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你来了”“苏念,你这几天去干嘛了?”“苏念,你这几天怎么没有来”,苏念一到球馆,就被小伙伴团团围住,苏念输球之后就没有再来球馆,大家都很担心她。
苏念顾不上回答小伙伴的问题,她抬起头,四处张望着,寻找教练的身影。
“都不去训练,围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苏念身后响起。
看清楚身后的人,刚刚还咋咋呼呼的一群人马上一个个缩着头跑开,苏念回头,是她的省队教练杨启光。
杨启光个子不高,脸黑黑的,之前也是H省队的乒乓球运动员,奈何天赋不高,没有进入国家队,退役之后就进了省队当教练。
是他发现的苏念的天赋,并一手把苏念带进省队,对苏念来说亦师亦父。
“来了”,杨启光没有问苏念这一周为什么不来训练,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来了就去训练吧!”
苏念点点头,拿起盆去装球,杨启光看着苏念又装了满满一盆球过来,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苏念的时候。
2007年,是杨启光在省队女队执教的第十年,这十年里,他也往国家队送了几个苗子,但是都没有打出来,H省在全国比赛中也很久没有拿到冠军了,他着急的在四十岁的年纪头顶已经秃的差不多了。
杨启光觉得不能再被动的等培训基地输送人才了,他决定自己去各个培训基地找人,本来市少年宫是不在他搜寻的范围之内的,因为少年宫不是专业的培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兴趣爱好者,想走职业道路的都不会选择少年宫,但是找了所有的培训基地都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苗子,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医的心态去了市少年宫。
那个时候的苏念才7岁不到,因为家里人忙,放学之后没有人照顾,所以把苏念放在少年宫学乒乓球。
杨启光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苏念,她太小了,基础都没有打好,也不符合省队的接收标准,看了一圈,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人,杨启光都准备走了,突然看见一个留着短短的头发,分不清是男孩还是女孩,端着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盆,盛着满满一盆球,都冒尖了,小心翼翼的端到球台边,等着教练给她练多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很诧异,少年宫的小孩子打球基本上都是被家长送来的,没有人愿意放学之后不能玩耍,所以打球基本上都是敷衍,教练让拿一盆球训练,基本上端过来的都是半盆,苏念那个满的都要溢出来的盆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苏念,你怎么又拿了这么多。”少年宫的教练也哭笑不得,但是小孩子喜欢乒乓球,每个教练都会感到高兴,他还是给苏念开始发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一点兴趣,他停下来,想看看苏念学的怎么样,这一看,就发现了苏念与众不同的天赋。
正常人学习乒乓球,最难的是发力体系,如何从腿到腰,再到胳膊,集中身体所有的力量在击球的一瞬间发力,一般人练习好多年掌握不到精髓,但是苏念不一样,她的发力非常集中,击球的瞬间全身都在动,每一块肌肉像是一个整体,这就非常难得。
就这样他把苏念带进了省队,一步一步带到现在。
陪着苏念找了一会手感,杨启光停下来对苏念说:“你的技术进国家队绝对没有问题,这一年,我们重点训练你的心态,之前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从今天起,你跟我去踢馆。”
“踢馆?什么意思?”
“你的球是从小就开始学的,路子太正了,碰到特殊的打法才会懵,所以我们就多去跟野路子打,跟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人打,没有套路,只追求上台,锻炼你的心态。”
从这天开始,杨启光带着苏念走遍了H省几乎所有的球馆,不止找特殊打法,还去小区里面找大爷大妈打,甚至去打不正规的野球比赛。
一开始,苏念完全不能适应,一直输球,特殊打法就算了,关键还输给过六十多岁的爷爷,输给过从来没有正式训练过的小学生,这些人甚至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就凭借着毫无规律可言的打法让苏念完全失去对比赛的掌控。
慢慢的,苏念开始学会观察对手,调整心态,学会无论面对什么打法,只打好自己的每一板球,同时通过观察,尽快找到破解对手的办法,这些都让苏念的心态和比赛解题能力得到非常明显的进步。
终于,2015年8月,全国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最后一个球落地,苏念高高的举起拳头,奶声奶气为自己呐喊一声,转身向身后的爸妈和教练跑去,紧紧的抱着他们,三年,她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这个冠军,扣响了国家队的大门。
“听说二队马上又要来新队员了,有个00后,还不到15岁呢”,日复一日的训练枯燥无味,新队员要来的消息终于让大家有了一点点兴奋,赵远吃早饭的时候跟景行八卦,不亏是国乒出了名的八卦散播中心。
景行塞了一大口包子,顾不上说话,只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你怎么知道,谁给你说的?”赵远觉得很奇怪,景行看着很好接触,实际上满脑子都是小白球,面对小白球,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觉。
景行嚼着咽下嘴里的包子,脸颊像个仓鼠一样鼓起来,“听李梁说的,他前几天不就嚷嚷着自己有个小师妹今年要来国家队了吗?还说有多可爱,打球天赋有多好呢,说了好几遍了,听得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唉,你都知道了,那这个消息看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赵远有些失望,这种事情竟然不是从自己这里散播出去的,他恨恨嚼了一口饭,“李梁这个大嘴巴,我倒要看看他小师妹有多可爱。”
苏念顾不上回答小伙伴的问题,她抬起头,四处张望着,寻找教练的身影。
“都不去训练,围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苏念身后响起。
看清楚身后的人,刚刚还咋咋呼呼的一群人马上一个个缩着头跑开,苏念回头,是她的省队教练杨启光。
杨启光个子不高,脸黑黑的,之前也是H省队的乒乓球运动员,奈何天赋不高,没有进入国家队,退役之后就进了省队当教练。
是他发现的苏念的天赋,并一手把苏念带进省队,对苏念来说亦师亦父。
“来了”,杨启光没有问苏念这一周为什么不来训练,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来了就去训练吧!”
苏念点点头,拿起盆去装球,杨启光看着苏念又装了满满一盆球过来,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苏念的时候。
2007年,是杨启光在省队女队执教的第十年,这十年里,他也往国家队送了几个苗子,但是都没有打出来,H省在全国比赛中也很久没有拿到冠军了,他着急的在四十岁的年纪头顶已经秃的差不多了。
杨启光觉得不能再被动的等培训基地输送人才了,他决定自己去各个培训基地找人,本来市少年宫是不在他搜寻的范围之内的,因为少年宫不是专业的培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兴趣爱好者,想走职业道路的都不会选择少年宫,但是找了所有的培训基地都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苗子,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医的心态去了市少年宫。
那个时候的苏念才7岁不到,因为家里人忙,放学之后没有人照顾,所以把苏念放在少年宫学乒乓球。
杨启光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苏念,她太小了,基础都没有打好,也不符合省队的接收标准,看了一圈,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人,杨启光都准备走了,突然看见一个留着短短的头发,分不清是男孩还是女孩,端着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盆,盛着满满一盆球,都冒尖了,小心翼翼的端到球台边,等着教练给她练多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很诧异,少年宫的小孩子打球基本上都是被家长送来的,没有人愿意放学之后不能玩耍,所以打球基本上都是敷衍,教练让拿一盆球训练,基本上端过来的都是半盆,苏念那个满的都要溢出来的盆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苏念,你怎么又拿了这么多。”少年宫的教练也哭笑不得,但是小孩子喜欢乒乓球,每个教练都会感到高兴,他还是给苏念开始发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一点兴趣,他停下来,想看看苏念学的怎么样,这一看,就发现了苏念与众不同的天赋。
正常人学习乒乓球,最难的是发力体系,如何从腿到腰,再到胳膊,集中身体所有的力量在击球的一瞬间发力,一般人练习好多年掌握不到精髓,但是苏念不一样,她的发力非常集中,击球的瞬间全身都在动,每一块肌肉像是一个整体,这就非常难得。
就这样他把苏念带进了省队,一步一步带到现在。
陪着苏念找了一会手感,杨启光停下来对苏念说:“你的技术进国家队绝对没有问题,这一年,我们重点训练你的心态,之前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从今天起,你跟我去踢馆。”
“踢馆?什么意思?”
“你的球是从小就开始学的,路子太正了,碰到特殊的打法才会懵,所以我们就多去跟野路子打,跟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人打,没有套路,只追求上台,锻炼你的心态。”
从这天开始,杨启光带着苏念走遍了H省几乎所有的球馆,不止找特殊打法,还去小区里面找大爷大妈打,甚至去打不正规的野球比赛。
一开始,苏念完全不能适应,一直输球,特殊打法就算了,关键还输给过六十多岁的爷爷,输给过从来没有正式训练过的小学生,这些人甚至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就凭借着毫无规律可言的打法让苏念完全失去对比赛的掌控。
慢慢的,苏念开始学会观察对手,调整心态,学会无论面对什么打法,只打好自己的每一板球,同时通过观察,尽快找到破解对手的办法,这些都让苏念的心态和比赛解题能力得到非常明显的进步。
终于,2015年8月,全国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最后一个球落地,苏念高高的举起拳头,奶声奶气为自己呐喊一声,转身向身后的爸妈和教练跑去,紧紧的抱着他们,三年,她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这个冠军,扣响了国家队的大门。
“听说二队马上又要来新队员了,有个00后,还不到15岁呢”,日复一日的训练枯燥无味,新队员要来的消息终于让大家有了一点点兴奋,赵远吃早饭的时候跟景行八卦,不亏是国乒出了名的八卦散播中心。
景行塞了一大口包子,顾不上说话,只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你怎么知道,谁给你说的?”赵远觉得很奇怪,景行看着很好接触,实际上满脑子都是小白球,面对小白球,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觉。
景行嚼着咽下嘴里的包子,脸颊像个仓鼠一样鼓起来,“听李梁说的,他前几天不就嚷嚷着自己有个小师妹今年要来国家队了吗?还说有多可爱,打球天赋有多好呢,说了好几遍了,听得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唉,你都知道了,那这个消息看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赵远有些失望,这种事情竟然不是从自己这里散播出去的,他恨恨嚼了一口饭,“李梁这个大嘴巴,我倒要看看他小师妹有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