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学堂,若是能请到当代大儒来给孩子们启蒙,授课,那得是多风光的事啊?
郁然光听着就觉得兴奋,若真能请来当代大儒,那附近的孩童,说不定会因此而改变人生命运。
生怕慕云渊只是说说而已,她赶紧套话:“那就这么说定了,学堂建好后,你负责把大儒请来。”
她那点小算盘怎能逃得过慕云渊的眼睛?
慕云渊垂眸,笑而不语。
虽郁然说过不记得当年的事,但在慕云渊心里,小鱼儿就是他的女儿。
他不说,只是不想逼她罢了。
他的女儿,自该从小接受大儒的教导。即便她不提,他也会安排人来。
看郁然如此急着要他的保证,他唇边弯起浅浅的弧,微挑眉“嗯”了一声。
“成交。”
郁然拍掌敲定。眉眼都洋溢在喜悦中,冲淡了白天的糟心事。
慕云渊受她感染,心情倒是跟着放松下来,浅笑道:“修建学堂如果需要帮忙,就说。”
郁然现在还算有几个可以用的人,宋大明,方大郎两人已经成了她的左右手。
修建学堂的事,她只要出钱,在让宋大明来找工匠,就可以开工了。
这点事倒不用慕云渊帮忙。
但请大儒的事,有慕云渊出面,肯定是不同的。
便给慕云渊添了汤,弯着眉笑道:“修学堂的事,我自己可以搞定,但请大儒的事,还要拜托摄政王多费心些。”
“可以。”
慕云渊唇角微弯,淡声应下。
吃完饭天色也不早了,慕云渊吩咐护卫暗中保护郁然和小鱼儿,便也离开西溪村。
郁然说到做到,翌日便去找宋大明。
西溪村附近方圆十里,都没有一个学堂,听说郁然要在村里盖学堂,宋大明和杨三娘都吃了一惊。
杨三娘首先想到的是钱的问题,盖了学堂,以后请先生也是一笔费用,这费用谁出?
村里很多人家都还住着茅草屋,连房子都盖不起,又如何交得起孩子上学的束脩?
这到最后,只怕还是落在郁然肩上。
她有些为郁然心疼银子,拉着郁然道:“我知道你是好心,可咱们西溪村是什么样的,你也知道。
大家未必交得起束脩,这最后只怕又落在你身上,你出了银子修建学堂,到头来,还要自己掏腰包给先生付月钱,如何对得住你。”
“是啊,修建学堂就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日后的花销也不会小,郁妹子可要想好了。”
郁然知道他们也是好心,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有她在,一定能带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
以后村子里家家户户种红薯、辣椒这样的经济作物,还有杂交水稻这样高产的粮食作物,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便笑道:“没关系的,困难只是一时的,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杨三娘看她如此胸有成竹,倒是也跟着高兴起来,“你啊....我活了半辈子,还没遇见像你这样好的人。”
这一顿夸,倒让郁然不好意思了。
宋大明看郁然主意已定,便也没再劝。
便说:“我去找里正,让里正划一块地出来,这毕竟也是村里的大事,去官府落契这样的事,就拜托里正去办。”
南钺国鼓励民间私办学堂,只要到官府落个契便成,不需要额外的批文手续了。
郁然一听便点头赞同。里正是村里说话最有分量的人,有他出面,自然更好。
郁然取出银票,让宋大明去找工匠的同时,顺便上银楼兑银子,准备石材。
她则回去画一些简单的图纸。
既然附近的孩童都可以来上学,便要考虑到路途遥远的孩子,她打算盖一排宿舍,给那些路途远的孩子住。
还有先生的住宿,也一并都建了。
宋大明很快找到里正,说起郁然要出钱盖学堂的事。
“太好了!”里正激动得站起来。
他家两个孙子,正是上学的年龄。他有心培养子孙以后读书科举,若是村里建学堂,孩子吃住在家里,倒能省了不少花销。
宋大明眼看里正也有自己的私心,便借机道:“是的,郁家妹子都出了钱,里正看看,咱们村里还有哪块空地,拿出来给郁妹子盖书院呗。”
里正想也不想,当下就拍板定下,“这好办,咱们村头那一块旱地,种豆子也不结果,空了这些年,用来盖学堂再好不过。”
宋大明便笑道:“那落契的事,便麻烦里正了。”
里正忙摆手,“不麻烦,我这就找人划出地来,再去官府落契。”
宋大明道:“我去找工匠,还要去城里买石材砂浆,那咱们便分头行动。”
“行。”里正答应下来,找来村里几个闲着的汉子,去村头拉线划地界。
村里人听说郁然出钱盖学堂,喜得见人就说,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这事便传遍了全村。
“郁妹子出了那么多银子,盖学堂便算我一个,我可以当个泥瓦工。”陈山水第一个站出来,愿意出力帮忙盖学堂。
李三田也加入进来,“也算我一份,我虽不会砌墙,但可以挑水帮忙和砂浆。”
“里正,我也可以的,可以帮忙拉沙子。”
村民们看到陈山水和李三田都表示要帮忙,那些想送孩子上学的,便主动加入进来。
没一会儿,竟凑到十几人。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