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天后,嬴政派来传话的人抵达咸阳,将我和冯去疾以及周至集中在丞相府宣读了嬴政的回复。
先是给我和冯去疾的诏令,比较简单,大意就是匈奴的事情处理的还可以,要加紧备战什么的。
对于我提出的匈奴策略以及滑轮、斩马刀、马鞍、马蹄铁的评价只有两句话,前者是“思虑不周”,后者不能称之为一句话了,就一个字:“善”。
这搞得我十分无语,夸不起你就别夸,没必要嘛,我又不是想让你夸我才将这几样东西给拿出来的……
随后又将周至叫进来,宣读了另一份诏令。这份诏令大意就是冬至到了,要抓紧兴修水利,做好农田的平整等等关于农事的。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所以从秦朝开始就有这个习惯了。周至身为太仓令,现在治粟内史革越又不在咸阳,只能交给他具体实施。
诏令宣读完毕,我们几人就开始做具体部署。虽然事情不多,不过大秦太大了,涉及那么多水利水系,还有那么多自然条件不一样的农田,整整忙活了一天才弄完,交给周至分发到各郡县。告辞之后我也回到了太子宫。
————
想想后天就是冬至了,在秦朝冬至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节气了,秦朝以前都有冬至祭祀的习惯,只是嬴政将每年10月定为岁首之后,朝廷的祭祀就挪到了10月,但大多数百姓还是习惯冬至这天行祭祀之礼。
我是北方人,冬至有吃饺子的习惯,可在秦朝,别说饺子了,馒头都没有,什么都是死面的,好在吃完之后比较抗饿,一天两顿饭也能接受。来到这里快两个月了,天天水煮菜,现在又到了晚上,越想越流口水。
“兰儿。”我要尝试一下包顿饺子。
兰儿应声道:“殿下请吩咐。”
“我问问你,宫里有细面粉吗?”得先问问主材啊,面粉这玩意虽然有小麦就能磨,奈何此时工具效率低啊,好多地方还在用杵臼呢,像捣蒜一样捣,如果有磨盘的话就好点,不过磨出来的面粉还是比较粗。
“禀殿下,有,咱们宫里就有一个磨盘,但不知道您要的面粉有多细?”兰儿答道。
“越细越好,三斤面粉有难度吗?”我问道。
兰儿回道:“应该没问题,殿下,宫中的磨盘很少用,只有做一些面饼时才会用得上,我这就去通知家令李善。”
“等下,我写几样东西,你看看有的话一起备着。”
随后我将羊肉、清酱(酱油)、醋、葱、姜、萝卜等写下来交给兰儿。
兰儿接过后便出去准备了,我突然想到已经天黑了,这怕是要让人加班,我自己最痛恨加班了,连忙让人告诉兰儿明天再准备就行。
第二天我正在看冯去疾和骊山、阿房两地送来的奏报,兰儿提着一个布袋走了进来,回禀道:“殿下,面粉已经研磨好了,您看可以吗?”
我起身打开袋子看了一下,虽然无法与机器磨成的面粉一样细,但包饺子没什么问题。随后又吩咐兰儿先用约一斤的面粉制作老面,详细说了制作过程,面和水的配比,使用草木灰过滤过的水,和好后静止5个时辰……
兰儿听的一愣一愣的,不由问道:“殿下,您莫非不是用来吃的?”
我奇怪道:“面粉不吃用来干嘛的,何出此言?”
“可是面粉加了灰还能吃吗,而且虽然是冬天,放5个时辰也会酸的。”
我笑道:“你加了草木灰水就不会酸了,算了,我写给你,你照着做就行了。”
兰儿拿着我写的过程还是将信将疑,不过也没再多说,出去准备了。
次日我照例看过奏报后,就来到了庖屋准备包饺子。
中间还遇到太子卿宫鹿子,这哥们一听我要去厨房做饭,赶紧跑过来阻止我,又是什么君子远庖厨,又是什么有失圣人之礼的,我讲了好半天才让他同意我进去,而且仅限这一次。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太子宫的大管家呢,这院里除了我也就他最大了,而且此人是个老学究,深受儒家那套规矩的影响,能说服他实属不易。
进到庖屋后,我让人将发酵好的老面拿出一点来,把余下的面粉留点备用,其他和成了面,用陶盆扣住静置在案上。又指挥众人将羊肉先用葱姜处理了一下,去掉膻味,再将辅材切好备用。
不过看到葱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无语,可怜巴巴的几根独苗,黄的只剩葱白了。据兰儿说,这还是刚刚冬至,再晚几天这几根独苗都没了,再想吃就得来年春天了。没办法,这年代没大棚,也没冷库,地窖的作用有限。
忙活了大半天,面发的差不多了,馅料也准备好了。秦朝没什么胡椒、十三香什么的,有盐和酱油也行了,加了点麻油,闻起来还是挺香的。
随后我又手把手教众人怎么擀皮、怎么包饺子,众人手忙脚乱,还好不是很复杂,众人学的也比较快。
看着兰儿包饺子的速度跟我不相上下,我笑道:“兰儿包的饺子不错嘛,一会让你多吃几个。”
兰儿脸色一红:“谢殿下夸奖,没想到这饺子还没熟闻起来就这么香。”
“那是,不看是谁想出来的。”我得意道。内心却想到‘兰儿这小姑娘挺白净,脸红起来怪好看的……’
众人齐齐笑着恭维道:“殿下英明。”
屋外的雪越积越厚,看着屋内众人脸上的笑容被炉内的火光映照得鲜艳动人,我突然觉得这种生活也不错,只是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
想到这里,我站起身道:“大家先包,我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
洗完手整理了一下衣冠,我带着孟合出了太子宫,往西边的万安宫走去。
两个月了,自从我能够下床行走之后,扶苏的母亲再没来过太子宫,想必也跟嬴政有关系,我觉得应该去看看。
先是给我和冯去疾的诏令,比较简单,大意就是匈奴的事情处理的还可以,要加紧备战什么的。
对于我提出的匈奴策略以及滑轮、斩马刀、马鞍、马蹄铁的评价只有两句话,前者是“思虑不周”,后者不能称之为一句话了,就一个字:“善”。
这搞得我十分无语,夸不起你就别夸,没必要嘛,我又不是想让你夸我才将这几样东西给拿出来的……
随后又将周至叫进来,宣读了另一份诏令。这份诏令大意就是冬至到了,要抓紧兴修水利,做好农田的平整等等关于农事的。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所以从秦朝开始就有这个习惯了。周至身为太仓令,现在治粟内史革越又不在咸阳,只能交给他具体实施。
诏令宣读完毕,我们几人就开始做具体部署。虽然事情不多,不过大秦太大了,涉及那么多水利水系,还有那么多自然条件不一样的农田,整整忙活了一天才弄完,交给周至分发到各郡县。告辞之后我也回到了太子宫。
————
想想后天就是冬至了,在秦朝冬至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节气了,秦朝以前都有冬至祭祀的习惯,只是嬴政将每年10月定为岁首之后,朝廷的祭祀就挪到了10月,但大多数百姓还是习惯冬至这天行祭祀之礼。
我是北方人,冬至有吃饺子的习惯,可在秦朝,别说饺子了,馒头都没有,什么都是死面的,好在吃完之后比较抗饿,一天两顿饭也能接受。来到这里快两个月了,天天水煮菜,现在又到了晚上,越想越流口水。
“兰儿。”我要尝试一下包顿饺子。
兰儿应声道:“殿下请吩咐。”
“我问问你,宫里有细面粉吗?”得先问问主材啊,面粉这玩意虽然有小麦就能磨,奈何此时工具效率低啊,好多地方还在用杵臼呢,像捣蒜一样捣,如果有磨盘的话就好点,不过磨出来的面粉还是比较粗。
“禀殿下,有,咱们宫里就有一个磨盘,但不知道您要的面粉有多细?”兰儿答道。
“越细越好,三斤面粉有难度吗?”我问道。
兰儿回道:“应该没问题,殿下,宫中的磨盘很少用,只有做一些面饼时才会用得上,我这就去通知家令李善。”
“等下,我写几样东西,你看看有的话一起备着。”
随后我将羊肉、清酱(酱油)、醋、葱、姜、萝卜等写下来交给兰儿。
兰儿接过后便出去准备了,我突然想到已经天黑了,这怕是要让人加班,我自己最痛恨加班了,连忙让人告诉兰儿明天再准备就行。
第二天我正在看冯去疾和骊山、阿房两地送来的奏报,兰儿提着一个布袋走了进来,回禀道:“殿下,面粉已经研磨好了,您看可以吗?”
我起身打开袋子看了一下,虽然无法与机器磨成的面粉一样细,但包饺子没什么问题。随后又吩咐兰儿先用约一斤的面粉制作老面,详细说了制作过程,面和水的配比,使用草木灰过滤过的水,和好后静止5个时辰……
兰儿听的一愣一愣的,不由问道:“殿下,您莫非不是用来吃的?”
我奇怪道:“面粉不吃用来干嘛的,何出此言?”
“可是面粉加了灰还能吃吗,而且虽然是冬天,放5个时辰也会酸的。”
我笑道:“你加了草木灰水就不会酸了,算了,我写给你,你照着做就行了。”
兰儿拿着我写的过程还是将信将疑,不过也没再多说,出去准备了。
次日我照例看过奏报后,就来到了庖屋准备包饺子。
中间还遇到太子卿宫鹿子,这哥们一听我要去厨房做饭,赶紧跑过来阻止我,又是什么君子远庖厨,又是什么有失圣人之礼的,我讲了好半天才让他同意我进去,而且仅限这一次。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太子宫的大管家呢,这院里除了我也就他最大了,而且此人是个老学究,深受儒家那套规矩的影响,能说服他实属不易。
进到庖屋后,我让人将发酵好的老面拿出一点来,把余下的面粉留点备用,其他和成了面,用陶盆扣住静置在案上。又指挥众人将羊肉先用葱姜处理了一下,去掉膻味,再将辅材切好备用。
不过看到葱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无语,可怜巴巴的几根独苗,黄的只剩葱白了。据兰儿说,这还是刚刚冬至,再晚几天这几根独苗都没了,再想吃就得来年春天了。没办法,这年代没大棚,也没冷库,地窖的作用有限。
忙活了大半天,面发的差不多了,馅料也准备好了。秦朝没什么胡椒、十三香什么的,有盐和酱油也行了,加了点麻油,闻起来还是挺香的。
随后我又手把手教众人怎么擀皮、怎么包饺子,众人手忙脚乱,还好不是很复杂,众人学的也比较快。
看着兰儿包饺子的速度跟我不相上下,我笑道:“兰儿包的饺子不错嘛,一会让你多吃几个。”
兰儿脸色一红:“谢殿下夸奖,没想到这饺子还没熟闻起来就这么香。”
“那是,不看是谁想出来的。”我得意道。内心却想到‘兰儿这小姑娘挺白净,脸红起来怪好看的……’
众人齐齐笑着恭维道:“殿下英明。”
屋外的雪越积越厚,看着屋内众人脸上的笑容被炉内的火光映照得鲜艳动人,我突然觉得这种生活也不错,只是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
想到这里,我站起身道:“大家先包,我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
洗完手整理了一下衣冠,我带着孟合出了太子宫,往西边的万安宫走去。
两个月了,自从我能够下床行走之后,扶苏的母亲再没来过太子宫,想必也跟嬴政有关系,我觉得应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