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被这个厚脸皮的家伙给贴上,李樗心中也是无奈。



    他转过头看了对方一眼,深深的把他名字记下。



    异人(郭怀宗)



    也是一个没有驾驭任何异宝的准异人。



    不过电光火石之间,几人就达成了默契。



    那就是邪魔当前,不要相互拆台。



    有可能的话,还是彼此提携,一起忽悠过去再说。



    如若真的有个什么万一,还能多个人垫背。



    于是这三人连同着薛安和黄莺身边的方脸男子迅速暂时结盟,成为了一个团队。



    至于其他落后半拍的,彻底失去了搭便车的机会,只能傻坐在原地干等了。



    黄翰林似乎也没有如何在意他们,只是邀请形貌气质出众的李樗点评几句。



    这算是相貌俊美的负面代价,想躲起来玩低调都不行。



    不过,点评就点评,谁怕谁?



    书画赏析,大凡都是要从构图,笔法,立意几个方面来进行,高明一些的,还有光影色彩的运用。



    中国画所独有的用墨之法,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更是重中之重。



    眼前所见的几幅似乎都是黄翰林自己所作的山水花鸟画,此人年少成名,入朝为官,一入仕途数十年,虽然没有做过位极人臣的阁老,但却也是许多人眼中可望不可及的朝中大佬了。



    这般人退下来之后,寄情于山水之中,执手丹青都要比旁人多出几分气魄。



    于是李樗开口便道:“此山雄伟壮丽,聊聊数笔,尽显高大,山中云深,不见庙宇,却画有一老僧担柴而行,令人遐思,用意之巧,实乃玄妙……



    再看此江河,完全是由留白所成,此间水墨轻舟,如同仙境,没有一笔画雾,却是画出了大雾磅礴景象,造境之法当真炉火纯青……



    再看这钓翁,我想到一句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黄翰林和他的几位好友听得连连点头。



    就连黄莺也不由得投来惊讶的目光。



    李樗是不懂艺术没有错,但他懂得语文,懂得理解。



    在这一刻,李樗就仿佛成为了画家的嘴替,把画作之中所想要表达的意境说得头头是道。



    虽然当中有些东西,黄翰林自己作画的时候都没有想那么多,但听了李樗之言,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小友谬赞了,这些都是我仿名家之画而作,谈不上什么用意。”



    “老大人谦虚了,有道是画虎画皮难画骨,这临摹之作,笔法和用墨都还能靠着苦功去靠近,唯独这韵味二字最难接近,老大人能连这一点都能够做到,可见已得其中真意。”



    旁边一个老者略带恭维,不着痕迹的拍马道。



    其他人也纷纷称是。



    笑谈之中,黄翰林老怀大慰,终于让自己的儿子拿出了另外几幅早就已经备好的画供大家欣赏。



    结果众人看后,尽皆面色微变。



    第一幅是《骷髅幻戏图》。



    画面中心是一个戴着幞头,穿着透明纱袍的大骷髅闲适坐地,以右手提控一小骷髅,咧嘴而笑。



    小骷髅作招手献舞状,对面是个尚未学会行走的小儿,跪地爬行,伸手欲抓小骷髅。



    小儿身后为一妇人,双手伸出似作阻拦状,大骷髅身后坐着另一妇人,袒露其胸哺乳着怀中小儿。



    画中书有来自黄公望的《醉中天》曲: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寻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个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落款是德隆十一年八月初三,桃山居士临《骷髅幻戏图》。



    异术可以接地气,不要接地府。



    亲眼见到这一幅《骷髅幻戏图》,李樗不由得再次暗暗吐槽。



    不过这幅画并不是真迹,而是桃山居士,也即眼前这位黄老翰林临摹南宋名画《骷髅幻戏图》所作。



    原作画者李嵩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后人不得而知,更多是自己的臆测。



    眼前这位黄翰林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更是成迷。



    李樗凝眉看着。



    “骷髅,妇人,小儿……难道是生死转化以及因果轮回之意?



    两妇人神情姿态各有对应,两小儿也有骷髅血肉之别,端的是栩栩如生。”



    单纯从技巧方面而论,李樗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但却隐约察觉到,大骷髅操控小骷髅,戏耍小儿,而大骷髅本身也受莫名的力量操控。



    极其的耐人寻味。



    但很快,他的目光落在第二幅画。



    黄翰林这时候的画工和笔法明显更高了一筹不止,刻绘出一个货郎挑着担子,摇着波浪鼓吸引孩童,面带微笑,展示出琳琅满目的风筝,纸鲤与小鼓等各式玩具。



    孩童们的注意力全部都被那些玩具所吸引,浑然不觉,那个货郎半边身躯已然腐烂,藏在身后的手臂甚至露出了一段森然的白骨。



    德隆十二年六月初一,桃山居士,《货郎图》。



    “咦?”



    李樗微感讶异,这是黄翰林自己所作?



    这一幅图和南宋李嵩的名作已经没有太大联系了,但风格却是相近的,看得出来,有种强烈的模仿痕迹,而且阴气更甚。



    紧接着,众人继续赏析第三幅画。



    那幅画描绘的是街边一角几名孩童嬉闹,相互追逐的场景。



    有个佝偻着身躯,弯腰驼背的锦衣老人拄着拐杖咧嘴而笑,似在享受天伦之乐,但诡异的是,老者全身白骨森然,完全就是个骷髅架子。



    旁边之人对此视若无睹,完全不觉有什么异常。



    落款是德隆十三年九月十二,桃山居士,《春社天伦图》。



    此后还有第四幅画。



    那是一副类似自己前世曾经见到过的清明上河图的街市图景。



    它并没有那么大的篇幅和规模,只是展现市井一隅,各种贩夫走卒。



    原本这应该是正常的图景,但街上那些贩夫走卒却竟有大半都不是正常人类,而是一具又一具的骷髅。



    在这当中混进了一个不明就里的外地人,看到这人与骷髅和平相处的画面,惊悚之中带着好奇,如入异邦之城。



    德隆十四年六月廿三,桃山居士,《桃山市井图》。

章节目录

大乾镇魔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61章 阴气森森的画,大乾镇魔人,一本书并收藏大乾镇魔人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