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扫完战场之后,史修慎急忙赶入寝殿,来关切皇上的安危。皇帝虽然一如既往地躲在屏风后面,但仅从那有条不紊的言语中,就能得知他的淡定了。
皇帝先是赏赐了史修慎的护驾之功,随即又慢慢询问了叛军的具体情况,史修慎一一如实回答。
于是,皇帝亲自下了圣旨一道:‘着卿将受擒之反贼解付大理寺,按罪署押,尽行凌迟。至于本次立功兵将,悉数列名进献,必当厚赐。’
史修慎领了旨意,带着部下精兵离开了禁内,当晚就将一众叛军定了大罪,出了供状,只待到明日午时行刑。
钮远得知兵变已靖,甚为恼火,朝着洪立慎怒责张田无能;但也深感逼宫之事难行,暂且消去了这方面的打算,任大理寺自行处理。
而存肇那边却欢欣鼓舞,仅是与太肃联名上了一个自省之疏,略言‘御下失当’、‘罪孽深大’等等,便赶忙前往大营宣读了皇帝的诏令,借此警示军士。此时此刻,军士们哪还敢有一句怨言,连之前的赏钱都不敢讨要了,唯怕与谋逆的张田扯上关系。二位皇亲还不忘了把消息传到东宫贺喜,可太子并没有多么高兴,他感叹这只是逃过一劫罢了,以后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不管怎么讲,现在一切风波都已经平定了,钮远就开始着手善后的事宜。他使柳镇年听取了自己的意见,对参劾晏温的官员大肆论功,封曾粱为襄侯,洪立慎为少保,其余大臣则任其好恶,赏赐不等。对于官员的调动,他也大动干戈起来,将空缺的大理寺卿交给过湘人负责,并以御史台操持喉舌,关系命脉,换上了名望素高的太尉桂辅,但因其身为柳党,却从未参与弹劾晏温,虑其不肯为己所用,便将大夫以下的官员统统换为自家的心腹,令之不能自主。桂辅性子随和,倒不在意,但大臣们对这样玩弄朝政的举措大为不满,心怀怨气,只是慑于钮远一时威风,都自觉闭上了嘴巴。
和这些事情相比,大家明显对中书省的补缺更为关注,一封接着一封的奏疏递上省台,或向钮远推荐人才,或请钮远速下决断,不胜枚举。洪立慎见众意不可违背,也苦口婆心地劝他补充缺员。钮远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不以为然,还反劝他说:“少保勿须过虑,这一群咬文嚼字的腐儒,懂得什么国家大事?柳公欲我一人独揽大政,若再补上一些官员进来,还要和往常一般七嘴八舌,不仅有违丞相之命,亦令人生厌。本官自行区处,如臂使指,岂不事半功倍?晏温之祸,犹在眼前,不得不察。”随即驳回众人的提议,一意孤行,无人能够奈何。他在这日早朝的路上,柳镇年以外的官员都对他俯首帖耳,他此时才真正感到拥有实权的快乐。先享受一段时间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做,他想。
潮湿的地牢里,烛台已经干了许久了,房顶不停地滴下水来,在盛满污水的底盘上啪嗒作响,格外的清脆悦耳。躺在一间牢房的吴思经,每天夜里就是凭着这点声音勉强入睡的。
他还在半睡半醒中,听着监狱铁门哗啦一响,几碟饭菜出现在他面前。
“肉!”他惊喜地望着那一碟饭菜,里面有几块焦黑的肉。
吴思经艰难地爬起来,抖了抖潮湿的衣服,上去就把肉抓起来吃,像头野狼一般,疯狂地啃咬着。
“主教大人,”外面的人用外国话说着,“忘了和您说,今天是斋日。”
“什么?”吴思经霍然抬头,尚在口边的肉渣掉了下去,挂在胡须的末端。他看着那是一个壮实的西洋男子,腰边别着一把剑。
“你是谁?”他急冲冲地问。
“我是您的同族,准备来搭救先生的。”他温和地微笑着,并用手指了指碗里剩下的肉,“您已经犯戒了,不差这么一口。”
“你知道,我在监狱里根本不清楚时间,哪知道斋戒是什么日子!你还故意弄了肉来……我吃着,好像是羊肉……是想戏弄我不成?”他惊恐地闭上眼睛,握紧双手祈祷着,仍不忘舔了舔牙缝里的肉,吞咽了下去。
“我听外面的狱卒说,您好多天都吃不下东西了,所以我才特意买了来,给您解解馋。”
“不管怎样,还是谢谢你了。”他靠过去,伸手出了铁栏杆,想同他握手;那人忍着吴思经身上的馊臭味,应付地握了一下,便缩回去。
“他们已经把我当成愚弄皇上的罪人了,火器厂那帮人也眼睁睁地看着我落难。你如何能救我?”吴思经张大了嘴,问道。
“主教,我是奉着国主的命令,专程来营救你的。在此之前,就有人向国主禀明了您的经历,国主心怀仁慈,打算把您接回去,继续担任教职,免受这牢狱之苦。”
“回国?”吴思经摇摇头,撇了撇嘴,“我这汉文辛苦学了好几载,若是回去,不是都荒废无用了?要是出了监狱,还能在此宣传教义,再好不过了。”
那人为难地说:“恐怕天朝官员不会容许您在此居住了。”
“若是不行的话,我也不想着回去……能不能在南洋定居?”他又问。
那人知道吴主教并不老实,视财如命,必须在这片海上做做生意才行,便不去招惹他,唯唯诺诺地说:“这边的朝廷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好,”吴思经点了点头,“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那人便站起身来,与吴思经道了别,慢慢地走出了监狱的长廊。
他刚刚走到外面,恰逢天气十分晴朗,太阳直射着他的眼睛,有些不太适应。西洋人揉了揉还生疼的眼角,和门口的狱卒说道:“我要见你们的上官!”
狱卒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你,你想干什么?”
“吴思经是本国的要人,我奉国主之命,特来救其出狱!”
皇帝先是赏赐了史修慎的护驾之功,随即又慢慢询问了叛军的具体情况,史修慎一一如实回答。
于是,皇帝亲自下了圣旨一道:‘着卿将受擒之反贼解付大理寺,按罪署押,尽行凌迟。至于本次立功兵将,悉数列名进献,必当厚赐。’
史修慎领了旨意,带着部下精兵离开了禁内,当晚就将一众叛军定了大罪,出了供状,只待到明日午时行刑。
钮远得知兵变已靖,甚为恼火,朝着洪立慎怒责张田无能;但也深感逼宫之事难行,暂且消去了这方面的打算,任大理寺自行处理。
而存肇那边却欢欣鼓舞,仅是与太肃联名上了一个自省之疏,略言‘御下失当’、‘罪孽深大’等等,便赶忙前往大营宣读了皇帝的诏令,借此警示军士。此时此刻,军士们哪还敢有一句怨言,连之前的赏钱都不敢讨要了,唯怕与谋逆的张田扯上关系。二位皇亲还不忘了把消息传到东宫贺喜,可太子并没有多么高兴,他感叹这只是逃过一劫罢了,以后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不管怎么讲,现在一切风波都已经平定了,钮远就开始着手善后的事宜。他使柳镇年听取了自己的意见,对参劾晏温的官员大肆论功,封曾粱为襄侯,洪立慎为少保,其余大臣则任其好恶,赏赐不等。对于官员的调动,他也大动干戈起来,将空缺的大理寺卿交给过湘人负责,并以御史台操持喉舌,关系命脉,换上了名望素高的太尉桂辅,但因其身为柳党,却从未参与弹劾晏温,虑其不肯为己所用,便将大夫以下的官员统统换为自家的心腹,令之不能自主。桂辅性子随和,倒不在意,但大臣们对这样玩弄朝政的举措大为不满,心怀怨气,只是慑于钮远一时威风,都自觉闭上了嘴巴。
和这些事情相比,大家明显对中书省的补缺更为关注,一封接着一封的奏疏递上省台,或向钮远推荐人才,或请钮远速下决断,不胜枚举。洪立慎见众意不可违背,也苦口婆心地劝他补充缺员。钮远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不以为然,还反劝他说:“少保勿须过虑,这一群咬文嚼字的腐儒,懂得什么国家大事?柳公欲我一人独揽大政,若再补上一些官员进来,还要和往常一般七嘴八舌,不仅有违丞相之命,亦令人生厌。本官自行区处,如臂使指,岂不事半功倍?晏温之祸,犹在眼前,不得不察。”随即驳回众人的提议,一意孤行,无人能够奈何。他在这日早朝的路上,柳镇年以外的官员都对他俯首帖耳,他此时才真正感到拥有实权的快乐。先享受一段时间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做,他想。
潮湿的地牢里,烛台已经干了许久了,房顶不停地滴下水来,在盛满污水的底盘上啪嗒作响,格外的清脆悦耳。躺在一间牢房的吴思经,每天夜里就是凭着这点声音勉强入睡的。
他还在半睡半醒中,听着监狱铁门哗啦一响,几碟饭菜出现在他面前。
“肉!”他惊喜地望着那一碟饭菜,里面有几块焦黑的肉。
吴思经艰难地爬起来,抖了抖潮湿的衣服,上去就把肉抓起来吃,像头野狼一般,疯狂地啃咬着。
“主教大人,”外面的人用外国话说着,“忘了和您说,今天是斋日。”
“什么?”吴思经霍然抬头,尚在口边的肉渣掉了下去,挂在胡须的末端。他看着那是一个壮实的西洋男子,腰边别着一把剑。
“你是谁?”他急冲冲地问。
“我是您的同族,准备来搭救先生的。”他温和地微笑着,并用手指了指碗里剩下的肉,“您已经犯戒了,不差这么一口。”
“你知道,我在监狱里根本不清楚时间,哪知道斋戒是什么日子!你还故意弄了肉来……我吃着,好像是羊肉……是想戏弄我不成?”他惊恐地闭上眼睛,握紧双手祈祷着,仍不忘舔了舔牙缝里的肉,吞咽了下去。
“我听外面的狱卒说,您好多天都吃不下东西了,所以我才特意买了来,给您解解馋。”
“不管怎样,还是谢谢你了。”他靠过去,伸手出了铁栏杆,想同他握手;那人忍着吴思经身上的馊臭味,应付地握了一下,便缩回去。
“他们已经把我当成愚弄皇上的罪人了,火器厂那帮人也眼睁睁地看着我落难。你如何能救我?”吴思经张大了嘴,问道。
“主教,我是奉着国主的命令,专程来营救你的。在此之前,就有人向国主禀明了您的经历,国主心怀仁慈,打算把您接回去,继续担任教职,免受这牢狱之苦。”
“回国?”吴思经摇摇头,撇了撇嘴,“我这汉文辛苦学了好几载,若是回去,不是都荒废无用了?要是出了监狱,还能在此宣传教义,再好不过了。”
那人为难地说:“恐怕天朝官员不会容许您在此居住了。”
“若是不行的话,我也不想着回去……能不能在南洋定居?”他又问。
那人知道吴主教并不老实,视财如命,必须在这片海上做做生意才行,便不去招惹他,唯唯诺诺地说:“这边的朝廷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好,”吴思经点了点头,“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那人便站起身来,与吴思经道了别,慢慢地走出了监狱的长廊。
他刚刚走到外面,恰逢天气十分晴朗,太阳直射着他的眼睛,有些不太适应。西洋人揉了揉还生疼的眼角,和门口的狱卒说道:“我要见你们的上官!”
狱卒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你,你想干什么?”
“吴思经是本国的要人,我奉国主之命,特来救其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