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高悬的月亮如李白诗中的白玉盘,依然皎洁。
也许是聚餐时酒的力量,也许是房间里弥漫书香和音乐的温暖宁谧氛围,亦或者是巴赫的g弦之歌,让时间的河流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缓慢仿佛停滞,所有人如同回到澄澈的青葱时代,返璞归真,卸下了面具,拉近了距离,轻松自在的谈着笑着当然,所有人都互相加了微信。
送同学们回家的时候,站在小区的草地上目送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的身影时,江静忽然理解了李白的另一首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欢笑声中区终人散,月光下金水寒挺拔的身影,更显颀长,但也有一丝寂寥。
远望的江静忍不住拿起手机,定格所有人远去的身影,以及这个颀长的身影。
月光下的背影就像一个故事,像一幅画,又像一曲无声的音乐在悄悄流淌。
江静站在窗口看到这个身影驻足抬头望向月亮似又回望自己的楼层。月色如水,草木静默,只有河边蛐蛐的声音微鸣。
也许是这一刻的氛围烘托,也许是小酌一杯的激发,也许是久违的同窗之情唤起了隐藏的情怀。很少发朋友圈的江静也忍不住发了一个朋友圈,配图是高悬的月亮下所有人的的背影以及长长的影子。配文来自苏东坡《承天寺夜游》中那两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发完朋友圈,江静就开始打扫整理,等洗完澡出来,翻看手机发现了很多点赞,留言无非就是感怀同学情谊吆喝着多聚之类。江静没看到金水寒的点赞,但却收到了一条微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很简洁的一句话,也没有用任何表情。这是一个小时之前发的,夜已经深了,江静仅回复了一个龇牙的笑脸和月亮的表情。
江静本想把金水寒月下背影的独照发给本人,但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算了。也无非如此。大学毕业之后数年没有见过了,同学聚会的结果无非是被拉进了又一个新建的微信群里罢了,仅此而已。这个群里偶尔有人发点热点新闻或者家乡新鲜事,或者在其他城市工作出差来京相邀聚餐的消息,其他也是平淡。都是各有生活或者各处不同圈层的人了,甚至还有不同级别,即使彼此了解当初的家庭以及所有学生时代的糗事丢脸事,就算所有人都清楚学生时代发生的那些懵懂无知的爱或者不爱,甚至那些所谓的感情纠葛,那又如何,不过是一场注定要醒的玫瑰色的梦,而且都已经过去了,已经遥远得仿佛相隔一个世纪之久,早就无人在意了。
现在,每个人都主动或者被动困在各自所在的圈层里,社交礼仪或者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说的也只是那些不咸不淡的事情。没有谁会轻易主动跨出一步到别人的世界里,更不会轻易打开自己的心扉,让别人来到自己的世界里。
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人生,无须悲哀,也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分辨什么是非对错。无论多大的变动,或者多惊人的事件多震撼的感受,在现实的洪流里都可能一丝涟漪都没有。
所以江静有一种很冷静的悲观,摆正自己的位置,在适合自己和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也许有想法,但任何事都不会有过度的期待。不必苛求也无须追问,礼貌对待即可。也许压在内心深处还有很多话很多感受很多想法,但也并不是轻易就说出来,也不是必须要说出来。
更重要的是,她根本不了解金水寒。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