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配,除去成本和所有人提成部分,宋援朝每个衣架能获得的收入达到了一毛五左右。

    虽然这个利润的比例相比最初降低了不少,可要知道现在的出货量却是最初的好几倍,从整体来说,宋援朝所赚取的利润总额依旧大幅上升。

    仅仅几天时间,300卷套管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这300卷套管给宋援朝带来了将近4500元的利润,这个数额在如今这个年代是极为惊人的,几乎等于普通工人家庭五年左右的总收入。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万元户还是一个让人无比羡慕的名词,现在才是1979年初,宋援朝已经是一个接近半万元户的存在了。

    看生意不错,宋援朝算了下时间就给江东亮打了电话,这一次他直接追加了下一批套管的数量,从上次300卷一下子就达到了800卷,并且很爽快地在送货之后就把前300卷的货款给江东亮结算,然后告诉他继续等待下一批补货。

    短短不到一周,套管就卖出去1100卷,虽然只收回300卷的货款,但这对于江东亮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对于之后的合作江东亮充满信心,看来让他发愁的这批套管问题总算顺利解决。

    这一天下班后,宋援朝和李大琪直接去了防空洞那边,到了那边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们两人,神色中更带着无比的期盼。

    核对完账,宋援朝在大家的期盼中爽快地分了钱。所有人按制作数量和销售数额来计算,多的能拿到200出头,少的也有100多。

    这笔钱到手,大家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一开始还抱有怀疑的人和之前张斌他们一样彻底放了心。

    “大家这些天辛苦了,明天还有800卷套管送到,铁丝的采购我也安排好了,张斌、王建军还有顾杰,你们三个各带一个人去把铁丝尽快拉回来,记得拿票,验一下质量,如果生锈厉害的就不要拉,明白么?”

    “放心吧援朝,这事保证办妥。”张斌笑容满面,拍着胸口保证。

    再安排了下今天的活,宋援朝和李大琪就先离开了,等宋援朝他们一走,张斌几个也各自点了个人急冲冲地出门拉铁丝去了。

    到了校办工厂,正好是上班的时间。

    穿着工装的宋援朝和李大琪在门口签到,径直就去了车间。

    车间里已经开始忙碌,这些日子校办工厂的任务不轻,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各工厂企业都在如火如荼地恢复生产,校办工厂虽然只是生产劳保用品的小厂,但在这种大势下同样获得了不少订单。

    “援朝!”

    “师傅,您来了。”在车间,正在做例行开工前准备的宋援朝听到有人喊,回头一看见是马厂长急忙笑呵呵地小跑过去。

    “走,去我办公室坐会。”马厂长看了一眼车间情况神色中微有满意,对宋援朝道。

    宋援朝应了一声,跟着马厂长出了车间去了办公室,进了办公室后宋援朝连忙提水倒茶,忙活完后递了支烟。

    “这几天上班还习惯么?”马厂长点起烟抽了口和蔼地问道。

    “蛮不错的,厂里的气氛很好,同志们也很照顾我,谢谢师傅关心。”宋援朝谦虚地说道。

    马厂长点点头:“你刚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学习,多看、多听、多学。把前后所有流程都走一遍,摸清楚各个环节的情况……。”

    马厂长抽着烟喝着茶,指点着自己这个徒弟。

    几天接触,马厂长对宋援朝这个徒弟非常满意,聪明、机灵、好学,更重要的是尊敬自己。

    马厂长说着,宋援朝在一旁听着,还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着,时不时点点头,表现出一副虚心学习的模样。

    好一会儿,意犹未尽的马厂长这才停下,笑着询问宋援朝对于厂里的情况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后续的工作又打算怎么展开。

    对此,宋援朝按照马厂长之前说的那些内容讲了讲,大致方向依旧是马厂长的,可在细节方面讲了些自己的“理解”。

    听完后,马厂长心里更是高兴,对宋援朝的态度又多了些和蔼。

    “援朝啊,你人年轻,有冲劲,更有文化,和普通工人不同。在工作中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就直接和我提,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没什么不能说的嘛。”

    “明白了师傅,不过我刚来许多方面还要学校,到时候还得多麻烦您多带带我。”宋援朝笑着回答,但对于马厂长所提出让他表达自己看法什么的,宋援朝是一句未提。

    虽然马厂长是自己师傅,可他还是厂长,是领导。

    领导说的话要是当真了那你就是大傻子,往往领导说这些只不过是喜欢表现厨自己的民主、大度和对下级晚辈的关照爱护,宋援朝可不是什么愣头青,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说完话,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宋援朝就回了车间,这时车间里同志们已经开始忙碌地工作了。

    校办工厂这些日子的活可不少,任务也重,比如说现在厂里做的这一批工装是沪钢五厂下的订单,足足有2000多件,需要在两周的时间里交货。

    大家全都在忙活着,为了交货期赶着任务,看上去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可宋援朝心里很清楚,现在校办工厂的火红只是一个假象,仅仅一年的时间,二中的校办工厂就由兴旺走向衰败,最终消失在历史之中。

    在前世的时候,许多学校的校办工厂都是如此,二中自然也不例外。

    宋援朝前世回到沪海,虽然没再去二中,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二中的情况。

    二中的校办工厂虽然规模比普通校办工厂大些,技术上也比其他仅仅靠手工糊火柴盒做纸盒的校办工厂强些,但因为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在1978年恢复生产后仅仅渡过了短短不到2年的火红时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落幕。

    1981年春节过后,这家成立了20多年的校办工厂因为产品结构落后、销售渠道不畅、设备老化等各种原因失去竞争力,从而再没有了生产任务,苦苦熬了几个月后最终以关门告终。

    至于那时候工厂里上班的人是如何安排的,宋援朝并不清楚,但他知道这家校办工厂的厂房后来是出租给了别人,再往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二中重建,这里全部被拆掉,彻底成为了历史。

章节目录

重归黄金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夜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三章 落幕前的辉煌,重归黄金年代,一本书并收藏重归黄金年代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