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成啊,说起来咱们师兄师弟各忙各的,十多年都没好好聚聚了,你过来,我欢迎,你嫂的手艺你是知道的…”

    段诉权彻底恼了,不等周树人说完,一声断喝打断:“姓周的,我跟你割袍断义,我…”

    啪的一声响,周树人更干脆,直接撂了电话!

    其实,眼下,为一部《大国崛起》闹出风波的不只这眼前的一对师兄弟反目,几乎各阶层都起了风波浪潮,而其中最为炽烈的反而是一直不温不火的教育界,而引起风波的自然是《大国崛起》系列的《帝国春秋》。

    “德国姗姗来迟,结果刚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因为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上述是薛向在德国篇《帝国春秋》中做出的论述。其中着重介绍了当时德国四面皆敌,在土地、人口、工业资源远远逊色于法兰西时。靠着最彻底的国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崛起提供了无数高素质的国民。薛向甚至还引用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世说过的话:“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德意志的崛起、崛起,对时下的国民,尤其是知识分,简直有些振聋发聩的意思。毕竟在过去十年里。“越有知识越xx”的口号广有市场,虽然随着那次著名全会的召开,让知识分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可头顶的天空终究没有完全光亮。是以,大多数国人,甚至包括大多数知识分自己都从没像此刻,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体味到知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毕竟德意志的崛起,在《帝国春秋》里,几乎被薛向描述成了一副知识决定一切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几乎直指人心,仰天呐喊一般吼出了时下的共和国最缺什么——教育!

    《帝国春秋》一出,教育界的一帮老究们。霎那间,好似点燃了所有的激情,一个个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报上,杂志上疾呼、呐喊,甚至搞出了再建所大的联名申请,直报了国务院,当真是:四海鼎沸,吾为书狂!

    这是一间五十平见方的小院。一间正屋连着两间厢房,庭院浅小。其间却是花木扶疏,碧草成茵。午后,庭院西侧的葡架下,一位头发花白,形容儒雅的老人靠在老旧的藤椅上,持了一本蓝壳杂志,静静阅览,一旁的立凳上还放着一个摊开的笔记本,笔记本正中压着一直英雄牌钢笔,摊开的那页字如麻。

    忽然,老人扶扶老花镜,放下手中的蓝壳杂志,拿起立凳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埋头书写起来。未几,一位右腿微疾的中年人捧着一个托盘从正屋内步了出来,未及近处,便笑道:“爸,来吃西瓜,沙瓤的,老甜了,是我和关大哥在老君庙那边寻摸的,据说还拿他独门关式冰镇法镇过,又凉又爽。”

    说着话儿,中年人便到了近前,放低托盘,老人笑着拣了块小的,轻轻抿了一口,“嗯,是挺甜,要是年轻时,有这条件,一个两个不在话下,现如今没胃口喽。”话至此处,老爷话锋一转:“你呀,和春雷,整日里没事儿,捣鼓这个倒弄成了门道。”

    中年人面色微赧,他归国这些日,却真是也没个正经事儿,整日里东游西荡,自在逍,今儿个,刚在荒郊野地寻摸了俩西瓜,便赶紧来孝敬老爷,指望老爷少说嘴,谁成想人家是西瓜照吃,不中听的话也照说。

    “咦,爸,您也在看这本书啊,嘿嘿,恰好我也在看,我那儿整整八本,没散号的,就差这最后两本就齐活了,您可不知道,我每次专盯每期尾号为六的那本,到时候一套十本凑齐了,没准能卖出大价钱。”中年人本来低头受教,心中叫苦万端,猛然余光扫中立凳上的蓝壳杂志,便有了这转移注意力的话题。

    老人阅尽浮生,睿智天成,岂能看不破中年人的这小小伎俩,心中微微失落,却也真顺着中年人起的话头说了起来:“你呀,读书就读书嘛,偏要弄出些歪的邪的,罢了,开卷有益,我也不批评你了,看书总比出去胡闹台强,那我问问你,这本《未名湖畔》,你最爱哪篇章?”

    “那还用问嘛,当然是《大国崛起》啦,看您问的多外行啊,这会儿满四九城,开口不谈《大国崛起》,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话一出口,中年人暗叫坏了,老爷何等人物,怎会问这等问题,掉坑里了。

    果然,老人轻轻一笑:“你告诉我,那些国家为什么崛起?”

    老人的问题很简单,几乎不算是问题,因为整篇《大国崛起》几乎都在描述崛起,评说崛起。是以,老人的问题,章已然做出了回答。中年人原以为老人要就具体的国家提问,心中正憋着劲儿,准备一鸣惊人,毕竟那八篇章,他不只看过,平素和棋朋酒友,可是没少就这八篇章开侃,博采众人之长,现下,已然是胸有丘壑。

    哪知道老人问题一出,中年人张口欲答,却发现脑里压根没词儿。中年人心中惊讶不已:怎么这谁都知道的问题,自己竟是答不上来!细细一想,才知道症结所在,自家老爷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不以单个国家崛起缘由而论,竟是要自个儿总结这八个国家崛起的普遍原因,要他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找本质,抽炼普遍规律,这,这,这何其难哉!

    中年人急得直挠头,老人呵呵一笑,把手中吃了一口的瓜片放回托盘,拿手在身上逛逛,便算擦了,复又拿起立凳上的《未名湖畔》翻阅起来。淡淡的阳光,穿过层层阔叶林,打在老人的脚面上,整个画面安详而宁静,中年人亦不出声,原地沉思,一时间,脑全被自家老爷的那个问题填满。

    咿呀一声响,数丈外的柴门开了,步入一个鬓染微霜的老者来。老者身材高大,面目愁苦,正是搭救薛向多日、前任中组部部长、现任长的振华同志。

    振华长步履从容,面带微笑,老远就开了腔:“这个小院儿可真难找啊,人家都说大隐隐于市,您老可好,竹林小道,乡间柴扉,真个是神隐啊,不过,此处真个是好地方,林泉繁茂,意趣悠游,赶明儿我退休了,也来跟老长搭个伴儿。”

    振华同志一声“老长”出,闲坐观书老人的身份不言自明,正是南浔长。老长在征南之战底定后,便少露面,除了在军委任职,和挂着政协一号的职位外,其他职务皆卸了下来,隐居到这玉汤山来,恰在薛向新居不远的地方,不过深山林远,人迹罕至,更兼老长的居所左近又布了无数岗哨,寻常姓自然难觉,终日俗事缠身的薛老就更加不知道了。

    中年人笑着迎了上去,和振华同志握握手,不待招呼,便有卫士搬来竹凳,捧来香茗,二人便依次落座。

    “最近很操心?我上次见你可没这些白发,怎么几个月的功夫,就给累成这样。”老长放下书,便开了口。

    振华同志抚抚鬓角,笑道:“累倒是不累,就是烦心事儿多,不过,咱们烦心,老姓有好日过,那烦得也快活。”

    振华长向来是温润君,实干黄牛,在党内是出了名的,此番言论正是他的风格。

    ps:明天第一章依旧12点更新,微笑,碎觉,晚安!(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超品公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想见江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四章 小院-公子九人物简介,超品公子,一本书并收藏超品公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