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挚的话,逗笑了院子里的妇女同志。
“听到了吗?兰慧,以后找对象,就该这样的,日子过得舒坦。”宋大娘笑着对女儿说,“我们做父母的,不会害你。”
宋兰慧笑嘻嘻,“我相信爷爷奶奶爹娘,你们给我说对象,一定要把他们祖宗八代都查清楚。人品不好的,我不乐意。”
宋大娘伸手拧了女儿的小脸,“这样想,就对了。新社会,我们尊重你的意见,但你也要相信家人不会害你。”
“对方好,我们当然愿意把你嫁过去。对方明明不好,我们不拦着,那是害了你。”
见其他人开始聊其他的,老支书笑了笑,“那我就按照赚钱的方式。一百块钱,加上一些粮票布料,你们觉得行不?”
宋兰月诧异,“能卖这么多?”
韩挚也非常激动,本来以为能有十块钱,二十块钱就了不得了。
没想到老支书一张口就说一百块钱。
如果这样的话,韩挚觉得他以后还可以发明更多的小工具。
“最少一百。”老支书笑得神秘,“东西放我这,明天让韩挚跟我去一趟县城。”
“我不懂技术,到时候需要韩挚讲解。”
韩挚连忙点头,“行,明天我跟老支书一起去县城,不管能得多少钱,我都请您去国营饭店吃饭。”
“等着你小子孝敬我。”老支书笑呵呵。
第二天一早,韩挚就跟着老支书去县城了。
本来宋兰月也想去,但今天收购站的小李又来收平菇了。
宋兰月要留在村里帮忙统计数量,督促大家摘平菇。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菇大棚投入使用,收获的平菇也越来越多。
这次总共九十个大棚平菇,一次出菇十万两千三百斤,一毛五一斤,这就是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五元。
拉货的卡车,足足装了四辆车,满满的。
采购员小李,也十分羡慕,“宋同志,你们村今年种植平菇,真是种对了。”
宋兰月笑笑,看着本子上的数字,也笑得开心,“都是农技站的孙科长大力推广,我们村里利用荒地增加收入。”
“全村社员,齐心合力,才有今天。以后我们还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小李同志点头,“我们青山县的平菇,之前最远送到省城。现在天气凉快了,这次我们就要供到京市,务必保住保证质量。”
“不要把平菇长得太大,口感不好,也不要太小,要正好的那种。到目前为止,你们做得不错,继续保持。”
宋兰月抿嘴一笑,面露得意,“我们老支书说了,咱们做得长久的基地,可不能砸了招牌。”
“别人没有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们就拼质量,拼名气。”
“随着大棚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质量,下一次出菇,在五天后。我估计得有十五万斤。”
小李惊呼,“这么多?”
宋兰月眨眨眼睛,“京市消耗不掉,你们可以供到其他地方,孙科长说了,这是新技术,其他地方还没有推广开来!”
小李挠头,“我不是嫌多,而是我们的卡车最多四辆,没有那么多车。你们提前摘好,我们到了,经过查验,就装车,来回两趟。”
宋兰月想了想,答应下来,“行,头天下午,我就让人采摘,保质保量。”
小李同志十分满意,爬上卡车,尽快把这些平菇运走,然后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运到其他地方。
看到卡车走了,负责采摘平菇的女同志们,累得瘫坐在稻垫子上。
“真的累死了,兰月,咱们平菇大棚越来越多,人手真的不够啊!”李二婶抱怨着,她这个人从来不抱怨干活累,但现在开始抱怨了。
知青蔡兰也感慨,“我也好累啊,但一想到前几天发的钱,我觉得还可以撑撑。按照咱们村里平菇的收入,除去各种开支之后,咱们又能分到很多钱。到时候,我就能回家了。”
蔡兰的话,让知青们都眼睛一亮。
很多人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回家。
不是没时间,而是没钱。
像窦晓晨那样家庭条件好的,一年不止回家一次,但对其他人来说太难了。
“对啊,今年一定有钱买火车票回家过年。”另一个知青附和,眼神里有了亮光。
蔡丽丽很矛盾,她想回家,但又怕回去之后,所有的钱都被家人拿走。
宋兰月看向众人,眼露自信,“大家放心,我现在就可以给大家保证,今年能让大家过个肥年。”
“咱们老支书公正,到时候都会把大家该得的都给你们。休息一会儿,大家继续好好干,保持大棚里干净又湿润。”
蔡兰笑嘻嘻,“兰月,你放心,我们保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绝对不含糊。”
“拜托了,老支书和村委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家听到宋兰月的话,纷纷站起来,去干活。
身体上的劳累歇一歇就可以了。
人就怕没有希望,精神上匮乏。
现在整个宋家村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不仅宋家村的村民,还有这些知青,都知道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只要听从老支书和村委会的安排,就能够过上好日子。
看得见摸得着,大家都拼了命地干活。
看到大家这样积极向上,宋兰月也笑了。
宋家村因为活太多,以前那些偷奸耍滑的人,一个个地都被抓过来干活。
不干活,年底不分人头钱。
有几个懒汉,假装生病身体不舒服。
老支书直接把人往王大夫那边,不用去县城,王大夫通过把脉就能够诊断是真的生病,是装病。
干活的时候想磨洋工,那也是白费。
老支书让王会计算一下,每种活每个人平均一天能干多少,然后就专门给这些懒汉安排这么多。
干多少,就给多少工分,绝对公平。
几次下来,这些人被老支书收拾得老老实实。
上次提出来每家门户,可以接一个亲戚来干活。
壮劳力没有来,来的大部分都是十来岁未婚的姑娘家。
采摘平菇,这些小姑娘就能够胜任。
不仅如此,想趁此机会把亲戚介绍到村里,找到合适的小伙子,嫁进来。
每天晚上收工之后,村里那些爱说媒的大娘婶子,就开始四处活动。
这才短短一个月,就说成了六对,还有的正在接触,看对眼了,就能把亲事定下来。
“听到了吗?兰慧,以后找对象,就该这样的,日子过得舒坦。”宋大娘笑着对女儿说,“我们做父母的,不会害你。”
宋兰慧笑嘻嘻,“我相信爷爷奶奶爹娘,你们给我说对象,一定要把他们祖宗八代都查清楚。人品不好的,我不乐意。”
宋大娘伸手拧了女儿的小脸,“这样想,就对了。新社会,我们尊重你的意见,但你也要相信家人不会害你。”
“对方好,我们当然愿意把你嫁过去。对方明明不好,我们不拦着,那是害了你。”
见其他人开始聊其他的,老支书笑了笑,“那我就按照赚钱的方式。一百块钱,加上一些粮票布料,你们觉得行不?”
宋兰月诧异,“能卖这么多?”
韩挚也非常激动,本来以为能有十块钱,二十块钱就了不得了。
没想到老支书一张口就说一百块钱。
如果这样的话,韩挚觉得他以后还可以发明更多的小工具。
“最少一百。”老支书笑得神秘,“东西放我这,明天让韩挚跟我去一趟县城。”
“我不懂技术,到时候需要韩挚讲解。”
韩挚连忙点头,“行,明天我跟老支书一起去县城,不管能得多少钱,我都请您去国营饭店吃饭。”
“等着你小子孝敬我。”老支书笑呵呵。
第二天一早,韩挚就跟着老支书去县城了。
本来宋兰月也想去,但今天收购站的小李又来收平菇了。
宋兰月要留在村里帮忙统计数量,督促大家摘平菇。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菇大棚投入使用,收获的平菇也越来越多。
这次总共九十个大棚平菇,一次出菇十万两千三百斤,一毛五一斤,这就是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五元。
拉货的卡车,足足装了四辆车,满满的。
采购员小李,也十分羡慕,“宋同志,你们村今年种植平菇,真是种对了。”
宋兰月笑笑,看着本子上的数字,也笑得开心,“都是农技站的孙科长大力推广,我们村里利用荒地增加收入。”
“全村社员,齐心合力,才有今天。以后我们还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小李同志点头,“我们青山县的平菇,之前最远送到省城。现在天气凉快了,这次我们就要供到京市,务必保住保证质量。”
“不要把平菇长得太大,口感不好,也不要太小,要正好的那种。到目前为止,你们做得不错,继续保持。”
宋兰月抿嘴一笑,面露得意,“我们老支书说了,咱们做得长久的基地,可不能砸了招牌。”
“别人没有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们就拼质量,拼名气。”
“随着大棚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质量,下一次出菇,在五天后。我估计得有十五万斤。”
小李惊呼,“这么多?”
宋兰月眨眨眼睛,“京市消耗不掉,你们可以供到其他地方,孙科长说了,这是新技术,其他地方还没有推广开来!”
小李挠头,“我不是嫌多,而是我们的卡车最多四辆,没有那么多车。你们提前摘好,我们到了,经过查验,就装车,来回两趟。”
宋兰月想了想,答应下来,“行,头天下午,我就让人采摘,保质保量。”
小李同志十分满意,爬上卡车,尽快把这些平菇运走,然后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运到其他地方。
看到卡车走了,负责采摘平菇的女同志们,累得瘫坐在稻垫子上。
“真的累死了,兰月,咱们平菇大棚越来越多,人手真的不够啊!”李二婶抱怨着,她这个人从来不抱怨干活累,但现在开始抱怨了。
知青蔡兰也感慨,“我也好累啊,但一想到前几天发的钱,我觉得还可以撑撑。按照咱们村里平菇的收入,除去各种开支之后,咱们又能分到很多钱。到时候,我就能回家了。”
蔡兰的话,让知青们都眼睛一亮。
很多人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回家。
不是没时间,而是没钱。
像窦晓晨那样家庭条件好的,一年不止回家一次,但对其他人来说太难了。
“对啊,今年一定有钱买火车票回家过年。”另一个知青附和,眼神里有了亮光。
蔡丽丽很矛盾,她想回家,但又怕回去之后,所有的钱都被家人拿走。
宋兰月看向众人,眼露自信,“大家放心,我现在就可以给大家保证,今年能让大家过个肥年。”
“咱们老支书公正,到时候都会把大家该得的都给你们。休息一会儿,大家继续好好干,保持大棚里干净又湿润。”
蔡兰笑嘻嘻,“兰月,你放心,我们保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绝对不含糊。”
“拜托了,老支书和村委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家听到宋兰月的话,纷纷站起来,去干活。
身体上的劳累歇一歇就可以了。
人就怕没有希望,精神上匮乏。
现在整个宋家村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不仅宋家村的村民,还有这些知青,都知道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只要听从老支书和村委会的安排,就能够过上好日子。
看得见摸得着,大家都拼了命地干活。
看到大家这样积极向上,宋兰月也笑了。
宋家村因为活太多,以前那些偷奸耍滑的人,一个个地都被抓过来干活。
不干活,年底不分人头钱。
有几个懒汉,假装生病身体不舒服。
老支书直接把人往王大夫那边,不用去县城,王大夫通过把脉就能够诊断是真的生病,是装病。
干活的时候想磨洋工,那也是白费。
老支书让王会计算一下,每种活每个人平均一天能干多少,然后就专门给这些懒汉安排这么多。
干多少,就给多少工分,绝对公平。
几次下来,这些人被老支书收拾得老老实实。
上次提出来每家门户,可以接一个亲戚来干活。
壮劳力没有来,来的大部分都是十来岁未婚的姑娘家。
采摘平菇,这些小姑娘就能够胜任。
不仅如此,想趁此机会把亲戚介绍到村里,找到合适的小伙子,嫁进来。
每天晚上收工之后,村里那些爱说媒的大娘婶子,就开始四处活动。
这才短短一个月,就说成了六对,还有的正在接触,看对眼了,就能把亲事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