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西的唐献陵,以及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的唐昭陵。这两座大唐帝陵,分别埋葬着中国历史上两位名垂青史的父子帝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这两位父子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他们,一位开创了一个四方来朝的大唐帝国,一位缔造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贞观之治”。然而,他们父子二人却共同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大唐帝国。
是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入主关中,定鼎长安;是他们,一路南征北战,仅用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结束了自隋末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长期的战乱与割据状态,最终缔造了一个古今未有的大唐王朝!
提起大唐王朝,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通常是两个字:盛世。大唐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富足的民生、辽阔的版图、开放的国门、华美的诗篇,几乎成为了大唐王朝形象的代名词。
来到长安城,我们看到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纵横于烟尘滚滚的东北边境,我们看到的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沙场豪情;登上金陵凤凰台,我们看到的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千载往事;伫立于黄鹤楼上,我们看到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悠悠乡思……
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傲立于世界东方,以一个庞大帝国的姿态,俯瞰华夏大地的,——大唐帝国!
“汉唐”,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汉族唐人,华夏文明的种子,早已散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影响中国历史,乃至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帝国,在它最终立国之时,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纷纷乱世。面对着狼烟遍地的华夏大地,新生的李唐王朝,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以及放眼九州天下的格局,花费十年时间,最终扫平群雄,克成统一大业。
李唐王朝的统一战争,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营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军事环境,使得唐王朝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大一统王朝。
唐初的统一战争,是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李唐王朝,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军平定江南辅公祏势力,基本上扫平了除朔方梁师都以外的所有隋末群雄。最后,直到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趁突厥国力衰落,自顾不暇之际,一举出兵,彻底拔除了梁师都这个隋末群雄最后一股势力。
可以说,新生的李唐王朝,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一统天下,结束了隋末以来黄河、长江流域长期的动荡与战乱。大唐,犹如一轮旭日,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冉冉升起,此后,二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与大唐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唐王朝创立伊始,新生的李唐王朝,处于各地割据势力的重重包围和虎视眈眈之中,随时有可能一口吞掉方兴未艾的大唐。然而,出身关陇士族门阀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注定要承担起统一天下的重任!
总结李唐王朝十年的开国统一之路,那就是一部壮丽绚烂的英雄凯歌。如果没有这十年的金戈铁马,浴血疆场,也就没有后来诗圣杜甫笔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气象。
将时光穿梭回千百年前,那个隋末唐初的纷纷乱世,置身于那段金戈铁马,激荡雄浑的峥嵘岁月,感受大唐横扫天下,傲视群雄的万古豪情!在那个群星荟萃,英雄拔剑而起的风云际会,为什么大唐王朝可以最终傲视群雄,一统天下,成为华夏大地最后的主宰者,成为独一无二的天下之主。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隋炀帝杨广的亲表哥,身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宣布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从晋阳宫出发,向长安进军。从此,开启了李家父子一统天下,开创大唐的王者之路。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耗费了隋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国内矛盾一触即发,各地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天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乱起,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其实,早在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的动乱,便已经初现激变的苗头,直到后来,这种苗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大业七年(611年)七月,还在第二次南巡的隋炀帝,乘龙舟由江都北上,结束了二下江都的旅程,经过刚刚竣工的永济渠,前往涿郡。
路上,这位大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正式颁布了讨伐高句丽的诏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前往东莱郡,督造舰船三百艘。日夜赶工的民夫,长时间站在水中干活,以致腰部以下都生蛆了,死者多达十之三四。
然而,隋炀帝要求的排面,却远远不止于此,他还下诏,调全国府兵,无论路途远近,悉数都要到涿郡聚集。河南、淮南、江南各郡,则要打造五万辆车,负责运送物资,按时送往高阳郡。
同年七月,隋炀帝再调淮南、江南的民夫船只,将囤积在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往涿郡。于是,纵观隋朝境内,载有兵器甲仗的车辆,运送粮草的船只,往来奔走的府兵,日夜不断,拥挤于路途之上,累死道旁者,更是无法统计。
至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在涿郡集结大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号称二百万大军,正式对高句丽发动攻势。至此,隋炀帝在帝国战略层面,又一项宏大的筹划,——讨伐高句丽,拉开了序幕!
然而,在这大军百万,旌旗蔽日的大场面背后,却是隋朝百姓从大业元年(605年)至大业八年(612年),七年之间从未中断的劳役与伤亡。
当农耕社会下的底层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耕种错失时令,颗粒无收,田地荒芜,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时,皇帝没有下令与民休息,却是颁布了新的征税诏命,为东征高句丽筹措物资。
而隋朝的官吏们,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低价收购老百姓手中的粮食,随后对外公布诏命,要求征税,百姓只得再以高价,从官员手中买粮。简单的一进一出,官员能从中获取的暴利,达数倍之多。
大业七年(611)时,山东、河南爆发水灾,三十余郡被淹没;接着,同年十月,黄河砥柱崩塌,土石塞堵河道,造成河水逆流数十里,吞噬周边城池。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天灾,朝廷却守着各处义仓,不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黎阳、洛口的储备,只顾运往辽东。
这一刻,悬在百姓头上的生存红线,彻底绷断。邹平人王薄,率先揭竿而起,自称“知世郎”;紧接着,平原人刘霸道,高鸡泊的孙安祖、窦建德,河曲张金称、蓨县高士达等人,蜂拥而起。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唱响了隋末天下动乱的乐章。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再到后来,隋朝百万大军,折戟辽东,令隋王朝威风扫地。与此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渐渐呈现糜烂之势。
面对农民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隋炀帝深知北方大乱,已经不可扭转,为了躲避战乱,于大业十二年(616年)第三次巡游江都,离开中原。隋炀帝临行之前,将西京大兴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扔给了自己的两个孙子,命代王杨侑镇守大兴城,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
隋炀帝自己则一走了之,而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他们都是隋炀帝早逝的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两个儿子,当时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罢了,怎么能应对了如此的乱局。隋炀帝将北方乱局交给两个孩子打理,明显就是逃避责任。
隋炀帝三下江都,这一走,天下大乱的局面就变得更加严重了。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候,隋朝国内,形成了三支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力量。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以杜伏威、辅公祏为首的江淮起义军,以李密、翟让为首的瓦岗军。而此时,李密正率领瓦岗军,大举围攻洛阳,与驻守洛阳的隋朝江都通守王世充,殊死搏斗。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时,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想的并不是如何平定国内烽烟,而是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破罐子破摔,实行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根据《隋书·炀帝纪》的记载,当时,隋炀帝对国内农民起义的态度是这样的: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劫掠从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战士尽力,必不加赏,百姓无辜,咸受屠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悟也。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各地武装力量都在积极反抗隋朝暴政,意欲逐鹿中原的时候,一支新兴的军事力量,突然崛起于山西太原。这支军事力量的横空出世,不仅改变了隋末唐初的纷乱局面,更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支崛起于山西太原的武装力量,它的军事领导人,正是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唐高祖李渊。
事实上,李渊可不是一般的草莽英雄,相反,他却是一个真真正正,货真价实的贵族出身。并且,李渊还与隋王朝存在着非常深厚的血缘关系。为什么说李渊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贵族呢?因为,他正是出生于西魏、北周与隋唐时期一个非常显赫的贵族集团——“关陇贵族集团”。
在这里就要解释一下这个“关陇贵族集团”。所谓“关陇贵族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南北朝时期北朝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的开创者,正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宇文泰。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是自前秦苻坚以来第二次对黄河流域实现的统一。然而,好景不长,北魏统一北方还不到一百年,正光五年(524年),北魏国内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
到了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由权臣高欢控制,而西魏则由权臣宇文泰所控制。因此,东、西两魏之间常年发生战争,实际上就是高欢和宇文泰之间的较量。后来,东魏被北齐高氏政权所取代,西魏被北周宇文氏政权所取代。所以,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集团,专门创立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基础的——“关陇贵族集团”。
南北朝末期,东魏、西魏、南梁三足鼎立,其中,西魏割据关陇之地,人口、经济皆处劣势。为了在乱世中生存,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在政治、文化上,打出了复古周礼的旗号,争取关陇汉人门阀的认可;在军事上,则以鲜卑人原始的部落兵制为基础,以赐姓的方式,将汉人门阀融入其中,最终达到凝聚各方力量,扩大统治基础的目的。
所以,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集团,专门创立了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基础的——“关陇贵族集团”。
所谓的“八柱国”,就是西魏历史上的八位柱国大将军,他们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是八柱国之首,而广陵王元欣则是西魏宗室成员。其余六大柱国,都是各自督统两个大将军。
所谓“十二大将军”,分别是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在北周、北齐,乃至隋唐,产生过无数的开国帝王、高官重臣、皇室贵戚以及后来许多王侯将相的父辈。比如,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祖父。八柱国之首的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北周建国之后,追尊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李虎就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弼是隋末瓦岗军领袖李密的祖父、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
出生在这样一个贵族频生的关陇贵族集团,李渊可以说是非常幸运。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曾经这样评价过“关陇贵族集团”: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除了出生于关陇门阀这样的贵族集团,另外,李渊本人,还有整个李家,都是皇族后裔。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意思是,李渊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之君凉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孙。当然,后来许多史学家,经过考证,认为李渊的这个先祖,很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估计是李渊后来建立唐朝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才编造出来的这个先祖。
不过,李渊的祖父李虎,却是真真正正的王侯将相。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在西魏官至左仆射、太尉,受封陇西郡公,后来与宇文泰等其他七人辅政有功,共同加封“柱国”之衔,号称八大柱国。根据《册府元龟》的记载,李虎其人:
少倜傥有大志,好读书而不存章句,尤善射,轻财重义,雅尚名节,深为太保贺拔岳所重。
北周受禅之后,李虎被追赠为唐国公。其子李昞(李渊的父亲)在北周历任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北周天保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在李渊七岁的时候,父亲李昞去世。于是,李渊便承袭了祖父、父亲的唐国公爵位。
李渊不仅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这样一个显赫门阀,另外,他与隋王朝也存在着剪不断的血缘关系。因为,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隋炀帝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亲姐妹。所以,论亲疏,李渊是隋炀帝的亲表哥。
并且,论身份,李渊还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镇守晋阳(太原),掌管山西并州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李渊在隋朝是镇守一方,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是名副其实,雄踞一方的“山西王”。更何况,李渊本人与隋炀帝还是表兄弟关系。这样的身份,他为什么还要起兵反隋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李渊起兵反隋,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是李世民推动了整个晋阳起兵。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不过,他与原配妻子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其中,老三李玄霸英年早逝。所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就成为了李渊最重要的三个儿子。
同样,也是这一母同胞的兄弟三人,也是日后大唐王朝政治博弈中的主角。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夜之间杀兄屠弟,手上沾满了骨肉兄弟的鲜血,踩着手足兄弟的尸骨,登上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
为什么说是李世民推动了整个晋阳起兵的过程呢?当时的李世民,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英雄而已。可是,不要看李世民当时只有十八岁,他非常不简单,此时的他早已看清了天下大势。《资治通鉴》记载,这个时候的李世民:
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
李世民虽然当时只有十八岁,但是他非常聪明,英勇果敢,也十分有见识。他看到隋朝此时已经大厦将倾,大势已去,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李世民便有了劝说父亲李渊起兵反隋的想法,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进而平定四海,削除割据。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后来的成就,确实是前无古人,无论是帮助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一路入主关中,开创李唐王朝;还是在唐朝建国之后,亲率大军,东征西讨,为唐王朝平定四海,一统天下;亦或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绝地反击,杀兄屠弟;或者是在登上皇位之后,开创了一个流芳千载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千秋帝范,是后世无数帝王的榜样。以至于杜甫在《北征》一诗中挥毫泼墨,写下来了这样的诗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并且,李世民本人更不是一个普通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冠以“龙凤之姿”的赞誉,就注定了李世民这一生的不平凡。《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了李世民幼年时期的种种传奇经历:
高祖之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名焉。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这个故事讲的是,李世民四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岐州。只不过李世民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有一天,一个自称会相面的书生来到李渊府上,前来拜谒李渊。这个书生,见到当时年仅四岁的李世民后,立刻就觉得这个李家二郎,将来必定是一个有能力可以平定天下之人。
于是,这名书生就对李渊说,您的这个儿子将来贵不可言,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不到二十岁,必然是可以济世安民的盖世英豪。听完书生的话后,李渊索性就取意“济世安民”四个字,为自己的这个老二取了一个震铄古今的名字——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从小就被赋予了“济世安民”的伟大历史使命。的确,长大以后的李世民,表现确实与众不同。
比如,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当时,山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魏刀儿,自称“历山飞”。有一次,魏刀儿引兵攻打太原,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率军迎击,结果被困在敌阵之中。
关键时刻,十八岁的李世民,独自率领轻骑兵,冲入敌阵,盘马弯弓,射杀叛军,成功将父亲李渊救出敌阵。最终,李渊、李世民父子,合兵一处,大破魏刀儿的叛军,一举扭转太原败局: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旧唐书·太宗本纪》)
而且,从李世民日后人生事业的履历,也不难看出。在多年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中,李世民军功无数,功业赫赫,为大唐王朝平定天下而奋勇作战。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无限的荣誉与权力。
可以说,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在日后,李世民为什么能够以秦王的身份,公然挑衅太子李建成,与大哥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正是因为,李世民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赫赫战功。
李世民不是一个凡人,比如,晋阳起兵之前,李世民手下的第一谋臣刘文静,曾经这样称赞只有十八岁的李世民:
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资治通鉴》)
在刘文静看来,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可以和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这样英雄相媲美。除了刘文静以外,当时天下还有许多人都非常看好李世民。比如,唐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率军一举打败了西秦薛举、薛仁杲父子,平定陇西,将陇右、甘凉地区并入李唐版图,班师回朝。唐高祖李渊特意让已经投降唐朝的前瓦岗军领袖李密,前往豳州迎接李世民。
李密也是隋末唐初一位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英雄人物,曾经率领瓦岗军南征北战,威震中原,甚至一度就要攻下东都洛阳。可惜,武德元年(618年),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的较量中,被王世充击败,丢掉了河南大片领地,被迫降唐。唐高祖李渊对他也非常礼遇,任命李密为光禄卿、邢国公。
应该说,李密曾经也是隋末乱世的一代枭雄,眼高于顶,性格骄傲,一般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没想到,李密和李世民素未谋面。可是,仅仅一面之缘,这位曾经的瓦岗领袖,就对这个年轻的秦王折服不已。
李密奉命前往豳州迎接李世民,可是一见到李世民,目睹了李世民的勃勃英姿,神采奕奕。李密不禁赞叹不已,他对自己的手下殷开山说了这样一番评价李世民的话:“真英主也!不如是,何以定祸乱乎!”(《资治通鉴》)李密坚信,李世民将来一定是终结乱世的盖世英雄。
因此,无论是儿时被人赞誉为有“龙凤之姿”,赋予“济世安民”的历史使命,还是长大之后,轻骑冲阵救父,被许多风云人物冠以“英雄”称号。都可以看出,在四分五裂的隋末乱世,年纪轻轻的李世民,在静默、蛰伏之中,逐渐展现出了未来作为一位平定四海,开创盛世的千古一帝的风范与潜质。
虽然,晋阳起兵是真正让李世民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军事舞台,崭露头角。可其实,李世民的第一次闪亮登场,并不是劝说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他早在晋阳起兵之前,就已经亮过一次相。时间还要倒追到大业十一年,即公元615年,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第一次闪亮登场。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第二次巡行草原,被突厥始毕可汗亲率的数十万突厥铁骑,围困在了雁门郡(今山西代县)。隋炀帝被困雁门,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内史侍郎萧瑀为隋炀帝献上一计:
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资治通鉴》)
萧瑀此人,很不简单,他是隋、唐两代的著名宰相,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九位。萧瑀其人,是南朝萧梁皇室后裔,他的高祖父是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父亲是梁明帝萧岿,哥哥是西梁靖帝萧琮,姐姐更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
实事求是地讲,萧瑀算得上是隋唐时期的一代贤臣,唐太宗后来曾经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赠萧瑀》,称赞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并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萧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帮助了李世民。
在突厥大军围城的情况下,隋炀帝采纳了萧瑀的建议,连忙下诏,招募天下诸郡,起兵勤王。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征入伍,投在了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麾下。云定兴其人,原来是隋炀帝的大哥废太子杨勇的岳父,他的女儿云昭训是废太子杨勇的宠妃。
但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缺乏谋略,根本不会打仗,面对突厥大军围困雁门,他自己也傻眼了。年轻的李世民,崭露头角。李世民是如何崭露头角的呢?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军事才能,他向主帅云定兴献上了一条疑兵之计,简单来说,就是给突厥人大摆“迷魂阵”:
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这条疑兵之计果然奏效,始毕可汗开始自乱阵脚,很快就撤军了,雁门之围遂解。这是李世民第一次上阵征战,是唐太宗第一次利剑出鞘,从此开始了李世民征战杀伐的戎马生涯。
当时的李世民,年仅十六岁,按照现在的说法,只是一个高中生。从日后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战绩来看,他是一个胆大心细,勇于冒险,从来不走寻常路,天马行空的优秀的军事统帅。这次雁门救驾,算是这位千古一帝的牛刀小试,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可以具有这样与众不同的韬略与胆魄,着实令人钦佩。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李世民看到天下狼烟四起,乱世将至,便有了图谋天下之志。于是,李世民有意说服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不过,在游说父亲之前,李世民在积极地为起兵作准备,也就是在积蓄力量。
怎样积蓄力量呢?李世民开始私下活动,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李世民结交了一大批谋士武将,比如像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这些谋臣武将后来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其中,长孙顺德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氏(后来的长孙皇后)的族叔。
在李世民结交的众多谋士武将中,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刘文静。那么,刘文静何许人也?
刘文静,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是后来李世民秦王集团的重要成员。隋炀帝大业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令,但是他却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是,刘文静因为和瓦岗军领袖李密是姻亲关系,所以被关进了太原城的大牢里。
此时,李世民正在为父亲李渊的晋阳起兵积极筹谋,四处结交谋士,李世民认为刘文静是个人才,便与他倾心结交,亲自到监狱里来探望刘文静。刘文静见李世民前来探监,大喜过望,说道:“天下大乱,非有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也。”李世民多么聪明,立刻坦诚布公,回应道:
卿安知无?但恐常人不能别耳。今入禁所相看,非儿女之情相扰而已。时事如此,故来与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旧唐书·刘文静传》)
刘文静见到李世民如此坦率,自己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开始和李世民分析天下局势,并且将自己的计谋和盘托出:
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同时,刘文静又和李渊的心腹晋阳宫监裴寂交情不错,于是便让裴寂不断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所以,史书中评价刘文静在晋阳起兵过程中的表现是“定非常之谋”。后来,李渊在对晋阳起兵论功的时候,将刘文静和李世民、裴寂列为头功第一等。可以说,李渊晋阳起兵,刘文静是立下大功的,此后,刘文静逐渐成为了李世民的头号谋臣。
在起兵的力量积蓄得差不多之后,接下来,李世民便是要试图说服李渊起兵反隋。正好,当时就有一个契机。
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彻底破裂。突厥经常派兵入侵隋朝的北部边境,而李渊所管辖的山西河东地区,正是直面突厥南侵的第一线。有一次,突厥大举兴兵进犯河东重镇马邑(今山西朔州),马邑正好是李渊的管辖范围。于是,李渊派遣虎牙郎将高君雅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共同领兵,迎击突厥,结果遭遇大败。
隋炀帝对于处置败军之将的手段一直是非常严苛的,李渊打了败仗,毫无疑问,隋炀帝肯定是要问罪的。于是,李世民抓住这个契机,趁机向父亲李渊进言,劝说李渊举起义旗,起兵反隋: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资治通鉴》)
最终,在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合力劝说下,以及在多方势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李渊最终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于晋阳正式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向长安关中进军。
综合以上种种所述,有人或许会觉得,整个晋阳起兵好像都是李世民的手笔,李渊在其中的戏份少之又少。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研究历史,往往都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种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事件。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一个老实人,不太会争权夺利,权谋诡斗。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处处受到父亲李渊和大哥李建成的猜忌与打压,最后被逼无奈,不得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那么,李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根据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文献的记载,晋阳起兵几乎全部是出自李世民一人的手笔,李渊在其中仅仅充当了一个配角。而且,史料中还把李渊塑造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声色犬马的草包,当年晋阳起兵是因为误中“美人计”才被迫起兵。甚至,《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渊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曾经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可是,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却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功劳最大的李世民却仅仅被封为了秦王。并且,李渊通常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建成,盲目打压秦王李世民。最终,使得两个儿子手足相残,自己也吞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果。
李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事实上,他根本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窝囊废,相反,这是一个心机很深,手段老辣的江湖老手。就以起兵反隋为例,看上去是李世民积极鼓动李渊起兵反隋,甚至是帮着收买人心,最终促使起兵反隋成功。在这一期间,李世民似乎是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实际上,李世民只是替李渊做了一些他想做,却不好做的事情。李渊当时的身份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是河东地区最高的军政首脑。而李世民只不过是一个无官无职,二十岁不到的唐国公二公子。所以,晋阳起兵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李渊,而李世民则充当了父亲的形象代言罢了。
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绝对不是一时的鲁莽之举。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李渊的为人、性情是“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而且,唐朝有一本笔记小说,名为《隋唐嘉话》,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足以看出李渊反隋是蓄谋已久的: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
有一次,隋炀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看到李渊脸上布满了皱纹,于是便拿李渊打趣,戏称他是“阿婆”。李渊回家之后,很是不高兴,便向妻子窦氏诉苦。窦夫人听完丈夫的诉苦后,连忙向李渊道喜,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夫君你的爵位是唐国公,而“唐”又与“堂”谐音,“阿婆”即是堂主(唐主)。窦夫人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李渊,将来你要取代隋朝,化家为国。李渊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一扫脸上的阴霾。
可以看出,李渊眼看天下大乱,便想趁势而起,图谋帝业,他是早有预谋,根本不用李世民去启发。根据各种史书的记载,李世民当时到处招兵买马,他是如何笼络这些文臣武将的呢?李世民经常给他们钱。他当时只有十八岁,哪里来的几百万的活动经费去收买人心?李世民的种种行为,背后一定有父亲李渊的授意、支持。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史书中,却说晋阳起兵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呢?那是因为李世民成为了千古一帝唐太宗。历史往往是胜利者所书写的,李世民成为了历史的胜利者。所以,他要篡改历史,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少年英雄,而将父亲李渊则打造成一个胸无大志的窝囊废。
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精心策划之下,晋阳起兵的伟大历史壮举,便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那么,李家父子为起兵究竟做了哪些准备呢?
首先,李渊、李世民父子所要做的就是,除掉隋炀帝安排在太原的眼线、爪牙。虽然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关系,但是,隋炀帝对李渊始终不放心,认为李渊深藏不露,心怀异志,又执掌着整个山西地区的军政大权,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
尤其是,大业十一年(615年),有一个名叫安伽佗的术士,向隋炀帝进言,说出了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请求隋炀帝杀尽朝中所有李姓之人,隋炀帝更加惴惴不安。
为此,隋炀帝专门大开杀戒,诛杀了李浑、李敏、李善衡以及李氏宗亲三十二人,制造出了当时震惊一时的冤案,导致关陇贵族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
这件事之后,隋炀帝对于李渊的猜忌更重了。为了能够控制李渊,所以,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的时候,特意给李渊安排了两个副手: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王威和高君雅,实际上就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名为副手,实则监视着李渊的一举一动。
李渊如果想要举兵反隋,首要任务就是要除掉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所以,一天,李渊在与王威、高君雅议事的时候,李世民率领伏兵埋伏在晋阳宫城外,出其不意,一举擒获了王、高二人。紧接着,李渊下令,斩杀了这两人。
李渊计杀王威、高君雅,彻底铲除了隋炀帝安插在身边的眼线,也斩断了隋朝布置在太原的“情报网”。这样,也使得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彻底与太原方面失去了联系,成了聋子、瞎子。
在拔掉了眼线之后,李渊第二步所要做的就是,招募军队,同时召回儿女。招募军队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的肩上。李世民和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在河东境内大量招兵买马,不到一个月,就招募到了近一万人的军队,《资治通鉴》记载,“旬月间近万人”。
与此同时,李渊急忙召集所有的儿女。当时,李渊的众多儿女,只有老二李世民留在身边,其余的子女都分散在各地。既然决定起兵,李渊当然要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李渊连忙催促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火速赶回太原。
在李渊众多的子婿中,柴绍的妻子正是李渊的第三女,后来著名的“平阳昭公主”,赫赫有名的“娘子军”的缔造者。这位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拥有独立谥号的公主,她为唐王朝的建国,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绍当时接到岳父李渊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太原。不得已,柴绍只能和妻子依依惜别。临行前,柴绍对妻子说:
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别看平阳公主是一介女流之辈,这个时候却顾全大局,对丈夫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意思是说,你赶紧走,我一个妇道人家,到哪不能藏身,况且我也有别的打算。夫妻二人在简短的告别之后,柴绍便启程前往太原。而平阳公主独自一人回到鄠县庄园,散尽家财,招募山中亡命之徒,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起兵响应父亲李渊。
到后来,李渊率军挺进关中的时候。平阳公主率领麾下义军,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周至、武功、始平等地,严格军纪,秋毫无犯,部下已有七万之众。直至,李世民率领右路军直取长安,平阳公主率部与李世民会师于渭北,姐弟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两路大军,直取长安。
所以,能够看出,李渊一家,真可谓是一门龙凤。儿郎是济世安民的少年英雄,女儿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有这样的英雄儿女,怪不得李渊最后可以一路挺进关中,最终定鼎长安,开创大唐基业。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在返回太原的路上,正好与柴绍不期而遇。于是,李建成、李元吉、柴绍三人,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全部抵达太原。这样一来,李家父子全部集结完毕。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李渊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个时候,李渊真的能正式起兵吗?不能。因为李渊当时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后顾之忧,那就是突厥问题。所以,李渊在正式起兵之前,必须要解决突厥问题。
自从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关系正式破裂,突厥经常出兵南下侵扰隋朝的北部边境。而太原正是直面突厥南侵的第一线,因此,隋炀帝在三下江都之前,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将他派到山西,就是为了让他可以抵御突厥的进攻。
李渊明白,一旦自己正式起兵,率领主力,向关中进军。那么,大本营太原必定兵力空虚。到时候,突厥一看有机可乘,万一出兵从后路包抄,袭击太原,李渊肯定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故而,李渊在正式起兵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稳住突厥。总体来说,李渊的策略就是安抚好突厥。李渊并不奢求突厥能够出兵援助自己,至少不要趁火打劫,从背后捅刀子。因此,安抚突厥的任务,李渊就交给了刘文静去完成。
刘文静奉命出使突厥,带着李渊写给始毕可汗的亲笔书信,以及丰厚的礼物,前往突厥。刘文静到了突厥,见到了始毕可汗后,呈上李渊的手书和礼物,然后开始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旧唐书·刘文静传》)
果然,刘文静的一席话说得始毕可汗心花怒放。始毕可汗当即决定与李渊结盟,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两千突厥铁骑,帮助李渊进攻关中。同时,始毕可汗又送给了李渊一千匹突厥良马,保证了李渊军队的战马来源。
有了突厥的助阵,对于李渊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刘文静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突厥的任务,不仅解决了李渊起兵反隋的后顾之忧,而且,又为李渊的起兵争取到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军事盟友。
现在看来,李渊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李渊一声号令,数万义军便能即刻开拔,进军长安。可是,直到现在,摆在李渊面前,依然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什么问题?那就是起兵该打出什么样的旗号。
毫无疑问,太原举义,目的就是为了反隋,推翻隋朝统治。问题是,即使李渊心里明白,此次起兵就是为了反隋,也不能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因为李渊不同于隋末其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隋朝的封疆大吏,叱咤风云的“山西王”,出身关陇贵族集团,况且又是隋朝的国戚。他如果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就会坐实自己犯上作乱的骂名。
最后,李渊在裴寂等谋士的建议下,打出了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李渊此举是要告诉天下人,虽然自己举义起兵,但是并不反隋,依然拥护隋朝统治。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李渊起兵是为了反隋,可是,李渊就是不打出公开反隋的旗号。
李渊为什么不公开打出反隋旗号呢?很简单,枪打出头鸟。当时,天下是一个怎样的局势呢?群雄并起,此时,洛阳方向,李密、王世充正在恶战,河北窦建德日益坐大,江淮杜伏威、辅公祏进逼江都。
虽然隋朝这个时候气数已尽,但毕竟还没有灭亡,隋朝依旧是天下正统。所以,在这个时候,谁最先打出反隋旗号,谁最先称帝,必将成为天下公敌。李密的瓦岗军实力那么强大,他也不敢公开称帝,也只是自称“魏公”。李渊何等老辣,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打出反隋旗号,不仅隋朝官军会来攻打自己,甚至天下群雄也会对自己群起而攻之。所以,李渊没有那么愚蠢。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正式向河东境内下辖各郡县,发布檄文,宣布举义起兵。随即,李渊大军大举南下,一支王者之师踏上征程。接到李渊檄文的河东各郡县,纷纷表示愿意效忠李渊。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移檄郡县,改易旗帜”。
然而,就在几乎所有郡县都表示服从李渊的时候,只有西河郡拒不服从李渊。西河郡丞高德儒婴城自守,准备顽抗到底,挡住了李渊大军的西进关中的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河一战,已经不可回避了。
李渊决定拿下西河郡,拔掉自己西进长安道路上的第一颗钉子,彻底控制整个山西地区,扫除义军的前进障碍。于是,李渊将攻打西河郡的军事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李渊命令他们,率领一支偏师,前去进攻西河郡。
李建成、李世民当时都只不过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郎,这一年,李建成二十八岁,李世民十八岁,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李家兄弟第一次联手指挥作战。李渊将这次西河战役的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这两个儿子,除了要拔掉西河郡这颗“钉子”,同时也是为了磨砺这两个初生牛犊的儿子。
可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毕竟还太年轻了,李渊终究是不放心。于是,李渊便让太原令温大有与李建成、李世民率军同行。临行之前,李渊专门叮嘱温大有,希望他可以多多帮衬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资治通鉴》)
事实证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的确具有军事指挥才能。他们率军向西河郡进兵,一路上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丝毫没有豪门子弟的娇生惯养。并且,李建成、李世民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下令不准掠夺百姓的粮食、财物。还规定了如果食用百姓瓜果蔬菜,一定要照价付款;得到的食物酒水,也一定和麾下将士共同分享: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入欲城者,皆听其入。(《资治通鉴》)
很快,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军队,一路势不可挡,非常轻松地就杀到了西河郡城下。到了西河郡后,李建成、李世民立刻指挥军队大举攻城,发起突然袭击,一战攻下了西河郡,生擒了西河郡丞高德儒。生擒高德儒后,李世民也知道此人绝非善类,当众历数高德儒的种种恶行:
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资治通鉴》)
说完,当众下令,斩杀高德儒。如果换作其他暴虐好杀的军阀部队,一旦打下西河郡后,一定会进行血腥的屠城。可是,李家兄弟的表现却出人意料。李建成、李世民攻下西河郡后,只向高德儒一人问罪,只杀了高德儒一人,其余人一律不予追究,没有屠戮任何一个无辜之人。
并且,李家兄弟在短期内,就让西河郡的官民恢复正常的生活。一时间,万民欢喜,都认为李家父子的义军是一支仁义之师,纷纷拥护李家父子的起兵,《资治通鉴》记载,“远近闻之大悦”。
李家兄弟第一次联合作战,双剑合璧,一战成名。西河一战,李建成、李世民不仅拿下西河郡,更迅速地稳定了西河郡正常的生活秩序,既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又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从李建成、李世民向西河郡进军,到拿下西河郡,引兵返回太原,前后总共才花了九天的时间,真的是用兵神速。西河之战后,李渊对于自己这两个儿子,非常满意,曾经这样自豪地说道:“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在李渊看来,我能有这样能征善战的儿子,何愁不能扫平天下呢!
拿下西河郡,标志着李渊彻底拔掉西进长安的唯一的一颗“钉子”,扫除西进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所以,打下西河郡后,李渊立刻决定向长安关中进军。在西河之战刚一结束,李渊马上在太原成立起兵反隋的“前敌指挥部”。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初五,李渊在太原设立义堂,将军队分为三军,号称“义军”,李渊自称大将军。不久,李渊在太原建立大将军府,任命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路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路军;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领中路军。
同时,李渊又任命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分别为左右统军、副统军。而且,李渊允许李建成、李世民的左、右领军可以各自设立官署。因此,李渊的女婿柴绍就被任命为右领军府长史,隶属于李世民的右路军麾下。另外,李渊还下令,开仓放粮。
一个月后,也就是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太守,让他留守晋阳宫,镇守太原。李渊为什么要让李元吉留守太原呢?很明显,李渊这是要李元吉守好大本营。
因为在李渊正式起兵的数月以前,大业十三年(617年)三月,李渊治下驻守马邑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自称天子,国号定杨。不久,刘武周率军攻破楼烦郡,占领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意欲南下争夺天下。
所以,李渊此时后方不稳。李渊让李元吉留守太原,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刘武周,另一方面,一旦自己进军关中不顺,大可退回太原,割据山西,与隋朝分庭抗礼。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不久之后,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前的军门,正式誓师起兵,传檄各郡。李渊在檄文中历数隋炀帝的种种罪恶,声称“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打出了尊奉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然后,李渊带领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左、右两路大军,总共三万义军甲士,从太原挥师南下,直取关中,向长安进军。
就这样,在隋末天下分裂的乱世大局之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雄踞于山西太原的李家父子,在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的带领下,异军突起,横空出世。从这一刻起,大唐王朝的铁血开国之路,由此拉开了序幕。晋阳起兵,太原首义,标志着李唐王朝向建国迈出了艰难而又辉煌的第一步。
那么,李渊父子进军长安的征程,真的会一帆风顺吗?在进军长安,直取关中的途中,李家父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难缠的劲敌,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生死一线的血战呢?而李渊父子又是如何以三万义军的薄弱兵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入主关中,定鼎长安,克成李唐王朝的千秋帝业呢?
这两位父子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他们,一位开创了一个四方来朝的大唐帝国,一位缔造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贞观之治”。然而,他们父子二人却共同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大唐帝国。
是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入主关中,定鼎长安;是他们,一路南征北战,仅用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结束了自隋末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长期的战乱与割据状态,最终缔造了一个古今未有的大唐王朝!
提起大唐王朝,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通常是两个字:盛世。大唐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富足的民生、辽阔的版图、开放的国门、华美的诗篇,几乎成为了大唐王朝形象的代名词。
来到长安城,我们看到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纵横于烟尘滚滚的东北边境,我们看到的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沙场豪情;登上金陵凤凰台,我们看到的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千载往事;伫立于黄鹤楼上,我们看到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悠悠乡思……
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傲立于世界东方,以一个庞大帝国的姿态,俯瞰华夏大地的,——大唐帝国!
“汉唐”,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汉族唐人,华夏文明的种子,早已散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影响中国历史,乃至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帝国,在它最终立国之时,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纷纷乱世。面对着狼烟遍地的华夏大地,新生的李唐王朝,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以及放眼九州天下的格局,花费十年时间,最终扫平群雄,克成统一大业。
李唐王朝的统一战争,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营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军事环境,使得唐王朝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大一统王朝。
唐初的统一战争,是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李唐王朝,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军平定江南辅公祏势力,基本上扫平了除朔方梁师都以外的所有隋末群雄。最后,直到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趁突厥国力衰落,自顾不暇之际,一举出兵,彻底拔除了梁师都这个隋末群雄最后一股势力。
可以说,新生的李唐王朝,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扫平群雄,一统天下,结束了隋末以来黄河、长江流域长期的动荡与战乱。大唐,犹如一轮旭日,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冉冉升起,此后,二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与大唐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唐王朝创立伊始,新生的李唐王朝,处于各地割据势力的重重包围和虎视眈眈之中,随时有可能一口吞掉方兴未艾的大唐。然而,出身关陇士族门阀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注定要承担起统一天下的重任!
总结李唐王朝十年的开国统一之路,那就是一部壮丽绚烂的英雄凯歌。如果没有这十年的金戈铁马,浴血疆场,也就没有后来诗圣杜甫笔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气象。
将时光穿梭回千百年前,那个隋末唐初的纷纷乱世,置身于那段金戈铁马,激荡雄浑的峥嵘岁月,感受大唐横扫天下,傲视群雄的万古豪情!在那个群星荟萃,英雄拔剑而起的风云际会,为什么大唐王朝可以最终傲视群雄,一统天下,成为华夏大地最后的主宰者,成为独一无二的天下之主。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隋炀帝杨广的亲表哥,身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宣布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从晋阳宫出发,向长安进军。从此,开启了李家父子一统天下,开创大唐的王者之路。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耗费了隋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国内矛盾一触即发,各地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天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乱起,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其实,早在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的动乱,便已经初现激变的苗头,直到后来,这种苗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大业七年(611年)七月,还在第二次南巡的隋炀帝,乘龙舟由江都北上,结束了二下江都的旅程,经过刚刚竣工的永济渠,前往涿郡。
路上,这位大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正式颁布了讨伐高句丽的诏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前往东莱郡,督造舰船三百艘。日夜赶工的民夫,长时间站在水中干活,以致腰部以下都生蛆了,死者多达十之三四。
然而,隋炀帝要求的排面,却远远不止于此,他还下诏,调全国府兵,无论路途远近,悉数都要到涿郡聚集。河南、淮南、江南各郡,则要打造五万辆车,负责运送物资,按时送往高阳郡。
同年七月,隋炀帝再调淮南、江南的民夫船只,将囤积在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往涿郡。于是,纵观隋朝境内,载有兵器甲仗的车辆,运送粮草的船只,往来奔走的府兵,日夜不断,拥挤于路途之上,累死道旁者,更是无法统计。
至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在涿郡集结大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号称二百万大军,正式对高句丽发动攻势。至此,隋炀帝在帝国战略层面,又一项宏大的筹划,——讨伐高句丽,拉开了序幕!
然而,在这大军百万,旌旗蔽日的大场面背后,却是隋朝百姓从大业元年(605年)至大业八年(612年),七年之间从未中断的劳役与伤亡。
当农耕社会下的底层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耕种错失时令,颗粒无收,田地荒芜,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时,皇帝没有下令与民休息,却是颁布了新的征税诏命,为东征高句丽筹措物资。
而隋朝的官吏们,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低价收购老百姓手中的粮食,随后对外公布诏命,要求征税,百姓只得再以高价,从官员手中买粮。简单的一进一出,官员能从中获取的暴利,达数倍之多。
大业七年(611)时,山东、河南爆发水灾,三十余郡被淹没;接着,同年十月,黄河砥柱崩塌,土石塞堵河道,造成河水逆流数十里,吞噬周边城池。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天灾,朝廷却守着各处义仓,不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黎阳、洛口的储备,只顾运往辽东。
这一刻,悬在百姓头上的生存红线,彻底绷断。邹平人王薄,率先揭竿而起,自称“知世郎”;紧接着,平原人刘霸道,高鸡泊的孙安祖、窦建德,河曲张金称、蓨县高士达等人,蜂拥而起。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唱响了隋末天下动乱的乐章。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再到后来,隋朝百万大军,折戟辽东,令隋王朝威风扫地。与此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渐渐呈现糜烂之势。
面对农民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隋炀帝深知北方大乱,已经不可扭转,为了躲避战乱,于大业十二年(616年)第三次巡游江都,离开中原。隋炀帝临行之前,将西京大兴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扔给了自己的两个孙子,命代王杨侑镇守大兴城,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
隋炀帝自己则一走了之,而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他们都是隋炀帝早逝的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两个儿子,当时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罢了,怎么能应对了如此的乱局。隋炀帝将北方乱局交给两个孩子打理,明显就是逃避责任。
隋炀帝三下江都,这一走,天下大乱的局面就变得更加严重了。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候,隋朝国内,形成了三支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力量。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以杜伏威、辅公祏为首的江淮起义军,以李密、翟让为首的瓦岗军。而此时,李密正率领瓦岗军,大举围攻洛阳,与驻守洛阳的隋朝江都通守王世充,殊死搏斗。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时,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想的并不是如何平定国内烽烟,而是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破罐子破摔,实行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根据《隋书·炀帝纪》的记载,当时,隋炀帝对国内农民起义的态度是这样的: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劫掠从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战士尽力,必不加赏,百姓无辜,咸受屠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悟也。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各地武装力量都在积极反抗隋朝暴政,意欲逐鹿中原的时候,一支新兴的军事力量,突然崛起于山西太原。这支军事力量的横空出世,不仅改变了隋末唐初的纷乱局面,更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支崛起于山西太原的武装力量,它的军事领导人,正是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唐高祖李渊。
事实上,李渊可不是一般的草莽英雄,相反,他却是一个真真正正,货真价实的贵族出身。并且,李渊还与隋王朝存在着非常深厚的血缘关系。为什么说李渊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贵族呢?因为,他正是出生于西魏、北周与隋唐时期一个非常显赫的贵族集团——“关陇贵族集团”。
在这里就要解释一下这个“关陇贵族集团”。所谓“关陇贵族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南北朝时期北朝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的开创者,正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宇文泰。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是自前秦苻坚以来第二次对黄河流域实现的统一。然而,好景不长,北魏统一北方还不到一百年,正光五年(524年),北魏国内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
到了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由权臣高欢控制,而西魏则由权臣宇文泰所控制。因此,东、西两魏之间常年发生战争,实际上就是高欢和宇文泰之间的较量。后来,东魏被北齐高氏政权所取代,西魏被北周宇文氏政权所取代。所以,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集团,专门创立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基础的——“关陇贵族集团”。
南北朝末期,东魏、西魏、南梁三足鼎立,其中,西魏割据关陇之地,人口、经济皆处劣势。为了在乱世中生存,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在政治、文化上,打出了复古周礼的旗号,争取关陇汉人门阀的认可;在军事上,则以鲜卑人原始的部落兵制为基础,以赐姓的方式,将汉人门阀融入其中,最终达到凝聚各方力量,扩大统治基础的目的。
所以,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集团,专门创立了以西魏、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基础的——“关陇贵族集团”。
所谓的“八柱国”,就是西魏历史上的八位柱国大将军,他们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是八柱国之首,而广陵王元欣则是西魏宗室成员。其余六大柱国,都是各自督统两个大将军。
所谓“十二大将军”,分别是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在北周、北齐,乃至隋唐,产生过无数的开国帝王、高官重臣、皇室贵戚以及后来许多王侯将相的父辈。比如,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祖父。八柱国之首的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北周建国之后,追尊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李虎就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弼是隋末瓦岗军领袖李密的祖父、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
出生在这样一个贵族频生的关陇贵族集团,李渊可以说是非常幸运。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曾经这样评价过“关陇贵族集团”: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除了出生于关陇门阀这样的贵族集团,另外,李渊本人,还有整个李家,都是皇族后裔。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意思是,李渊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之君凉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孙。当然,后来许多史学家,经过考证,认为李渊的这个先祖,很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估计是李渊后来建立唐朝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才编造出来的这个先祖。
不过,李渊的祖父李虎,却是真真正正的王侯将相。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在西魏官至左仆射、太尉,受封陇西郡公,后来与宇文泰等其他七人辅政有功,共同加封“柱国”之衔,号称八大柱国。根据《册府元龟》的记载,李虎其人:
少倜傥有大志,好读书而不存章句,尤善射,轻财重义,雅尚名节,深为太保贺拔岳所重。
北周受禅之后,李虎被追赠为唐国公。其子李昞(李渊的父亲)在北周历任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北周天保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在李渊七岁的时候,父亲李昞去世。于是,李渊便承袭了祖父、父亲的唐国公爵位。
李渊不仅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这样一个显赫门阀,另外,他与隋王朝也存在着剪不断的血缘关系。因为,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隋炀帝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亲姐妹。所以,论亲疏,李渊是隋炀帝的亲表哥。
并且,论身份,李渊还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镇守晋阳(太原),掌管山西并州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李渊在隋朝是镇守一方,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是名副其实,雄踞一方的“山西王”。更何况,李渊本人与隋炀帝还是表兄弟关系。这样的身份,他为什么还要起兵反隋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李渊起兵反隋,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是李世民推动了整个晋阳起兵。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不过,他与原配妻子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其中,老三李玄霸英年早逝。所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就成为了李渊最重要的三个儿子。
同样,也是这一母同胞的兄弟三人,也是日后大唐王朝政治博弈中的主角。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夜之间杀兄屠弟,手上沾满了骨肉兄弟的鲜血,踩着手足兄弟的尸骨,登上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
为什么说是李世民推动了整个晋阳起兵的过程呢?当时的李世民,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英雄而已。可是,不要看李世民当时只有十八岁,他非常不简单,此时的他早已看清了天下大势。《资治通鉴》记载,这个时候的李世民:
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
李世民虽然当时只有十八岁,但是他非常聪明,英勇果敢,也十分有见识。他看到隋朝此时已经大厦将倾,大势已去,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李世民便有了劝说父亲李渊起兵反隋的想法,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进而平定四海,削除割据。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后来的成就,确实是前无古人,无论是帮助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一路入主关中,开创李唐王朝;还是在唐朝建国之后,亲率大军,东征西讨,为唐王朝平定四海,一统天下;亦或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绝地反击,杀兄屠弟;或者是在登上皇位之后,开创了一个流芳千载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千秋帝范,是后世无数帝王的榜样。以至于杜甫在《北征》一诗中挥毫泼墨,写下来了这样的诗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并且,李世民本人更不是一个普通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冠以“龙凤之姿”的赞誉,就注定了李世民这一生的不平凡。《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了李世民幼年时期的种种传奇经历:
高祖之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名焉。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这个故事讲的是,李世民四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岐州。只不过李世民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有一天,一个自称会相面的书生来到李渊府上,前来拜谒李渊。这个书生,见到当时年仅四岁的李世民后,立刻就觉得这个李家二郎,将来必定是一个有能力可以平定天下之人。
于是,这名书生就对李渊说,您的这个儿子将来贵不可言,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不到二十岁,必然是可以济世安民的盖世英豪。听完书生的话后,李渊索性就取意“济世安民”四个字,为自己的这个老二取了一个震铄古今的名字——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从小就被赋予了“济世安民”的伟大历史使命。的确,长大以后的李世民,表现确实与众不同。
比如,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当时,山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魏刀儿,自称“历山飞”。有一次,魏刀儿引兵攻打太原,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率军迎击,结果被困在敌阵之中。
关键时刻,十八岁的李世民,独自率领轻骑兵,冲入敌阵,盘马弯弓,射杀叛军,成功将父亲李渊救出敌阵。最终,李渊、李世民父子,合兵一处,大破魏刀儿的叛军,一举扭转太原败局: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旧唐书·太宗本纪》)
而且,从李世民日后人生事业的履历,也不难看出。在多年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中,李世民军功无数,功业赫赫,为大唐王朝平定天下而奋勇作战。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无限的荣誉与权力。
可以说,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在日后,李世民为什么能够以秦王的身份,公然挑衅太子李建成,与大哥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正是因为,李世民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赫赫战功。
李世民不是一个凡人,比如,晋阳起兵之前,李世民手下的第一谋臣刘文静,曾经这样称赞只有十八岁的李世民:
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资治通鉴》)
在刘文静看来,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可以和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这样英雄相媲美。除了刘文静以外,当时天下还有许多人都非常看好李世民。比如,唐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率军一举打败了西秦薛举、薛仁杲父子,平定陇西,将陇右、甘凉地区并入李唐版图,班师回朝。唐高祖李渊特意让已经投降唐朝的前瓦岗军领袖李密,前往豳州迎接李世民。
李密也是隋末唐初一位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英雄人物,曾经率领瓦岗军南征北战,威震中原,甚至一度就要攻下东都洛阳。可惜,武德元年(618年),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的较量中,被王世充击败,丢掉了河南大片领地,被迫降唐。唐高祖李渊对他也非常礼遇,任命李密为光禄卿、邢国公。
应该说,李密曾经也是隋末乱世的一代枭雄,眼高于顶,性格骄傲,一般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没想到,李密和李世民素未谋面。可是,仅仅一面之缘,这位曾经的瓦岗领袖,就对这个年轻的秦王折服不已。
李密奉命前往豳州迎接李世民,可是一见到李世民,目睹了李世民的勃勃英姿,神采奕奕。李密不禁赞叹不已,他对自己的手下殷开山说了这样一番评价李世民的话:“真英主也!不如是,何以定祸乱乎!”(《资治通鉴》)李密坚信,李世民将来一定是终结乱世的盖世英雄。
因此,无论是儿时被人赞誉为有“龙凤之姿”,赋予“济世安民”的历史使命,还是长大之后,轻骑冲阵救父,被许多风云人物冠以“英雄”称号。都可以看出,在四分五裂的隋末乱世,年纪轻轻的李世民,在静默、蛰伏之中,逐渐展现出了未来作为一位平定四海,开创盛世的千古一帝的风范与潜质。
虽然,晋阳起兵是真正让李世民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军事舞台,崭露头角。可其实,李世民的第一次闪亮登场,并不是劝说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他早在晋阳起兵之前,就已经亮过一次相。时间还要倒追到大业十一年,即公元615年,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第一次闪亮登场。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第二次巡行草原,被突厥始毕可汗亲率的数十万突厥铁骑,围困在了雁门郡(今山西代县)。隋炀帝被困雁门,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内史侍郎萧瑀为隋炀帝献上一计:
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资治通鉴》)
萧瑀此人,很不简单,他是隋、唐两代的著名宰相,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九位。萧瑀其人,是南朝萧梁皇室后裔,他的高祖父是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父亲是梁明帝萧岿,哥哥是西梁靖帝萧琮,姐姐更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
实事求是地讲,萧瑀算得上是隋唐时期的一代贤臣,唐太宗后来曾经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赠萧瑀》,称赞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并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萧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帮助了李世民。
在突厥大军围城的情况下,隋炀帝采纳了萧瑀的建议,连忙下诏,招募天下诸郡,起兵勤王。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征入伍,投在了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麾下。云定兴其人,原来是隋炀帝的大哥废太子杨勇的岳父,他的女儿云昭训是废太子杨勇的宠妃。
但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缺乏谋略,根本不会打仗,面对突厥大军围困雁门,他自己也傻眼了。年轻的李世民,崭露头角。李世民是如何崭露头角的呢?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军事才能,他向主帅云定兴献上了一条疑兵之计,简单来说,就是给突厥人大摆“迷魂阵”:
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这条疑兵之计果然奏效,始毕可汗开始自乱阵脚,很快就撤军了,雁门之围遂解。这是李世民第一次上阵征战,是唐太宗第一次利剑出鞘,从此开始了李世民征战杀伐的戎马生涯。
当时的李世民,年仅十六岁,按照现在的说法,只是一个高中生。从日后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战绩来看,他是一个胆大心细,勇于冒险,从来不走寻常路,天马行空的优秀的军事统帅。这次雁门救驾,算是这位千古一帝的牛刀小试,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可以具有这样与众不同的韬略与胆魄,着实令人钦佩。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李世民看到天下狼烟四起,乱世将至,便有了图谋天下之志。于是,李世民有意说服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不过,在游说父亲之前,李世民在积极地为起兵作准备,也就是在积蓄力量。
怎样积蓄力量呢?李世民开始私下活动,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李世民结交了一大批谋士武将,比如像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这些谋臣武将后来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其中,长孙顺德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氏(后来的长孙皇后)的族叔。
在李世民结交的众多谋士武将中,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刘文静。那么,刘文静何许人也?
刘文静,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是后来李世民秦王集团的重要成员。隋炀帝大业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令,但是他却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是,刘文静因为和瓦岗军领袖李密是姻亲关系,所以被关进了太原城的大牢里。
此时,李世民正在为父亲李渊的晋阳起兵积极筹谋,四处结交谋士,李世民认为刘文静是个人才,便与他倾心结交,亲自到监狱里来探望刘文静。刘文静见李世民前来探监,大喜过望,说道:“天下大乱,非有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也。”李世民多么聪明,立刻坦诚布公,回应道:
卿安知无?但恐常人不能别耳。今入禁所相看,非儿女之情相扰而已。时事如此,故来与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旧唐书·刘文静传》)
刘文静见到李世民如此坦率,自己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开始和李世民分析天下局势,并且将自己的计谋和盘托出:
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同时,刘文静又和李渊的心腹晋阳宫监裴寂交情不错,于是便让裴寂不断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所以,史书中评价刘文静在晋阳起兵过程中的表现是“定非常之谋”。后来,李渊在对晋阳起兵论功的时候,将刘文静和李世民、裴寂列为头功第一等。可以说,李渊晋阳起兵,刘文静是立下大功的,此后,刘文静逐渐成为了李世民的头号谋臣。
在起兵的力量积蓄得差不多之后,接下来,李世民便是要试图说服李渊起兵反隋。正好,当时就有一个契机。
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彻底破裂。突厥经常派兵入侵隋朝的北部边境,而李渊所管辖的山西河东地区,正是直面突厥南侵的第一线。有一次,突厥大举兴兵进犯河东重镇马邑(今山西朔州),马邑正好是李渊的管辖范围。于是,李渊派遣虎牙郎将高君雅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共同领兵,迎击突厥,结果遭遇大败。
隋炀帝对于处置败军之将的手段一直是非常严苛的,李渊打了败仗,毫无疑问,隋炀帝肯定是要问罪的。于是,李世民抓住这个契机,趁机向父亲李渊进言,劝说李渊举起义旗,起兵反隋: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资治通鉴》)
最终,在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合力劝说下,以及在多方势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李渊最终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于晋阳正式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向长安关中进军。
综合以上种种所述,有人或许会觉得,整个晋阳起兵好像都是李世民的手笔,李渊在其中的戏份少之又少。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研究历史,往往都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种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事件。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一个老实人,不太会争权夺利,权谋诡斗。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处处受到父亲李渊和大哥李建成的猜忌与打压,最后被逼无奈,不得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那么,李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根据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文献的记载,晋阳起兵几乎全部是出自李世民一人的手笔,李渊在其中仅仅充当了一个配角。而且,史料中还把李渊塑造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声色犬马的草包,当年晋阳起兵是因为误中“美人计”才被迫起兵。甚至,《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渊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曾经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可是,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却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功劳最大的李世民却仅仅被封为了秦王。并且,李渊通常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建成,盲目打压秦王李世民。最终,使得两个儿子手足相残,自己也吞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果。
李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事实上,他根本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窝囊废,相反,这是一个心机很深,手段老辣的江湖老手。就以起兵反隋为例,看上去是李世民积极鼓动李渊起兵反隋,甚至是帮着收买人心,最终促使起兵反隋成功。在这一期间,李世民似乎是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实际上,李世民只是替李渊做了一些他想做,却不好做的事情。李渊当时的身份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是河东地区最高的军政首脑。而李世民只不过是一个无官无职,二十岁不到的唐国公二公子。所以,晋阳起兵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李渊,而李世民则充当了父亲的形象代言罢了。
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绝对不是一时的鲁莽之举。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李渊的为人、性情是“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而且,唐朝有一本笔记小说,名为《隋唐嘉话》,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足以看出李渊反隋是蓄谋已久的: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
有一次,隋炀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看到李渊脸上布满了皱纹,于是便拿李渊打趣,戏称他是“阿婆”。李渊回家之后,很是不高兴,便向妻子窦氏诉苦。窦夫人听完丈夫的诉苦后,连忙向李渊道喜,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夫君你的爵位是唐国公,而“唐”又与“堂”谐音,“阿婆”即是堂主(唐主)。窦夫人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李渊,将来你要取代隋朝,化家为国。李渊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一扫脸上的阴霾。
可以看出,李渊眼看天下大乱,便想趁势而起,图谋帝业,他是早有预谋,根本不用李世民去启发。根据各种史书的记载,李世民当时到处招兵买马,他是如何笼络这些文臣武将的呢?李世民经常给他们钱。他当时只有十八岁,哪里来的几百万的活动经费去收买人心?李世民的种种行为,背后一定有父亲李渊的授意、支持。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史书中,却说晋阳起兵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呢?那是因为李世民成为了千古一帝唐太宗。历史往往是胜利者所书写的,李世民成为了历史的胜利者。所以,他要篡改历史,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少年英雄,而将父亲李渊则打造成一个胸无大志的窝囊废。
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精心策划之下,晋阳起兵的伟大历史壮举,便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那么,李家父子为起兵究竟做了哪些准备呢?
首先,李渊、李世民父子所要做的就是,除掉隋炀帝安排在太原的眼线、爪牙。虽然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关系,但是,隋炀帝对李渊始终不放心,认为李渊深藏不露,心怀异志,又执掌着整个山西地区的军政大权,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
尤其是,大业十一年(615年),有一个名叫安伽佗的术士,向隋炀帝进言,说出了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请求隋炀帝杀尽朝中所有李姓之人,隋炀帝更加惴惴不安。
为此,隋炀帝专门大开杀戒,诛杀了李浑、李敏、李善衡以及李氏宗亲三十二人,制造出了当时震惊一时的冤案,导致关陇贵族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
这件事之后,隋炀帝对于李渊的猜忌更重了。为了能够控制李渊,所以,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的时候,特意给李渊安排了两个副手: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王威和高君雅,实际上就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名为副手,实则监视着李渊的一举一动。
李渊如果想要举兵反隋,首要任务就是要除掉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所以,一天,李渊在与王威、高君雅议事的时候,李世民率领伏兵埋伏在晋阳宫城外,出其不意,一举擒获了王、高二人。紧接着,李渊下令,斩杀了这两人。
李渊计杀王威、高君雅,彻底铲除了隋炀帝安插在身边的眼线,也斩断了隋朝布置在太原的“情报网”。这样,也使得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彻底与太原方面失去了联系,成了聋子、瞎子。
在拔掉了眼线之后,李渊第二步所要做的就是,招募军队,同时召回儿女。招募军队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的肩上。李世民和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在河东境内大量招兵买马,不到一个月,就招募到了近一万人的军队,《资治通鉴》记载,“旬月间近万人”。
与此同时,李渊急忙召集所有的儿女。当时,李渊的众多儿女,只有老二李世民留在身边,其余的子女都分散在各地。既然决定起兵,李渊当然要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李渊连忙催促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火速赶回太原。
在李渊众多的子婿中,柴绍的妻子正是李渊的第三女,后来著名的“平阳昭公主”,赫赫有名的“娘子军”的缔造者。这位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拥有独立谥号的公主,她为唐王朝的建国,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绍当时接到岳父李渊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太原。不得已,柴绍只能和妻子依依惜别。临行前,柴绍对妻子说:
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别看平阳公主是一介女流之辈,这个时候却顾全大局,对丈夫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意思是说,你赶紧走,我一个妇道人家,到哪不能藏身,况且我也有别的打算。夫妻二人在简短的告别之后,柴绍便启程前往太原。而平阳公主独自一人回到鄠县庄园,散尽家财,招募山中亡命之徒,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起兵响应父亲李渊。
到后来,李渊率军挺进关中的时候。平阳公主率领麾下义军,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周至、武功、始平等地,严格军纪,秋毫无犯,部下已有七万之众。直至,李世民率领右路军直取长安,平阳公主率部与李世民会师于渭北,姐弟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两路大军,直取长安。
所以,能够看出,李渊一家,真可谓是一门龙凤。儿郎是济世安民的少年英雄,女儿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有这样的英雄儿女,怪不得李渊最后可以一路挺进关中,最终定鼎长安,开创大唐基业。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在返回太原的路上,正好与柴绍不期而遇。于是,李建成、李元吉、柴绍三人,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全部抵达太原。这样一来,李家父子全部集结完毕。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李渊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个时候,李渊真的能正式起兵吗?不能。因为李渊当时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后顾之忧,那就是突厥问题。所以,李渊在正式起兵之前,必须要解决突厥问题。
自从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关系正式破裂,突厥经常出兵南下侵扰隋朝的北部边境。而太原正是直面突厥南侵的第一线,因此,隋炀帝在三下江都之前,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将他派到山西,就是为了让他可以抵御突厥的进攻。
李渊明白,一旦自己正式起兵,率领主力,向关中进军。那么,大本营太原必定兵力空虚。到时候,突厥一看有机可乘,万一出兵从后路包抄,袭击太原,李渊肯定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故而,李渊在正式起兵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稳住突厥。总体来说,李渊的策略就是安抚好突厥。李渊并不奢求突厥能够出兵援助自己,至少不要趁火打劫,从背后捅刀子。因此,安抚突厥的任务,李渊就交给了刘文静去完成。
刘文静奉命出使突厥,带着李渊写给始毕可汗的亲笔书信,以及丰厚的礼物,前往突厥。刘文静到了突厥,见到了始毕可汗后,呈上李渊的手书和礼物,然后开始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旧唐书·刘文静传》)
果然,刘文静的一席话说得始毕可汗心花怒放。始毕可汗当即决定与李渊结盟,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两千突厥铁骑,帮助李渊进攻关中。同时,始毕可汗又送给了李渊一千匹突厥良马,保证了李渊军队的战马来源。
有了突厥的助阵,对于李渊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刘文静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突厥的任务,不仅解决了李渊起兵反隋的后顾之忧,而且,又为李渊的起兵争取到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军事盟友。
现在看来,李渊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李渊一声号令,数万义军便能即刻开拔,进军长安。可是,直到现在,摆在李渊面前,依然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什么问题?那就是起兵该打出什么样的旗号。
毫无疑问,太原举义,目的就是为了反隋,推翻隋朝统治。问题是,即使李渊心里明白,此次起兵就是为了反隋,也不能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因为李渊不同于隋末其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隋朝的封疆大吏,叱咤风云的“山西王”,出身关陇贵族集团,况且又是隋朝的国戚。他如果公开打出反隋的旗号,就会坐实自己犯上作乱的骂名。
最后,李渊在裴寂等谋士的建议下,打出了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李渊此举是要告诉天下人,虽然自己举义起兵,但是并不反隋,依然拥护隋朝统治。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李渊起兵是为了反隋,可是,李渊就是不打出公开反隋的旗号。
李渊为什么不公开打出反隋旗号呢?很简单,枪打出头鸟。当时,天下是一个怎样的局势呢?群雄并起,此时,洛阳方向,李密、王世充正在恶战,河北窦建德日益坐大,江淮杜伏威、辅公祏进逼江都。
虽然隋朝这个时候气数已尽,但毕竟还没有灭亡,隋朝依旧是天下正统。所以,在这个时候,谁最先打出反隋旗号,谁最先称帝,必将成为天下公敌。李密的瓦岗军实力那么强大,他也不敢公开称帝,也只是自称“魏公”。李渊何等老辣,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打出反隋旗号,不仅隋朝官军会来攻打自己,甚至天下群雄也会对自己群起而攻之。所以,李渊没有那么愚蠢。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正式向河东境内下辖各郡县,发布檄文,宣布举义起兵。随即,李渊大军大举南下,一支王者之师踏上征程。接到李渊檄文的河东各郡县,纷纷表示愿意效忠李渊。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移檄郡县,改易旗帜”。
然而,就在几乎所有郡县都表示服从李渊的时候,只有西河郡拒不服从李渊。西河郡丞高德儒婴城自守,准备顽抗到底,挡住了李渊大军的西进关中的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河一战,已经不可回避了。
李渊决定拿下西河郡,拔掉自己西进长安道路上的第一颗钉子,彻底控制整个山西地区,扫除义军的前进障碍。于是,李渊将攻打西河郡的军事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李渊命令他们,率领一支偏师,前去进攻西河郡。
李建成、李世民当时都只不过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郎,这一年,李建成二十八岁,李世民十八岁,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李家兄弟第一次联手指挥作战。李渊将这次西河战役的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这两个儿子,除了要拔掉西河郡这颗“钉子”,同时也是为了磨砺这两个初生牛犊的儿子。
可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毕竟还太年轻了,李渊终究是不放心。于是,李渊便让太原令温大有与李建成、李世民率军同行。临行之前,李渊专门叮嘱温大有,希望他可以多多帮衬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资治通鉴》)
事实证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的确具有军事指挥才能。他们率军向西河郡进兵,一路上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丝毫没有豪门子弟的娇生惯养。并且,李建成、李世民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下令不准掠夺百姓的粮食、财物。还规定了如果食用百姓瓜果蔬菜,一定要照价付款;得到的食物酒水,也一定和麾下将士共同分享: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入欲城者,皆听其入。(《资治通鉴》)
很快,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军队,一路势不可挡,非常轻松地就杀到了西河郡城下。到了西河郡后,李建成、李世民立刻指挥军队大举攻城,发起突然袭击,一战攻下了西河郡,生擒了西河郡丞高德儒。生擒高德儒后,李世民也知道此人绝非善类,当众历数高德儒的种种恶行:
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资治通鉴》)
说完,当众下令,斩杀高德儒。如果换作其他暴虐好杀的军阀部队,一旦打下西河郡后,一定会进行血腥的屠城。可是,李家兄弟的表现却出人意料。李建成、李世民攻下西河郡后,只向高德儒一人问罪,只杀了高德儒一人,其余人一律不予追究,没有屠戮任何一个无辜之人。
并且,李家兄弟在短期内,就让西河郡的官民恢复正常的生活。一时间,万民欢喜,都认为李家父子的义军是一支仁义之师,纷纷拥护李家父子的起兵,《资治通鉴》记载,“远近闻之大悦”。
李家兄弟第一次联合作战,双剑合璧,一战成名。西河一战,李建成、李世民不仅拿下西河郡,更迅速地稳定了西河郡正常的生活秩序,既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又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从李建成、李世民向西河郡进军,到拿下西河郡,引兵返回太原,前后总共才花了九天的时间,真的是用兵神速。西河之战后,李渊对于自己这两个儿子,非常满意,曾经这样自豪地说道:“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在李渊看来,我能有这样能征善战的儿子,何愁不能扫平天下呢!
拿下西河郡,标志着李渊彻底拔掉西进长安的唯一的一颗“钉子”,扫除西进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所以,打下西河郡后,李渊立刻决定向长安关中进军。在西河之战刚一结束,李渊马上在太原成立起兵反隋的“前敌指挥部”。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初五,李渊在太原设立义堂,将军队分为三军,号称“义军”,李渊自称大将军。不久,李渊在太原建立大将军府,任命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路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路军;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领中路军。
同时,李渊又任命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分别为左右统军、副统军。而且,李渊允许李建成、李世民的左、右领军可以各自设立官署。因此,李渊的女婿柴绍就被任命为右领军府长史,隶属于李世民的右路军麾下。另外,李渊还下令,开仓放粮。
一个月后,也就是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太守,让他留守晋阳宫,镇守太原。李渊为什么要让李元吉留守太原呢?很明显,李渊这是要李元吉守好大本营。
因为在李渊正式起兵的数月以前,大业十三年(617年)三月,李渊治下驻守马邑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自称天子,国号定杨。不久,刘武周率军攻破楼烦郡,占领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意欲南下争夺天下。
所以,李渊此时后方不稳。李渊让李元吉留守太原,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刘武周,另一方面,一旦自己进军关中不顺,大可退回太原,割据山西,与隋朝分庭抗礼。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不久之后,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前的军门,正式誓师起兵,传檄各郡。李渊在檄文中历数隋炀帝的种种罪恶,声称“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打出了尊奉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然后,李渊带领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左、右两路大军,总共三万义军甲士,从太原挥师南下,直取关中,向长安进军。
就这样,在隋末天下分裂的乱世大局之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雄踞于山西太原的李家父子,在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的带领下,异军突起,横空出世。从这一刻起,大唐王朝的铁血开国之路,由此拉开了序幕。晋阳起兵,太原首义,标志着李唐王朝向建国迈出了艰难而又辉煌的第一步。
那么,李渊父子进军长安的征程,真的会一帆风顺吗?在进军长安,直取关中的途中,李家父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难缠的劲敌,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生死一线的血战呢?而李渊父子又是如何以三万义军的薄弱兵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入主关中,定鼎长安,克成李唐王朝的千秋帝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