

    苏爱国没有找过工作,他不敢打包票,于是实话实说,“他们没有工作证和暂住证,到那边只能当盲流。被抓到是要遣返的。”

    苏奶奶不当一回事,“怕什么。你让他们住在你家不就行了?难不成你们工厂也会查盲流?”

    苏爱国哪敢答应,他媳妇肯定不让外人住进家里,他闷声道,“厂里有时也会来人检查。再说我们家属区不方便外人出入。”

    国企查盲流的次数会少一些。毕竟是国家单位,不会雇佣盲流。但是私企查的次数会多很多。

    苏奶奶不甘心,叹了口气,“查到是她的命。万一没查到呢。能干多少就干多久。”

    苏爷爷好奇,“那外地人的暂住证是咋办的?”

    苏爱国还真知道这些,当初他帮媳妇转户口找了不少人,不过暂住证要比转户口容易很多,“花钱。两百块钱就可以办个暂住证。”

    苏爷爷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多,一个证就要两百,真够贵的。

    “那还是算了吧。”苏爷爷有些肉疼。不过却没有阻止女儿女婿去鹏城工作。

    苏爱国之前答应帮村长小女儿找工作,换成亲人就更不会拒绝,而且他确实想让姐姐过得好。

    小时候他爸妈疼他超过姐姐,家里钱不够,只能供一人读书,爸妈就逼成绩很好的姐姐辍学。姐姐嫁人,彩礼全被爸妈拿走,她就跟娘家断了亲,其实姐姐是嫉妒父母对他的偏爱吧?

    如果他能帮到姐姐,让她过得好,他自然愿意。

    苏以沫静静听着他们的交谈,也没有阻止爸爸大包大揽。鹏城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找工作不是难事。她想的是:姑姑姑父去外地打工,家里的三个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可是一直在家务农就真的好吗?

    她想起上辈子的父母。那时候村里流行去城里打工,但是她父母宁愿守着家里的几亩田,也不愿冒险。等年纪大了,别人家都盖起了砖瓦房,他们却连孩子的学费都掏不起。初中的学费要上百,爸妈掏不出这么多的钱,她的三个姐姐一个个被迫辍学,被父母拿去换彩礼。

    如果姑姑姑父不出去打工,姑姑家三个孩子的命运不会比她三个姐姐更好。这世上两全其美的好事总归是少数。

    张招娣进来时,堂屋里的气氛又开始变得沉默。

    苏以沫一只手牵着爸爸,一只手牵着妈妈,表示自己想出去溜达一圈,看看村里的风景。

    苏爷爷和苏奶奶也没拦着。

    三人出了家门,沿着小道往右走,路口有几位邻居正在聊八卦,等张招娣三人过去时,齐齐住了嘴,神色尴尬跟他们打招呼。

    这些人对鹏城比较好奇,恭维苏爱国几句,纷纷找借口离开。

    等人走了,张招娣再也憋不住,问刚刚发生什么事。

    苏爱国把情况讲了一遍。

    之前两人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张招娣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丝毫不觉得意外,她只有一个要求,“不许将他们带回家。”

    苏爱国有些迟疑,“村长小女儿也就罢了,可我姐姐和姐夫连咱们家在哪都不知道,你觉得合适吗?”

    张招娣仔细一想,真的断亲也不可能,那样没有人情味的人走哪都会被人鄙视,她哼了哼,“最多待三天。”

    苏爱国松了一口气,“真要是给他们找到厂子,他们忙着上班挣钱,除了刚开始会住上两天,后面也就露个面。”

    私厂都是玩命干,而国企这样好的待遇,苏爱国又没有关系,他也不好意思求季先生,所以只能给这些人找私厂,张招娣表情不再僵持。

    苏爱国问她回不回娘家。

    张招娣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不去!”

    苏爱国便没说什么,“不去就不去吧。”他算了下日子,“明天赶集,咱们带小沫去赶集吧?她还没赶过农村的集呢。”

    提起赶集,张招娣情不自禁笑起来,摸摸女儿的脑袋,“咱们这边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喜欢什么,妈给你买。”

    苏以沫也很久没赶集了,闻言跃跃欲试,思考自己要买什么东西。

    虽然鹏城许多东西都有,但是鹏城物价要比乡下贵一些。尤其是乡下土特产比鹏城便宜许多。

    苏以沫拽了拽妈妈的袖子,“我想吃土鸡。”

    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乡下的鸡了,鹏城菜市场的鸡有许多说是散养的,但是那鸡腿肥得流油,一看就是假的土鸡。

    张招娣愣了愣,“好,不过也不用特地去集市买,我从村里买一只就行。”

    其实苏奶奶养了十几只鸡,但是她刚刚才和对方吵了一架。肯定不能白吃人家的。所以还是花钱买吧。也费不了几个钱。

    张招娣说干就干,径直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院外有好几只鸡走来走去。

    苏爱国叫住媳妇,“家里不是有吗?去别人家买,不太好吧?”

    张招娣撇了撇嘴,嫌弃得不成,“你妈养的鸡,我可吃不起。”

    苏爱国脸色一僵,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张招娣敲了敲门,农村乡下,大白天很少关门,这家其实门是敞开的,但是贸然进去不太好,所以还是敲门提醒一下以示尊重。

    听到有人敲门,有个中年妇女从灶房出来,身上穿着一件蓝布棉袄,围着一件罩衣,手里拿着铁勺,似乎正在熬猪食。

    妇女没认出张招娣和苏以沫,倒是一眼就认出两人身后的苏爱国。

    她开口就是一嘴土话,“爱国,回来啦!”

    苏以沫并不能完全听懂,只有零星几个字听明白了。

    张招娣等两人打完招呼,说了自己的来意。

    妇女笑了,很快逮到一只鸡,递过来的时候,好奇问,“你家不是也养鸡吗?”

    张招娣还没说什么,苏以沫奶声奶气道,“我妈说奶奶养鸡不容易。老人家舍不得吃,但是她平时不在身边照顾,回来要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补补身体,贴点膘。”

    妇女一愣,看着张招娣的眼神带了点诧异和惊奇,还有几分不确定和疑惑,随即又从善如流道,“真孝顺。”

    张招娣从身上掏钱递过去。

    妇女客套一番,说什么“拿着去吃,不要钱”等等,张招娣坚持给钱,对方勉为其难收下。

    给的钱有点多,妇女又从屋里拿了半篮子鸡蛋。

    张招娣接过篮子,表示回头把篮子送回来。

    张招娣一只手提着篮子,一只手牵着女儿,苏爱国拎着鸡。

    三人出了门,张招娣好奇问女儿,“你刚刚为什么那么说?”

    苏以沫闷声道,“我不想让奶奶污蔑妈妈。妈妈最好了。”

    她就是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奶奶肯定在村子里败坏妈妈的名声。妈妈那么好,奶奶凭什么嫌弃妈妈。她不许!

    张招娣感动得不成,蹲下来,将篮子放到一边,捧着女儿的小脸就是一顿亲,“我女儿真贴心。”

    苏爱国眼含羡慕,但是又涉及自己妈妈,他轻咳一声,“你别跟妈计较,咱们也待不了几天。”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牵着女儿的手继续往前走,警告他,“你妈说我可以,说我女儿不行。我也不怕大过年跟她吵。反正我日子怎么过都不会差。”

    苏爱国叹了口气。

    一家三口回到家,苏奶奶看到半篮子鸡蛋和鸡,脸色阴沉,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被苏爷爷警告般地瞪了一眼,把到了嘴边的话憋了回去。

    张招娣在灶房烧热水拔毛,苏爱国去还篮子。

    苏以沫坐在灶房门口,手撑下巴,无聊托腮。

    张招娣见女儿这么无聊,就让她过来烧火,也不知从哪里抓了一把花生,让她烤着吃,怕女儿不信,信誓旦旦保证,“真的好吃。你试试。”

    苏以沫以前也这么吃过,闻言将花生扔到灶膛里。

    没一会儿水就烧开了,火熄灭。苏以沫开始扒花生,张招娣将烧开的热水舀到大盆给鸡拔毛。

    公鸡已经杀过,乡下杀鸡都是在脖子上割一道口子,然后血滴出来。烧水的时间,血已经流得差不多了。

    苏以沫将所有花生扒拉出来,将外面的灰弄掉,一个个剥开。将花生米扔进嘴里,这种烤花生有股焦香味儿,比炒花生更好吃。

    她吃了两颗,又剥了两颗塞到妈妈嘴里。

    张招娣现在已经习惯女儿时不时送过来的孝心,她尝了两颗,煞有介事点头,“嗯,好香啊,你觉得好不好吃?”

    苏以沫点头,“好吃。”

    她探头瞅了眼外面,压低声音问,“被奶奶看到是不是不太好?”

    这花生一看就是奶奶种的。本来奶奶就不喜欢她,万一被抓到,少不得又要争吵。这次可是妈妈理亏。

    张招娣见她像个大人似的这么爱操心,立刻安她的心,“待会儿我给她点钱。她应该不会再唠叨了。”她不知想到什么,开始偷笑,“以后你一定要会赚钱。你看为了钱,你爷奶也得低头。”

    苏以沫点点头,好奇问,“妈,你生爸爸的气吗?”

    张招娣摇头,“不生气。人哪能一点缺点都没有呢。我长得也不好看,你爸事事都听我的,也不打我骂我,我已经很知足啦。满村上下,哦不,包括家属区的三千职工,你看看哪个媳妇的日子过得比我好?!”

    农村乡下敢跟婆婆顶撞的媳妇那是少之又少。因为许多男人都会站在父母那边,对媳妇又打又骂。苏爱国从来没跟她动过手,他耳根子是软,可他听话啊,而且也知道疼人,也不重男轻女,对小沫疼爱有加。

    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苏以沫仔细一想,好像也有道理。虽说爸爸是孝子,可他并不是把财产全部贴补给父母,身上也没有不良习惯,对她也好。确实是个不错的人。她不能用男主的标准来要求爸爸,他毕竟不是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苏以沫甜甜夸道,“妈妈真聪明。”

    张招娣被夸得飘飘然,“那当然了。你这么聪明就是遗传我。你爸爸……哎,也不能怪他,我的父母是亲生的,说实话还不如你爷奶呢?他们……”想到小时候受过的苦,她心情有些低落,声音幽幽地,“他们连书都不给我念。你爸好歹上了高中啊。”

    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还是很值钱的。苏爱国能到机械厂工作,除了季先生帮忙,他的高中学历也给他加了不少分。

    苏以沫看着妈妈羡慕的神情,突然明白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都很容易知足。

    张招娣说起一条八卦,“今天来的那个村长,你知道吧?他有个哥哥,是养子。对养父母那是百依百顺。不仅帮妹妹嫁进城里,出钱给弟弟盖房,给侄子找工作,听说当初他谈对象,养父母不喜欢女方,他直接就跟人家断了。后来谈的几个对象都没成。直到现在也没结婚。”

    苏以沫瞪圆眼睛,“啊?没结婚?那他今年多大了?”

    张招娣算了一下,“快六十了,还有两三年就退休。没有成家,也没有儿女。等他养父母走了以后,他只剩下一个人,孤零零,别人都说他孝顺,可我却觉得他可悲。就像老黄牛似的,连点私心都不能有。他养父母其实就是想让他给亲生儿子当奴隶。可惜他被父母教傻了,看不透他们的伎俩。你爸可比他聪明。”

    苏以沫突然想到那句话:幸福都是比出来的。爸爸跟村长他哥一比确实不够孝顺。

    她幽幽道,“怪不得爷奶永远不满足呢?原来前面有个比我爸更好的先例啊?”

    张招娣愣了下,仔细一想,女儿说得挺有道理。

    她突然想到什么,激动地拍巴掌,“怪不得你爷奶当初不给你爸张罗结婚呢。当初他们是不是也想你爸打光棍,好一心一意照顾他们啊?”

    这成了亲的男人身上负担重,肯定不能一心一意照顾父母。好家伙,得亏她男人没有傻到家,要不然真成老黄牛了。

    苏以沫觉得妈妈的猜测不无道理,她有些担心,“妈,要是爷奶还不知足怎么办?”

    张招娣哼了哼,“放心吧。要是他们还敢得寸进尺,我就断他们的钱。”

    她得意地晃晃脖子,“在你爸心里,我和你才是最重要的。你爷奶只会向你爸索取,你爸要不是碍于孝道早就不想回家了。他们不想着修补关系,还一再跟你爸提要求,真是傻到家了。真闹起来,你爸肯定站在我们这边,你就放心吧。”

    苏以沫想到爸爸对她和妈妈都是百依百顺,重重点了下头。

    她有些好奇,“妈,你为什么答应我爸每月寄一半工资回来啊?”

    她妈平时节省惯的人,却愿意给爷奶寄这么多钱,有点不符合她的行事作风。

    张招娣对自己的女儿自然没什么不能说的,“当初我和你爸结婚时,我们就说好了,你爷奶养了他18年,他每月寄一半工资,也寄18年,就算还他们的养育之恩。之后咱们就当个亲戚走就行,做人得讲诚信,你说对吧?”

    养子想跟养父母断亲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会被人戳脊梁骨。要是公婆闹到机械厂,领导也会怀疑丈夫人品有问题,将他辞退。现在每月都寄钱回来,村民们和厂领导也不会说他不孝。

    苏以沫恍然,原来是这个缘故。只是她有些想不通耳根子这么软的爸爸居然会答应妈妈这么“大逆不道”的要求。

    张招娣见女儿婴儿肥的小脸粉嘟嘟,眉头皱紧,就像白面馒头变成了包子,她大概能猜到女儿在想什么,笑着解释,“你爷奶拿村长他大哥当榜样,难道我就不能拿他当反面教材吗?我跟你爸说,如果他一味听从父母的话,村长他大哥就是他的将来。你爸这辈子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家。你爷奶给不了他,但我们可以给他。”

    苏以沫看妈妈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个发光体。

    她妈真厉害。杀人不过诛心,爸爸的软勒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媳妇对他一心一意,孩子聪明孝顺。怪不得她妈能把爸爸拿捏死死的,她原以为是爸爸脾气太软的缘故,其实是妈妈善于把握人心才对。

    其实她也是个傻的。爸爸结婚七年都没回去,只寄钱回家,已经说明他对养父母的感情不是她想的那样。爸爸根本不愚孝。

    也是啊,她才回来一天,就可以看得出来,爷奶总是借着养育之恩问爸爸要钱。

    爸爸和他们说话,不像儿子和父母,而是欠债人和随时随地都要收回欠款的债主。

    也许爸爸一开始对他们是感激的。但是当他们一次次挟恩图报,其实也是在消磨爸爸对他们的孺慕之情。爸爸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偿还欠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孝顺他们。

    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张招娣担心女儿介意那笔钱,劝女儿别计较这么多,“多寄点钱,你爸心里的愧疚也能少一点。你爸也会更偏向我们。你就别计较那仨瓜俩枣啦。妈肯定能让你过得比其他孩子都舒服。”

    苏以沫眉眼弯弯,甜甜夸道,“妈妈最棒了!”

    张招娣心里熨帖,美得冒泡。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九零年代独生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7章 第 57 章,九零年代独生女,一本书并收藏九零年代独生女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