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没有什么比找太后,更算是一件正事
第209章 没有什么比找太后,更算是一件正事-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一本书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作者:凤雀吞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09章没有什么比找太后,更算是一件正事了【双倍求月票求订阅】
“兄长,您这是?”
曹昂郑重其事地,将两卷书籍递到曹铄的手中,接着无比认真的叮嘱道。
“为兄要交代你做的事情,就和这两册书有关。”
“从明日开始,你就不必再去府衙帮衬了,也无需再理会其他杂事,全身心地钻研这两本书。”
“每日翻阅,时时通读,我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初解其意。”
见兄长如此郑重其事。
曹铄也绝不敢怠慢。
满脸严肃的,双手接过曹昂递来的书卷,小心翼翼的翻开其中一册后。
只是略微阅读了其中一页。
曹铄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有些茫然的张大了嘴巴,整个人似乎很是疑惑,多有不解的询问道。
“兄长,这书上所记载的,莫非是和粟有关的内容?”
曹昂微微颔首。
在曹铄的肩膀上拍了拍,随后依旧紧绷着一张脸,严肃无比的解释道。
“伱现在看的这本是和粟有关,另一本则是和麦子有关,书上记载了如何将我们当下所栽种的粟和小麦,进行改良提升,扩大每亩粮食产量的方法。”
曹昂仅仅只说了其中一个作用。
曹铄便只觉心中骇然。
他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是个马上就要加表字的小大人了,更何况这个年头,男子本来就早熟。
跟在荀彧身边,多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不说立地成才,但最起码相比于原来,变得更加成熟。
因此曹昂话音刚落。
他便明白了这两本书,究竟是何等的宝贵,其作用究竟有多么强大。
若是按照兄长所吩咐的那般。
自己能够通读书中内容,并且加以熟记和理解,然后运用到现实中来。
那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苍生的大好事,甚至不谈这些高大上的目标,哪怕仅仅作用于曹家一方势力,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大作用。
而兄长却如此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两样东西交托到了自己手里。
曹铄瞬间感觉原本有些冰凉的封皮,变得无比烫手了起来。
……
“兄长,这……这两册书太宝贵了,要不还是由您亲自保管吧,小弟每日去您那儿借阅翻看便是了。”
曹昂闻言,不由摇了摇头。
“我也是事情繁忙之辈,若是我十天半月不在家,那你岂不是平白蹉跎了大好时光,这太耽误事情了。”
“更何况你是我亲弟,此二物虽然宝贵,但放在你手里,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你只需妥善保管即可。”
“我会专门调派一支人手,用来保护你的安全,更何况日后你随我一同到东郡濮阳县去居住,待在咱们自家地盘上,也没人能动得了你分毫。”
“你只需每日携带在身上,除了有资格看到这两本书的人之外,绝不展示给其他人,自可保证宝物不失。”
曹昂作为曹家长男。
在家中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心中,身形是无比高大的。
因此兄长既已说的如此坚决。
曹铄也不会再行推辞。
而是将两册书籍揽在怀中,面色无比凝重的点了点头。
“兄长放心,这两本书我会日夜不离身,绝不会辜负了您的期望!”
……
在应承下了这个任务之后。
曹铄突然间又有些担心。
他再一次把书册翻开,随便找到中间的一页内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单独一个字认识,但组合成句子,他就难解其意的内容。
不由得挠了挠头。
嘴角微微抽搐两下。
曹铄终究是有些犹豫的问道:“兄长,您让我通读书上的内容,小弟自然会严加遵照您的嘱咐。”
“只是我担心自己有些愚笨,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资和才能,即便我将上面的文字倒背如流,万一还是未能理解其中深意,岂不白费兄长一片苦心?”
“更何况一想到,这是事关粮食大计,最终是需要践行到田间地头上的,小弟心中就不由的有些恐慌啊!”
“您将此等宝贵之物交托于我,倘若我最终却卓无成效,一想到这些,小弟就着实感到有些惊慌。”
其实从这番言语。
就可看出曹铄是个比较老实的人。
觉得自己不行,也就干脆利落地向曹昂坦白。
倘若换了个鸡贼一点的人。
甭管行不行,都会先拍着胸膛应承下来,即便到最后没办成事,那最起码也混过去好一段日子。
而眼下曹昂需要的。
恰恰就是一个老实忠厚的自己人。
……
故而思绪略微转动之后。
曹昂脸上紧绷的面容,瞬息之间便冰消瓦解,举而代之的是点点笑意。
“阿铄,不必害怕,也无需畏难,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倘若这两册书籍深奥且晦涩难懂,那你就多花些时间,反复多读几遍,只要肯下苦功,不说掌握的融会贯通,一些基本的东西你也已经懂了。”
“至于你担心自己,即便掌握了之后,也难以践行到田间地头上……”
说到这里。
曹昂稍微顿了顿。
然后用手在桌案上写下了“枣祇”两个字。
“先前我让文若,重新选过一人担任定陶令,为的就是将枣祇也调来参与此事,此人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对于农垦方面也是小有所知。”
“由你掌握这两本书,可以拿出一些内容和枣祇进行探讨,由他领着你去践行书上的内容。”
“你自己一边通读,一边也听听枣祇的理解,并且也要时常往田间地头跑一跑,亲自上手播种改良作物。”
“如此一来,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没错。
这就是曹昂基本设想的框架。
书在弟弟手里,他觉得哪里不懂,或者哪里是下一个步骤,就专门誊写出来,叫上枣祇一起研究。
如此虽然稍微耽误进度。
但最起码非常安全。
倒不是说曹昂办事不大气,非得遮遮掩掩的,还得搞得这么神秘。
实在是眼下天下纷乱不堪,林林总总有几十个势力。
如果盲目的将这两本宝典泄露了出去,那不仅于天下百姓无益,反倒会加剧势力斗争的规模。
甚至可能原本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会极大缩短时间的汉末乱世,反倒由于此物的扩散,战乱继续延长。
那功德可真就要扣光了!
唯有曹家横扫天下,灭掉了其他所有势力之后,才可以大一统帝国的身份,于国土内全面推行改良作物。
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势力内发展。
……
在得到了兄长的一通安慰。
并且知道会有人,从旁引领、帮助自己完成此事后。
曹铄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
这段时间在府衙中,帮衬着做事的时候,他和身为定陶令的枣祇,也打过几次交道。
虽然不知他是否有大才大能,但很明显是个会干实事的。
有他从旁相助,想必不难。
“唰!”
将两本书册原样用布帛包好,曹铄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到怀中。
然后对曹昂拱手说道。
“既然兄长信任我,那小弟别无所言,唯有竭尽全力,尽可能的将这两本书苦读下来。”
“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使之派上用场,为咱们曹家改进出优良的粟种和麦种!”
将事情托付给曹铄后。
也算是缓了曹昂一桩心事。
至于什么时候能见到成效。
此事曹昂虽然抱有一定的期望,但也不至于太过急切。
反正再快也不可能快到年底就搞定,因此也没必要过分追求了。
只要能够赶在曹家,再一次和周边势力产生大幅度摩擦,兴起大规模战役之前,能够见到实物。
那就算是足够了。
……
兄弟二人在静室之中坐了一阵后。
曹昂给曹铄留了两道手令。
分别是拨给他一支人马,以及调动枣祇为屯田官。
只等枣祇卸任定陶令,以及自己从金乡县带来的部队抵达之后,曹铄便可凭借这两张手令,去完成上面的布置。
如此之后。
曹昂正打算离开之际。
曹铄突然想起一事。
赶忙叫住了欲要跨出房门的曹昂。
“兄长,有一件事儿小弟险些忘了,您跟随父亲一道去前线征战的时候,有咱们曹家宗族的子弟前来投奔,眼下就居住在城中。”
“我本想让他赶到昌邑县去,又不敢擅自做主张,因此只好让他暂且在城中等候,等父亲或者您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一言既出。
曹昂顿时来了些兴趣。
“哦?”
“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当初关东一带大乱,曹氏宗族有不少子弟,流散于天下各方。
此刻曹操立起了大旗。
有人接连赶来投奔,这也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
对于曹昂而言,如果这位曹氏宗族子弟,是个籍籍无名的人,那就无需他亲自面见,为此而费心了。
随便找个人给他安排一下,或者塞到父亲那边去,如此足矣。
而若是自己知名知信的人,那说不定还要出面见一见。
……
曹铄在听到曹昂的询问后。
并未迟疑几息的功夫。
便已干脆利落的答道:“他说他名休,表字文烈,是子廉叔父的亲侄儿,论关系应该是父亲的从子,也是兄长您的从弟。”
原来是曹休啊!
曹昂顿时挑了挑眉头。
对此已是心中有数。
当初父亲在定陶县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时,那些流散于各地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纷纷赶来投奔。
彼时曹昂在见到夏侯渊、曹纯等人之后,就曾想过还少了两个。
一个就是曹休曹文烈,另一个则是曹仁曹子孝。
只是这二人所在之地天高路远。
一来消息收到的晚,二来即便得了信,一路上也要耗费大把时间。
因此时间一长。
曹昂都快把这二位给忘了。
如今曹休意外出现在定陶县中,这倒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份不小的惊喜。
毕竟眼下曹家也确实缺人。
虽然老爹在担任兖州牧之后,也有不少人才投奔过来,但依旧是缺。
而曹休眼下虽然年轻。
但也不是平庸之辈。
终究是能派上不少用场的。
思及此处。
曹昂当即对曹铄叮嘱道:“今日我还有事,你且安排他明日在府衙中等我,我到时候去见见他。”
曹铄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
其实曹昂也没什么事儿。
他在辞别了弟弟曹铄之后。
径直便回了府邸。
只是在往西院跑了一趟,看望了一下董白,确认了一下她的状态,比昨天还要更好之后。
就悄无声息的溜到了后院。
随后通过那扇紧闭的小门,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隔壁的别院。
阔别多日。
踏上这条熟悉的林荫道。
曹昂只觉得感慨万分。
虽然道路两旁堆满了落叶,但供人行走的石子路上,看起来还是颇为整洁清爽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时常来打扫。
或许是太后的吩咐?
曹昂不知。
只是刻意放轻了自己的脚步,不紧不慢的前进着,他的目的地十分明确,正是已许久不见的,太后宝宝的屋子。
……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兄长,您这是?”
曹昂郑重其事地,将两卷书籍递到曹铄的手中,接着无比认真的叮嘱道。
“为兄要交代你做的事情,就和这两册书有关。”
“从明日开始,你就不必再去府衙帮衬了,也无需再理会其他杂事,全身心地钻研这两本书。”
“每日翻阅,时时通读,我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初解其意。”
见兄长如此郑重其事。
曹铄也绝不敢怠慢。
满脸严肃的,双手接过曹昂递来的书卷,小心翼翼的翻开其中一册后。
只是略微阅读了其中一页。
曹铄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有些茫然的张大了嘴巴,整个人似乎很是疑惑,多有不解的询问道。
“兄长,这书上所记载的,莫非是和粟有关的内容?”
曹昂微微颔首。
在曹铄的肩膀上拍了拍,随后依旧紧绷着一张脸,严肃无比的解释道。
“伱现在看的这本是和粟有关,另一本则是和麦子有关,书上记载了如何将我们当下所栽种的粟和小麦,进行改良提升,扩大每亩粮食产量的方法。”
曹昂仅仅只说了其中一个作用。
曹铄便只觉心中骇然。
他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是个马上就要加表字的小大人了,更何况这个年头,男子本来就早熟。
跟在荀彧身边,多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不说立地成才,但最起码相比于原来,变得更加成熟。
因此曹昂话音刚落。
他便明白了这两本书,究竟是何等的宝贵,其作用究竟有多么强大。
若是按照兄长所吩咐的那般。
自己能够通读书中内容,并且加以熟记和理解,然后运用到现实中来。
那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苍生的大好事,甚至不谈这些高大上的目标,哪怕仅仅作用于曹家一方势力,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大作用。
而兄长却如此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两样东西交托到了自己手里。
曹铄瞬间感觉原本有些冰凉的封皮,变得无比烫手了起来。
……
“兄长,这……这两册书太宝贵了,要不还是由您亲自保管吧,小弟每日去您那儿借阅翻看便是了。”
曹昂闻言,不由摇了摇头。
“我也是事情繁忙之辈,若是我十天半月不在家,那你岂不是平白蹉跎了大好时光,这太耽误事情了。”
“更何况你是我亲弟,此二物虽然宝贵,但放在你手里,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你只需妥善保管即可。”
“我会专门调派一支人手,用来保护你的安全,更何况日后你随我一同到东郡濮阳县去居住,待在咱们自家地盘上,也没人能动得了你分毫。”
“你只需每日携带在身上,除了有资格看到这两本书的人之外,绝不展示给其他人,自可保证宝物不失。”
曹昂作为曹家长男。
在家中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心中,身形是无比高大的。
因此兄长既已说的如此坚决。
曹铄也不会再行推辞。
而是将两册书籍揽在怀中,面色无比凝重的点了点头。
“兄长放心,这两本书我会日夜不离身,绝不会辜负了您的期望!”
……
在应承下了这个任务之后。
曹铄突然间又有些担心。
他再一次把书册翻开,随便找到中间的一页内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单独一个字认识,但组合成句子,他就难解其意的内容。
不由得挠了挠头。
嘴角微微抽搐两下。
曹铄终究是有些犹豫的问道:“兄长,您让我通读书上的内容,小弟自然会严加遵照您的嘱咐。”
“只是我担心自己有些愚笨,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资和才能,即便我将上面的文字倒背如流,万一还是未能理解其中深意,岂不白费兄长一片苦心?”
“更何况一想到,这是事关粮食大计,最终是需要践行到田间地头上的,小弟心中就不由的有些恐慌啊!”
“您将此等宝贵之物交托于我,倘若我最终却卓无成效,一想到这些,小弟就着实感到有些惊慌。”
其实从这番言语。
就可看出曹铄是个比较老实的人。
觉得自己不行,也就干脆利落地向曹昂坦白。
倘若换了个鸡贼一点的人。
甭管行不行,都会先拍着胸膛应承下来,即便到最后没办成事,那最起码也混过去好一段日子。
而眼下曹昂需要的。
恰恰就是一个老实忠厚的自己人。
……
故而思绪略微转动之后。
曹昂脸上紧绷的面容,瞬息之间便冰消瓦解,举而代之的是点点笑意。
“阿铄,不必害怕,也无需畏难,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倘若这两册书籍深奥且晦涩难懂,那你就多花些时间,反复多读几遍,只要肯下苦功,不说掌握的融会贯通,一些基本的东西你也已经懂了。”
“至于你担心自己,即便掌握了之后,也难以践行到田间地头上……”
说到这里。
曹昂稍微顿了顿。
然后用手在桌案上写下了“枣祇”两个字。
“先前我让文若,重新选过一人担任定陶令,为的就是将枣祇也调来参与此事,此人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对于农垦方面也是小有所知。”
“由你掌握这两本书,可以拿出一些内容和枣祇进行探讨,由他领着你去践行书上的内容。”
“你自己一边通读,一边也听听枣祇的理解,并且也要时常往田间地头跑一跑,亲自上手播种改良作物。”
“如此一来,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没错。
这就是曹昂基本设想的框架。
书在弟弟手里,他觉得哪里不懂,或者哪里是下一个步骤,就专门誊写出来,叫上枣祇一起研究。
如此虽然稍微耽误进度。
但最起码非常安全。
倒不是说曹昂办事不大气,非得遮遮掩掩的,还得搞得这么神秘。
实在是眼下天下纷乱不堪,林林总总有几十个势力。
如果盲目的将这两本宝典泄露了出去,那不仅于天下百姓无益,反倒会加剧势力斗争的规模。
甚至可能原本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会极大缩短时间的汉末乱世,反倒由于此物的扩散,战乱继续延长。
那功德可真就要扣光了!
唯有曹家横扫天下,灭掉了其他所有势力之后,才可以大一统帝国的身份,于国土内全面推行改良作物。
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势力内发展。
……
在得到了兄长的一通安慰。
并且知道会有人,从旁引领、帮助自己完成此事后。
曹铄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
这段时间在府衙中,帮衬着做事的时候,他和身为定陶令的枣祇,也打过几次交道。
虽然不知他是否有大才大能,但很明显是个会干实事的。
有他从旁相助,想必不难。
“唰!”
将两本书册原样用布帛包好,曹铄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到怀中。
然后对曹昂拱手说道。
“既然兄长信任我,那小弟别无所言,唯有竭尽全力,尽可能的将这两本书苦读下来。”
“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使之派上用场,为咱们曹家改进出优良的粟种和麦种!”
将事情托付给曹铄后。
也算是缓了曹昂一桩心事。
至于什么时候能见到成效。
此事曹昂虽然抱有一定的期望,但也不至于太过急切。
反正再快也不可能快到年底就搞定,因此也没必要过分追求了。
只要能够赶在曹家,再一次和周边势力产生大幅度摩擦,兴起大规模战役之前,能够见到实物。
那就算是足够了。
……
兄弟二人在静室之中坐了一阵后。
曹昂给曹铄留了两道手令。
分别是拨给他一支人马,以及调动枣祇为屯田官。
只等枣祇卸任定陶令,以及自己从金乡县带来的部队抵达之后,曹铄便可凭借这两张手令,去完成上面的布置。
如此之后。
曹昂正打算离开之际。
曹铄突然想起一事。
赶忙叫住了欲要跨出房门的曹昂。
“兄长,有一件事儿小弟险些忘了,您跟随父亲一道去前线征战的时候,有咱们曹家宗族的子弟前来投奔,眼下就居住在城中。”
“我本想让他赶到昌邑县去,又不敢擅自做主张,因此只好让他暂且在城中等候,等父亲或者您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一言既出。
曹昂顿时来了些兴趣。
“哦?”
“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当初关东一带大乱,曹氏宗族有不少子弟,流散于天下各方。
此刻曹操立起了大旗。
有人接连赶来投奔,这也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
对于曹昂而言,如果这位曹氏宗族子弟,是个籍籍无名的人,那就无需他亲自面见,为此而费心了。
随便找个人给他安排一下,或者塞到父亲那边去,如此足矣。
而若是自己知名知信的人,那说不定还要出面见一见。
……
曹铄在听到曹昂的询问后。
并未迟疑几息的功夫。
便已干脆利落的答道:“他说他名休,表字文烈,是子廉叔父的亲侄儿,论关系应该是父亲的从子,也是兄长您的从弟。”
原来是曹休啊!
曹昂顿时挑了挑眉头。
对此已是心中有数。
当初父亲在定陶县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时,那些流散于各地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纷纷赶来投奔。
彼时曹昂在见到夏侯渊、曹纯等人之后,就曾想过还少了两个。
一个就是曹休曹文烈,另一个则是曹仁曹子孝。
只是这二人所在之地天高路远。
一来消息收到的晚,二来即便得了信,一路上也要耗费大把时间。
因此时间一长。
曹昂都快把这二位给忘了。
如今曹休意外出现在定陶县中,这倒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份不小的惊喜。
毕竟眼下曹家也确实缺人。
虽然老爹在担任兖州牧之后,也有不少人才投奔过来,但依旧是缺。
而曹休眼下虽然年轻。
但也不是平庸之辈。
终究是能派上不少用场的。
思及此处。
曹昂当即对曹铄叮嘱道:“今日我还有事,你且安排他明日在府衙中等我,我到时候去见见他。”
曹铄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
其实曹昂也没什么事儿。
他在辞别了弟弟曹铄之后。
径直便回了府邸。
只是在往西院跑了一趟,看望了一下董白,确认了一下她的状态,比昨天还要更好之后。
就悄无声息的溜到了后院。
随后通过那扇紧闭的小门,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隔壁的别院。
阔别多日。
踏上这条熟悉的林荫道。
曹昂只觉得感慨万分。
虽然道路两旁堆满了落叶,但供人行走的石子路上,看起来还是颇为整洁清爽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时常来打扫。
或许是太后的吩咐?
曹昂不知。
只是刻意放轻了自己的脚步,不紧不慢的前进着,他的目的地十分明确,正是已许久不见的,太后宝宝的屋子。
……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