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二作用就更大了。朝野上下哪个不憎恨奉相,不反对新政?前番闹得腥风血雨,今日却敛声屏息,无一人犯颜直谏,为何?无非是怕丞相您为其撑腰,万一日后政策真落实了,第一个挨清算的便是他们抗议者。故而一人缄默,万人不言,愈生畏惧之心矣。可陈同袍忽然出班相争,他代表的可是六部之首的吏部,这分量足以让众人认作靠山,事若不济也可拿他顶罪。而他只为一介副官,纵算按罪查处也波及不到高继志,伤不得吏部的根本。此计面面俱到,在下苦思片刻,才意识到其中的妙绝之处!”晏温拍掌赞叹。
柳镇年恍然大悟,继又问道:“既然如此,晏参政可有破解之法?”
晏温赶忙回答:“下官不敢擅言。此事需先与奉相商议,议出个妥善后,自当来向柳公请示。”
“不能让我现在就拍板决定吗!”柳镇年想起了皇帝方才的话,面露烦躁。
“晏温理解柳公的心情,可不仅他们要商量,我们也要商量,总得耗上那么几日。谁都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啊。”晏温又朝他作了一个揖。
“好吧……”柳镇年仰着脖子,脸色仍旧苦闷。
介文武趁柳镇年去往内苑的工夫,独自来到吏部衙署的大院里,在一间半敞着窗的屋子前止步,见里面有人坐着,便敲几下槅窗,问道:“言达兄可在此处?”
坐在屋内的书办一回头,见了他的身形模样,知道是介文武,便推了门出来,在廊上躬起身子说:“小人参见介大人!高尚书去了一趟中书省,还未回来。”
“那……陈侍郎呢?”
“陈……”
“不必找他了!”只听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转过脸,正看见高继志那清瘦的身影。“介大人,我们堂上议事。”
介文武应了一声,同他行过了礼,便一同走进中堂。
“介大人,我知道你心里不平。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高继志抽出一张圈椅,请他入座。
“我是看到你们肯帮我,我才毅然前来的!”介文武戳了戳心口,“就是怕无力回天喽!”
高继志道:“我在路上探得了口风,陛下尚未行使决断,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只要联络上各部大臣,一起去给这个压力,一旦掀起了浪花,势必是万人景从。”
“未必稳操胜券,恐怕诸公不会冒险。”介文武紧接着说。
“兵、吏两大衙门的决定还不够?”
“够,但也分谁。我兵部的实力本便差些,又经丢失宣化一节,颜面扫地,难以号众;只有吏部人望不坠,高歌猛进。思来想去,实属无奈……那就全赖大人牵头了。”介文武抿了口茶,甩过余光去看他的表情。
高继志却像是无事发生一样,还端坐在太师椅上,淡淡说道:“我们吏部为了介公,能在当堂仗义执言,对峙贼党,连柳镇年那样的强悍之人都不惧怕,此刻背上这副重担,又算得了什么?”
介文武听了,逐渐眉飞色舞起来。
“只是……”高继志一低眉,“于此情势,不应空凭一腔热血行事啊。”
介文武的脸色唰地变了:“这……怎么个说法?”
“吏部和此事毫不相干,陈侍郎亦只是给介公帮腔,并非自取主意。若强使我写一本奏疏,让诸位列个名,倒也不难,但如何骗过钮远的眼睛?他见是吏部来奏,必然借题发挥,说诸如‘吏部自恃六部之首,以为事事当遂其意’、‘此事与吏部无关,必为奸人所胁’等等之类,然后追查到底,不仅能让吏部陷入危局,早晚还会把大人供出来。真不如搞个合情合理的办法,身正不怕影子斜,让柳党无话可说。”
介文武被他的话吓得呆了,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还是兵部牵这个头。”高继志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不不……”介文武几乎脱口而出,方才意识到失言,“不……不是我推责任,实是兵部这座山头不如您的高,怕同僚们不肯听命。”
高继志笑道:“这个无妨!陈侍郎!”
登时从里屋走出一人,穿着件绯红色的朝服,掀开帘帷,向介文武躬身行礼:“在下陈同袍。”
介文武愕然地回了揖。
“陈侍郎,”高继志拍了拍他的肩,“我六部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今兵部犯难,我等应该帮扶才是。你跟着介大人,去各部里走一走,如果他们相问,你就说奉我之命,特来劝诸位支持兵部,反对新政的。”
“是。”陈同袍果断地答应了,然后看向介文武。
‘这高言达还算给了我几分面子,到时候出了事,拿这厮顶罪也不错……’介文武窃喜着,笑呵呵地朝高继志喊了句:“谢高公了!”
吱——
中书省里,书房的旧门一响,已惊动了闭目沉思的钮远。
“刚才是高继志……”钮远晃着脑袋,“现在轮到谁啦?”
“禀奉相,是晏参政。”李文守恭敬地答道。
钮远猛然抬头,见晏温已经进来了。
“坐。”他搓搓脸,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
李文守顺手关上了门。
“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钮远摆着一张冷面孔问。
“钮大人,”晏温有些发愁,“局势紧张,现在不是计较政见的时候。”
钮远吐出一口气,接着便问:“皇上那边怎么说?”
“皇上正在用膳,说现在无心览奏,准备回去细细批看。”
“您说话可真会绕弯子,”钮远冷笑,“对咱而言,这不相当于拒绝吗?”
“别管这个,”晏温无心与他开玩笑,“只怕耽搁的这几日,介文武必然有动作。”
“我听说介文武去了吏部,谁知道在打什么如意算盘,我们能怎么应对?只好听之任之,见招拆招。”钮远摇摇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商议的。
“就怕这招数我们拆不了……”
“那谁能拆?”
晏温一字一顿地说:“不如召回叶永甲……这条计他们绝对想不到!”
柳镇年恍然大悟,继又问道:“既然如此,晏参政可有破解之法?”
晏温赶忙回答:“下官不敢擅言。此事需先与奉相商议,议出个妥善后,自当来向柳公请示。”
“不能让我现在就拍板决定吗!”柳镇年想起了皇帝方才的话,面露烦躁。
“晏温理解柳公的心情,可不仅他们要商量,我们也要商量,总得耗上那么几日。谁都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啊。”晏温又朝他作了一个揖。
“好吧……”柳镇年仰着脖子,脸色仍旧苦闷。
介文武趁柳镇年去往内苑的工夫,独自来到吏部衙署的大院里,在一间半敞着窗的屋子前止步,见里面有人坐着,便敲几下槅窗,问道:“言达兄可在此处?”
坐在屋内的书办一回头,见了他的身形模样,知道是介文武,便推了门出来,在廊上躬起身子说:“小人参见介大人!高尚书去了一趟中书省,还未回来。”
“那……陈侍郎呢?”
“陈……”
“不必找他了!”只听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转过脸,正看见高继志那清瘦的身影。“介大人,我们堂上议事。”
介文武应了一声,同他行过了礼,便一同走进中堂。
“介大人,我知道你心里不平。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高继志抽出一张圈椅,请他入座。
“我是看到你们肯帮我,我才毅然前来的!”介文武戳了戳心口,“就是怕无力回天喽!”
高继志道:“我在路上探得了口风,陛下尚未行使决断,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只要联络上各部大臣,一起去给这个压力,一旦掀起了浪花,势必是万人景从。”
“未必稳操胜券,恐怕诸公不会冒险。”介文武紧接着说。
“兵、吏两大衙门的决定还不够?”
“够,但也分谁。我兵部的实力本便差些,又经丢失宣化一节,颜面扫地,难以号众;只有吏部人望不坠,高歌猛进。思来想去,实属无奈……那就全赖大人牵头了。”介文武抿了口茶,甩过余光去看他的表情。
高继志却像是无事发生一样,还端坐在太师椅上,淡淡说道:“我们吏部为了介公,能在当堂仗义执言,对峙贼党,连柳镇年那样的强悍之人都不惧怕,此刻背上这副重担,又算得了什么?”
介文武听了,逐渐眉飞色舞起来。
“只是……”高继志一低眉,“于此情势,不应空凭一腔热血行事啊。”
介文武的脸色唰地变了:“这……怎么个说法?”
“吏部和此事毫不相干,陈侍郎亦只是给介公帮腔,并非自取主意。若强使我写一本奏疏,让诸位列个名,倒也不难,但如何骗过钮远的眼睛?他见是吏部来奏,必然借题发挥,说诸如‘吏部自恃六部之首,以为事事当遂其意’、‘此事与吏部无关,必为奸人所胁’等等之类,然后追查到底,不仅能让吏部陷入危局,早晚还会把大人供出来。真不如搞个合情合理的办法,身正不怕影子斜,让柳党无话可说。”
介文武被他的话吓得呆了,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还是兵部牵这个头。”高继志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不不……”介文武几乎脱口而出,方才意识到失言,“不……不是我推责任,实是兵部这座山头不如您的高,怕同僚们不肯听命。”
高继志笑道:“这个无妨!陈侍郎!”
登时从里屋走出一人,穿着件绯红色的朝服,掀开帘帷,向介文武躬身行礼:“在下陈同袍。”
介文武愕然地回了揖。
“陈侍郎,”高继志拍了拍他的肩,“我六部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今兵部犯难,我等应该帮扶才是。你跟着介大人,去各部里走一走,如果他们相问,你就说奉我之命,特来劝诸位支持兵部,反对新政的。”
“是。”陈同袍果断地答应了,然后看向介文武。
‘这高言达还算给了我几分面子,到时候出了事,拿这厮顶罪也不错……’介文武窃喜着,笑呵呵地朝高继志喊了句:“谢高公了!”
吱——
中书省里,书房的旧门一响,已惊动了闭目沉思的钮远。
“刚才是高继志……”钮远晃着脑袋,“现在轮到谁啦?”
“禀奉相,是晏参政。”李文守恭敬地答道。
钮远猛然抬头,见晏温已经进来了。
“坐。”他搓搓脸,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
李文守顺手关上了门。
“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钮远摆着一张冷面孔问。
“钮大人,”晏温有些发愁,“局势紧张,现在不是计较政见的时候。”
钮远吐出一口气,接着便问:“皇上那边怎么说?”
“皇上正在用膳,说现在无心览奏,准备回去细细批看。”
“您说话可真会绕弯子,”钮远冷笑,“对咱而言,这不相当于拒绝吗?”
“别管这个,”晏温无心与他开玩笑,“只怕耽搁的这几日,介文武必然有动作。”
“我听说介文武去了吏部,谁知道在打什么如意算盘,我们能怎么应对?只好听之任之,见招拆招。”钮远摇摇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商议的。
“就怕这招数我们拆不了……”
“那谁能拆?”
晏温一字一顿地说:“不如召回叶永甲……这条计他们绝对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