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早已经不是王黼、杨戬之流能解决得了的,必须让官家知道,由官家来定夺如何应付这三股反贼。
至于太行山上的杨家军,毕竟还没有举起造反的大旗,就暂时不管他们了。
五月底,王黼和杨戬在梁师成的勾通引见下,终于见到了几月不设朝,在万寿山修道炼丹的大宋天子赵佶。
二人将方腊、王庆、田虎在四月底到五月中旬这段时间,先后举旗造反,已经占据了十多个州的百多个县的情况向官实作了汇报。
赵佶问:“怎就一下子冒出三股大的反贼了呢?你们不是嚷着现在天下太平,去年还逼着各地裁减兵马,减少军费开支。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那你们下去先考虑怎么办,弄出一个计划出来,后天早朝在作决定吧。说完手一挥,二人知趣地走了。
六月初一寅时,大宋王朝的朝会上。文武百官在金殿下到齐,等着官家到来。
不一会儿,太子赵构陪着他老多来到金殿。
众文武三跪九叩参拜完毕,粱思成道:“文武百官有大事要事早奏,无事退朝。”
杨戬赶紧向前奏到:“就是关于方腊、王庆、田虎三位反贼之事,昨天几位宰辅汇同太子殿下,商定出了一个初步方案,请陛下具体定夺。”
赵佶坐在金殿上,懒洋洋地说道:“那你们就把具体方案说一说吧。”
秦桧出班,将昨天几人敲定的方案说了出来。其具体的方案是:
第一,派人去太原府,让仲师中为评定田虎的兵马大总管,带本部人马进攻田虎。
由于田虎已经将河北北路全部控制,天使只有经过太行山杨怀玉的地盘。那就另一路天使顺便安抚杨怀玉,朝廷承认他的合法性,让他出兵五万归仲师中指挥,剿灭田虎后,再论功行赏。
同时,再让刘延庆、刘仲武、折可与各出兵两万,归甘州留守张所统管,带兵东进,切断田虎西窜之路,如果几路兵马到齐,则田虎不足惧也!
第二,原本结集在东京征讨杨怀玉的二十五万兵马,转为评定王庆和方腊。由太子和杨戬分别任统帅,另外,再从大名等地调五大兵马,奏够三十万大军,共同汇剿这两路贼寇。
第三,太子赵构为征讨方腊的兵马大元帅,秦桧为军师,参赞军机。率领十大猛将中的李成、闻达、曹勇、高奇、王禀五员上将,率兵十五万征讨方腊,李彦为监军,和工部侍郎张帮昌一道负责粮草。
第四,枢密使杨戬为征讨王庆的兵马大元帅,率十大猛将中的关胜、董平、呼延庆、何华山、余见山五员上将,领兵十五万征讨王庆,梁思成为这一路监军,同礼部侍郎刘豫一道筹办这一路粮草。
秦桧把征讨方案一一说完,赵佶看向金殿上站着的文武百官:“各位臣工以为此方案如何?各自发表意见。”
有当有户部侍郎张叔夜出班奏道:“这个方案是太子殿下主导下制定的,如果我们说是不妥,有人会借此大著文章,说我们不尊重太子,故不敢妄议。”
太子赵构皱了皱眉头,正喝斥张叔夜,赵佶开口道:“剿灭贼寇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大计,不是儿戏,卿家但说无妨。就是言语上有些冲撞,也赦各位无罪。”
张叔夜道:“其他两路兵马胜败我们暂启不论。先说征讨田虎的人马,由仲师中任兵马大总管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去年大裁军,太原只有四万兵马,至少要留一万守太原,实际只有三万兵马。”
“而太行山杨家军,朝廷只允许他保留一万编制,并且早就断了他们的粮饷。纵有十万兵马,不是朝廷养的,他为啥要听从朝廷的调遣?”
“何况,我听说去年秋冬,有人为了搞垮杨家军,不顾百姓死活,将百万难民赶往太行山,试问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方案中并没有听说朝廷要给杨家军什么好处,还要别人出五万兵马剿贼,陛下圣明,你认为行吗?”
张叔夜不敢直接说他们的方案不行,最后把问题抛给官家。
官家问太子:“构儿,难道你们就没有考虑给杨家军和其余各镇一些好处吗?”
赵构不是不知道皇上不差饥饿兵,只是想到这江山最终还是自己的,能少用钱就少用钱。
现在听见父皇问他,只得认错:“是皇儿考虑不周,请父皇责罚。”
赵佶道:“为君之道,当从大处着眼,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传旨,即日起,各处兵马恢复原有建制,户部把钱粮折算好。”
“封杨怀玉为太行山安抚使,带本部兵马协助仲师中剿贼。暂行先给仲家军和杨家军各六十万两银票,随后的粮饷钱根据出兵多少全额补足。”
赵佶又问:“谁还有补充?”
有户部左侍郎张若水道:“大名府乃北方门户,是防备金人和辽人南下的堡垒。那里的人马裁减后,只剩三万,现李成、闻达两位名将都不在,又把大量的兵马调走,如果辽人或金人乘机南下,拿什么御敌?”
秦桧反驳道:“金辽皆与我国签有盟约,岂会轻易发兵南下?”
张若水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实力才是盟约的保障。”
“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盟约只会对弱者一方有效。如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靠盟约维持,张仪和秦国当年就不会背信弃义,欺骗楚国,使得楚国先于其他五国灭亡。”
秦桧道:“实力才是盟约的保障?你是说我堂堂大宋的实力还不如两个偏邦小国?你是怀疑陛下的治国能力?你居心何在?”
张叔夜道:“秦大人好大的帽子,官家刚才说了,评定叛贼乃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计,要大家知无不言。”
赵佶又问道:“但剿贼兵力过少也不济,大家还有何策?”
李若水道:“陛下可下旨,让各地兴办团练,防守地方,府兵可暂时抽调,集中使用,则至少可得十万以上的人马。”
“还可让有能力的豪门望族、绅士之家自己出钱兴办团练,训练好了后,跟着官兵上阵杀敌,朝廷根据人马的多少授予领兵者官职,享受朝廷的粮饷和恩惠,立功后一样的封爵受奖,封妻荫子。”
赵佶称赞道:“卿家真乃谋国之臣,这两条确实可从根本上解决兵力短缺的问题,准了。你从今以后破格升为参知政事,位列宰辅。”
李若水的意见受到赵佶肯定被定了下来,并点名升了他的官。李若水谢恩退下。
赵佶见其他的人也提不出更好的意见,便让赵构和杨戬按改动后的方案进行,争取早日出兵评定反贼,班师回朝。
至于太行山上的杨家军,毕竟还没有举起造反的大旗,就暂时不管他们了。
五月底,王黼和杨戬在梁师成的勾通引见下,终于见到了几月不设朝,在万寿山修道炼丹的大宋天子赵佶。
二人将方腊、王庆、田虎在四月底到五月中旬这段时间,先后举旗造反,已经占据了十多个州的百多个县的情况向官实作了汇报。
赵佶问:“怎就一下子冒出三股大的反贼了呢?你们不是嚷着现在天下太平,去年还逼着各地裁减兵马,减少军费开支。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那你们下去先考虑怎么办,弄出一个计划出来,后天早朝在作决定吧。说完手一挥,二人知趣地走了。
六月初一寅时,大宋王朝的朝会上。文武百官在金殿下到齐,等着官家到来。
不一会儿,太子赵构陪着他老多来到金殿。
众文武三跪九叩参拜完毕,粱思成道:“文武百官有大事要事早奏,无事退朝。”
杨戬赶紧向前奏到:“就是关于方腊、王庆、田虎三位反贼之事,昨天几位宰辅汇同太子殿下,商定出了一个初步方案,请陛下具体定夺。”
赵佶坐在金殿上,懒洋洋地说道:“那你们就把具体方案说一说吧。”
秦桧出班,将昨天几人敲定的方案说了出来。其具体的方案是:
第一,派人去太原府,让仲师中为评定田虎的兵马大总管,带本部人马进攻田虎。
由于田虎已经将河北北路全部控制,天使只有经过太行山杨怀玉的地盘。那就另一路天使顺便安抚杨怀玉,朝廷承认他的合法性,让他出兵五万归仲师中指挥,剿灭田虎后,再论功行赏。
同时,再让刘延庆、刘仲武、折可与各出兵两万,归甘州留守张所统管,带兵东进,切断田虎西窜之路,如果几路兵马到齐,则田虎不足惧也!
第二,原本结集在东京征讨杨怀玉的二十五万兵马,转为评定王庆和方腊。由太子和杨戬分别任统帅,另外,再从大名等地调五大兵马,奏够三十万大军,共同汇剿这两路贼寇。
第三,太子赵构为征讨方腊的兵马大元帅,秦桧为军师,参赞军机。率领十大猛将中的李成、闻达、曹勇、高奇、王禀五员上将,率兵十五万征讨方腊,李彦为监军,和工部侍郎张帮昌一道负责粮草。
第四,枢密使杨戬为征讨王庆的兵马大元帅,率十大猛将中的关胜、董平、呼延庆、何华山、余见山五员上将,领兵十五万征讨王庆,梁思成为这一路监军,同礼部侍郎刘豫一道筹办这一路粮草。
秦桧把征讨方案一一说完,赵佶看向金殿上站着的文武百官:“各位臣工以为此方案如何?各自发表意见。”
有当有户部侍郎张叔夜出班奏道:“这个方案是太子殿下主导下制定的,如果我们说是不妥,有人会借此大著文章,说我们不尊重太子,故不敢妄议。”
太子赵构皱了皱眉头,正喝斥张叔夜,赵佶开口道:“剿灭贼寇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大计,不是儿戏,卿家但说无妨。就是言语上有些冲撞,也赦各位无罪。”
张叔夜道:“其他两路兵马胜败我们暂启不论。先说征讨田虎的人马,由仲师中任兵马大总管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去年大裁军,太原只有四万兵马,至少要留一万守太原,实际只有三万兵马。”
“而太行山杨家军,朝廷只允许他保留一万编制,并且早就断了他们的粮饷。纵有十万兵马,不是朝廷养的,他为啥要听从朝廷的调遣?”
“何况,我听说去年秋冬,有人为了搞垮杨家军,不顾百姓死活,将百万难民赶往太行山,试问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方案中并没有听说朝廷要给杨家军什么好处,还要别人出五万兵马剿贼,陛下圣明,你认为行吗?”
张叔夜不敢直接说他们的方案不行,最后把问题抛给官家。
官家问太子:“构儿,难道你们就没有考虑给杨家军和其余各镇一些好处吗?”
赵构不是不知道皇上不差饥饿兵,只是想到这江山最终还是自己的,能少用钱就少用钱。
现在听见父皇问他,只得认错:“是皇儿考虑不周,请父皇责罚。”
赵佶道:“为君之道,当从大处着眼,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传旨,即日起,各处兵马恢复原有建制,户部把钱粮折算好。”
“封杨怀玉为太行山安抚使,带本部兵马协助仲师中剿贼。暂行先给仲家军和杨家军各六十万两银票,随后的粮饷钱根据出兵多少全额补足。”
赵佶又问:“谁还有补充?”
有户部左侍郎张若水道:“大名府乃北方门户,是防备金人和辽人南下的堡垒。那里的人马裁减后,只剩三万,现李成、闻达两位名将都不在,又把大量的兵马调走,如果辽人或金人乘机南下,拿什么御敌?”
秦桧反驳道:“金辽皆与我国签有盟约,岂会轻易发兵南下?”
张若水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实力才是盟约的保障。”
“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盟约只会对弱者一方有效。如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靠盟约维持,张仪和秦国当年就不会背信弃义,欺骗楚国,使得楚国先于其他五国灭亡。”
秦桧道:“实力才是盟约的保障?你是说我堂堂大宋的实力还不如两个偏邦小国?你是怀疑陛下的治国能力?你居心何在?”
张叔夜道:“秦大人好大的帽子,官家刚才说了,评定叛贼乃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计,要大家知无不言。”
赵佶又问道:“但剿贼兵力过少也不济,大家还有何策?”
李若水道:“陛下可下旨,让各地兴办团练,防守地方,府兵可暂时抽调,集中使用,则至少可得十万以上的人马。”
“还可让有能力的豪门望族、绅士之家自己出钱兴办团练,训练好了后,跟着官兵上阵杀敌,朝廷根据人马的多少授予领兵者官职,享受朝廷的粮饷和恩惠,立功后一样的封爵受奖,封妻荫子。”
赵佶称赞道:“卿家真乃谋国之臣,这两条确实可从根本上解决兵力短缺的问题,准了。你从今以后破格升为参知政事,位列宰辅。”
李若水的意见受到赵佶肯定被定了下来,并点名升了他的官。李若水谢恩退下。
赵佶见其他的人也提不出更好的意见,便让赵构和杨戬按改动后的方案进行,争取早日出兵评定反贼,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