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扭过头,打开沈亮的手,嗔怪道:“人家正伤心,你就搞怪,再说了,你自己出来还要打着进学的名头,哪有那么容易。”



    沈亮讪讪的摸了摸鼻子。



    他现在的确没有人身自由,在家里有王夫人看着,出门要跟贾政请假。



    就算他打着去师父刘宗周家的名号,保不准有一天哪个嘴长的下人,就会把他给告发了。



    沈亮摸着下巴,沉吟道:“这的确是个问题,看来明年的春闱要好好谋划一番了。”



    晴雯凑了上来,问道:“你要去考院试题?能行吗?”



    作为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考试,就连晴雯这种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都知道科举考试的名头。



    大周朝的科举考试继承了自隋唐以来的选拔制度,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大周朝的科举考试共分五级。



    第一级考试称为“童试。”



    由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参加,童试的难度极低,只要不是太过愚笨之人都能过。



    第二级称为“院试。”



    这一级考试是在州县范围进行的,由童生参加,考试结果分为六个等级,录取后即为“生员”,又称作秀才。



    不过秀才和秀才之间也是有分别的,成绩最好的叫“廪生”,每个月可以领国家发给的粮食;第二等的称为“增生”,增生没有粮食可以领,但是廪生和增生可以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乡试。



    第三等以下的秀才则要重新回炉改造,参加下一次的院试。



    考中秀才,才仅仅是科举考试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成为秀才后,就可以参加下个阶段的乡试。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作“大比”,因为乡试一般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时值秋天,所以乡试又称作“秋闱”。



    考过了乡试,就从秀才变成了举人,才有资格做官。



    所以普通人称举人为“举人老爷。”



    乡试可以说是科举里面最艰难的一关,每年的乡试全国范围内录取名额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因为乡试要考三场,必须三场全过才能成为举人。



    乡试第一名称作解元,第二名称作亚元。



    考中举人后,在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会在礼部举行会试,又称春闱、礼闱。



    会试三场的内容和乡试一样,大周朝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



    考中会试的称作“贡生”,会试的第一名称作“会元。”



    在会试一个月后,也就是当年的三月十五,会进行科举考试的压轴戏——殿试。



    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分三甲录取。



    一甲前三名称作“进士及第”,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一甲的三人一般会选进翰林院,作为日后登堂入室、出将入相的后备人才。



    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作“传胪。”



    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相对日后的高考,大周朝的科举制度难度更高,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这桥只有一座,不像日后的大学生,即便考不上状元,考不进清华、北大,也只能去211、985.



    不过科举制度的好处就是,只要考上的举人,就可以做官。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还不是因为从一介平民,直接跃升成为老爷,从一个被杀猪老丈人看不起的落魄秀才,一下就成了当地官绅巴结的上流人士,这种反差,堪称天地板。



    沈亮现如今只是个童生的身份,距离举人老爷还差得远。



    整个荣国府,一百多年来,就只出了贾敬这一个进士。



    可惜贾敬一心修道,无心政治,否则凭借贾府的政治资源,怎么着也能混个二品大员。



    沈亮现在的困境就是年纪太小,又无功名在身,行事全凭父母做主。



    不过只要能混个秀才身份,大概就能解开出府受限。



    沈亮失笑道:“你男人能文能武,文能背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今岁的状元都是我的手下败将,屈屈一个秀才,还不是手到擒来?”



    “哼!吹牛,把你嘚瑟的,到时候考不上,我可要跟姐妹们羞你。”晴雯做了个鬼脸。



    沈亮恶狠狠道:“大胆妖女,竟敢乱我道心,看爪!”



    驾车的华安叹了一口气。



    自从当了沈亮的专职车夫,他就见识了沈亮的胡天黑地,干坏事从来不分场合,也不考虑自己的感受。



    不过沈亮的确是有能力。



    玉翔书局的火爆他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玉翔书局究竟能挣多少钱,但看门口那车水马龙的架势,估计不是个小数目。



    自家这个少爷不但文采出众,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看来自己也是跟对了人。



    荣国府,荣庆堂。



    今个儿是除夕夜,除却看家护院的男仆,整个荣国府的太太、小姐、丫鬟们齐聚在史老太君这里守岁迎新。



    史老太君坐在炕上,偌大的房间里挤得满满当当。



    因着大年三十,请了一个小戏班子,此刻正演着美猴王大闹天宫的戏码。



    《西游记》的火爆不仅仅是书籍的火爆,说书的、唱戏的都紧跟潮流,早早的编排出几段出彩热闹的戏。



    眼下《西游记》的桥段是各大会馆、府邸的必备节目,连带着京城里的戏班子都不够用的。



    在台上的这十几个孩子,正是日后贾琏采买进大观园的那一批。



    因为沈亮的《西游记》太火,搞得戏班子人手短缺,所以芳官、蕊官她们提前几年,进入神京城,阴差阳错的进入荣国府。



    当沈亮看到这个戏班子的名单时,也在感叹命运的神奇。



    兜兜转转的,十二个小戏子居然全都来了,看来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还不够硬,扇出来的风还不足以撼动红楼世界的大势。



    过年时节,唱什么情情爱爱、包公审案都不合适,偏偏《西游记》里半分情爱都没有,全部是神仙妖魔,最是热闹不过,特别的应景。



    史老太君最喜欢热闹,再加上《西游记》她也没看过,所以看着十分有趣,老脸上的褶子就没松弛过。

章节目录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吃饭的萝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98 荣国府过年,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一本书并收藏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