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的五月。<a href="“校长,我看到好几回了,那肖兰上课,就不按着咱们的要求去做,只是夹着一本教科书去教室,咱们俩去听听她的课,看看她到底讲得怎么样,这么不守规矩。”校长用手推推眼镜边,说:“好,我和你去听,这个老师,她怎么就这么不听话,看看不行,咱们就说说她。”
肖兰又夹着教科书去上课,不过,又拿了两样东西,一样是录音机,一样是一张图画。这时候,那校长和主任向肖兰走来,主任指着肖兰,对校长说:“校长,你看你看,那肖兰还是夹着一本书,啊,多了两样,但不是教案。”校长顺着主任的手指方向看去,他说:“肖兰这是搞什么名堂?”主任说:“不知道,咱们看看去。”
肖兰走到教室门口时,校长和教导主任也来了,他们要听课,校长说:“肖老师,我们俩来学习学习。”主任嗤着白牙说:“是啊是啊,我们来学习学习。”说着,他就笑,他把“学习”的“学”字,还是老套的读音“xiao ”,肖兰看他那黑脸白牙,觉得很滑稽,也就笑着说:“欢迎欢迎,请多指教。”他们都笑了。
校长是个大高个子,五十来岁,他的脸不太大,也就是说他不胖,脸色比较白,眼睛、鼻子、嘴巴的比例协调,都是偏小且薄型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没有官架子,喜欢开玩笑,平时好到各教研组去。他不叫肖兰肖老师也不叫大名,就叫她“兰儿”。他为人不狡诈圆滑,很直性坦率。他叫滕兆录。
教导主任也是个大高个子,但比滕校长矮一点儿,他的脸盘比滕校长大,脸色很黑,大眼睛,双眼皮儿,浓眉毛,鼻梁高耸,上面架着一副黑框的花镜,嘴巴很厚。他五十大多了,他也喜欢开玩笑,好朗声大笑。他很有才华,风流韵事不少。他在几何上很精通,教的也好,绰号“赵几何”,他的名字叫赵宝铭。
肖兰张开手请校长和教导主任进教室,又找了座位请他们坐下,他们坐在最后一排。上课的铃声响了,肖兰精精神神地走上了讲台,她环视一下教室,当然就看到了两位领导大人。肖兰大声地说:“上课!”学生们齐唰唰地站起来。肖兰又朗声说道:“同学们好!”
学生们也当然看见了两位领导,他们都站得笔直,格外精神。学生们听肖兰问好,他们齐声回答,声音也格外地宏亮:“老师好!”肖兰又说:“请坐。”学生们又齐唰唰地坐下。
肖兰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前面有六十五个学生,还有两位领导。学生们都看着肖兰,神情专著。两位领导也看着肖兰,他们的脸上非常平静,既不笑也不恼。
肖兰开始讲课了。肖兰的眉毛一扬,朗朗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群星璀璨成就辉煌。在宋词中有一首豪放派的词作成为千古绝唱的是——”
肖兰顿了一下,学生们齐声回答:《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肖兰点点头:“同学们说得很对。”肖兰看看学生们又问:“这首词的作者是——”学生们又齐声回答:“苏轼。”肖兰又点点头。肖兰看了看两位领导,他们也都看着肖兰,注意地听着。
肖兰又看看前方的人们说:“好,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这首千古绝唱。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联系历史和现实,从而更加热爱新时代,也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肖兰又说:“下面,我们看一副图画,听一听朗读的录音,先有个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听肖兰这么一说,情绪顿时亢奋起来。
肖兰把图画挂在黑板上,那画面上是苏轼站在赤壁欣赏如画江山的情景,正如词中所描绘的一模一样,山石凌空,巨浪拍岸,那画面壮观开阔,学生们专注地看着图画,神色愉悦激昂。录音机放出一个男高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那声音浑厚,雄壮,动人心魄。
学生们都侧耳倾听,表情肃穆庄重。两位领导也是如此。肖兰从来都不是自己一个人讲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她的必须,让学生们发言是她的习惯。肖兰问:“哪位同学知道苏轼的生平概况?他的政治遭遇是什么?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的成就有哪些?”学生们纷纷举手,肖兰让几个学生来说,他们都说得很好。两位领导的表情开始丰富起来。
教学的重点来欣赏这首苏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肖兰环视了一下教室,看看学生们说:“哪位同学知道本词的写作背景?”这写作背景在欣赏作品时是很重要的,能够帮助读者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们听肖兰问,又都纷纷举手,肖兰就让两位学生说了,说得也很好。肖兰做了总结和引导:“这首词是作者谪居黄州,游览传说中的赤壁时写下的,是他面对着如画江山,触景生情,缅怀往事,追慕英雄,联想自己而发出的慨叹。”
“下面,我们假定自己就是作者,走进如画的江山里面对着乱石、惊涛、故垒想象着赤壁大战,缅怀着古代英雄,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作者的感慨吧。”
肖兰又放了一遍录音,又让学生们看那副图画,诱导学生们的精神王国进入词的意境之中去。肖兰看看学生们,看见他们的神态很有趣儿,他们有的闭上了眼睛,有的在傾听,有的在沉思默想……肖兰知道,他们入境了。
接着,肖兰带领学生们欣赏词的上下阙。肖兰把录音停下,看看学生们说:“直译字面是理解内涵的先导,哪位同学把本词翻译一下?”肖兰的话刚一落音,“唰”地一下子学生们又都举起手来。肖兰叫几个学生,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翻译过来,肖兰又把重点的和难点的地方精讲了一下。
肖兰看看两位领导,他们的脸上有了笑意。肖兰又把录音机打开,那动人心魄的声音又响起来。肖兰大声地说:“同学们,请和录音机一起朗读,再次体验一下词的意境。”学生们精神焕发,都大声地朗诵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几分钟之后,学生们读完了。肖兰又看着学生们说:“请同学们继续进入角色,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感慨的。下面,谁能回答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情达意的?”学生们纷纷举手,肖看看跃跃欲试的学生们说:“黄先明,你来回答。”
黄先明站了起来说:“我认为作者是通过写景怀古伤今来表情达意的。”
肖兰问学生们:“黄先明说的对不对?”学生们齐声回答:“对。”肖兰挥挥手示意黄先明坐下。肖兰的声音变得清朗浑厚起来:“那好,同学们,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写景怀古伤今来表情达意也就是他怎么样抒发感慨的。”肖兰的脸上充满了豪情,把词的上阙读了一遍问:“词的上阙是写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写景。”肖兰又问道:“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下阙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生们举起手来,都想来回答,没等我呼名道姓,就有人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写了山石、波浪,都是壮观的。”有的说:“表现作者赞美的情感。”有的说:“是为下文做铺垫。”肖兰看两位领导的脸上有了笑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了一阵,肖兰看看差不多了就摆摆两手说:“好,好,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都静下来了,眼睛都盯着肖兰。肖兰的精神大振,朗朗地说道:“词的上阙是写赤壁美景,渲染了环境气氛。”
肖兰又夹着教科书去上课,不过,又拿了两样东西,一样是录音机,一样是一张图画。这时候,那校长和主任向肖兰走来,主任指着肖兰,对校长说:“校长,你看你看,那肖兰还是夹着一本书,啊,多了两样,但不是教案。”校长顺着主任的手指方向看去,他说:“肖兰这是搞什么名堂?”主任说:“不知道,咱们看看去。”
肖兰走到教室门口时,校长和教导主任也来了,他们要听课,校长说:“肖老师,我们俩来学习学习。”主任嗤着白牙说:“是啊是啊,我们来学习学习。”说着,他就笑,他把“学习”的“学”字,还是老套的读音“xiao ”,肖兰看他那黑脸白牙,觉得很滑稽,也就笑着说:“欢迎欢迎,请多指教。”他们都笑了。
校长是个大高个子,五十来岁,他的脸不太大,也就是说他不胖,脸色比较白,眼睛、鼻子、嘴巴的比例协调,都是偏小且薄型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没有官架子,喜欢开玩笑,平时好到各教研组去。他不叫肖兰肖老师也不叫大名,就叫她“兰儿”。他为人不狡诈圆滑,很直性坦率。他叫滕兆录。
教导主任也是个大高个子,但比滕校长矮一点儿,他的脸盘比滕校长大,脸色很黑,大眼睛,双眼皮儿,浓眉毛,鼻梁高耸,上面架着一副黑框的花镜,嘴巴很厚。他五十大多了,他也喜欢开玩笑,好朗声大笑。他很有才华,风流韵事不少。他在几何上很精通,教的也好,绰号“赵几何”,他的名字叫赵宝铭。
肖兰张开手请校长和教导主任进教室,又找了座位请他们坐下,他们坐在最后一排。上课的铃声响了,肖兰精精神神地走上了讲台,她环视一下教室,当然就看到了两位领导大人。肖兰大声地说:“上课!”学生们齐唰唰地站起来。肖兰又朗声说道:“同学们好!”
学生们也当然看见了两位领导,他们都站得笔直,格外精神。学生们听肖兰问好,他们齐声回答,声音也格外地宏亮:“老师好!”肖兰又说:“请坐。”学生们又齐唰唰地坐下。
肖兰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前面有六十五个学生,还有两位领导。学生们都看着肖兰,神情专著。两位领导也看着肖兰,他们的脸上非常平静,既不笑也不恼。
肖兰开始讲课了。肖兰的眉毛一扬,朗朗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群星璀璨成就辉煌。在宋词中有一首豪放派的词作成为千古绝唱的是——”
肖兰顿了一下,学生们齐声回答:《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肖兰点点头:“同学们说得很对。”肖兰看看学生们又问:“这首词的作者是——”学生们又齐声回答:“苏轼。”肖兰又点点头。肖兰看了看两位领导,他们也都看着肖兰,注意地听着。
肖兰又看看前方的人们说:“好,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这首千古绝唱。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联系历史和现实,从而更加热爱新时代,也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肖兰又说:“下面,我们看一副图画,听一听朗读的录音,先有个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听肖兰这么一说,情绪顿时亢奋起来。
肖兰把图画挂在黑板上,那画面上是苏轼站在赤壁欣赏如画江山的情景,正如词中所描绘的一模一样,山石凌空,巨浪拍岸,那画面壮观开阔,学生们专注地看着图画,神色愉悦激昂。录音机放出一个男高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那声音浑厚,雄壮,动人心魄。
学生们都侧耳倾听,表情肃穆庄重。两位领导也是如此。肖兰从来都不是自己一个人讲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她的必须,让学生们发言是她的习惯。肖兰问:“哪位同学知道苏轼的生平概况?他的政治遭遇是什么?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的成就有哪些?”学生们纷纷举手,肖兰让几个学生来说,他们都说得很好。两位领导的表情开始丰富起来。
教学的重点来欣赏这首苏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肖兰环视了一下教室,看看学生们说:“哪位同学知道本词的写作背景?”这写作背景在欣赏作品时是很重要的,能够帮助读者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们听肖兰问,又都纷纷举手,肖兰就让两位学生说了,说得也很好。肖兰做了总结和引导:“这首词是作者谪居黄州,游览传说中的赤壁时写下的,是他面对着如画江山,触景生情,缅怀往事,追慕英雄,联想自己而发出的慨叹。”
“下面,我们假定自己就是作者,走进如画的江山里面对着乱石、惊涛、故垒想象着赤壁大战,缅怀着古代英雄,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作者的感慨吧。”
肖兰又放了一遍录音,又让学生们看那副图画,诱导学生们的精神王国进入词的意境之中去。肖兰看看学生们,看见他们的神态很有趣儿,他们有的闭上了眼睛,有的在傾听,有的在沉思默想……肖兰知道,他们入境了。
接着,肖兰带领学生们欣赏词的上下阙。肖兰把录音停下,看看学生们说:“直译字面是理解内涵的先导,哪位同学把本词翻译一下?”肖兰的话刚一落音,“唰”地一下子学生们又都举起手来。肖兰叫几个学生,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翻译过来,肖兰又把重点的和难点的地方精讲了一下。
肖兰看看两位领导,他们的脸上有了笑意。肖兰又把录音机打开,那动人心魄的声音又响起来。肖兰大声地说:“同学们,请和录音机一起朗读,再次体验一下词的意境。”学生们精神焕发,都大声地朗诵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几分钟之后,学生们读完了。肖兰又看着学生们说:“请同学们继续进入角色,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感慨的。下面,谁能回答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情达意的?”学生们纷纷举手,肖看看跃跃欲试的学生们说:“黄先明,你来回答。”
黄先明站了起来说:“我认为作者是通过写景怀古伤今来表情达意的。”
肖兰问学生们:“黄先明说的对不对?”学生们齐声回答:“对。”肖兰挥挥手示意黄先明坐下。肖兰的声音变得清朗浑厚起来:“那好,同学们,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写景怀古伤今来表情达意也就是他怎么样抒发感慨的。”肖兰的脸上充满了豪情,把词的上阙读了一遍问:“词的上阙是写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写景。”肖兰又问道:“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下阙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生们举起手来,都想来回答,没等我呼名道姓,就有人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写了山石、波浪,都是壮观的。”有的说:“表现作者赞美的情感。”有的说:“是为下文做铺垫。”肖兰看两位领导的脸上有了笑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了一阵,肖兰看看差不多了就摆摆两手说:“好,好,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都静下来了,眼睛都盯着肖兰。肖兰的精神大振,朗朗地说道:“词的上阙是写赤壁美景,渲染了环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