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历史变迁

    芷欣想起了上次吃牛排的时候,由于未与他商量就先行离开,搞得他很沒面子,如今他趁这次吃披萨时,來个不辞而别,就是为了挽回男人的尊严,真是心胸狭窄之人,睚眦必报,

    结完帐,她刚走出必胜客餐厅的大门口,就看到他向自己大步流星而來,

    她沒好气地说道:“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來了,”

    秦风只顾着喘气沒有说话,把手中的维生素e软胶囊交给了她,

    “干嘛,”

    “你的手指脱皮了,吃吃这个就能好,”

    她的心就像断流的河床被涓涓细流慢慢滋润,一股暖烘烘的热潮涌了上來,看來刚才错怪他了,一种愧疚感充满了全身的每个地方,

    “那你刚才出去的时候怎么不跟我打声招呼,”

    “刚才去买的时候,店门就差点关了,”

    “哦,原來是这样,”

    “走,我们到附近逛逛吧,”

    两人的脚步渐行渐远,彼此的距离渐行渐近,消失在华丽霓虹灯下的人流中,

    且说桃源茶庄倒闭了以后,对于春亮來说,他在县城就少了一个栖居地,两人约会的次数减少,但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却在日益加强,进入初冬,好容易遇到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春亮决定带诗涵來村里游一游,感受一下新农村建设给家乡面貌带來的变化,

    古往今來,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神农氏诲民耕种,当为农始;有巢氏教民筑居,当为村先,中华五千年文明,如浩瀚长河中的一卷卷厚重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而村落这一最基本的行政群落,却生生不息,绵延永恒,

    圳下村历史悠久,自商周圳下文化遗址发掘,故知始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随历史不断向前演进,圳下村因处赣粤商旅之必经之地,人來人往,络绎不绝,一处处驿站,诉说着其曾经有过的繁华;一座座山峦,见证者圳下村千年的历史更替;一幢幢古屋,铭刻着圳下村客家先民的创业足迹,商周先人的文化旧迹、古道上的马铃声声、文昌高阁的晨钟暮鼓、圳下战斗的悲壮激越……从古代走向近代、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圳下村总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使圳下村显得古老而年轻、厚重而活泼,圳下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使它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來,圳下村所走过的现代农业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无数村落中的一个剪影,

    历史长河,波澜不惊,似深涧流泉,款款中千古流韵,

    岁月流年,笙箫常鸣,如白驹过隙,倏忽间已逾千年,

    圳下村所走过的千年历史,在岁月的风霜中砥砺前行,与所有的村落一样,圳下村经历了由蛮荒到文明的嬗递,都随着时代的脉搏一起由落后走向兴盛,由贫穷走向富裕,不同的是,圳下村在历史的恩惠中,更多经历了一件件或凝重、或悲壮、或自豪、或抒情的历史往事,

    圳下人文蔚起,概而言之,当有“三幸”:“一幸”是远古时代,先人在此开疆辟土,创造了悠久的的历史文化;“二幸”是**红军有惊无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逢凶化吉之地”;“三幸”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指导下,圳下村在小康生活的征途中,走向致富的前列,

    两人來到坐落在德馨围围屋上的圳下村村史馆,远远望去,地面上非常赶紧整洁,墙壁被粉刷得雪白雪白的,挂有几幅配有文字的图片,走进古老的木门,是一条通道,两边的墙壁上分别挂了一副“刘氏家训”和“潘氏家训”,跨过天井,便可看见步入祠堂的一扇小门,挂了三块匾,顶上为“圳下村史馆”,左边为“鉴史能知兴替”,右边为“耕读可振家邦”,

    步入小门,便是展览厅,墙壁上的横幅介绍了该村的村情简介、交通区位图、商周文化遗址、历史沿革、姓氏渊源与迁徙、惟贵公夫妇合传、潘任公驻守大营岗、客家建筑、民俗活动、当地山歌、民俗节庆、客家饮食、乡村休闲等,实物展览有马灯、煤油灯、马刀、铁挫、鸭毛扇、网兜、罗盘等,

    这里重点描述一下圳下八景:

    第一景为项甄插天,以诗为证,

    咏项甄插天

    刘拱宸

    巍峨项甄接苍天,斜插东郊最上端,有兴登临山顶望,定从碧落弄云烟,

    第二景为雁齿拱桥,并附诗一首,

    雁齿拱桥

    刘瑞祥

    叠石为桥似月弯,岂同高渺莫能攀,

    熙熙攘攘名利客,不用乘舆济往返,

    第三景为莲花宝嶂,并附诗一首,

    莲花宝嶂

    刘曰庠

    高砠翠嶂暮飞鸦,千叶层层自纵斜,

    绿萼永开自不落,嘉名曾赐唤莲花,

    第四景为文昌高阁,并附诗一首,

    文昌高阁

    刘曰庠

    位列天垣圣可通,星罗比极振文风,

    试登百尺危楼上,恍立千层雾气中,

    第五景为禅院晨钟,并附诗一首,

    禅院晨钟

    刘瑞祥

    疏星落落日将红,忽觉梵钟到耳聪,

    静听音流禅院出,经声朗朗日曈曈,

    第六景为罗星塞口,并附诗一首,

    罗星塞口

    刘拱宸

    沃野平原且胜多,一山排列似星罗,

    不知箕斗如何过,降谪人间笑折腾,

    第七景为大营古岗,并附诗一首,

    大营古岗

    刘拱宸

    信国忠贞佐宋王,在营遣迹在东湘,

    文公杳矣平原在,惟见寒鸦集古岗,

    第八景为文笔擎天,并附诗一首,

    文笔擎天

    刘拱宸

    一山秀丽发奇峰,锐似毛锥倒地中,

    岂是山灵能写照,欲从天际绘苍穹,

    接着两人又欣赏了河唇坝围,该围屋由圳下开基十一世祖刘元材建于清代末年,主厅面宽13米,进深22米,坐西朝东,面阔三间,二进三厅二厢房二横屋,抬梁式悬山顶金包银大瓦房,

    村子进行新农村建设后,在原生产大队旧址修建了一个亭子,周围砌了一道道花圃;在河唇坝围门前的空地上新添了青少年公共娱乐设施,如乒乓球桌、篮球架、单杠、双杠、翘翘板等;在德馨围的侧边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公共厕所;推倒破烂不堪的土坯房,盖起了三层小洋楼;在井唇的原址上建了几排新农村建设房屋;村与村之间的公路水泥硬化了;村民们把历史久远的自行车都卖了,破旧的摩托车搁置在遗忘的一角任其长木耳,崭新的小车停在了门前的石灰坪上……

    春亮带诗涵來到文昌高阁旁边的圳下小学,创办历史悠久,却在几年前被教育局下令停办了,他指着墙角下的一个破洞,称读幼稚园的时候,自己与同学们经常在那钻來钻去;他指着只剩半截的枯树桩,称圳下战斗时,它是由住在文昌阁里的毛主席亲手种下的;他指着最左边的那个宿舍,称当时的女班主任就住在那里,一到星期五下午,她的男友就会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來接她,即使是大雨滂沱,或者风雪载途,仍然准时无误,非常浪漫,非常纯朴,

    他又带她來到果山里,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脐橙,就好像一个个金黄色的灯笼挂在了枝头,山上的柑橘专业采果队,把一个个金灿灿的脐橙剪下來,装在箩筐里,再挑到路边的篷布上,汗水湿透了他们背上的衣服,鞋底沾满了厚重的泥巴,另一群妇女则负责挑选果实,把好的装在果篓里,把劣的放在一边堆积起來,过秤后,一筐筐的果篓装在了货车的车厢里……

    诗涵有些口渴了,他带她來到一泓泉水边,她忍不住用双手掬了一口水,猛喝了一大口,真是清冽甘甜啊,

    “村子里能喝到这样的水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为什么,”

    “因为经常喷洒农药,把水质给污染了,”

    “哦,原來是这样,”

    “我县癌症的发生率逐年上涨,就跟这水质有很大的关系,”

    “难怪大家都改喝桶装矿泉水了,”

    在他年幼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位村民在泉水里放了几尾青鱼,结果懵懂无知的春亮与高教娃子、黄毛二蛋等为了抓鱼,拼命地想把水舀干,可是舀了许久,水一点都沒少,沒办法,他们只好光着膀子伸手去摸,一直徜徉生活着的鱼儿折腾不起这惊动,穿梭來穿梭去,就是抓不着,气急败坏之下的他们,直接把遮挡泥沙的簸箕全拆掉,他们的父母得知这回事后,把他们劈头盖脸地责骂一顿,

    春亮还告诉她,收获柑橘的时候,村民们把吃完的快餐盒随手一扔,却沒人清理,对土壤造成了白色化学污染,遗落在地上的橙子,通过自然腐化,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酸臭味,

    两人來到了春亮的家里,树上的柿子半红半黄的,看起來特别诱人,诗涵伸手摘了一个,洗一下就要往嘴里啃,

    “咯咯咯,,”他忍不住抚养大笑着,“刚摘下的柿子怎么能吃呢,涩得很,”

    “那怎么才能吃,”

    “用麻杆插进去,过几天就能吃了,”

    “那好吧,”

章节目录

东江情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月下狼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37章 历史变迁-南山区海辉东江酒楼电话,东江情缘,一本书并收藏东江情缘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