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博离开封府的时候,只是微醺,显然他的酒量不错。
    此行见过了封德彝,对其印象颇佳,有了这样的认知,外面的人如何传言,就影响不了他了。
    他这人做人做事都偏于认真,不然的话当年也不会因为眼瞅着百姓流离,一怒之下去寻时任代州行军总管的汉王讨说法,就此被拉了入伙。
    当时李破看上他的其实也就是这个认真的劲头,至于体恤百姓,嗯,说说就成,能帮着你把百姓从河北幽州都取去代州的人,你说他体恤百姓?你脑袋肯定被驴给踢过。
    让温彦博比较庆幸的是,封德彝没有用歌舞来招待他,当此之时,他于百忙之中前来相会,可不是来听歌看舞的,若是那般,辱的可不光是他温彦博,封德彝的形象在他心目中也会大坏。
    招待不成反而交恶,这在官场之中并不鲜见。
    所以总的来说,此来收获不小……至于封德彝相求的事情,确实如他自己所言,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汉王和他们这些臣下相处,相比李渊与裴寂,估计也只少了些诗歌相伴,其他也颇随意……
    只是让温彦博颇为烦恼的是他从封府离开的时候还带走了一个拖油瓶,此时醉醺醺的裴寂就跟在他身边,两人都是骑马来的,让温彦博颇为后悔,不如乘轿了。
    仆从们跟在后面,前面两人并辔而行,沉默了很久了,两个人的性格完全是南辕北辙,像衣服的两面,一个是表,一个是里,碰不到一块。
    先开口说话的自然是裴寂,“寂厚颜求部堂一件事,不知能否应了?”
    温彦博笑笑,敷衍道:“裴相公尽管直言,只要温某能做的,必然尽力为之。”
    “某想回晋阳为官,只需吏部一纸凋令即可,至于是什么官职,高低都是无妨,即便是晋阳宫监,也是成的,部堂可愿成全?”
    温彦博惊讶的瞅了他一眼,黑乎乎的天色看不太清,他只是觉着裴寂这个请求有点离谱,毕竟是做过宰相的人啊……
    你瞧瞧人家封德彝,和你年岁差不多,人家求的可不是什么晋阳宫监之类乱七八糟的职位,这是想回去养老了吗?
    “竟是如此,此事易尔……可以相公之能,应不用来求助于我吧?”
    黑暗中裴寂笑了一声,挺渗人的,“吾乃李渊近人,又为友朋,哪与旁人相同,若无部堂首肯,怎敢轻易离京他去,不要性命了吗?”
    这话说的实在,且有反讽之意,这温彦博倒不在意,他只想了想,便笑道:“即是如此,我答应了便是,这里先向相公道上一声珍重了。”
    在这京师之中,李渊旧人多不胜数,裴寂是其中比较特异的一个,并无多少威望,也没有任何的兵权,却居于尚书右仆射之高位。
    得李渊如此宠信,确实不太好处理,杀人也杀不到裴寂裴玄真的头上,降职任用可以,外贬也成。
    既然自请他去,而且是想回到大家的老巢晋阳去,那就最好不过,起码没必要拦着。
    而且连裴寂这样的李渊心腹都只是外贬,性命无忧之下,其他人也会更安稳一些。
    裴寂得了准信,心事一去,酒意上涌,再说也不愿再跟眼前这刚得势的混账东西多待,谢了几声,便拱手告辞离开了。
    所谓树倒猢狲散,只几个月间,李渊在长安的痕迹便淡了许多,像裴寂这样心灰意冷的人不少,可更多的人在争相向新主人献媚,以求改换门庭。
    …………………………
    几日工夫,飘忽即过。
    这一天,八月初五,秋高气爽,乃是大大的吉日,适合祭祀,远行,受功等等,正是办大事的日子。
    从这一天子时,长安各部守军便已悄悄入城,各自掌管要害,外城多为降军,内城各个门户,皆被汉王亲军所把持。
    整个长安戒备森严,气氛愈加肃穆。
    丑时一过,可以参加祭礼的人们开始沐浴更衣,天还没亮,便纷纷向皇城聚集而来,从太极宫正门也就是承天门涌入宫城之内。
    此次祭祀选在了太极宫前面的广场之上,临时塔起了祭祀用的圆台。
    其实不论是前隋,还是李渊时,都有专供祭祀所用的地方,人们一般也都称之为郊祭,也就是在长安南城之外。
    李破此次祭天有所不同,他是开一代之先河,称尊道祖,所以便选在了作为整个政权的权利中心来祭祀天地和列祖列宗。
    观礼的人们陆续到来,由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吏们引着去到东西两个观礼台上,而在西台之上还设有尊位,那是给汉王妃留下的座位。
    自前隋独孤皇后始,后宫女主便可参与祭祀了,而西台之上多为门下省官员,之前也叫内史省。
    而东台之上的尊者位则是中书,六部的最高长官的位置,其下则是中书和六部的官员,其实能够在此观礼的人并不多,凡五品以下,除非身份特殊,否则就没这个资格。
    数百人分布在东西两台之上,稀稀拉拉,宽松的紧。
    当然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举兵作乱,还能冲入太极宫,那么也就能把这个新生的政权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观礼的人都来的很早,谁也不敢延误,这样的一次大典,你如果迟到了或者没来,可不是后悔不后悔的事情,而是要人头落地,祸及家族的。
    也就是说,这天子时一过,谁要是有个意外,别说称病不至了,就算你病死了都得把尸体抬过来验一验是不是在装死。
    当然了,能够在这里见证一个新政权的出现的人,也必然是殊荣一件,只要你别犯太大的糊涂,只这一件事,便能保你一世平安。
    人们到来之后,纷纷跪坐于台上,也不交头接耳,也不左顾右盼,只如雕塑一般静静安坐于位,等着大典的开始。
    天色大亮,汉王妃盛装打扮,在宫人的簇拥之下,入座于西台,众人纷纷欠身,以示尊崇。
    而此次祭天大典过后,汉王妃也就是皇后娘娘了,她同样是此次大典的主角之一。
    而汉王妃的到来,也意味着吉时已近。
    钟声乍响,余音袅袅,此为惊神,是告诉神明看过来,我们要开始祭祀您了,这个年月,别看祭祀弄的很隆重,可和后来的不太一样,人们大致都认为天子和神明是并列的关系,而非是从属。
    所以天子祭祀神明之时,意义上只是在告知神明,人间怎样怎样了,你最好能帮着我看顾一下黎民百姓。
    而钟声一响,也就意味着祭天大典开始了。
    引神台上烟气升起,这是在引导神明到来,大致上应该是人神相隔,来到人间的神明和瞎子差不多,得给它引引路先。
    要不就像李轨那样,建个高台,把自己送上去见神仙。
    烟熏火燎的差不多了,主角登场,终于身穿礼袍的李破在太常寺卿何稠的引导下缓步走上高台,走了良久,如今天气寒凉,可李破上到高台的时候,额头已然见汗。
    此时李破已经将何稠在心底骂了几百遍,他设计的这种祭天礼服实在太笨重了,里面是日月龙纹袍,肩担日月,前后皆是龙纹,这倒不算什么,外面还弄了个厚厚的大氅,头带冕冠,这玩意很重,压的李破脑袋都快抬不起来了。
    估计何稠是想让这位晓得,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身上压着重重的担子呢。
    而这一整套穿着被叫做大裘冕,只有在这种祭祀活动中才会穿着,也是皇帝最隆重的礼袍。
    整个程序李破已经演习过几遍了,对流程很熟悉。
    在掌礼官,也就是黄门侍郎韦节抑扬顿挫的宣告声中,开始参拜昊天上帝,而观礼的人们也开始跟着李破行下大礼。
    接着就是祭祀祖宗,李破的祖宗是捏造的,这也比较寻常,李渊还是太史公的后人呢,这个你能信?
    然后就是进献玉,帛之类的祭礼,掌礼官宣读祭文,正式通知神明,皇帝换人了,当祭文宣读完毕,李破直起身来,慢慢转身,面南背北,负手而立。
    阳光好像终于毫无顾忌的落在了他的身上,在他身周渲染出一层光环,神圣之感油然而生。
    群臣拜伏于地,口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基本上典礼也就成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收尾的工作了,皇帝再上香三炷,在礼乐声中亲自念一下祝文,再讲准备好的酒拿出来,与观礼的臣子们共饮三盏。
    最后又是礼乐,乐停礼毕,掌礼官韦节宣布大典圆满结束,臣子们恭送皇帝回归太极宫正殿,终于稳稳的坐在了那张龙椅之上,群臣再次山呼万岁,而整个长安城在那一刻好像也活了过来。
    先在太极宫周围的人们得到的示意,接着就是驻守皇城的亲军将士,然后慢慢向外如同激起无数涟漪般传播了出去。
    未几长安的人们都在吾皇万岁的声音中,拜倒在地,同时也意味着新的皇者终于诞生了,而让人们喜悦的不是这件事本身如何如何,而是觉得新皇一出,也就不用像前些日般那么提心吊胆了。
    (祭天的过程有的是编的,大家不要较真)

章节目录

北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河边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830章祭天-像北雄一样的小说,北雄,一本书并收藏北雄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