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禧觉得他们家三哥似乎有什么大病,白了他一眼后依依不舍的把承瑞还回去,在去慈宁宫的路上还不忘打听小承祜这两天有没有成功站起来,大格格有没有成功喊出七叔。

    七阿哥人不在紫禁城,紫禁城依旧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顾问行看了眼他们皇上,得了准信儿后弯着腰和小七爷说宫里这两天的趣事儿。

    皇上的孩子一个个出生,要不了几年就要有小七阿哥出生,他们七阿哥现在升辈分了,要称一声七爷才行。

    一行人走到慈宁宫的时候,福全和常宁已经和两位太后说了好一会儿话,随着他们的加入,屋里的气氛更加火热。

    是真的火热,字面意思上的火热,不是单纯的气氛火热。

    宫里的冬天对他们来说还好过,炭火足够,厚厚的帘子挡住外面的风,屋里暖融融的让人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待在房间里。

    但是夏天不行,天热起来要命,冰盆放再多也降不了太多温度。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太医说冰盆放多了容易有寒气,怕老太太的身体受不了,所以慈宁宫的冰盆只有最热的那几天才会用,用也不敢直接放在太皇太后跟前,要远远的放到隔间。

    年轻人火气大,康熙进来没一会儿就热的满头大汗,在场没有外人,于是开始抱怨紫禁城住着不舒服。

    他是个勤俭节约的好皇帝,不会异想天开建行宫,就是想在京城建个能避暑的园子。

    隆禧难以言喻的看着他哥胡扯,他承认紫禁城的政治意义更重要,住起来其实不如那些园林舒服,但是三哥你说胡话之前能不能打个草稿,建行宫和建避暑园子有区别吗?不都是要花钱吗?

    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开始规划,那边和木兰围场挂钩,暂且可以当成公事,花钱就花钱吧,毕竟是和蒙古王公们联络感情的地方,太磕碜了也有损大清天。朝上国的形象。

    可是在京城建避暑的园子,天啦撸,臭哥哥已经飘成这样了吗?

    福建水师的军费筹齐了吗?扩建京城的银子筹齐了吗?喀尔喀的事情有章程了吗?江南那边安稳了吗?勘察河道修战船的银子有了吗?

    什么都没搞完,他还好意思建园子?

    天啦撸,原来国库的银子空了之后会再凭空冒出来呀。

    康熙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乱花钱,他就是嘴快秃噜了出来,这会儿看臭弟弟的表情,心里也来气了,“玛嬷苦夏,三哥想建园子让玛嬷舒舒服服的过夏天,隆禧有意见?”

    皇帝嘴快,七阿哥嘴巴秃噜起来更不过脑子,“三哥日理万机,哪儿有空管庄子园子的事情,玛嬷,等隆禧赚钱给你们建园子,到时候玛嬷额娘全住过去,咱不在紫禁城受委屈。”

    “七爷豪气。”康熙爷带头鼓掌,“大家伙儿都听见了哈,咱们七爷说要给老祖宗建园子,朕这个当哥哥的不好意思和弟弟抢露脸的机会,也不好拦着弟弟尽孝,这么着,朕让史官把今天这场面一五一十记载下来,让咱们七爷的孝心名留青史。”

    隆禧:呆滞jpg

    隆禧:臭三哥!!!又给人挖坑!!!

    小七爷傻傻的看着哥哥表演,攥起拳头想以下犯上。

    忍住!

    这是皇帝!

    不能打!

    也打不过!

    忍不住呜呜呜哇哇哇!!!

    “玛嬷,你看他!”七阿哥控诉的指着臭哥哥,扭头跑去太皇太后那儿告状,“不讲理!欺负人!老奸巨猾!毫无兄弟情!”

    一屋子人都被皇帝刚才的话逗的开怀大笑,太皇太后把委屈巴巴的小孙孙揽进怀里,拍着他的后背笑的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这辈子什么苦日子都过过,老了老了也不爱享受,如果孙子真的为了她劳民伤财去修什么园子她肯定拦着,但是孙子心里惦记着她,她心里也高兴。

    太皇太后知道皇帝忙,福全和常宁也有正经差事,留他们在慈宁宫坐了一会儿就让他们回去各忙各的,只留下一个隆禧还有小承瑞在身边逗趣儿。

    隆禧在太皇太后身边,承瑞就跑去太后那儿讨奶酪吃,小家伙笑起来格外讨喜,太后一边喂他吃东西一边说道,“小孩子还是身体康健的好,隆禧这个岁数什么吃的都喂不进去,瘦弱的还没承瑞一岁的时候强壮。”

    “额娘现在有了小孙孙,心里就没有隆禧了。”七阿哥装模作样的抹眼泪,“隆禧好伤心,隆禧只能和玛嬷相依为命了呜呜呜呜。”

    承瑞看看祖母,再看看“抹眼泪”的七叔,端起碟子奶声奶气的说,“七叔也吃。”

    太后笑的不行,“多大人了还撒娇,承瑞都比你懂事儿。”

    “看吧看吧,隆禧长大了,额娘心里就只有小承瑞了。”隆禧理直气壮的捏捏大侄子的小脸蛋儿,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崽啊,过几年你阿玛要送去去读书,记得一定要据理力争,我们五天一小休一旬一大休,不光要学四书五经,还要有出去玩的课,宫里的校场太小,容不下咱们家的阿哥施展拳脚。”

    “净会瞎说。”太皇太后笑着分开两个小祖宗,“宫外有什么好,动不动这个乱了那个乱了,还是宫里最安全,承瑞还小,别在他耳边说这些子浑话。”

    七阿哥捂着心口摇摇欲坠,“玛嬷也不疼隆禧了。”

    少年郎吸吸鼻子,眼眶微红,怎么看怎么可怜,就算知道他是装的,两位太后也止不住的心疼,“说吧,又想去哪儿玩?”

    真是生来讨债的混小子,刚刚从外面的庄子里回来,又闲不住想往外跑。

    也就现在没有正经差事,等哪天和福全常宁一样要出门办差,到时候让他出门他都不想出门。

    七阿哥变脸的功夫练的极好,看的小承瑞一愣一愣的,原本想喂到他嘴里的奶酪也换了目标到了他自己嘴里。

    隆禧把大侄子放回太后怀里,轻咳两声然后郑重开口,“玛嬷,额娘,我想去江南。”

    鳌拜因为御书房斗殴惨失差事,但是鳌太师不是轻易认输的人,皇帝也没说去江南只能一个人过去,在他的说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终于让皇帝开口同意他也去江南。

    鳌拜能用的招式,苏克萨哈当然也能用。

    这个时候可不讲招式重复不重复,只要好用就行,苏克萨哈看上去死板不知变通,认准了一件事就拼了命的死磕,但是那只是看上去而已。

    如果真的是个死板不知变通的人,当年也不会一听到风声就投了顺治爷。

    总之现在的结果就是,遏必隆在明面上去江南宣旨,鳌拜和苏克萨哈带着皇帝的手令,一旦江南出现变故,他们可以立刻调动当地的驻防兵马。

    如果只有鳌拜或者苏克萨哈一个人统兵,皇帝或许还不太放心,让这俩老对头一起过去正好,俩人互相牵制着,也免得他们捅出要命的大篓子。

    鳌拜和苏克萨哈都不是简单人,直接把人派出去肯定不行。

    康熙皇帝的帝王心术玩的溜儿,答应让他们去江南后分别和他们促膝长谈,从当年辅政的情分到如今江南的形势,从朝廷艰难的财政到江南富商的富庶,要不是现在长大了不好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他能把俩人全说哭。

    好在结果斐然,俩人进去的时候踌躇满志,出去的时候都眼眶红红。

    两个人要互相牵制,也不能耽误正事,要是为了争风头而坏了正事,下次可找不到那么好的机会解决江南的事情了。

    康熙不是冒出来个念头就立刻派人出去的人,他和亲信大臣商量了好久,最后得出结论是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才下定决心试一试。

    这次要动的不是江南官场,而是改动税制,虽说官场和商场息息相关,但是毕竟不是直接动那些世家大族的根本,所以还不算太冒险。

    而改动税制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大清律例》如今只是个草本,顺治三年时候以《大明律》为基础加以修饰,这些年一直在改动,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律法条例不是三天两天能改完的,前朝的律法能给他们搭个框架,但不是完全适合他们,要把所有的律例都改成适合大清情况的不容易,可能他有生之年都见不到那一天。

    《大清律例》草本还在修改,修到赋税那一块儿了需要作出变动,多合适的理由。

    别说什么他们不认可朝廷的律法,连朝廷的律法都不认可的话,他们大可以离开大清去其他地方做生意。

    隆禧有时候感觉他三哥很不着调,有时候又觉得那不愧是康熙皇帝,脑子转的那么快,活该人家能当好皇帝。

    遏必隆已经去了大半个月,连着小曹同学一起这会儿都在江南,鳌拜和苏克萨哈眼看着也要启程出发,他也想去江南。

    官场上的事情他不掺和,他只想看看现在的江南发展到什么程度。

    京城繁华,江南繁华,但是大清绝大部分地方还是穷的连饭都吃不饱,他现在不往那些穷苦地方跑,只看看江南是什么样儿,也好为将来做打算。

    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不可能一辈子窝在京城不出门。

    后面一句没敢说出来,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把他的小心思暴露的一干二净。

    太后似笑非笑的看了傻小子一眼,朝太皇太后打了声招呼,然后慢条斯理的抱着小承瑞回宁寿宫。

    老祖宗要教训孙子,他们小承瑞还小,万一吓着就不好了。

    隆禧一看情况不对,立刻也要跟着走,可惜被苏麻喇姑笑眯眯的拦了下来。

    “姑姑,我忽然想起来还有功课没有做完,先生明天早上要检查,再不写就来不及了。”七阿哥扶着桌沿,试图从旁边冲出去。

    苏麻喇姑看着他长大,还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先让门口的太监把大门关上,然后才温声开口,“功课不要紧,阿哥爷开心最重要。”

    隆禧:欲哭无泪jpg

    他小时候不喜欢做功课,每次功课写不完就躲到慈宁宫,老太太们也会这么安慰他,功课不要紧,开心最重要。

    当时听着怪开心,现在却是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太皇太后抿了口茶,把长大了心也野了的小孙孙招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让他在旁边坐下,然后两眼放空开始回忆当年,“玛嬷嫁给你们玛法的时候,太祖皇帝还在世,当时天天打仗,不光和其他部落打,家里的兄弟几个斗的也里厉害,每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听到坏消息……”

    隆禧动动手,想抽却抽不出来,只能苦着脸听他们家玛嬷讲她这辈子遇到过的大事。

    他记事的时候玛嬷已经开始修身养性,孩子调皮捣蛋也从来不会上手打,只会像现在这样拉着他们讲道理。

    他一直觉得他们家二哥的唠叨是跟玛嬷学的,宫里没几个人能一说就是两个时辰,除了俩哥哥就是他们家玛嬷,可见玛嬷才是真正的“罪恶之源”。

    外头不安全,宫里有保障,小小年纪不要总想着往外跑。少年不知愁滋味,将来知道愁了想后悔都来不及。外头什么时候都能去,等到出宫开府能办差了,莫说是江南,若是遇到战事,便是准噶尔也可能派皇子王爷们过去。

    老太太也没说不让孙子出去,只是说皇家子弟身上的责任,他们金尊玉贵的长大,将来遇到战事,他们也是最先冲到前面的,一辈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都在少年的时候,不好好珍惜这些日子,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

    隆禧垂头丧气的听着,知道这次肯定出不去,唉声叹气屈服于现实,“玛嬷,您喝口水,别说了,我过几年再出去就是了。”

    太皇太后又抿了口水,“过几年?真的不是过几天?”

    她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男儿家想出去闯荡她能理解,可是出去闯荡也得先长大才行。

    曹家那孩子十六岁独自回京她已经觉得够早了,他们家这位可好,这还不到十二岁就想满天下乱跑,这还得了?

    谁家孩子那么大点儿就往外跑,他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孩子,不需要这小家伙小小年纪出去赚钱养家。

    隆禧又一次被老太太的说教打败,离开慈宁宫的时候也没有太气馁,只是决定十三岁的时候再试一次。

    一次就成功的事情没有挑战性,虽然他已经失败了好几次,但是他并不着急,年轻就是本钱,他还可以试好多次。

    正事不能耽搁,鳌拜和苏克萨哈准备好之后就离开了京城,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帝这次要搞大事儿,江南籍贯的大臣悄悄给家里传消息让他们管好家人,其他的也不敢说太多,只能紧盯着江南的局势,保证自家能最大程度的保全。

    皇帝亲政那么多年,他们很清楚这位年轻的帝王是什么脾气,连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都放出去了,这次没准儿不比前几年耿精忠闹出来的事情小。

    三藩都被皇上给压制下去了,江南的世家大族再怎么厉害也没办法豢养私兵,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不能干,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隆禧也在等着江南那边传消息回来,然而他听到乾清宫有动静后跑过去,等到的不是江南那边进展如何,而是一个哭成喷壶的小曹同学。

    额……

    “怎么了?”

    小曹同学伤心的难以自持,看到他过来也没有停下眼泪,“我不是我娘亲生的呜呜呜呜呜呜。”

    作者有话要说:隆禧:???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醉酒花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33章 第 133 章,[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一本书并收藏[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