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吩咐太监:“告诉越王,联正在休息,有事明日再说。”
“是。”
看太监出去了,李世民拉起跪在地上的李承乾问:“你实话告诉联,你和那位和尚是不是关系暧昧?”
“父皇,儿臣喜欢称心,是因为他佛学知识很渊博,绝对没有象你想象的那样,要是父皇不乐意他在儿臣身边,儿臣这就回去将他撵出宫去。”
“好,联就信你一回,你回去吧。”
“父皇,那儿臣的婚事?”
李承乾问道。
“赶紧把那个小和尚弄走,再考虑娶亲的事。房家与我们是世交,你不把自己的事处理好,即使我替你求婚,人家也未必乐意。”
“父皇,你放心,儿臣这就去办。”
说完,匆匆离去。
望着儿子的背影,李世民心中翻腾着。一家有女百家求,老房家一个女儿,他就稀罕的很,要是他有两个女儿就好了,省得一会许于哥哥,一会又许给弟弟。
尽管从内心讲,他对李泰更加偏爱,可毕竟尊卑有别,他还是更倾向于她能成为太子妃。毕竟有朝一日长子即位,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可是,又要如何给李泰解释呢?
在他们兄弟之间,他总想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合理。
如果太过偏心,将来他们兄弟之间发生嫌隙就很麻烦,他们兄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不希望历史重新上演。
李世民这里正不知要如何向李泰解释,李泰得到了消息。
这无疑像一盆冷水将他从头到脚浇了个精光。
在宫廷中,嫡庶之分还有情可原,可他与李承乾一母同胞,在事业上他已经得到了最高待遇,现在难道连一个女人也要和他争吗?
更可气的是李世民,既然他要向着太子,又何必拿他当猴子耍?惹出这样的事让他有何颜面见人?
他原本找他想要将在东宫见的情形告诉他,他不但不见,反而改变了主意。一个皇上,哪能朝令夕改,拿儿子的婚姻大事当儿戏。
他甚至想冲进去找他理论,又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就是一个女人吗?天下好女子多的是,如若因为这件事和李世民之间结下嫌隙,还指望将来能有好的前程?
“二弟,你不会生气吧?”
李承乾见他半天没吭声,得意地问他。
“我生什么气?我们是亲兄弟,你是我哥哥,不要说一个女子,就是你要兄弟替你去死我都愿意。”
李泰的嘴就象抹了蜜似的,把李承乾说的心里暖洋洋的。
李承乾拍了下他肩膀说:“那就多谢了,我就知道你不会跟我计较,兄弟,等他日我遇到了好女子,一定替你求了她。”
他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仁义道德的君子形象,至于与李承乾的较量,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李承乾快速离去,李泰的内心是失落的。
他比他早生一年就了不起了吗?太子之位给他坐了,好的女人也要让给他?这是什么世道啊。
郁闷至极,看看时间不早了,就赶紧往长孙皇后处来。
自从从极宫回到越王府,他又恢复了每天傍晚给长孙皇后的按摩活动,顺便帮她照看小弟李治。
尽管他知道这个小孩子按照历史记载将来是要当皇上的,他还是装作十分疼爱的样子。要想改变历史,就必须从这个小孩子动手。他希望他得一场重病,或者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遗憾的是李治生长的非常健康,他十分乖巧,性格温和,温和的像个女孩子。他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侍女,他只能违心地逗他开心,其实内心是非常憎恨他。
“泰儿,来。”
长孙皇后猛然间见到自己二儿子,脸上就开了花,温柔地叫他。
“母后,孩儿给你按摩吧。”
“不用了,宫中这么多侍女太监,哪里能让你天天在娘亲这里浪费时间?听说你最近一直在临摹王羲之的书法?”
李泰回道:“是啊,母亲,的真迹到底在哪儿?儿臣特别想见到它。”
提到王羲之《兰亭序》,李泰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从现代穿越到大唐盛世,起源就在于它。如今他日临摹,无非是想有朝一日在书法造诣上超越他。
“娘亲怎么知道?听说被某个人收藏了,有范本就行,现在的临摹体不比真迹差。儿子,最近学业咋样?”
见长孙皇后关心起自己的学业来,李泰立即就来了精神:“不错啊,父皇新给儿臣请的王珪老师,博古通今,很不简单的一个人。”
长孙皇后欣慰地说:“那就好啊。不光要学习典籍史册,还应该学习一些军事知识,比如《孙子兵法》之类的,或许有一天能用的上。”
“母亲,现在天下太平,学习兵法没有用武之地啊。父皇是以仁义治天下,那类书籍用之甚少。”
“泰儿,学习兵法也是在博览,兵法也是经典。母后劝你不要分的那么清,不一定学的知识就是要运用的,天下所有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
这时候,就看到李世民气冲冲地走来,长孙皇后赶紧起身迎接,李泰站在她身旁,寻思着又是谁惹着他了。
“儿臣见过父皇。”
李世民挥了下手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在一边坐下。
“皇上这是咋的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世民说:“真是气死我了,这个该死的魏征。”
李泰还以为他是在为自己和太子娶亲的事生气,一听到与魏征有关,忙陪着笑脸问:“父皇,一定是他又怼你了是吧?”
“是啊,最近有朝臣告发岭南的酋长胡盎造反,我下诏书,令人前去征讨,他却极力反对,说我是偏听偏信,胡盎并不是造反,搞的我在群臣面前颜面全无。”
李泰说:“原来是为了此事,皇上,魏大人分析的有道理啊,岭南是个睾丸之地,如今我大唐富庶,君臣一心,他要是造反无疑于以卵击石,何必自取其辱?”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惊喜地问:“泰儿,你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吗?这些你怎么知道?”
“是。”
看太监出去了,李世民拉起跪在地上的李承乾问:“你实话告诉联,你和那位和尚是不是关系暧昧?”
“父皇,儿臣喜欢称心,是因为他佛学知识很渊博,绝对没有象你想象的那样,要是父皇不乐意他在儿臣身边,儿臣这就回去将他撵出宫去。”
“好,联就信你一回,你回去吧。”
“父皇,那儿臣的婚事?”
李承乾问道。
“赶紧把那个小和尚弄走,再考虑娶亲的事。房家与我们是世交,你不把自己的事处理好,即使我替你求婚,人家也未必乐意。”
“父皇,你放心,儿臣这就去办。”
说完,匆匆离去。
望着儿子的背影,李世民心中翻腾着。一家有女百家求,老房家一个女儿,他就稀罕的很,要是他有两个女儿就好了,省得一会许于哥哥,一会又许给弟弟。
尽管从内心讲,他对李泰更加偏爱,可毕竟尊卑有别,他还是更倾向于她能成为太子妃。毕竟有朝一日长子即位,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可是,又要如何给李泰解释呢?
在他们兄弟之间,他总想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合理。
如果太过偏心,将来他们兄弟之间发生嫌隙就很麻烦,他们兄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不希望历史重新上演。
李世民这里正不知要如何向李泰解释,李泰得到了消息。
这无疑像一盆冷水将他从头到脚浇了个精光。
在宫廷中,嫡庶之分还有情可原,可他与李承乾一母同胞,在事业上他已经得到了最高待遇,现在难道连一个女人也要和他争吗?
更可气的是李世民,既然他要向着太子,又何必拿他当猴子耍?惹出这样的事让他有何颜面见人?
他原本找他想要将在东宫见的情形告诉他,他不但不见,反而改变了主意。一个皇上,哪能朝令夕改,拿儿子的婚姻大事当儿戏。
他甚至想冲进去找他理论,又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就是一个女人吗?天下好女子多的是,如若因为这件事和李世民之间结下嫌隙,还指望将来能有好的前程?
“二弟,你不会生气吧?”
李承乾见他半天没吭声,得意地问他。
“我生什么气?我们是亲兄弟,你是我哥哥,不要说一个女子,就是你要兄弟替你去死我都愿意。”
李泰的嘴就象抹了蜜似的,把李承乾说的心里暖洋洋的。
李承乾拍了下他肩膀说:“那就多谢了,我就知道你不会跟我计较,兄弟,等他日我遇到了好女子,一定替你求了她。”
他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仁义道德的君子形象,至于与李承乾的较量,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李承乾快速离去,李泰的内心是失落的。
他比他早生一年就了不起了吗?太子之位给他坐了,好的女人也要让给他?这是什么世道啊。
郁闷至极,看看时间不早了,就赶紧往长孙皇后处来。
自从从极宫回到越王府,他又恢复了每天傍晚给长孙皇后的按摩活动,顺便帮她照看小弟李治。
尽管他知道这个小孩子按照历史记载将来是要当皇上的,他还是装作十分疼爱的样子。要想改变历史,就必须从这个小孩子动手。他希望他得一场重病,或者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遗憾的是李治生长的非常健康,他十分乖巧,性格温和,温和的像个女孩子。他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侍女,他只能违心地逗他开心,其实内心是非常憎恨他。
“泰儿,来。”
长孙皇后猛然间见到自己二儿子,脸上就开了花,温柔地叫他。
“母后,孩儿给你按摩吧。”
“不用了,宫中这么多侍女太监,哪里能让你天天在娘亲这里浪费时间?听说你最近一直在临摹王羲之的书法?”
李泰回道:“是啊,母亲,的真迹到底在哪儿?儿臣特别想见到它。”
提到王羲之《兰亭序》,李泰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从现代穿越到大唐盛世,起源就在于它。如今他日临摹,无非是想有朝一日在书法造诣上超越他。
“娘亲怎么知道?听说被某个人收藏了,有范本就行,现在的临摹体不比真迹差。儿子,最近学业咋样?”
见长孙皇后关心起自己的学业来,李泰立即就来了精神:“不错啊,父皇新给儿臣请的王珪老师,博古通今,很不简单的一个人。”
长孙皇后欣慰地说:“那就好啊。不光要学习典籍史册,还应该学习一些军事知识,比如《孙子兵法》之类的,或许有一天能用的上。”
“母亲,现在天下太平,学习兵法没有用武之地啊。父皇是以仁义治天下,那类书籍用之甚少。”
“泰儿,学习兵法也是在博览,兵法也是经典。母后劝你不要分的那么清,不一定学的知识就是要运用的,天下所有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
这时候,就看到李世民气冲冲地走来,长孙皇后赶紧起身迎接,李泰站在她身旁,寻思着又是谁惹着他了。
“儿臣见过父皇。”
李世民挥了下手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在一边坐下。
“皇上这是咋的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世民说:“真是气死我了,这个该死的魏征。”
李泰还以为他是在为自己和太子娶亲的事生气,一听到与魏征有关,忙陪着笑脸问:“父皇,一定是他又怼你了是吧?”
“是啊,最近有朝臣告发岭南的酋长胡盎造反,我下诏书,令人前去征讨,他却极力反对,说我是偏听偏信,胡盎并不是造反,搞的我在群臣面前颜面全无。”
李泰说:“原来是为了此事,皇上,魏大人分析的有道理啊,岭南是个睾丸之地,如今我大唐富庶,君臣一心,他要是造反无疑于以卵击石,何必自取其辱?”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惊喜地问:“泰儿,你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吗?这些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