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钟,李翰林和小赵他们就回淮河城了。李翰林还要在下班前向组织部长汇报,所以,他们就提前往回赶。还是小赵驾车。李翰林笑着说,车别开得太快,注意安全。小赵说,快吗?不快吧?李翰林说,你当然不觉得快,现在,你就是开飞机也不会觉得快。小赵笑了,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了。淮土镇这段时间,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已让他看到李翰林的另一面,他并非总绷着脸一副很严肃的样,并非总阴沉着脸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神情。他也会笑,也会偶尔说几句带荤腥儿的话儿。他也会谈他的爱情,谈他爱的几个女人。小赵渐渐喜欢他了,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他的官儿,更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有时候,两个人只限于工作上的交往,那么,他们永远都不能全面了解对方,永远都可能保持一种距离,然而,一旦有过那么几天的生活接触,他们的关系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要么更喜欢对方,要么更厌烦对方。李翰林和小赵属于前一种。小赵说:“我发现,你对别人和对王晓昌的态度不一样。”李翰林问:“怎么不一样?”小赵说:“你对他更严厉,更敢批评他。”
李翰林笑了,说:“对于智者,你可以迂回,但不可以批评他,因为,他会知道,你是为他好。对于普通人,他悟不出来道理,就只能批评了。”小赵问:“你认为,整个淮土镇事件中,代镇长陈宏是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他是做的很好啊,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李翰林说:“我并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而陈宏是夹杂中间的导火索,他起到了点燃导火索的作用。开始,我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猜测主要责任还偏向于王书记。经过这几天的调查,我认为,王晓昌和洪麻子闹矛盾,主要责任还是在洪麻子这边。当然,镇委王书记也有一定责任。两个人闹矛盾,我的观点是,本来是谁都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首先一人五十大板,打了再说,可谁知洪麻子就一命呼呼了。现在谁的板子也不想打了。
小赵沉默着。李翰林笑说:“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小赵问:“那我们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李翰林说:“该解决三个人的思想问题。”小赵不解地重复了一遍:“三个人?”李翰林问:“没想到吧?”赵老老实实地说:“没想到。”李翰林说:“哪三个人呢?镇委王书记、代镇长陈宏、镇委副书记李立群。”
他说,镇委王书记对我们还不信任。他一直在躲着我们。因为他对他的三大基地,信心也不足,他把太多的人力财力投入了三大基地,这是有逆于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代镇长陈宏要抓住他年轻气盛的心理,给他上一堂政治课,以防止他再犯前任镇长洪麻子的毛病。
他说,最后一个就是镇委副书记李立群。他既能支持镇委书记,又让镇长知道这是组织程序。可见,这个人不简单。从前镇委王书记有许多话是想通过他向洪麻子解释的,但他洪麻子是怎么说的呢?他向镇委王书记反馈情况时,又说了些什么呢?这都不得而知了。他在书记镇长之间扮演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应该说是一个桥梁发挥的作用,这个桥梁作用,我们要让副书记发挥出一种积极的作用,只要这样,今后这个镇班子才会精诚团结,一心一意搞好发展。”
小赵似乎有点明白了。他说:“我觉得,李立群有个内心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洪麻子死后,镇长这位置空了,而不是陈宏代替镇长,李副书记可能认为这个最佳人选是他?”
李翰林笑着说:“完全是猜想,但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这就是问题所在,但是现在的局面不是这样,而是镇长已经确定了陈宏来代替,那李立群会服气吗?他会起到一种积极的协调作用吗?就怕他背后说话,那样还会出现新班子不团结的现象。”小赵也笑了。等到了淮河城,李翰林想自己不能掌握向组织部长汇报的时间,也不知这个时候,杨部长有没有时间,就安排小赵说:“你准备从那下车呢?”。
小赵很理解地说:“你有事就不用送我了。我就在这下车。你从这边到市委大院路很近。”说着,他已把车停在路边。小赵下了车,开了后排座位的门拿行李。
李翰林没说话,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小赵提着行李急走几步,回过头说:“李书记,我下车了,回头等你的通知。”李翰林一边点头一边把车再次启动着。他打电话给组织杨部长,杨部长说:“我在办公室等着你呢。”于是,李翰林便担心,向他汇报时,杨部长会拒绝他的回城请求。
杨部长就开始接待了他,与他谈话时,说是希望他继续在留在淮土镇观察一段时间,至于他的问题,组织上会给他一个很好的安排的。李翰林于是就说:“我现在留在淮土镇简直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了,那里的工作已经趋于稳定,王晓昌在书记干的也很好,自己在那整天的闲着,没事情做,很无聊。自己觉得还很年轻,不能不做事儿啊!”
杨部长说:“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知道吗?我想组织上会很快考虑你的问题的。就会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好好干工作,不要有什么思想上的负担。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提出来。
李翰林说:“我怕自己资格不够?”杨部长笑了,说:“我理解,我理解你的心情。”
他说:“好,时间也不早了,你回家休息吧,记住!你要按自己的思路继续干下去。还是那句话,有事及时向我汇报。”
从组织部长办公室出来,李翰林的心情跌入了低谷。李翰林也不等电梯了,直接跑楼梯,
李翰林预感到自己在淮土镇将是一个茫茫无期的漫长等待了。
他就开了手机。就给小赵打了电话,告诉他明天一大早回淮土镇。小赵一脸的愕然,但还是勉强的说了句:“好,李书记听你的指示。”
一天,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有点事要去见找那位台湾老兵,问李翰林是不是也一起去。李翰林也正有这想法,就带了小赵一起去了。
那是上午八点多,阳光很灿烂了,七、八人坐着镇政府的面色车,一路说说笑笑。经过工业园区的时候,就见代镇长陈宏的车停在路边,代镇长陈宏带着几个外地人在工业园区走走停停,指指划划的围了上来。
他们在议论纷纷说:“自从洪镇长死了之后,新镇长陈宏没有多少能耐,一个老板也没见引来。
有人说:“我们这偏远地方,瞎了眼的才会来投资。”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这招商引资是这么好搞的吗?这企业是这么容易引进的吗?”有的说:“其实,我们淮土镇就不适合搞工业,搞三大基地才是正招。陈宏镇长也这么认为,所以,他常常说要非常规出招。”大家笑。
车继续向前走,到了一个岔路口,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我们拐拐道,先去看看那台湾老兵。李翰林问,台湾老兵还住在乡下吗?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台湾老兵每次回来都住乡下。他说,台湾老兵住乡下比住酒店还舒服。车拐下支道,又走了十多分钟,就见前面有一条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村头有一幢三层别墅。那别墅是新盖的,朱红色的墙在绿的树枝叶里摇曳。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那就是台湾老兵在乡下的别墅了。小赵说:“他平时又不在家,怎么盖这么大幢别墅。”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笑着说:“人家有钱,有什么办法。手指缝漏掉的,也够盖这别墅了。”小赵说:“平时他不在,就这么空着?”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请了几个亲戚打理。”那台湾老兵似乎已经等了多时,一听见车声,就迎了出来。台湾老兵八十多岁,但很健壮,声音洪亮如钟鸣一般。李翰林早听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他在香港开了几十间连锁糕饼店,是台湾的食品大王。前几年,才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便每年回来乡下住三两个月。见了面,李翰林觉得很面熟,想起以前好像在市政府见过多次。他每次回来,市政府领导总要宴请他。台湾老兵握住李翰林的手时,也觉得面熟,看了好一会,不肯定地说:“我们应该见过?”李翰林说:“见过见过。”台湾老兵说:“我们还一起吃过饭。”李翰林说:“吃过,吃过。”台湾老兵“哈哈”大笑说:“我们算是熟人了。”李翰林也笑,便说了一番客气话。
也没有什么具体事,就是来看看台湾老兵,所以,台湾老兵就带李翰林他们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参观他的别墅。镇委副书记李立群不是第一次来,就没跟着上二、三楼,于是,台湾老兵便当着李翰林和小赵的面说了许多镇委副书记李立群的好话。说他热心肠,肯帮人,每次回来,对他都照顾得很周到;说他不止对他,对所有回来的华侨都很热心,华侨提起他,个个都赞,在华侨中很有威信;又说,政府配置干部的时候,应该考虑考虑到当地情结,他说,他并不反对外地人到淮土镇当领导,但像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这样在当地和华侨中有这么高声望的干部更应该考虑。台湾老兵似随口说来,说得轻轻松松,却说的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李翰林听得也一脸的笑,一脸的轻松,心里却想,这台湾老兵在商界摸爬混打了一辈子,可见其功力深厚。
他想,镇委副书记李立群只是来看看台湾老兵吗?用意是否便在于此?他想,这次外出探访,镇委副书记李立群是否另有目的?
他深藏不露,以不变应万变,看看这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还要干什么?
台湾老兵在外县办的企业也颇具规模。如果,与张老板的企业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翰林问:“当初怎么不回自己的地头办企业呢?”
台湾老兵说:“我们淮土镇虽然与这里不属于一个行政区。但淮土镇人有一个习惯,只要进城,都来这边因为这边近。现在,很多淮土镇人都在这边买商品楼做生意在这边发展。台湾老兵说,当然,那时候,也没想到企业会发展得这么大。”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便跟李翰林说台湾老兵的轶事,说文化大革命那阵,台湾老兵很风光的,是学毛著积极分子,学毛主席语录过目不忘,一口气能背诵好几首,且字字清脆,一字不漏,说那时候,他还在上小学,经常听台湾老兵到他们学校作报告,讲学毛著体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台湾老兵笑,说过去的事了,过去的事了。李翰林问台湾老兵:“你是不是想在淮土镇投资?”台湾老兵说:“摊子铺得这么大,不是想迁就能迁的。”
小赵问:“王书记不是一直在与你浅谈吗?说你有这意向吗?”
台湾老兵说:“我正准备扩大企业,建上一个车间,或者说办一个分厂,王书记和我谈过这事,希望回淮土镇办那分厂。他太热情,也很有诚意。”
小赵说:“镇里已经化大力气搞了一个工业园区,正等你回去投资呢。”
台湾老兵说:“我知道,我回去看过,王书记也和我谈过好几次,给我的条件也很优惠。”
小赵说:“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进驻,可以带旺工业园区,拉动淮土镇工业发展。这样,镇的税收会快速增长,也解决了淮土镇的就业问题,镇政府、淮土镇的乡亲都得益。”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这个道理他也懂,可是办企业不是搞慈善机构,企业也要考虑企业的自身效益。”投资要讲环境
小赵有点不高兴,想这镇委副书记李立群当做淮土镇的领导,竟也真有一套,潜台词就是淮土镇的投资环境不好,这是什么话,他说:“回淮土镇就没有效益吗?我想,只要淮土镇委、镇政府给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条件,这应该是三赢的大好局面。”镇委副书记李立群笑,说:“你还年青。”小赵很不服气,还想争辩,李翰林插话支开了话题。他又问台湾老兵:“你的意思呢?”台湾老兵说,我也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但我又不得不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台湾老兵说,我要考虑到运输费用,考虑到管理费用,考虑的问题很多。办企业环境气候很重要。我说的环境气候不是刮风下雨的天文环境气候,是办企业的环境气候。
台湾老兵说,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我的企业需要一颗专用镙丝钉,还要跑回来这边购买。
小赵很尴尬。李翰林说:“我也说一句老实话。镇长说要把你引回淮土镇,我心里也觉得不可能。像你这样的企业发展,这边的市委、市政府也会重视,也会给你最优惠的支持,而且,这里毕竟是市区,各种条件都比淮土镇优越。今天,听了你这番话,我认为是实话。”他说:“但是,我又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把实话告诉王书记,"台湾老兵说:“他太热情,太有诚意,我怎么好当面回绝他。”
李翰林说:“你这样,反而害了他,害了淮土镇王书记。”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台湾老兵早就把他的意思告诉我了。原先洪麻子没死的时候,我也跟提了好多次,但他就是听不进,就是要一意孤行,事后我就跟副镇长陈宏陈宏聊了这件事,但是,他也没有这个能里能够说服老人,我也没办法。”
李翰林开始明白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这次带他们来的目的了。他是要他知道,王书记以及代镇长陈宏根本没有能力把台湾老兵引回去。他们是在台湾老兵办公室说的这番话。办公室里只有他们四个人,其余一起来的人没在台湾老兵的企业。他们到市区办别的事了。
台湾老兵的办公室很宽敞,当中挂着一副邓小平像,可见他对邓小平的尊敬,也许,这也让他常常回想起他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年青人。他们坐在一起喝工夫茶,边喝边聊,后来,台湾老兵接了几个电话,就坐回他办公桌那张大班椅了,因此,他们的谈话就有一种远距离的感觉,不过,李翰林觉得他说的都是实话真话。
这时,电话又响了。台湾老兵听了一会,对着电话说:“你过来吧。”过来的这个人,让李翰林震惊。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时,所有人的眼光都投了过去。小赵的眼光是迷惑。镇委副书记李立群的眼光是一亮,李翰林的眼光是惊愣。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