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王朱淋玮未与金厦宗室商议,以重金贿赂了金门一个姓夏的军官,私自出港启程往南都。在海上漂泊了十六天后,朱淋玮终是在松江的金山卫上岸。因为海上颠簸,朱淋玮两岁的儿子不幸染病夭折,这让朱淋玮很是难过。但想自己尚还年轻,日后还能再生,这心伤便淡了许多。
船只靠岸后,朱淋玮的侍卫和那位当年从唐王府逃出来的老吏便往当地官府通禀。金山卫原是华亭县治下,太平军占领松江后,撤了金山卫所,仍以华亭管辖。只这华亭知县和主薄等人却在月前被锁,县衙里并无人主事。
那老吏和一众侍卫都是惊奇,江南已经光复,何以官府无人主事的。多方打探之下,方有知道内情的人指点他们往城西清欠司去,说尔今县里大小事务都是那清欠司在管。
老吏不知清欠司是什么衙门,只以为是太平军设的县衙,便与众侍卫寻到那清欠司,到了门口却是吃了一惊,眼前但见上百士绅被大枷锁在那,任由日头曝晒。不时有士绅吃不消,便大喊“愿交”,随即就有兵丁过来将枷取下,领他入司。不一会,那士绅便垂头丧气的从司里走出,脸色就如欠了人家好多银子般难看。
老吏和众侍卫不知道这闹的哪一出,且他们有要事,便无意细打听,正要上前唤住一兵丁,却见司里大门再次打开,然后就听敲锣打鼓声,旋即就见六七位士绅胸戴大红花,各自手里捧着个红艳艳的状纸,欢天喜地的走出来。后面还跟着一帮吏员,都是笑容满面,对着那几个士绅不住拱手称贺。
老吏眼花,看不清那些士绅手里捧得红状纸上写的什么,一个识字的侍卫倒是看得见,低声念道:“纳税大户?清欠积极户?什么意思?”
一众侍卫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那“纳税大户”、“清欠积极户”是什么东东。老吏早年就在唐王府里呆过,这些年也算是见多了世面,倒是琢磨出或许和交纳钱粮多少有关。只从前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府,向来未有如此表彰,不知如今怎么搞出这些来了。
那几个得了表彰的士绅看到那众仍被枷在那晒太阳的“同党”们,都是有些尴尬,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昂首阔步从他们面前走过,不时还神气的将手中的证故意偏上一偏,好叫这些不肯交欠税的“同党”看个清楚。
那众晒太阳的士绅见了这情形,“哼”声一片,却是一个个懒得骂上几句,或讥讽几句,因为这太阳晒得他们早就没了脾气。一些人现在正在受着肉体和心灵的煎熬,是咬紧牙关撑到底,还是花钱买舒坦的好。
送那几个纳税大户出来的清欠司中人看到了永兴王府一帮人,见他们穿得都是官服,不由愣了下。一个年长的吏员上前几步,就要询问他们是何人,这时又听司里有人在叫喊:“张榜了!”
“张榜?”
一众被枷的士绅和那几个捧着奖状要家的士绅都被那叫喊声吸引,就是老吏和侍卫们也是下意识朝大门看去。
在上百双目光的注视下,两个兵丁拿着一张黄榜奔出了大门,然后一个在墙上刷浆糊,一个则将手中的黄榜贴了上去。
一个吏员走到那黄榜下看了眼,然后就大声念道:“江苏巡抚衙门、江苏清欠总局联合发文:华亭县黄一民、陆成东、赵庆国、徐元均17人俱革举人功名;王德水、张松林、周国正、董长俊38人俱革秀才功名以示敬尤!”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被枷着的胖子惨叫一声:“我的举人功名啊!”
旁边一个中年文人也是身子一软,两行泪水落下:“十年寒窗功名,怎的说革就革,朝廷何以如此心狠待我等读人!”
榜上有名的士绅和读人这会当真是心凉了个彻底,不少人都在那失声痛哭,更有甚者在那咒骂朝廷昏庸。
那读榜的吏员哼了一声,骂道:“都别嚎了,早叫你们把欠税补上,偏生个个铁公鸡,如今倒好,榜文下来了,不但功名都被革去,这欠税仍是要补,何苦来哉!”
又有一清欠吏员冷笑道:“说朝廷心狠待你们,可你们待朝廷就心软了?若不是你们这帮铁公鸡,咱大明至于叫满鞑子祸害了么!”
听了这话,有士绅不服,想反驳,奈何晒了大半天,腿脚都站不住了,哪还有力气说话。有士绅则是将脑袋一耷,什么也说不出来。有三个榜上无名的则是马上喊愿交,然后跑也似的奔进司里,唯恐慢了一步自个的功名也叫革了。有人带头,又事关功名,加上实在是受不住,被枷的士绅倒是大半都动摇了。很快,一声又一声“愿交”的声音响个不停。见众士绅都是开窍了,清欠司的一众吏员也是大喜,不迭将人领进去办手续。
眼看着人都往司里跑了,老吏忙要叫人,这时那年长的吏员却掉头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老吏忙道:“我等是永兴王府的人。”
那几个侍卫知道此处乃是太平军治下,非在金门岛上,故而都不敢摆什么王府侍卫身份。
“永兴王府?哪个永兴王?”那清欠司的年长吏员显是不知道永兴王的存在。
老吏有些尴尬,便将永兴王是从前唐藩之子,当今皇帝嫡侄之事说了。又道永兴王一直在金厦,这次专程南都拜见伯父。船在金山外海出了问题,不得已才在金山停靠。
一听是当今皇帝的嫡亲侄儿到了金山卫,那年长吏员一惊,不敢耽搁,道了声:“你们稍等,我这就为你们通禀。”
那年长吏员快步进去通传后,一个王府侍卫悄悄问了一个兵丁,这清欠司门前演得哪出戏。
那兵丁嘿嘿道:“这帮刁绅不肯纳粮,朝廷以王法治他们,逼他们交清欠税。”
“还能这样?”那侍卫愣了下,下意识道:“这些人可都是有功名的啊。”
“有功名又如何?吴伟业知道吧?崇祯朝的榜眼呢,还不是说革就革了。还有那鞑子的探花郎,也是说罢就罢了。咱家大帅说了,往后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是欠税不交的,就统统罢为平民。凡是主动交粮交税的,不管你是有功名的还是没功名的,以后都是大明朝的公民,朝廷一视同仁,绝不偏颇,不管你在哪,出了什么事,都有朝廷替你做主,这叫新朝新政知道不?”
“新朝新政?有功名的和没功名的一样了?”
老吏和一众侍卫被这兵丁透露的消息惊呆在那里,这话岂不是说泥腿子往后和读人、官老爷平起平坐了么?
听到吏员通传说是皇帝的侄儿永兴王来到了金山卫,正在主持华亭清欠的汤效先吃了一惊,因为他从前从来没听说过皇帝还有个侄儿在世,只知皇帝只有一个侄女。却不知哪里冒出来一个侄儿,这要是真的,岂不是说皇帝百年之后,这永兴王将是大明朝的新皇帝么?!
汤效先震惊之余,也是不敢怠慢此事,忙亲自出来见了永兴王府的人,随后便带着一众属员往码头去迎永兴王。
此时,相隔数百里外的浙江余姚县衙外,一个三十岁的教先生在衙门外彷徨半天后,终是拿定决心,大着胆子捶响了衙门外的大鼓,等差役将他带到匆匆上堂的知县面前时,这教先生不等知县发问何事擂鼓,就大声道:“我是朱慈焕!”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船只靠岸后,朱淋玮的侍卫和那位当年从唐王府逃出来的老吏便往当地官府通禀。金山卫原是华亭县治下,太平军占领松江后,撤了金山卫所,仍以华亭管辖。只这华亭知县和主薄等人却在月前被锁,县衙里并无人主事。
那老吏和一众侍卫都是惊奇,江南已经光复,何以官府无人主事的。多方打探之下,方有知道内情的人指点他们往城西清欠司去,说尔今县里大小事务都是那清欠司在管。
老吏不知清欠司是什么衙门,只以为是太平军设的县衙,便与众侍卫寻到那清欠司,到了门口却是吃了一惊,眼前但见上百士绅被大枷锁在那,任由日头曝晒。不时有士绅吃不消,便大喊“愿交”,随即就有兵丁过来将枷取下,领他入司。不一会,那士绅便垂头丧气的从司里走出,脸色就如欠了人家好多银子般难看。
老吏和众侍卫不知道这闹的哪一出,且他们有要事,便无意细打听,正要上前唤住一兵丁,却见司里大门再次打开,然后就听敲锣打鼓声,旋即就见六七位士绅胸戴大红花,各自手里捧着个红艳艳的状纸,欢天喜地的走出来。后面还跟着一帮吏员,都是笑容满面,对着那几个士绅不住拱手称贺。
老吏眼花,看不清那些士绅手里捧得红状纸上写的什么,一个识字的侍卫倒是看得见,低声念道:“纳税大户?清欠积极户?什么意思?”
一众侍卫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那“纳税大户”、“清欠积极户”是什么东东。老吏早年就在唐王府里呆过,这些年也算是见多了世面,倒是琢磨出或许和交纳钱粮多少有关。只从前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府,向来未有如此表彰,不知如今怎么搞出这些来了。
那几个得了表彰的士绅看到那众仍被枷在那晒太阳的“同党”们,都是有些尴尬,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昂首阔步从他们面前走过,不时还神气的将手中的证故意偏上一偏,好叫这些不肯交欠税的“同党”看个清楚。
那众晒太阳的士绅见了这情形,“哼”声一片,却是一个个懒得骂上几句,或讥讽几句,因为这太阳晒得他们早就没了脾气。一些人现在正在受着肉体和心灵的煎熬,是咬紧牙关撑到底,还是花钱买舒坦的好。
送那几个纳税大户出来的清欠司中人看到了永兴王府一帮人,见他们穿得都是官服,不由愣了下。一个年长的吏员上前几步,就要询问他们是何人,这时又听司里有人在叫喊:“张榜了!”
“张榜?”
一众被枷的士绅和那几个捧着奖状要家的士绅都被那叫喊声吸引,就是老吏和侍卫们也是下意识朝大门看去。
在上百双目光的注视下,两个兵丁拿着一张黄榜奔出了大门,然后一个在墙上刷浆糊,一个则将手中的黄榜贴了上去。
一个吏员走到那黄榜下看了眼,然后就大声念道:“江苏巡抚衙门、江苏清欠总局联合发文:华亭县黄一民、陆成东、赵庆国、徐元均17人俱革举人功名;王德水、张松林、周国正、董长俊38人俱革秀才功名以示敬尤!”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被枷着的胖子惨叫一声:“我的举人功名啊!”
旁边一个中年文人也是身子一软,两行泪水落下:“十年寒窗功名,怎的说革就革,朝廷何以如此心狠待我等读人!”
榜上有名的士绅和读人这会当真是心凉了个彻底,不少人都在那失声痛哭,更有甚者在那咒骂朝廷昏庸。
那读榜的吏员哼了一声,骂道:“都别嚎了,早叫你们把欠税补上,偏生个个铁公鸡,如今倒好,榜文下来了,不但功名都被革去,这欠税仍是要补,何苦来哉!”
又有一清欠吏员冷笑道:“说朝廷心狠待你们,可你们待朝廷就心软了?若不是你们这帮铁公鸡,咱大明至于叫满鞑子祸害了么!”
听了这话,有士绅不服,想反驳,奈何晒了大半天,腿脚都站不住了,哪还有力气说话。有士绅则是将脑袋一耷,什么也说不出来。有三个榜上无名的则是马上喊愿交,然后跑也似的奔进司里,唯恐慢了一步自个的功名也叫革了。有人带头,又事关功名,加上实在是受不住,被枷的士绅倒是大半都动摇了。很快,一声又一声“愿交”的声音响个不停。见众士绅都是开窍了,清欠司的一众吏员也是大喜,不迭将人领进去办手续。
眼看着人都往司里跑了,老吏忙要叫人,这时那年长的吏员却掉头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老吏忙道:“我等是永兴王府的人。”
那几个侍卫知道此处乃是太平军治下,非在金门岛上,故而都不敢摆什么王府侍卫身份。
“永兴王府?哪个永兴王?”那清欠司的年长吏员显是不知道永兴王的存在。
老吏有些尴尬,便将永兴王是从前唐藩之子,当今皇帝嫡侄之事说了。又道永兴王一直在金厦,这次专程南都拜见伯父。船在金山外海出了问题,不得已才在金山停靠。
一听是当今皇帝的嫡亲侄儿到了金山卫,那年长吏员一惊,不敢耽搁,道了声:“你们稍等,我这就为你们通禀。”
那年长吏员快步进去通传后,一个王府侍卫悄悄问了一个兵丁,这清欠司门前演得哪出戏。
那兵丁嘿嘿道:“这帮刁绅不肯纳粮,朝廷以王法治他们,逼他们交清欠税。”
“还能这样?”那侍卫愣了下,下意识道:“这些人可都是有功名的啊。”
“有功名又如何?吴伟业知道吧?崇祯朝的榜眼呢,还不是说革就革了。还有那鞑子的探花郎,也是说罢就罢了。咱家大帅说了,往后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是欠税不交的,就统统罢为平民。凡是主动交粮交税的,不管你是有功名的还是没功名的,以后都是大明朝的公民,朝廷一视同仁,绝不偏颇,不管你在哪,出了什么事,都有朝廷替你做主,这叫新朝新政知道不?”
“新朝新政?有功名的和没功名的一样了?”
老吏和一众侍卫被这兵丁透露的消息惊呆在那里,这话岂不是说泥腿子往后和读人、官老爷平起平坐了么?
听到吏员通传说是皇帝的侄儿永兴王来到了金山卫,正在主持华亭清欠的汤效先吃了一惊,因为他从前从来没听说过皇帝还有个侄儿在世,只知皇帝只有一个侄女。却不知哪里冒出来一个侄儿,这要是真的,岂不是说皇帝百年之后,这永兴王将是大明朝的新皇帝么?!
汤效先震惊之余,也是不敢怠慢此事,忙亲自出来见了永兴王府的人,随后便带着一众属员往码头去迎永兴王。
此时,相隔数百里外的浙江余姚县衙外,一个三十岁的教先生在衙门外彷徨半天后,终是拿定决心,大着胆子捶响了衙门外的大鼓,等差役将他带到匆匆上堂的知县面前时,这教先生不等知县发问何事擂鼓,就大声道:“我是朱慈焕!”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