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不与傻瓜论短长(第二更)-红楼之庶子风流全文下载
第六百六十五章:不与傻瓜论短长(第二更)-红楼之庶子风流全文下载-庶子风流-一本书
庶子风流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足足半月,直到元宵,叶春秋大多时候都在营中度过,做人将心比心,将门生们丢在营里操练,自己却躲一边,叶春秋不免于心不安。
等过了元宵,鞑靼人终于来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前来巡营,主要是教授镇国新军迎接外使的礼仪。
叶春秋让王守仁前去接待,自己则关在营里构思着冲床和铣床,有了高温的熔炉,就得有生产的机械,眼下的水力锻机虽然够用,却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才好,毕竟现在只是冲压一些最基本的板甲零件,而将来,有太多太多要做的事。
到了正午,叶春秋得知礼部和鸿胪寺的人未走,便信步去那儿拜谒一下,刚到帐外,便听到了谈笑的声音。
“不错,不错,赵大人高论,后主若不失国,岂有这凄凄惨惨切切,下官偶得一诗,也颇为有些意味”
“快,快吟来听听,张郎中看中的诗,想必是不会差的”
众人不禁笑了。
当叶春秋走进去的时候,便见王守仁忝居在末座,其余是几个绯衣的官员,各自坐定,捋着长须言笑。
其中一个,还是叶春秋的老熟人,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张仪,当初他维护倭使,对叶春秋很有意见,此后因为叶春秋暴打倭使,他还据此上了几封奏疏,可惜没有得到大家的共鸣,最后也就作罢。
见了叶春秋一身银甲携剑进来,几个官职卑微地要起身行礼,唯有礼部的郎中和鸿胪寺主客郎中张仪依然安坐。
叶春秋与众人见了礼,道:“诸位大人入营,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这礼部郎中一看就是老好人,带着笑意道:“哪里的话,正好来你这儿躲躲闲,听一听诸公高论。”
叶春秋抿嘴淡笑道:“难得诸位大人有此雅兴”
官场上的这一套,叶春秋再熟稔不过了,行礼如仪,说话也使人如沐春风,他正待还要说,坐在一旁的张仪却是面带笑容,突然打断了叶春秋:“叶修撰何故带甲来见?”
他这一问,帐中的气氛不禁尴尬起来。
确实叶春秋乃是修撰,不过他是兼任传奉的参事官,因而在此练兵,可是按理来说,叶春秋理当头戴乌纱,穿着麒麟服来见才适合。
只是有时大家不会很在意,所谓的礼节,本就是如此,大家只需知道,人家没有对你不尊重,也就不会去在意了。
不过张仪却是心里依旧带气,他依然对叶春秋杀倭使之事怀恨在心,现在见叶春秋风生水起,遇到机会,便不免想要讥讽一句。
你看,今日在座的,可都是礼官,结果你却一身戎装来大煞风景。
众人都尴尬地笑了笑,觉得张仪的话不合时宜,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好为叶春秋说话,这很好理解,若是闹起来,这件事传出去,难道堂堂礼官可以无所谓叶春秋的失礼之处吗?
士林清议变幻无常,谁知道大家会不会因此而抨击叶春秋有失礼之处。
张仪含笑看着叶春秋,目光却带着咄咄逼人的锐气,他是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品级比叶春秋高一些,最重要是看不惯叶春秋,训斥一下叶春秋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王守仁小心翼翼地看向叶春秋,他知道叶春秋此时肯定是有些委屈的,却不知春秋会不会因此而震怒,反而做出更加失礼的举动。
孰料叶春秋只是莞尔一笑:“我若不为此,张大人哪得坐谈?”、
一语而出,张仪脸色骤变。
我如果不穿着铠甲,不带着宝剑,不想着保家卫国,你还能够在这样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下与人清谈吗?
这句话,既带着讽刺,又表明了叶春秋的志向,一句坐谈,更是将他不知人间疾苦,不晓边镇烽火连天,却在此大言不惭、高谈阔论的嘴脸毕现出来。
张仪恨不得立即跳出来反驳,可是偏偏,他竟是发现找不到说辞,何况继续据理力争,似乎也只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索性厚着脸皮不曾听到叶春秋这句话的样子。
这时,礼部郎中发挥了老好人的本色:“急报已经传来,小王子率五百精骑,已至宣府,他们马快,也就三日之后便可抵京,本官奉刘公之命,特来巡营,见镇国新军有章有法,军纪森严,阵容整齐,料来是不成问题的,刘公的意思是,新军既要有礼,也当有节”
张仪禁不住插了一句:“就怕节太多,礼却少了,镇国新军万不可闹出什么事端,如若不然,叶修撰,这个责任你得担着。”
叶春秋没有理他,反而客气地对这礼部郎中作揖道:“多谢大人指教,下官定不辱使命。”
这郎中捋须道:“好说,好说,都是效命而已,叶修撰的新军,早已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见一旁的张仪被叶春秋冷落,怕张仪又说什么怪话,又要闹出什么争执,可就不太好说了,便道:“好啦,我等也可去交卸使命了。”
他站起来,带着诸官告辞,叶春秋送他们出了辕门,张仪心有不忿,便径直先坐上了轿子,礼部郎中却很尴尬地一笑,朝叶春秋道:“叶修撰,不必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老夫素知叶修撰为人坦荡,才识过人,自也该是胸襟宽广。”他深深地看叶春秋一眼,道:“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几个使人不快的人,习以为常便好。”
叶春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大人指教的是,下官定当铭记在心。”
这郎中点着头淡然一笑,打起精神道:“不必相送了,三日之后,朝阳门见吧。”
这一干礼官各自上轿,鱼贯出了辕门。
王守仁随叶春秋一道在此相送,原料叶春秋定是怒气未消,却见叶春秋面上若平常一样,只是目光沉着地看着去远的车轿,这身穿着银甲的少年,舒眉抿嘴,一双眼眸依旧清澈,白茫茫的雪映射在他的瞳中,那瞳中黑白相间,犹如烛火下的明珠,褶褶生辉。
(未完待续。)
等过了元宵,鞑靼人终于来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前来巡营,主要是教授镇国新军迎接外使的礼仪。
叶春秋让王守仁前去接待,自己则关在营里构思着冲床和铣床,有了高温的熔炉,就得有生产的机械,眼下的水力锻机虽然够用,却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才好,毕竟现在只是冲压一些最基本的板甲零件,而将来,有太多太多要做的事。
到了正午,叶春秋得知礼部和鸿胪寺的人未走,便信步去那儿拜谒一下,刚到帐外,便听到了谈笑的声音。
“不错,不错,赵大人高论,后主若不失国,岂有这凄凄惨惨切切,下官偶得一诗,也颇为有些意味”
“快,快吟来听听,张郎中看中的诗,想必是不会差的”
众人不禁笑了。
当叶春秋走进去的时候,便见王守仁忝居在末座,其余是几个绯衣的官员,各自坐定,捋着长须言笑。
其中一个,还是叶春秋的老熟人,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张仪,当初他维护倭使,对叶春秋很有意见,此后因为叶春秋暴打倭使,他还据此上了几封奏疏,可惜没有得到大家的共鸣,最后也就作罢。
见了叶春秋一身银甲携剑进来,几个官职卑微地要起身行礼,唯有礼部的郎中和鸿胪寺主客郎中张仪依然安坐。
叶春秋与众人见了礼,道:“诸位大人入营,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这礼部郎中一看就是老好人,带着笑意道:“哪里的话,正好来你这儿躲躲闲,听一听诸公高论。”
叶春秋抿嘴淡笑道:“难得诸位大人有此雅兴”
官场上的这一套,叶春秋再熟稔不过了,行礼如仪,说话也使人如沐春风,他正待还要说,坐在一旁的张仪却是面带笑容,突然打断了叶春秋:“叶修撰何故带甲来见?”
他这一问,帐中的气氛不禁尴尬起来。
确实叶春秋乃是修撰,不过他是兼任传奉的参事官,因而在此练兵,可是按理来说,叶春秋理当头戴乌纱,穿着麒麟服来见才适合。
只是有时大家不会很在意,所谓的礼节,本就是如此,大家只需知道,人家没有对你不尊重,也就不会去在意了。
不过张仪却是心里依旧带气,他依然对叶春秋杀倭使之事怀恨在心,现在见叶春秋风生水起,遇到机会,便不免想要讥讽一句。
你看,今日在座的,可都是礼官,结果你却一身戎装来大煞风景。
众人都尴尬地笑了笑,觉得张仪的话不合时宜,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好为叶春秋说话,这很好理解,若是闹起来,这件事传出去,难道堂堂礼官可以无所谓叶春秋的失礼之处吗?
士林清议变幻无常,谁知道大家会不会因此而抨击叶春秋有失礼之处。
张仪含笑看着叶春秋,目光却带着咄咄逼人的锐气,他是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品级比叶春秋高一些,最重要是看不惯叶春秋,训斥一下叶春秋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王守仁小心翼翼地看向叶春秋,他知道叶春秋此时肯定是有些委屈的,却不知春秋会不会因此而震怒,反而做出更加失礼的举动。
孰料叶春秋只是莞尔一笑:“我若不为此,张大人哪得坐谈?”、
一语而出,张仪脸色骤变。
我如果不穿着铠甲,不带着宝剑,不想着保家卫国,你还能够在这样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下与人清谈吗?
这句话,既带着讽刺,又表明了叶春秋的志向,一句坐谈,更是将他不知人间疾苦,不晓边镇烽火连天,却在此大言不惭、高谈阔论的嘴脸毕现出来。
张仪恨不得立即跳出来反驳,可是偏偏,他竟是发现找不到说辞,何况继续据理力争,似乎也只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索性厚着脸皮不曾听到叶春秋这句话的样子。
这时,礼部郎中发挥了老好人的本色:“急报已经传来,小王子率五百精骑,已至宣府,他们马快,也就三日之后便可抵京,本官奉刘公之命,特来巡营,见镇国新军有章有法,军纪森严,阵容整齐,料来是不成问题的,刘公的意思是,新军既要有礼,也当有节”
张仪禁不住插了一句:“就怕节太多,礼却少了,镇国新军万不可闹出什么事端,如若不然,叶修撰,这个责任你得担着。”
叶春秋没有理他,反而客气地对这礼部郎中作揖道:“多谢大人指教,下官定不辱使命。”
这郎中捋须道:“好说,好说,都是效命而已,叶修撰的新军,早已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见一旁的张仪被叶春秋冷落,怕张仪又说什么怪话,又要闹出什么争执,可就不太好说了,便道:“好啦,我等也可去交卸使命了。”
他站起来,带着诸官告辞,叶春秋送他们出了辕门,张仪心有不忿,便径直先坐上了轿子,礼部郎中却很尴尬地一笑,朝叶春秋道:“叶修撰,不必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老夫素知叶修撰为人坦荡,才识过人,自也该是胸襟宽广。”他深深地看叶春秋一眼,道:“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几个使人不快的人,习以为常便好。”
叶春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大人指教的是,下官定当铭记在心。”
这郎中点着头淡然一笑,打起精神道:“不必相送了,三日之后,朝阳门见吧。”
这一干礼官各自上轿,鱼贯出了辕门。
王守仁随叶春秋一道在此相送,原料叶春秋定是怒气未消,却见叶春秋面上若平常一样,只是目光沉着地看着去远的车轿,这身穿着银甲的少年,舒眉抿嘴,一双眼眸依旧清澈,白茫茫的雪映射在他的瞳中,那瞳中黑白相间,犹如烛火下的明珠,褶褶生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