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师傅失踪
坐上了离家的火车,看着外面如此精彩的世界,木文斌是满心的激动,但更激动地是师傅说他大学可以学会那些看不懂的字,他要赶快学会,然后尽快的学习那本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医书,他有感觉那本书很不得了。
木文斌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也很快的就融入了新的环境。从家里带了只有五千块钱,交完学杂费住宿费就所剩无几了,不过在高中时候就听过大学可以勤工俭学,因为完全学会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这些医药经典,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家叫做百草堂的中药铺愿意试着用他做零工,每周末两天到药品帮着抓药,一天五十块钱工资。这样他一个月就能挣四百块钱了,足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大学自主时间十分充足,木文斌课余时间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网吧,而是全部投入了图书馆,几乎找遍了图书馆,终于在古文区找到了同样的文字,师傅给他的那本书原来是用汉隶书撰写。
木文斌学习能力很强,汉隶也只不过千余字,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学会了。这时候才知道师傅给自己的那本书居然是失传近两千年的《青囊书》,传说由医圣华佗所著,但相传华佗死后被其夫人给烧了,怎么出现在师傅手里?反正他知道师傅很神秘,也就没多想,在学会这些字以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了,但《青囊书》晦涩难懂,他大学整整五年都没能全部研究透彻。
大学寒假放得很早,刚一放假他就买了回家的车票,几经辗转回到了家,爷爷奶奶都激动,小妹的高兴更是少不了的,同时木文斌还十分的想念师傅,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进山了。
到了地方,发现师傅居然出奇的没有在那打坐,以前可是不管刮风下雨,师傅每天都会在潭边打坐,不过他也没多想,还没有进洞就开口大喊,臭老头,我回来了,想我了没有?但洞里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难道师傅一大早就进山了。进了山洞师傅果然没在里面,他到洞口大喊着师傅,但无人回答。他摇摇头干笑了几声,就独自到潭边打坐,但过了两个时辰师傅居然还没有回来。
他也就不再打坐,起身进山去找师傅,但不知道为什么曾经跟着师傅进出无数次的山林,这次怎么感觉都很陌生,就好像从来没来过,就算半年不来植被有些变化,但也不应该这么大变化啊,找了一个时辰他确定这些山林他是第一次来,不但没找到师傅,以前经常摘的那些野果一个没找到,只是找到了三株人参,顺手给采了。好在现在他记忆力很好,并且经常出入深山,沿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小潭那,但师傅还是没有回来。
师傅会去哪呢?算了先不管了,再等等,反正爷爷也知道师傅的事,今天就不走了。快一天没吃东西了,这时候他也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天冷小潭也结了冰没办法捕鱼,他咬咬牙准备坚持到明天早上,不行就先回家。
他也不再乱想,转身走进了山洞,盘腿坐在草席上准备打坐,这时候发现石台上有一块拳头大的黑色石头,下面压着一张纸条,赶快拿起来,是师傅留给自己的信,信里写着:
“文斌吾徒,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为师已经离开了这里,十年来师傅该教给你的都已经教给了你,剩下的都要靠你自己去学了,能不能学会全看你的造化了,切记用心去学,要牢记为师的话,在没有完全学会《青囊书》之前,绝对不要给任何人看病。你也不要去找师傅了,有缘自会相见。”
短短几个字木文斌不知看了多少遍,直到眼睛什么都看不清了还舍不得放下,整张纸都被泪水给浸湿了。木文斌用衣袖擦了擦眼泪,他知道师傅一直很神秘,一定是出去云游了,跟师傅绝对不会缘尽,以后肯定还能再见到师傅。然后他走到师傅经常打坐的那个席子上盘腿而坐,很快就入定了。他双眼紧闭,两手结印,过了不知多久肚子上居然有一点淡淡的彩光亮起,不过他双眼紧闭根本没看到。
就这样一直打坐到了第二天,木文斌起来,走出山洞,抬头望天,突然引身而动,打起了那套不知道名字的掌法,打的是行云流水,虎虎生风,好不精彩,一掌劈向一棵小孩手臂粗细的树干,树干应声断裂。
打完了以后直接走进山洞,拿起师傅留下的信起身就离开了,那是师傅最后留下的东西。
走出了山林,看到了村子,向村子大步走去,走了一段突然停下,转身看向山林,一下惊住了,刚刚才走过的路哪里还看得到。
木文斌知道师傅一直十分神秘,一年四季都是一身长袍,看着夏天就热冬天就冷,这么多年就只是吃些野果鱼虾从来没生过病,每天都去采药但那些药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数年来除了自己从来没有外人找到过师傅,好像其他人根本找不到似的,但后来不知怎么的每天会有那么多病人进来,并且没有一例有相同病症的。每次疑惑的问师傅,他是哈哈一笑说自己是神仙,开始木文斌相信师傅就是神仙,但随着年龄增长哪里还相信什么神仙,有时候还会自嘲是不是神棍啊。
木文斌也不再多想,直接就回了家,但从那天开始就很少会笑,爷爷奶奶问他也什么都不说,只有陪小妹玩耍时候才会出现笑容。
开学以后就回了学校,把找到的三株人参卖给了百草堂,年份都在十五年左右,王掌柜看这孩子不容易,就以每株五千块给收了。虽然这些钱够他用很长时间,但是他仍然经常去百草堂打零工。
五年大学很快就过去了,五年来再也没见过师傅,甚至连到师傅那里的那条路都找不到了,五年后大学毕业。
坐上了离家的火车,看着外面如此精彩的世界,木文斌是满心的激动,但更激动地是师傅说他大学可以学会那些看不懂的字,他要赶快学会,然后尽快的学习那本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医书,他有感觉那本书很不得了。
木文斌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也很快的就融入了新的环境。从家里带了只有五千块钱,交完学杂费住宿费就所剩无几了,不过在高中时候就听过大学可以勤工俭学,因为完全学会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这些医药经典,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家叫做百草堂的中药铺愿意试着用他做零工,每周末两天到药品帮着抓药,一天五十块钱工资。这样他一个月就能挣四百块钱了,足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大学自主时间十分充足,木文斌课余时间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网吧,而是全部投入了图书馆,几乎找遍了图书馆,终于在古文区找到了同样的文字,师傅给他的那本书原来是用汉隶书撰写。
木文斌学习能力很强,汉隶也只不过千余字,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学会了。这时候才知道师傅给自己的那本书居然是失传近两千年的《青囊书》,传说由医圣华佗所著,但相传华佗死后被其夫人给烧了,怎么出现在师傅手里?反正他知道师傅很神秘,也就没多想,在学会这些字以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了,但《青囊书》晦涩难懂,他大学整整五年都没能全部研究透彻。
大学寒假放得很早,刚一放假他就买了回家的车票,几经辗转回到了家,爷爷奶奶都激动,小妹的高兴更是少不了的,同时木文斌还十分的想念师傅,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进山了。
到了地方,发现师傅居然出奇的没有在那打坐,以前可是不管刮风下雨,师傅每天都会在潭边打坐,不过他也没多想,还没有进洞就开口大喊,臭老头,我回来了,想我了没有?但洞里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难道师傅一大早就进山了。进了山洞师傅果然没在里面,他到洞口大喊着师傅,但无人回答。他摇摇头干笑了几声,就独自到潭边打坐,但过了两个时辰师傅居然还没有回来。
他也就不再打坐,起身进山去找师傅,但不知道为什么曾经跟着师傅进出无数次的山林,这次怎么感觉都很陌生,就好像从来没来过,就算半年不来植被有些变化,但也不应该这么大变化啊,找了一个时辰他确定这些山林他是第一次来,不但没找到师傅,以前经常摘的那些野果一个没找到,只是找到了三株人参,顺手给采了。好在现在他记忆力很好,并且经常出入深山,沿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小潭那,但师傅还是没有回来。
师傅会去哪呢?算了先不管了,再等等,反正爷爷也知道师傅的事,今天就不走了。快一天没吃东西了,这时候他也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天冷小潭也结了冰没办法捕鱼,他咬咬牙准备坚持到明天早上,不行就先回家。
他也不再乱想,转身走进了山洞,盘腿坐在草席上准备打坐,这时候发现石台上有一块拳头大的黑色石头,下面压着一张纸条,赶快拿起来,是师傅留给自己的信,信里写着:
“文斌吾徒,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为师已经离开了这里,十年来师傅该教给你的都已经教给了你,剩下的都要靠你自己去学了,能不能学会全看你的造化了,切记用心去学,要牢记为师的话,在没有完全学会《青囊书》之前,绝对不要给任何人看病。你也不要去找师傅了,有缘自会相见。”
短短几个字木文斌不知看了多少遍,直到眼睛什么都看不清了还舍不得放下,整张纸都被泪水给浸湿了。木文斌用衣袖擦了擦眼泪,他知道师傅一直很神秘,一定是出去云游了,跟师傅绝对不会缘尽,以后肯定还能再见到师傅。然后他走到师傅经常打坐的那个席子上盘腿而坐,很快就入定了。他双眼紧闭,两手结印,过了不知多久肚子上居然有一点淡淡的彩光亮起,不过他双眼紧闭根本没看到。
就这样一直打坐到了第二天,木文斌起来,走出山洞,抬头望天,突然引身而动,打起了那套不知道名字的掌法,打的是行云流水,虎虎生风,好不精彩,一掌劈向一棵小孩手臂粗细的树干,树干应声断裂。
打完了以后直接走进山洞,拿起师傅留下的信起身就离开了,那是师傅最后留下的东西。
走出了山林,看到了村子,向村子大步走去,走了一段突然停下,转身看向山林,一下惊住了,刚刚才走过的路哪里还看得到。
木文斌知道师傅一直十分神秘,一年四季都是一身长袍,看着夏天就热冬天就冷,这么多年就只是吃些野果鱼虾从来没生过病,每天都去采药但那些药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数年来除了自己从来没有外人找到过师傅,好像其他人根本找不到似的,但后来不知怎么的每天会有那么多病人进来,并且没有一例有相同病症的。每次疑惑的问师傅,他是哈哈一笑说自己是神仙,开始木文斌相信师傅就是神仙,但随着年龄增长哪里还相信什么神仙,有时候还会自嘲是不是神棍啊。
木文斌也不再多想,直接就回了家,但从那天开始就很少会笑,爷爷奶奶问他也什么都不说,只有陪小妹玩耍时候才会出现笑容。
开学以后就回了学校,把找到的三株人参卖给了百草堂,年份都在十五年左右,王掌柜看这孩子不容易,就以每株五千块给收了。虽然这些钱够他用很长时间,但是他仍然经常去百草堂打零工。
五年大学很快就过去了,五年来再也没见过师傅,甚至连到师傅那里的那条路都找不到了,五年后大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