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昌没有说话,只是向身边的全息模拟形象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够了。”
零言简意赅地汇报道。
虽然心中想过无数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但听到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吕永昌还是不由陷入了沉思。
二氧化碳不够了?
啥玩意儿?
“炼钢厂停工了?”吕永昌下意识询问道。
在nero带来的暴雨冲刷下,无数赤铁矿粉末被冲刷至河道以及河流的入海口,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早在一年半前,在投放大气改造者一号的时候,曙光星上便开始大肆建造炼钢厂。
在机器人的建设下,曙光星上,很快便耸立起一个又一个的高大烟囱。
为了加快建造和冶炼效率,每一座炼钢厂的风格都显得无比粗犷。
大量的赤铁矿粉末被投入其中。
在高温下,赤铁矿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了大量的铁单质和二氧化碳。
按照一开始的计算结果,曙光星上的赤铁矿足以为大气改造计划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
“并不是。”零迅速否认道,“所有炼钢厂都在正常工作,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符合预期。”
“那为什么……”吕永昌眼中疑惑更甚。
“是大气改造者一号的问题。”
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毛正志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大气改造者?”
“对。”毛正志不紧不慢地走到吕永昌身边,抬起头看向正前方全息投影中缓缓转动的曙光星卫星图像。
“或许是因为超重环境的影响。”
“又或许是因为高浓度氮气环境的原因。”
“再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具体原因我们正在查找当中。”
毛正志耸了耸肩,有些无奈地摊开了双手:“总之,我们发现,曙光星海洋中的大气改造者一号的“工作效率”比实验室中高了不少。”
吕永昌恍然大悟。
“就是说,如今炼钢厂产出二氧化碳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大气改造者一号的转化速度了?”
毛正志点了点头:“大致就是这个情况。”
“按照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下降速度,估计,再过一个月,大气改造者一号就会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低而停止光合作用。”
“届时,大气改造计划的完成时间可能会大幅度推迟。”
吕永昌眉头微微皱起,随后又迅速舒展开来。
“既然如此,大量制造二氧化碳就是了。”
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事。
也正是如此,毛正志才会不慌不忙地来和吕永昌聊天。
“您准备怎么做?”毛正志眼神微微一动,好奇地询问道。
吕永昌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当然是最简单的工业方法。”
“高温灼烧碳酸钙。”
……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至于碳酸钙,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有水,有二氧化碳,有岩石的曙光星上,碳酸钙的储量并不少。
洪水冲刷掉地表的赤铁矿粉末后,大量碳酸钙矿产便露出了地表。
和工业制取不同,此时的人类,并不需要考虑二氧化碳的存储问题。
换句话说。
他们只需要找到一个碳酸钙储量相对丰富的区域,然后加热地表,就可以轻松地制造大量二氧化碳。
……
时间飞逝。
地球历2388年3月2日。
在大气改造者一号的持续作用下,大气中的氮气浓度已经开始逐步下降。
氮气的大量减少,让曙光星大气变得稀薄起来,大气压强也随之降低。
和原先相比,此时的大气压强已经降到了18个标准大气压。
虽然距离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却让生活在封闭式城市中的人们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希望。
这几年来,因为生存空间不足,科学院并没有继续唤醒冬眠中的人类。
一号城市科学院总部,一间独立办公室中。
吕永昌仔细地翻阅着身前的小型全息影像。
投影中,是一份份设计图纸。
那是小行星级星舰的设计图纸。
这段时间,科学院已经基本掌握了三级文明的基础武器。
也正是如此,新一代战舰的制造项目也被提上日程。
和以往的彗星级战舰相比,小行星级战舰体积更大,性能更强。
其中,【金乌】系列战列舰长度达到了原先的两倍——三千米。
至于【饕餮】物资储备舰、【工程舰】、【家园舰】这些功能型星舰,体积增幅更加巨大——设计长度达到了五千余米。
截至目前,还没有问题出现。
轮到旗舰【地球号】的设计方案时,问题出现了。
在设计过程中,小行星级旗舰的规模参考了拉托尔文明的旗舰。
虽然拉托尔文明的旗舰属于四级文明,但在一众科研人员看来……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战舰规模肯定是越大越好。
至少,在目前阶段,战舰规模越庞大,它就能容纳更多的武器装备,拥有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这也就意味着更强大的战力。
地球时代有句古话说的好。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拉托尔文明旗舰,长度达到了万米级别。
也正是如此,小行星级【地球号】的规模,在设计过程中也向着万米靠拢。
于是,问题出现了。
根据零的模拟,即便他们真的造出万米级别的【地球号】,
这艘【地球号】也将成为一个堡垒,而不是星舰——它的机动性会下降至一个极点。
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动力问题。
至少,在目前阶段,人类还没将可控核聚变这项科技彻底“榨干”。
加装更多的霍尔推进器,以及更多的核聚变反应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这艘巨无霸级别的【地球号】动起来。
排除了动力问题,剩下的,就是舰身材料问题了。
根据零的模拟结果,【地球号】只要进入前进四状态,舰身就会发生大幅度形变。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了拿出强度更高的舰身材料,就是大幅度缩减【地球号】的尺寸。
六千米,这是零计算得出的极限尺寸。
换句话说,按照目前的科技,人类星舰的规模,被材料科技死死地限制在了六千米以内。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