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气着实不凑巧,飘起了蒙蒙细雨,要说这天也怪了,都已经到了盛夏,北平还能下小雨,一般不都是暴雨吗?

    何秋心里暗自稀奇,难不成现在就到了网传的小冰河期?

    何秋难得的又起了个早,又不想再回去睡回笼觉,只得换身便装和徒弟陈四维一起打着油纸伞出了王府。

    身边还跟着一个王府的小厮,何能,据王府管事所言,这小子最清楚北平城里的事了,也算是个包打听。

    出门前,何秋审视了几眼这个叫何能的小厮,这小厮看着极为机灵,不过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怕他太机灵。

    何秋严肃的给何能说:“咱们今天约法三章。”

    何能点头,“好嘞,先生您说。”

    “第一,万事不能报出我的名字。”

    “嗯。”

    “第二,万事不能报出我的名字。”

    “嗯。嗯?”

    “第三,还是万事不能报出我的名字!”

    何能摸不着脑袋,“先生说的不是一件事吗?”

    何秋认真的点了点头,“对,但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何能懂事的应下了,拍拍胸脯保证,今天的事绝对不会透露出去。

    何秋松了口气,这才讲明今天要去做的事,其实也不难,就是找枪手。

    不过写的内容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问题,这枪手不一定能找到。

    讲明了自己的要求,何能的脸色有些诡异,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领着他们一路往北城区走,边走边介绍,那边的书局更多主打地下市场,适合传播一些风月小说。

    没错,这次出来,何秋不仅要把《红楼梦》给刊印了,还打算找个人把《金瓶梅》写了,何秋友情提供大纲。

    之所以先来这,就是因为大书局压根不用费心思找,自己上门后,有王府的背景,《红楼梦》的质量还在那摆着,不怕没人出版。

    但这本《金瓶梅》就不好弄了,风月小说毕竟过于低端、艳俗,涉足这行的文人本就不多,若是没有何能这种熟门熟路的人,怕是连面都见不到。

    说起来熟门熟路,何秋心里也暗暗唾弃何能,这小子看起来一脸正经,不想私底下还是个常看风月小说的闷骚货。

    北城区这里,相比于王府所在的地方,市井气息更为浓郁,一路走来,吆喝声不绝于耳,陈四维看着街面上卖的东西,极为好奇。

    何秋看出来了,不由分说的拉着他先买了三串冰糖葫芦,三人一人一串,又给他买了两个小玩物,让他拿在手里玩。

    陈四维看起来不好意思极了,只能认真的向何秋道了谢。

    何能先到了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局门口,打听了一圈,私底下找到书局的老板,使了点银子,问出了常来这供稿的人里谁的文笔最好。

    老板给了个地址,就在附近一家小庙里,那位穷书生姓赵,自称是赵宋后裔,祖上还阔过,不过现在多在市面上画些春宫图,写点小说,靠这个维持生计。

    何能回来给何秋一说,何秋心想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人才吗!

    立刻让何能领着到那家小寺庙里,找人去。何秋和陈四维就站在外面等着,这事反正他不出面,价钱可以开高点。

    何能进了寺庙,找上那位赵宋后裔,这位老赵也就三十来岁,看上去一团和气,却想不到一手风月小说写的极妙。

    说起来,何能还看过老赵写的文章呢,想起来这个,何能的心里就有些骚动。

    何能先是跟这位老赵聊了聊他之前写的风月小说,吹捧了几句,老赵顿时把他引为知己。

    等到何能把何秋给的大纲交给老赵时,老赵更是拍案叫绝。这么精彩的一个故事找上门来,要是不答应,简直对不起自己。

    当即直言希望能由自己全程创作,既然份属同道中人,他还可以免费提供插画,不过这润笔费,他不愿意要买断,想要拿分成。

    老赵提到的这个,何能当面可做不了主,犹豫了几番,跟老赵说声稍等,出来寺庙,找上何秋,细说了这个事。

    何秋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他也不缺这么点银子,只是图个乐子,若是能激起其他人的创作欲望,添几本前世没有的著作,那更好。

    何秋也给出了自己的条件,“你先让他写出来前两回,让我看看稿子,若是可以的话,后面就都交给他,这些条件也一并答应了。”

    何能转身回了寺庙,把何秋给出的条件和老赵说了,如果过稿,利润双方五五分成,老赵慨然应下,何能就把前两回的大纲给他留下了。

    听到老赵如此自信,何秋甚为满意,想到不久后可能就能欣赏到这本著名的世情小说,不由得对自己的机智行为点了个赞。

    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让何能带着何秋两人跑到北平最大的书局,把抄录好的《红楼梦》和燕王府的名帖递上去,这点小事,让何能自己去谈就好了,肯定是吃不了亏的。

    何秋自己则和陈四维兴致盎然的逛起了前面的书铺,何秋先跑到杂书这块,看了看,简直大失所望,连连摇头。

    这个北平最大的书铺,里面的杂书照样很少,要么是《三言二拍》、《窦娥冤》这些陈旧小说话本,要么就是佛教、道教的经典,至于近年来的文学作品,水平嘛,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倒是边上放的科举范文多如牛毛,不止是北平一带的,江南等地的乡试范文也能在这里看到,还都是三年以内的。

    印刷质量也极好,纸质是上乘的宣纸,用料扎实。

    何秋帮着陈四维挑挑拣拣拿了几本,他虽不懂科举的制文,但晓得看别人挑什么,就他观察到的,这边的士子们买最多的是江南一带的文集。

    看来江南一带的学风和学子质量确实要高出别地不少啊,连北平的学子都喜好那边的时文,要知道各地的乡试可都是分别独自命题的。

    若是真的一门心思只想考试,完全不用看江南的文章。

章节目录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武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38章 书局,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一本书并收藏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