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又不能说立太子朕都已经被太子伤透了心,就没想过再立太子

    他只能喟然长叹“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如立储大事又岂会忘怀只关系甚重,再不可轻立。早年立胤礽为皇太子时,索额图心中怀私,提议皇太子服御诸物都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以至于太子渐渐骄纵,从这上说,索额图就是本朝第一大罪人。”

    这调调一出,满朝安静。

    所有人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字半句。就怕皇上激动之下,将他们也跟索额图来个类比。

    跟前头推选太子似的。分明奉命而行,到秋后算账的时候,倒成了他们瞧着八阿哥性子软、好操控,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果不其然。

    说完太祖未立太子,太宗未立太子后,皇上就开始感叹“自汉唐以来,太子年幼时还不显。等太子年长,左右宵小开始结党营私,鲜少有能无事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像武王一样恪守子道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现在诸皇子学问见识确实不落于人,但年俱已长成,已经分封。所属人员哪有不庇护各自主子的。就算现在立了太子,能保将来无事”

    啊这

    还真谁都保证不了。

    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巨额财富都有可能勾起人心贪欲,使之泯灭道德,甚至铤而走险。更何况这万里千山、无上权力

    都是一样的皇子,进一步号令天下,让所有人俯首称臣,退一步就很可能称臣都难落个善终。

    落差如斯大,这谁受得了

    见群臣静默,康熙才又接着感叹。言说为人臣者诸多不易,古来君王有穷兵黩武的,崇尚佛老的,任用名法的。只他登基五十多年,朝乾夕惕。上念着祖宗,下想着臣民。乾纲独断,柔远能迩,体恤臣庶,毫无私心

    狠夸了自己一通后,又回忆起当初三藩之乱,情势有多危急。他是怎么为天下计,立了襁褓中的胤礽为太子。这么多年来悉心教导,不想他长成后暴虐无所不为,不知忠孝,不识廉耻

    又双叒叕地把自己亲手培养,曾视为骄傲的胤礽好一通骂。然后才说立太子事事关重大,不可轻定,然后将赵申乔奏折发还。

    第一次试探以失败告终。

    天幸赵中乔虽因为兴南山集案被世人讥讽,但素来清介刚直,不徇私,算是个好官,也没有什么党派。此番上折,也纯纯为江山社稷着想。毕竟康熙如今六十之龄,在当下绝不算短寿,且前头还有中风之疾。

    早早立下嗣君,对朝对野都是件大好事儿。

    且名正,则言顺。

    有了正经太子,诸皇子之间的争夺或者也能更小些呢

    就因为这片忠心,他才没有被问罪。只稍后广东饥荒,被派去平粜,回来后还又升了官儿。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就说有康熙这么一番连消带打后,短时间内,算是再没谁敢提立太子事了。只诸皇子你方唱罢我登场,比赛似的给康熙准备六十大寿礼物,大有不惜为此倾家荡产的意思。

    连淑宁往来宫中,给贵妃、德妃请安时,都免不得被她们拉住,各种求帮忙参谋。

    让她由衷感叹“皇上前头说的一点都不全面,何止当臣子难当妃子、当皇子的,也很不轻松呀。”

    尤其心有大志的皇子。

    为了能够让自家皇阿玛在浩如烟海的礼物中多看自己的一眼,顺利打败其余兄弟们脱颖而出。不但得耗尽金钱,还得绞尽脑汁。

    力求皇阿玛能在自己的小小礼物上,看出大大孝心来。

    从此便对他彻底不同。

    德妃笑着横了她一眼“快少说两句吧,多帮为姐和你小外甥参谋参谋。皇上六十大寿,必然得格外隆重些。务必要别出心裁,脱颖而出,不能过于奢靡浪费。”

    免得一不留神,马屁就拍到了马蹄子上。

    好没讨着,倒有了奢靡浪费甚至贪赃枉法的嫌疑。

    淑宁赶紧苦笑摇头,表示您这想法倒是挺好的,只不免太难了些,妹妹实在爱莫能助。

    能助也不助

    自打四十九年随扈在外到如今,虽然大外甥并没有明说,但淑宁却能清晰感觉到他在态度上的约略转变。

    或者,如今的雍亲王,已经不仅仅只想当一个亲王了。

    那这个时候,她要是帮着小外甥准备给皇上的寿礼,岂不就等同于资敌

    绝不当十四党的淑宁直接拒绝了嫡姐提议,惹德妃摇头叹息“连你都没什么好法子,可见此事之难。算了,本宫还是着人仔细打听打听,问别的妃子、皇子都怎么准备的吧。”

    贵妃aa宜妃

    准备

    这需要什么特别的准备呢

    自己做的针线,求的平安符,亲手煮的长寿面之类,哪一样不代表着她们对皇上的深深崇敬与真挚祝福呢

    心无所求,儿子也躺得平平的她们无所顾忌。坚信只要自家儿子不蠢蠢欲动,就是给皇上最好的贺礼。

    倒是惠妃到底念着大阿哥。

    此番大阿哥哥又没像淑宁中所见那样,孤注一掷地去请杀胤礽,被康熙彻底厌弃,几度言其该死。惠妃自然而然也不会为了保住儿子性命,亲自上书要求处死她,并在往后都跟儿子保持距离。

    现在只是一个张明德案罢了,魇镇事都因为证据不足而未被定论。

    以至于直郡王虽然失去了自己的郡王爵位,重又变回了光头阿哥。在行动上却并未受限,原本的佐领、旗下人等也没有被收回。

    这可不就让惠妃看到了希望,想着他们父子重归和睦,儿子也能从光头阿哥的尴尬境地中走出来吗

    躺平躺得好好的胤禔

    不得不亲自入宫一趟,跟额娘好说歹说。让她老人家千万按捺住,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

    免得皇阿玛又以为他贼心不死,试图翻身甚至重新站起来。

    再老话重提,让他骂个狗血喷头。

    惠妃

    虽然有些不甘,但听了儿子入情入理的分析,到底忍不住长长一叹“也罢,功名利禄转头空,到底是你跟孩子们平平安安的才重要。二阿哥当年尚在襁褓,就被封为皇太子。自幼被皇上亲自教养,有索额图处处护持。皇上几度夸耀,言说有此子是社稷之福、天下之福也是他的大福,结果到头来又如何呢”

    再怎么万千骄傲的太子,一旦成为了他帝王路上的绊脚石,也照样被踢掉。

    呵呵

    想想也是讽刺。

    当初帝后虽然政治联姻,却感情甚笃。元后在最好的年纪里,拼命为皇上生下太子。皇上伤心之余,常往巩华城去看她。四年里去了八十一趟,连十六年过年都在那儿陪着元后棺椁。

    后宫诸妃谁提起来,不得一边拧帕子,一边羡慕嫉妒

    以为元后虽死,却永远活在了皇上心里。

    结果呢

    那个皇后临死都要拽着皇上手,让他好好照顾抚养成人的孩子啊,竟然被两立两废。这下怕是不疯,都要被生生憋屈疯了。

    胤禔能够想开,远离这夺嫡漩涡倒也没什么不好。

    同样身为额娘,同样为儿子好,德妃却只盼着自家十四别躺那么平。

    却不想胳膊根本带不动大腿。

    十四只无奈摇头“儿子的亲额娘啊您也不想想,三哥,四哥跟五哥,那可都是亲王爵位。一年俸禄就有整整一万两,世子也有六千,就算前头皇阿玛赐银,他们还都有五千两。”

    “儿子只是一个贝子,区区固山贝子俸禄少,爵位低。说句不好听的,哥哥们拔根汗毛都比儿子腰粗。跟他们比财力,儿子拍马也撵不上呀索性从心,在用心上下下工夫便是。”

    这好像他武威表哥当年那个金帆船,时隔多年,依然稳稳当当地摆在御案上。

    老四那个小心眼的,每每过去秉奏都要瞧那金帆船一眼又一眼。稍微立点功劳,皇阿玛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就免不了打金帆船的主意。

    朝野之间,谁见了不得夸冠勇侯一句巧思,一双巧手

    有这珠玉在前,十四可不就惦着见贤思齐一下么正好皇阿玛要巡幸畿甸,他跟虎威表哥都在随扈之列,届时正好趁机讨教一二。

    他这惦着请外援,胤祉忙着收拾园子。

    前几年,康熙分别赏了他跟胤禛一块地用来修园子。胤祉精心修建了熙春园,自四十六年建成开始,便几乎每年都能成功邀请圣驾。

    今年万寿之前,他打算再请一次,再现皇阿玛这对其余皇子所没有的殊荣。

    胤禛也在给康熙准备什么寿礼而烦恼。过于贵重,难免被怀疑奢靡甚至贪腐。不够贵重,又很难脱颖而出。

    最好花费不多,别出心裁,又显得用心十足,且不过分阿谀谄媚。

    嗯,比他额娘德妃的要求还要多一些。

    自然也就更难一些,真全家老少齐合力,都在绞尽脑汁想法子。

    直到临近万寿节,京东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各省自发过来给皇上祝寿之人,其中不乏老年者。皇上为体恤百姓之故,特意命阿灵阿这个九门提督好生关照着。

    现在正是冷热交替之际,为防来人等风寒,或者水土不服。还特意从太医院里择选了几名太医,随时待命。

    还命人在西直门外赶制各省龙棚,好方便各省祝寿老人齐集。

    表现得对这些个前来祝寿的老者万分关注时,胤禛才灵机一动,渐渐有了想法。

    三月十七,万寿节前一日。

    皇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直隶各省官员士庶夹道跪拜欢迎御辇,一些耄耋老人们跪献万年寿觞。

    康熙直接停辇慰劳,还赐了老人们寿桃。

    言说今年天下老人为他的六十大寿从数千里外匍匐而来,如此衷心、如此辛劳。他这当皇帝的,又怎么能忍心让老人家能空腹而归

    所以惦着赐老人们筵席,然后再遣回。

    让人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大学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五岁者奏闻,在本月二十二、二十三两日择一日,宴请这些未给他祝寿而来的老人们。

    能来的就都来,行走艰难不便移动的,他再另行恩赐。

    在这之外,还让查七十岁以上老妇,送到皇太后宫中赐宴。若其中有家中贫困不能来者,各属助车助马帮助其前来。

    还令宗仁府诸王以下宗室子孙内,选六七十个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聪明伶俐能担任使者的。届时,令于诸老面前执爵。

    连皇子阿哥们,也都得给老人家们斟酒。

    是日,与宴的九十以上者便有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以上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八百四十六人。

    四千多人齐聚一堂,被皇子阿哥与宗室子弟们执壶。

    八十岁以上老人们还能被搀扶着,被皇上敬上一杯。许多致仕的老大人们获赐袍帽等物,普通老人也得了赏银。宴席结束后,还能被朝廷安排着送回原籍。

    也是尽显皇上这尊老、敬老之意了。

    在这四千多之外,还有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护军、兵丁闲散人等的六十五以上老人两千六百余。

    合计起来,竟近七千之数。

    名副其实千叟宴,别开生面,首屈一指,足以让所有人准备的礼物都在此面前黯然失色。

    除了雍亲王。

    最初,当胤禛那硕大一幅万寿万福双面图被抬出来时,其余人还不以为然。什么字体不够好,布局不够精的,就差说他不够走心了。

    人家雍亲王只笑,对对对,你们说得都对。

    “到底那些个老人们全靠一片赤诚真心,这才不远千里地给皇阿玛贺寿。实际身份却不乏贩夫走卒,识字者都少。只听着是献给皇阿玛的,才忙不迭学了,能写明白都已经极难,哪里还有什么字体跟我一样,唯有诚孝罢了。”

    “都说大德高寿。儿子谨用这些个大德之人、忠君爱国之人一笔一划,用心书就的万福万寿图,献给皇阿玛。愿皇阿玛福寿无疆,平安康泰。”,,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章节目录

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满汀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209. 千叟宴 真·全家老少齐合力,都在绞尽……,我的外甥是雍正,一本书并收藏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