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都有风险!
粮食给出去方便,粮仓一开,劳力一动,船只靠岸,快的话三四日内装满稻米的河船就能离开武朝境内,再经六七日便可抵达两淮。
可收回来呢……
明朝在交州有粮,可交州乱啊,装粮上岸这一步,会不会因为交州乱局拖延,谁都不敢保证!
河运会翻船,海运更有沉船的风险,明朝海运的技术是顶,可他也不能保证每一艘海船都能顺利到岸。
整个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按照之前的商议,看在刚结盟约的份上,丢给七八十万石稻米出去支援一下明朝,后面明朝将粮食运过来就行,时间拖一拖也没问题,可现在人要不是黄奕谈好的十五万石,明人要的是武朝保障两淮一年的所需,这规模一大,风险也就跟着大了起来。
万一,流程上出现点问题,海粮上不来,届时武朝拿什么填饱百姓的肚子?
两方的要价相差的太大了!
更关键是,看明朝使团的表态,这第一轮的粮食调运只是铺垫,后面人心里念着更大的调运。
没办法!
海上,明人的海船是顺风而上,陆路,运河是从武朝这边顺溜而下,路程看似远了,可时间,消耗却减少了。
“老蒲!”
“陛下!”
“你说这买卖能做吗?”
女帝真的摸不准,明帝正德对黄奕报价是三倍,明使团入朝后的报价是三艘河船兑他们一艘海船,怎么算怎么有得赚。
“老奴个人觉得,短做可以,长做缺乏担保,海上也是有风季,来年四五月之前,海况都非常不错,明人现在承诺的东西,大差不差都应该可以做到,可进了夏季,南方有飓风天,而我们粮食缺口差不多也就在夏收前后!”老蒲岣着腰,轻声慢语的说道。
“明朝在交州的产粮情况,我们可有数据?”女帝揉了揉脑袋。
“近年的没有,交州离我们终究太远,从陆路过去一个来回要一年,详尽的调查至少要两年,崇明司对交州稻米的关注,还是在明朝各地船舶市上,但那个统计肯定是不对!”
有利益就有走私,明朝坐拥四万万亩良田,其中大半都是年产两季,旁依水源的水田,境内或许有缺口,但这缺口不大。
官运船队因为有任务,这才从交州运米回明,而追求利益的私人船队,拿回在乎什么免税条件,只要不是强制,商人也不想要。
没辙,船上粮,泄粮的过程太浪费时间了,有那半个月的空挡,全年多跑一次不是更好吗?
“大概有多少?”
“四百万石左右,不过这只官船的规模,私船的数目是官船的十余倍,眼下这情况明人是有政策,全力之下运个千万石不难!”
“那就信他一会!”
面对明朝船队恐怖的运力,和交州大粮仓,女帝是真的眼馋。
交州那块宝地,什么都不需要做,春天撒把种子,夏天就能收获了,耕牛那是什么?灌水是什么?老天爷直接帮你做好一切!
苦哈哈的武人看着出了干流口水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第一回肯定没问题,咱只要不贪心,后面也可以谈,接着这机会我们也能好好探探交州的情况,摸摸海上的事!”老奴笑道。
粮食谁不爱,或许只有那群吃饱的人才会忽略,将目光落在香料,金银上。
香料,金银很棒,那可那玩意当不了吃,成不了喝,有个屁用!
“关键还是要发展我们自身,土地要开,船咱们也要造,第一轮工匠考核已经开始,尽快将工匠手艺与军功制挂钩!”
女帝从靠垫上直着腰板,“就像这会,派人去明朝学艺,军功怎么划分,如何奖励,没个标准出来,你觉得他们会学多少,学会了回来之后,又会教多少?”
八级工考核的影响很大,推动的仓促,整个流程中满意只有工匠,剩下的都不满意,接下去再想民间推广,不满的情绪只会更多。
工部的工匠,有功肯定有功,只是没有评功的流程。
民间的呢?
一群只为少数人私利做事的工匠,他们凭什么享受八级工待遇?
可不让他们享受,资深的工匠就会出现流逝,年轻人又怎么会投身工匠行列。
不做事不知道,做了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挂靠军功的事已经在做了,民间考核之前肯定会出现,毕竟年功表做参考!”老蒲快速说道。
年功表,武朝版的考成法,针对牧民官而出现,不过奖励的军功,子女无法享受而已,不想真实军功,在被斩掉一部分后,终有剩余延续来子女身上。
“尽快搞定,搞定后不必上呈,直接发工部,礼部,军部公示半月,争寻意见!”
士农工商,武朝一直没把这些分的太清,不管什么阶级,什么出生,都可以通过军功翻身。
理是这个理,接受是另外一回事,常年被排挤在军功体系外的工匠群体,短时间内可以给钱,给待遇,但绝不能提地位。
如果不是方程看重工匠,将工匠的意义讲述清楚,遇到现在的局面,女帝绝对会选择妥协,而不是逆着武人认知,再一次开口……
公示,就是女帝关于工匠地位,最后一次发声,成也好,不成也罢,态度给出来,后面就看工匠自身的表现。
“公示半月,不如公示一月,太学每年年末不是要辩赛吗,老奴觉得完全可以加着议题,顺带在将那些四级以上的工匠带到现场,让他们听听大家的声音!”老蒲的存在就是给女帝找补的。
在位四年,女帝的帝王思维越来越清晰,但终究没经过皇储的教育,手段方面还是差了不少。
“可以,这是你来办!”
女帝和方程属于一类人,都是那种听人劝,吃饱饭的性格,面子与里子,都是选择里子的。
老蒲的意见好,那就听老蒲的。
“对了,方程那边在做什么?”
“窝着,什么都没干,之前从案牍司给他拿的公文,看了一阵后面也就没看,倒是和李家兄弟谈的比较多,也比较杂,用方程的话来,案牍司的公文多少有些拖地气了,不是真实民间!”顿了顿,老蒲笑道,“或许,最近会找个天气好的时候去大巴领走走!”
“大巴领,他这个新任领主是该出去走走,到现在下面的人都不认识他,这算个怎么回事?”
了解过大巴领具体情况,女帝也不得不承认,这会方程算是捞到了大的。
粮食给出去方便,粮仓一开,劳力一动,船只靠岸,快的话三四日内装满稻米的河船就能离开武朝境内,再经六七日便可抵达两淮。
可收回来呢……
明朝在交州有粮,可交州乱啊,装粮上岸这一步,会不会因为交州乱局拖延,谁都不敢保证!
河运会翻船,海运更有沉船的风险,明朝海运的技术是顶,可他也不能保证每一艘海船都能顺利到岸。
整个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按照之前的商议,看在刚结盟约的份上,丢给七八十万石稻米出去支援一下明朝,后面明朝将粮食运过来就行,时间拖一拖也没问题,可现在人要不是黄奕谈好的十五万石,明人要的是武朝保障两淮一年的所需,这规模一大,风险也就跟着大了起来。
万一,流程上出现点问题,海粮上不来,届时武朝拿什么填饱百姓的肚子?
两方的要价相差的太大了!
更关键是,看明朝使团的表态,这第一轮的粮食调运只是铺垫,后面人心里念着更大的调运。
没办法!
海上,明人的海船是顺风而上,陆路,运河是从武朝这边顺溜而下,路程看似远了,可时间,消耗却减少了。
“老蒲!”
“陛下!”
“你说这买卖能做吗?”
女帝真的摸不准,明帝正德对黄奕报价是三倍,明使团入朝后的报价是三艘河船兑他们一艘海船,怎么算怎么有得赚。
“老奴个人觉得,短做可以,长做缺乏担保,海上也是有风季,来年四五月之前,海况都非常不错,明人现在承诺的东西,大差不差都应该可以做到,可进了夏季,南方有飓风天,而我们粮食缺口差不多也就在夏收前后!”老蒲岣着腰,轻声慢语的说道。
“明朝在交州的产粮情况,我们可有数据?”女帝揉了揉脑袋。
“近年的没有,交州离我们终究太远,从陆路过去一个来回要一年,详尽的调查至少要两年,崇明司对交州稻米的关注,还是在明朝各地船舶市上,但那个统计肯定是不对!”
有利益就有走私,明朝坐拥四万万亩良田,其中大半都是年产两季,旁依水源的水田,境内或许有缺口,但这缺口不大。
官运船队因为有任务,这才从交州运米回明,而追求利益的私人船队,拿回在乎什么免税条件,只要不是强制,商人也不想要。
没辙,船上粮,泄粮的过程太浪费时间了,有那半个月的空挡,全年多跑一次不是更好吗?
“大概有多少?”
“四百万石左右,不过这只官船的规模,私船的数目是官船的十余倍,眼下这情况明人是有政策,全力之下运个千万石不难!”
“那就信他一会!”
面对明朝船队恐怖的运力,和交州大粮仓,女帝是真的眼馋。
交州那块宝地,什么都不需要做,春天撒把种子,夏天就能收获了,耕牛那是什么?灌水是什么?老天爷直接帮你做好一切!
苦哈哈的武人看着出了干流口水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第一回肯定没问题,咱只要不贪心,后面也可以谈,接着这机会我们也能好好探探交州的情况,摸摸海上的事!”老奴笑道。
粮食谁不爱,或许只有那群吃饱的人才会忽略,将目光落在香料,金银上。
香料,金银很棒,那可那玩意当不了吃,成不了喝,有个屁用!
“关键还是要发展我们自身,土地要开,船咱们也要造,第一轮工匠考核已经开始,尽快将工匠手艺与军功制挂钩!”
女帝从靠垫上直着腰板,“就像这会,派人去明朝学艺,军功怎么划分,如何奖励,没个标准出来,你觉得他们会学多少,学会了回来之后,又会教多少?”
八级工考核的影响很大,推动的仓促,整个流程中满意只有工匠,剩下的都不满意,接下去再想民间推广,不满的情绪只会更多。
工部的工匠,有功肯定有功,只是没有评功的流程。
民间的呢?
一群只为少数人私利做事的工匠,他们凭什么享受八级工待遇?
可不让他们享受,资深的工匠就会出现流逝,年轻人又怎么会投身工匠行列。
不做事不知道,做了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挂靠军功的事已经在做了,民间考核之前肯定会出现,毕竟年功表做参考!”老蒲快速说道。
年功表,武朝版的考成法,针对牧民官而出现,不过奖励的军功,子女无法享受而已,不想真实军功,在被斩掉一部分后,终有剩余延续来子女身上。
“尽快搞定,搞定后不必上呈,直接发工部,礼部,军部公示半月,争寻意见!”
士农工商,武朝一直没把这些分的太清,不管什么阶级,什么出生,都可以通过军功翻身。
理是这个理,接受是另外一回事,常年被排挤在军功体系外的工匠群体,短时间内可以给钱,给待遇,但绝不能提地位。
如果不是方程看重工匠,将工匠的意义讲述清楚,遇到现在的局面,女帝绝对会选择妥协,而不是逆着武人认知,再一次开口……
公示,就是女帝关于工匠地位,最后一次发声,成也好,不成也罢,态度给出来,后面就看工匠自身的表现。
“公示半月,不如公示一月,太学每年年末不是要辩赛吗,老奴觉得完全可以加着议题,顺带在将那些四级以上的工匠带到现场,让他们听听大家的声音!”老蒲的存在就是给女帝找补的。
在位四年,女帝的帝王思维越来越清晰,但终究没经过皇储的教育,手段方面还是差了不少。
“可以,这是你来办!”
女帝和方程属于一类人,都是那种听人劝,吃饱饭的性格,面子与里子,都是选择里子的。
老蒲的意见好,那就听老蒲的。
“对了,方程那边在做什么?”
“窝着,什么都没干,之前从案牍司给他拿的公文,看了一阵后面也就没看,倒是和李家兄弟谈的比较多,也比较杂,用方程的话来,案牍司的公文多少有些拖地气了,不是真实民间!”顿了顿,老蒲笑道,“或许,最近会找个天气好的时候去大巴领走走!”
“大巴领,他这个新任领主是该出去走走,到现在下面的人都不认识他,这算个怎么回事?”
了解过大巴领具体情况,女帝也不得不承认,这会方程算是捞到了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