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只觉得眼前一亮,粉红色的帐幔,轻柔的丝被柔软而舒服,伸开手臂,就碰触到一具温热的身体。
天哪,这是在哪儿?
李泰吓得一咕噜坐起身来,将目光投向身边的那一团雪白。
“你醒了?”
女子细言浅笑地问。
“这是哪儿?发生了什么?”
李泰双手抱头,拼命地想要从大脑中寻找发生的过往。
“魏王,要不是我服侍了你,你这会只怕已经……”
“已经怎么了?”
李泰怒目而视,进而愤怒地拉开帐幔,胡乱地穿上衣服,冲出了房间。
“魏王没事了,魏王没事了。”
尉迟敬德和两位夫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欢呼。
李泰正色道:“尉迟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女子是何许人也?我怎么会和她……”
李泰实在是羞愧难当,说话都有些结巴。
白夫人一把拉了细细地打量,笑道:“魏王你可吓死我们一家了,那会子你突然晕倒,整个人像个火炉子似的,没办法,才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现在好了你没事了。”
原来是这样,李泰恍然大悟,不禁羞红了脸问:“她是哪家的姑娘?你们不会是抢来的吧?”
尉迟敬德大笑:“怎么会呢?大唐律那么严格,我堂堂大将军怎么会干出那偷鸡摸狗的事,这位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魏征的女儿魏佳丽。”
魏征的女儿?
李泰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吗?魏征是大唐第一怼臣,将他的女儿给他来败火,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吗?
“尉迟将军,你这是要害死我吗?你们要想救我,找啥样的女子不行,非要将她弄来,这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吗?”
“魏王差矣,这可是佳丽姑娘心甘情愿的。”
“不可能,这天下的女人哪一个不想当太子妃,怎么会甘愿当我的女人。”
“嘻嘻,嘻嘻”
一阵笑声传来,魏佳丽从屋内出来,对着李泰说:“本女子早就听父亲说魏王文武兼修,是个难得的人才,没想到领教之后,也不过如此尔尔。”
李泰连忙请罪:“魏姑娘,李泰惭愧,冒犯你实属于无意识之中。”
“你没有意思,可是我有啊。魏王,从今以后,我魏佳丽生是你的人,死是你家的鬼。”
天哪,她这是和他生死相随了?也不知道那魏征同意不?
“不可,万万不可。佳丽姑娘,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我虽已有夫妻之实,实属荒唐之举,况且我与岭南胡氏早有婚约。”
魏佳丽瞬间变脸说:“魏王何出此言?我虽然与你没媒妁之约,可是我们却已成事实婚姻。你不在乎正室侧室,只要能常伴左右就足矣。”
“可是,魏大人和我父皇那里总得有个交代吧?”
魏佳丽说:“我父亲相当的开明,他一直鼓励我婚姻自主,至于皇上,我想他也不会乐意自己的儿子落一个糟贱民女的名声吧。”
魏征一向行事谨慎,没想到养出来的女儿竟然如此的开放。
这种开放程度不亚于一千三百年之后的现代社会。
黑白夫人看他还在为难,劝道:“魏王,你们二人一个是郎有意,女有情,这是多好的事啊。这样,你父皇那儿有我们替你做主,今天就算是你们大婚的日子,走,吃席去。”
尉迟敬德也在一边附和:“是啊,是啊,要不是佳丽姑娘深明大义,你这会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你要是有个什么事,我们一家老小性命不保,你忍心吗?”
既然他们都那么说了,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关键时刻,魏佳丽从哪里来的?
酒席办得相当的丰盛,他只觉得精神特别的好,完全没有了先前的病态模样。
心中不免疑惑,莫非魏佳丽就是他腹中仙丹的解药?
饭毕,黑白夫人又找了件仕女的衣服,将她装扮成仕女的样子,和他一起回宫。
直到这个时候汪小洋还没有露面。
正要发脾气,白夫人说:“你用不着怪他,他被我派出去了。”
“派他干吗去了?婶子,再晚回府父皇该着急了。”
“这是为何?难不成你出来前向你父皇报备过?”
李泰回道:“不是的,我担心李天使会有信送来,父皇一定在等着我回信。”
“天使是什么玩意?是个侍女吗?”
李泰说:“婶子有所不知,天使是信鸽的名字,它甚得父皇喜爱,我就给它取了个天使的名字。”
魏佳丽更是笑得不得了:“我听我父亲说魏王特别爱看书,诗也写得好,这一点倒是和他说的一个样。魏王,不过是一只鸟而已,给它取这样的名字是不是有些艳了?”
“这算什么,皇上还赐它李姓了。”
“这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了,不过是一只鸟而已,又是取名又是赐姓的,只有你们家的人才能干的出来。”
尉迟敬德一听大惊,说:“魏姑娘这话可是要不得的,天下之土都是皇家的土,你我皆是皇家的臣民。”
魏佳丽似乎吓了一跳,忙回道:“不好意思,魏王殿下,民女口不择言。”
“这话在我这里说没什么,要是被皇上听到一定会不高兴。佳丽,你跟我进宫魏大人知晓吗?”
“我去了哪里他自然是知晓的。你不用担心。”
李泰顿时对魏征的好感大打折扣,像他这样的人,家教如此之差,倒是让人不解了。
正打算离开,猛然间摸到身上的金链子,忙拿了出来递与尉迟敬德:“尉迟将军,我来备了父皇赐我的宝物,送与你。只可惜没有相同的样式,不能与二位婶子一人一条。”
尉迟敬德接过来看了又看,递给魏佳丽说:“尉迟家世代习武,你二位婶子也是只喜武装不喜红妆,这样好的东西还是送与魏姑娘吧,就算是你们的定情之物好了。”
魏佳丽一把接过来,喜不自禁:“多谢尉迟将军,二位婶婶。”
这女子怎么也是如此世俗之人,李泰有些不悦,说了一声“告辞”就先行出了齐王府。
天哪,这是在哪儿?
李泰吓得一咕噜坐起身来,将目光投向身边的那一团雪白。
“你醒了?”
女子细言浅笑地问。
“这是哪儿?发生了什么?”
李泰双手抱头,拼命地想要从大脑中寻找发生的过往。
“魏王,要不是我服侍了你,你这会只怕已经……”
“已经怎么了?”
李泰怒目而视,进而愤怒地拉开帐幔,胡乱地穿上衣服,冲出了房间。
“魏王没事了,魏王没事了。”
尉迟敬德和两位夫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欢呼。
李泰正色道:“尉迟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女子是何许人也?我怎么会和她……”
李泰实在是羞愧难当,说话都有些结巴。
白夫人一把拉了细细地打量,笑道:“魏王你可吓死我们一家了,那会子你突然晕倒,整个人像个火炉子似的,没办法,才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现在好了你没事了。”
原来是这样,李泰恍然大悟,不禁羞红了脸问:“她是哪家的姑娘?你们不会是抢来的吧?”
尉迟敬德大笑:“怎么会呢?大唐律那么严格,我堂堂大将军怎么会干出那偷鸡摸狗的事,这位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魏征的女儿魏佳丽。”
魏征的女儿?
李泰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吗?魏征是大唐第一怼臣,将他的女儿给他来败火,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吗?
“尉迟将军,你这是要害死我吗?你们要想救我,找啥样的女子不行,非要将她弄来,这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吗?”
“魏王差矣,这可是佳丽姑娘心甘情愿的。”
“不可能,这天下的女人哪一个不想当太子妃,怎么会甘愿当我的女人。”
“嘻嘻,嘻嘻”
一阵笑声传来,魏佳丽从屋内出来,对着李泰说:“本女子早就听父亲说魏王文武兼修,是个难得的人才,没想到领教之后,也不过如此尔尔。”
李泰连忙请罪:“魏姑娘,李泰惭愧,冒犯你实属于无意识之中。”
“你没有意思,可是我有啊。魏王,从今以后,我魏佳丽生是你的人,死是你家的鬼。”
天哪,她这是和他生死相随了?也不知道那魏征同意不?
“不可,万万不可。佳丽姑娘,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我虽已有夫妻之实,实属荒唐之举,况且我与岭南胡氏早有婚约。”
魏佳丽瞬间变脸说:“魏王何出此言?我虽然与你没媒妁之约,可是我们却已成事实婚姻。你不在乎正室侧室,只要能常伴左右就足矣。”
“可是,魏大人和我父皇那里总得有个交代吧?”
魏佳丽说:“我父亲相当的开明,他一直鼓励我婚姻自主,至于皇上,我想他也不会乐意自己的儿子落一个糟贱民女的名声吧。”
魏征一向行事谨慎,没想到养出来的女儿竟然如此的开放。
这种开放程度不亚于一千三百年之后的现代社会。
黑白夫人看他还在为难,劝道:“魏王,你们二人一个是郎有意,女有情,这是多好的事啊。这样,你父皇那儿有我们替你做主,今天就算是你们大婚的日子,走,吃席去。”
尉迟敬德也在一边附和:“是啊,是啊,要不是佳丽姑娘深明大义,你这会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你要是有个什么事,我们一家老小性命不保,你忍心吗?”
既然他们都那么说了,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关键时刻,魏佳丽从哪里来的?
酒席办得相当的丰盛,他只觉得精神特别的好,完全没有了先前的病态模样。
心中不免疑惑,莫非魏佳丽就是他腹中仙丹的解药?
饭毕,黑白夫人又找了件仕女的衣服,将她装扮成仕女的样子,和他一起回宫。
直到这个时候汪小洋还没有露面。
正要发脾气,白夫人说:“你用不着怪他,他被我派出去了。”
“派他干吗去了?婶子,再晚回府父皇该着急了。”
“这是为何?难不成你出来前向你父皇报备过?”
李泰回道:“不是的,我担心李天使会有信送来,父皇一定在等着我回信。”
“天使是什么玩意?是个侍女吗?”
李泰说:“婶子有所不知,天使是信鸽的名字,它甚得父皇喜爱,我就给它取了个天使的名字。”
魏佳丽更是笑得不得了:“我听我父亲说魏王特别爱看书,诗也写得好,这一点倒是和他说的一个样。魏王,不过是一只鸟而已,给它取这样的名字是不是有些艳了?”
“这算什么,皇上还赐它李姓了。”
“这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了,不过是一只鸟而已,又是取名又是赐姓的,只有你们家的人才能干的出来。”
尉迟敬德一听大惊,说:“魏姑娘这话可是要不得的,天下之土都是皇家的土,你我皆是皇家的臣民。”
魏佳丽似乎吓了一跳,忙回道:“不好意思,魏王殿下,民女口不择言。”
“这话在我这里说没什么,要是被皇上听到一定会不高兴。佳丽,你跟我进宫魏大人知晓吗?”
“我去了哪里他自然是知晓的。你不用担心。”
李泰顿时对魏征的好感大打折扣,像他这样的人,家教如此之差,倒是让人不解了。
正打算离开,猛然间摸到身上的金链子,忙拿了出来递与尉迟敬德:“尉迟将军,我来备了父皇赐我的宝物,送与你。只可惜没有相同的样式,不能与二位婶子一人一条。”
尉迟敬德接过来看了又看,递给魏佳丽说:“尉迟家世代习武,你二位婶子也是只喜武装不喜红妆,这样好的东西还是送与魏姑娘吧,就算是你们的定情之物好了。”
魏佳丽一把接过来,喜不自禁:“多谢尉迟将军,二位婶婶。”
这女子怎么也是如此世俗之人,李泰有些不悦,说了一声“告辞”就先行出了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