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汉儿不为奴 傲骨铁心听读
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汉儿不为奴 傲骨铁心听读-汉儿不为奴-一本书
汉儿不为奴
作者:傲骨铁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章节名打错了,女性为女婿。
虽说前世记得清楚,国姓终会在南京大意战败,但随着自己这个本不应出现的历史蝴蝶扇动,南京之役的结局到底如何,周士相也是没有十分把握的。万一郑军在南京大胜,那么对于刚刚在广州成立的唐王政权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倘若国姓在南都另拥宗室监国,凭借南都在天下人心目中的政治份量及高皇帝孝陵之存在,唐王这个监国在法理上就会被压制,到时周士相也难保国姓和他会不会因为拥唐或拥某宗室再来一次争夺帝位续承的内战。
桂永智从厦门来时,就曾委婉提醒过周士相,延平之所以不肯附议拥唐,怕便是有取南都另立他人的念头。一直以来周士相都没有将这个提醒当事,因为他知道郑军会在南京大败。惨败的郑成功有何资格另立宗室?到时自己挥师夺取南京,郑成功无处落脚只能响应自己拥唐。但现在看来,自己许是过于迷信前世印象了,郑军进展太过迅速,世上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的让郑军取了南都,当真是凭空添了大麻烦。
论军事实力,太平军或许陆战能强些,可在水上,郑军可就是庞然大物。太平军以两三百战船就能欺压安南,令得安南郑氏以举国之力讨大明欢心,况郑军两三千艘战船呢。若郑军照太平军的安南之战依样画葫芦,秀才的老巢广东便瞬间糜烂了。
郑军夺取南京的后果让周士相着急了,他想马上北伐,但这几天广州城中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恼火,也让他必须着手加以解决。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他便一日不能北伐,因为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他在唐王政权中的政治权力,更关系到他对唐王政权的掌控。
这件事其实是周士相自己引起的。唐王监国典礼之后,周士相考虑到永历将长乐大长公主下嫁自己,这公主又是绍武帝的女儿,而绍武帝虽有种种不是,但毕竟是殉国天子,且兄长是隆武帝,嫡弟又是唐王,所以他这个女婿于情于理都当为这个死去的丈人正名,而不是继续沿用永历时期的唐庶人称之,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周士相授意丁之相这个绍武旧臣给唐王上了追尊绍武帝的奏章。奏章内容为承认绍武帝的皇帝地位,并上绍武帝谥号,将绍武帝灵位从唐国宗庙迁到太庙,并在奉先殿奉祀,在广州附近立绍武帝衣冠陵。
唐王看到丁之相这个奏章后,由于绍武帝嫡弟的身份,内心自然是愿意给兄长平反的。但这么做,就等于要他和永历政权划清界限,从此各走各道,而唐王一直声称代永历监国,为永历之臣,他又大量启用永历朝官,现在突然反口不认永历,定然会惹来轩然大波。
唐王怕引起纷争又碍于兄弟悌爱之情,既不敢赞同这个提议,可也不反对。周士相这边示意丁之相上了奏章后,也借口军不干政,冷眼旁观。次辅连城壁知道这件事后,感觉此事可以利用,说不定能从周士相手中争来一些权利,便将此事告知张孝起。于是以张孝起为首一群永历官员出头反对,和以宋襄公、袁廓宇、丁之相为首的周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看着殿上群臣争执一片,唐王无奈宣布罢朝,改日再议。张孝起等人散朝后立即前往都察院,找到左都御史郭天叙和右都御史马安民。这两人一个是崇祯朝的礼部主事,一个则是原清朝的惠州知府,都是投诚之后被周士相启用的,可不知张孝起和二人说了什么,二人竟然一致答应反对替绍武平反事。
“将之,反对上尊绍武不是你一人之事,乃我朝廷全体同僚之事,郭之奇是首辅,乃我文官之首,他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我看还是请他来主持大局的好,毕竟他是首辅,要是粤国公有什么不利举动,有他在,监国总不会就让他乱来的。”
马安民可是见识过周士相在惠州的霹雳手段,也知道太平军的厉害,所以提醒张孝起这件事得把郭之奇拉出来,要不然周士相这个绍武女婿发作起来,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郭天叙和都察院刚刚任命的十几个御史言官也都倾向请郭之奇出面,郭之奇毕竟是首辅,份量要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重,如果他肯出面,这胜算便能多了几分了。
听了众人的劝说,张孝起想了又想,最后缓缓起身,朝马安民他们点了点头,说道:“那好,你们这便与我去见郭阁老。”
见张孝起同意去请郭之奇,马安民和郭天叙大喜,忙吩咐人备轿立即赶往郭府。不想众人刚从屋里出来,就见几个锦衣卫簇拥着一个太监径直奔这边过来了,赫然却是司礼太监潘应龙。
“今儿都察院倒是蛮热闹的嘛。”
潘应龙从一干御史和张孝起等官脸上扫过,最后停在张孝起脸上,轻笑一声:“张大人,朝中的事,咱家本不应该多说什么,可是请张大人明白一件事,绍武毕竟是殿下的嫡亲兄长,且还是粤国公的岳丈,所以,请张大人好自为之”
潘应龙把个“之”字拖得长长的,尔后二话不说扭头便走,那几个锦衣卫忙也跟了出去。他前脚刚走,张孝起就涨红着脸,怒道:“阉寺竟然敢干政!”
郭天叙一脸担忧:“这是潘公公自己的想法,还是殿下的意思?”
张孝起愤声道:“便是殿下的意思,也是潘阉蒙蔽,士可忍,孰不可忍,诸位这就随我去见殿下,我倒要看看他潘应龙有几个胆子敢蒙殿下视听!”
张孝起说着就要往行在那去,吓他马安民忙将他拉住。太仆寺卿,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雷州知府周胜民凑到张孝起身边,摇了摇头,说道:“潘应龙此来怕有深意,许是殿下那边真想为兄长平反。”
“若替绍武平反,那我等算什么?贰臣孽子?!”张孝起向来自诩永历忠臣,他是万万不能接受替绍武平反的,这样一来,这唐王政权和永历朝廷可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不错,我等做的是永历朝官,可不是唐藩的官。真要让绍武平了反,我等在朝中可是里外不是人,这等官做来又有何意?”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州知府、现为光禄寺卿的王万达眉头紧锁,一脸的痛心和不甘。
“大伙切莫气馁,这事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那周士相为争权夺利弄出来的鬼把戏,他道娶了唐庶人的女儿,就是皇帝的女婿了!呸,做梦,有我等在,决不容他得逞!走,大伙这就去找郭阁老,再怎么说,他郭之奇总是我文官之首,不是他周士相的鹰犬吧!”
(未完待续。)
虽说前世记得清楚,国姓终会在南京大意战败,但随着自己这个本不应出现的历史蝴蝶扇动,南京之役的结局到底如何,周士相也是没有十分把握的。万一郑军在南京大胜,那么对于刚刚在广州成立的唐王政权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倘若国姓在南都另拥宗室监国,凭借南都在天下人心目中的政治份量及高皇帝孝陵之存在,唐王这个监国在法理上就会被压制,到时周士相也难保国姓和他会不会因为拥唐或拥某宗室再来一次争夺帝位续承的内战。
桂永智从厦门来时,就曾委婉提醒过周士相,延平之所以不肯附议拥唐,怕便是有取南都另立他人的念头。一直以来周士相都没有将这个提醒当事,因为他知道郑军会在南京大败。惨败的郑成功有何资格另立宗室?到时自己挥师夺取南京,郑成功无处落脚只能响应自己拥唐。但现在看来,自己许是过于迷信前世印象了,郑军进展太过迅速,世上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的让郑军取了南都,当真是凭空添了大麻烦。
论军事实力,太平军或许陆战能强些,可在水上,郑军可就是庞然大物。太平军以两三百战船就能欺压安南,令得安南郑氏以举国之力讨大明欢心,况郑军两三千艘战船呢。若郑军照太平军的安南之战依样画葫芦,秀才的老巢广东便瞬间糜烂了。
郑军夺取南京的后果让周士相着急了,他想马上北伐,但这几天广州城中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恼火,也让他必须着手加以解决。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他便一日不能北伐,因为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他在唐王政权中的政治权力,更关系到他对唐王政权的掌控。
这件事其实是周士相自己引起的。唐王监国典礼之后,周士相考虑到永历将长乐大长公主下嫁自己,这公主又是绍武帝的女儿,而绍武帝虽有种种不是,但毕竟是殉国天子,且兄长是隆武帝,嫡弟又是唐王,所以他这个女婿于情于理都当为这个死去的丈人正名,而不是继续沿用永历时期的唐庶人称之,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周士相授意丁之相这个绍武旧臣给唐王上了追尊绍武帝的奏章。奏章内容为承认绍武帝的皇帝地位,并上绍武帝谥号,将绍武帝灵位从唐国宗庙迁到太庙,并在奉先殿奉祀,在广州附近立绍武帝衣冠陵。
唐王看到丁之相这个奏章后,由于绍武帝嫡弟的身份,内心自然是愿意给兄长平反的。但这么做,就等于要他和永历政权划清界限,从此各走各道,而唐王一直声称代永历监国,为永历之臣,他又大量启用永历朝官,现在突然反口不认永历,定然会惹来轩然大波。
唐王怕引起纷争又碍于兄弟悌爱之情,既不敢赞同这个提议,可也不反对。周士相这边示意丁之相上了奏章后,也借口军不干政,冷眼旁观。次辅连城壁知道这件事后,感觉此事可以利用,说不定能从周士相手中争来一些权利,便将此事告知张孝起。于是以张孝起为首一群永历官员出头反对,和以宋襄公、袁廓宇、丁之相为首的周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看着殿上群臣争执一片,唐王无奈宣布罢朝,改日再议。张孝起等人散朝后立即前往都察院,找到左都御史郭天叙和右都御史马安民。这两人一个是崇祯朝的礼部主事,一个则是原清朝的惠州知府,都是投诚之后被周士相启用的,可不知张孝起和二人说了什么,二人竟然一致答应反对替绍武平反事。
“将之,反对上尊绍武不是你一人之事,乃我朝廷全体同僚之事,郭之奇是首辅,乃我文官之首,他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我看还是请他来主持大局的好,毕竟他是首辅,要是粤国公有什么不利举动,有他在,监国总不会就让他乱来的。”
马安民可是见识过周士相在惠州的霹雳手段,也知道太平军的厉害,所以提醒张孝起这件事得把郭之奇拉出来,要不然周士相这个绍武女婿发作起来,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郭天叙和都察院刚刚任命的十几个御史言官也都倾向请郭之奇出面,郭之奇毕竟是首辅,份量要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重,如果他肯出面,这胜算便能多了几分了。
听了众人的劝说,张孝起想了又想,最后缓缓起身,朝马安民他们点了点头,说道:“那好,你们这便与我去见郭阁老。”
见张孝起同意去请郭之奇,马安民和郭天叙大喜,忙吩咐人备轿立即赶往郭府。不想众人刚从屋里出来,就见几个锦衣卫簇拥着一个太监径直奔这边过来了,赫然却是司礼太监潘应龙。
“今儿都察院倒是蛮热闹的嘛。”
潘应龙从一干御史和张孝起等官脸上扫过,最后停在张孝起脸上,轻笑一声:“张大人,朝中的事,咱家本不应该多说什么,可是请张大人明白一件事,绍武毕竟是殿下的嫡亲兄长,且还是粤国公的岳丈,所以,请张大人好自为之”
潘应龙把个“之”字拖得长长的,尔后二话不说扭头便走,那几个锦衣卫忙也跟了出去。他前脚刚走,张孝起就涨红着脸,怒道:“阉寺竟然敢干政!”
郭天叙一脸担忧:“这是潘公公自己的想法,还是殿下的意思?”
张孝起愤声道:“便是殿下的意思,也是潘阉蒙蔽,士可忍,孰不可忍,诸位这就随我去见殿下,我倒要看看他潘应龙有几个胆子敢蒙殿下视听!”
张孝起说着就要往行在那去,吓他马安民忙将他拉住。太仆寺卿,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雷州知府周胜民凑到张孝起身边,摇了摇头,说道:“潘应龙此来怕有深意,许是殿下那边真想为兄长平反。”
“若替绍武平反,那我等算什么?贰臣孽子?!”张孝起向来自诩永历忠臣,他是万万不能接受替绍武平反的,这样一来,这唐王政权和永历朝廷可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不错,我等做的是永历朝官,可不是唐藩的官。真要让绍武平了反,我等在朝中可是里外不是人,这等官做来又有何意?”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州知府、现为光禄寺卿的王万达眉头紧锁,一脸的痛心和不甘。
“大伙切莫气馁,这事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那周士相为争权夺利弄出来的鬼把戏,他道娶了唐庶人的女儿,就是皇帝的女婿了!呸,做梦,有我等在,决不容他得逞!走,大伙这就去找郭阁老,再怎么说,他郭之奇总是我文官之首,不是他周士相的鹰犬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