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炭敬其实就是冬季行贿的雅称,由于没有提及“钱”“财”二字,故而无丝毫铜臭之气,又兼有体贴入微之意,令人感服。
冬天有炭敬,那么夏天自然也有冰敬了,所谓冰敬指的是地方官以替京官购冰消暑降温为名而来。
有诗证曰:“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
之所以会有炭敬和冰敬,与京官薪俸微薄有关,再加上每个月的俸禄是以大米为基础折算成实物发放,在这个过程中户部的人通常会做些手脚,从中捞上一笔油水。
故而,发到京官手里的那些实物通常都要比实际俸禄缩水许多,故而许多单靠俸禄的京官养家糊口就成了一个问题。
虽然京官并不像地方官那样有额外的收入,不过京官通常手握地方官的监察考核大权,可以影响地方官的铨评升降,其喜怒直接关乎地方官的乌纱,其间利害孰敢小觑?
于是,地方官为了讨好所属的京官,也是为了买个太平,所以就想出了炭敬和冰敬这种送钱的由头。
除了炭敬和冰敬外,其余的送礼皆称为“别敬”,遇上三节两寿和某缺补差等,都要送礼。
朝廷对于炭敬、冰敬和别敬通常采用默许的态度,总不能让京城生活穷困潦倒,那样的话谁还有心思给朝廷办事。
不过,即使是这样,遇到那些家里开销大的官员生活时常捉衿见肘。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个部院的官员都能受到炭敬和冰敬,只有那些手握实权的衙门才享有此等殊荣,例如六部、监察院和翰林院。
翰林院虽然不参与地方上的事务,但是里面的人都是未来朝廷的栋梁,地方官们自然要费心巴结。
其他的衙门的官员就比较可怜,根本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故而一些清水衙门的京官借钱度日或者典当度日就成为了常态。
李云天就任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后,主要负责武昌府和荆州府的事务,故而武昌府知府自然要给他送炭敬了,希望李云天能手下留情,不要找武昌府的麻烦。
在京城的所有官员中,监察御史虽然品级低,但是待遇却很高,除了地方官送的炭敬、冰敬和别敬外,另外每当户部发禄米等物的时候,也要比其他的官员享有优待。
其他官员在户部领取时禄米时,户部的官员通常都会做手脚从中克扣,而监察御史往往会被多给。
不仅如此,按照规定户部的人可以把发放的禄米等物送到官员的家里,但是需要官员出车马费。
而监察御史不一样,那些户部的人不仅殷勤地把禄米等物送到家里,并且根本就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完全就是白送。
之所以这样自然跟监察御史的职责有关,他们手里握有监察大权,一旦被其抓到小辫子,那么户部的那些人的下场会很惨,故而要户部的人要趁机巴结他们。
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为了监察御史的一种特权,心安理得地享受,谁吃饱了撑的去破坏这个规矩。
如今,武昌府知府的炭敬已经到了,那么荆州府知府的炭敬肯定也快了,不管李云天收还是不收,他们都必须要把炭敬送来,否则的话在他们看来那可就是得罪了李云天。
“如果他们再来,告诉他们匿名把东西给京城的官舍送去。”李云天很清楚,如果他不收下这笔炭敬的话,那么武昌府和荆州府的官员肯定会惶惶不安,故而他沉吟了一下,笑着吩咐绿萼。
并不是所有京城的官员都能在京城买的起房子的,更没有几个能住的起李云天这样气派的宅院。
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官员就只有住在朝廷的提供的官舍里,里面有大杂院也有平房,通常都是一家几代人挤在一起,住宿条件比较差。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人既把炭敬给送了出去,也算是帮了官舍里那些官员的一个小忙,可谓两全其美。一
炭敬其实就是冬季行贿的雅称,由于没有提及“钱”“财”二字,故而无丝毫铜臭之气,又兼有体贴入微之意,令人感服。
冬天有炭敬,那么夏天自然也有冰敬了,所谓冰敬指的是地方官以替京官购冰消暑降温为名而来。
有诗证曰:“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
之所以会有炭敬和冰敬,与京官薪俸微薄有关,再加上每个月的俸禄是以大米为基础折算成实物发放,在这个过程中户部的人通常会做些手脚,从中捞上一笔油水。
故而,发到京官手里的那些实物通常都要比实际俸禄缩水许多,故而许多单靠俸禄的京官养家糊口就成了一个问题。
虽然京官并不像地方官那样有额外的收入,不过京官通常手握地方官的监察考核大权,可以影响地方官的铨评升降,其喜怒直接关乎地方官的乌纱,其间利害孰敢小觑?
于是,地方官为了讨好所属的京官,也是为了买个太平,所以就想出了炭敬和冰敬这种送钱的由头。
除了炭敬和冰敬外,其余的送礼皆称为“别敬”,遇上三节两寿和某缺补差等,都要送礼。
朝廷对于炭敬、冰敬和别敬通常采用默许的态度,总不能让京城生活穷困潦倒,那样的话谁还有心思给朝廷办事。
不过,即使是这样,遇到那些家里开销大的官员生活时常捉衿见肘。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个部院的官员都能受到炭敬和冰敬,只有那些手握实权的衙门才享有此等殊荣,例如六部、监察院和翰林院。
翰林院虽然不参与地方上的事务,但是里面的人都是未来朝廷的栋梁,地方官们自然要费心巴结。
其他的衙门的官员就比较可怜,根本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故而一些清水衙门的京官借钱度日或者典当度日就成为了常态。
李云天就任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后,主要负责武昌府和荆州府的事务,故而武昌府知府自然要给他送炭敬了,希望李云天能手下留情,不要找武昌府的麻烦。
在京城的所有官员中,监察御史虽然品级低,但是待遇却很高,除了地方官送的炭敬、冰敬和别敬外,另外每当户部发禄米等物的时候,也要比其他的官员享有优待。
其他官员在户部领取时禄米时,户部的官员通常都会做手脚从中克扣,而监察御史往往会被多给。
不仅如此,按照规定户部的人可以把发放的禄米等物送到官员的家里,但是需要官员出车马费。
而监察御史不一样,那些户部的人不仅殷勤地把禄米等物送到家里,并且根本就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完全就是白送。
之所以这样自然跟监察御史的职责有关,他们手里握有监察大权,一旦被其抓到小辫子,那么户部的那些人的下场会很惨,故而要户部的人要趁机巴结他们。
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为了监察御史的一种特权,心安理得地享受,谁吃饱了撑的去破坏这个规矩。
如今,武昌府知府的炭敬已经到了,那么荆州府知府的炭敬肯定也快了,不管李云天收还是不收,他们都必须要把炭敬送来,否则的话在他们看来那可就是得罪了李云天。
“如果他们再来,告诉他们匿名把东西给京城的官舍送去。”李云天很清楚,如果他不收下这笔炭敬的话,那么武昌府和荆州府的官员肯定会惶惶不安,故而他沉吟了一下,笑着吩咐绿萼。
并不是所有京城的官员都能在京城买的起房子的,更没有几个能住的起李云天这样气派的宅院。
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官员就只有住在朝廷的提供的官舍里,里面有大杂院也有平房,通常都是一家几代人挤在一起,住宿条件比较差。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人既把炭敬给送了出去,也算是帮了官舍里那些官员的一个小忙,可谓两全其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