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兰按照她考虑好的计划行事,她准备到南京的栖霞寺、鸡鸣寺、宏觉寺和清凉寺四个寺庙去游一游,她选择这一活动方式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借游览寺庙的机会散散心,放松放松,同时也到寺庙里拜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虽然李淑兰并不笃信佛教,但她觉得求神拜佛能得到一种心灵上慰藉,能让人的心情更轻松;第二是故意给敌人放烟幕弹,这几日,她有预感,她感到敌人一定会来跟踪她的,她这一游,就是要故意给敌人一个错误判断,以为她像上一次一样,继续在探察这各处的寺庙。+◆

    李淑兰让“望柳阁”的掌柜为她叫来你一辆黄包车她坐上黄包车,吩咐黄包车师傅慢慢走,她悠悠哉哉地坐在车上,让黄包车师傅拉着她往栖霞寺走去。

    果然如“望柳阁”的掌柜所说的,这黄包车的师傅对栖霞寺很熟悉,他拉着李淑兰往南京的东北方向走,两个时辰左右,他就把李淑兰拉到了栖霞山下。

    黄包车师傅看李淑兰是一个富家公子的装束,他问:“这位公子,您以前来过栖霞寺吗?这次怎么单独一个人来呢?像你这样的身份,一般都是有个书童什么的跟着为您忙乎着。”

    “本公子喜欢独自出来逛,以前没有来过栖霞寺,所以,今日才让掌柜的请你这位对栖霞寺很熟悉的师傅带着本公子过来,这栖霞寺名气很大,本公子特意来此游一游,同时也到寺庙里烧烧香,拜拜佛,祈求保佑平安。听‘望柳阁’的掌柜说,你对栖霞寺非常了解,一定知道不少关于栖霞寺的故事吧?”李淑兰问。

    “小的是一个车夫,经常拉着人到栖霞寺来,路上经常听到客人讲到栖霞寺的事,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对这寺庙有比较多的了解,栖霞寺的历史比较久远,据说在南齐永明七年就开始兴建这座寺庙了,历史上,这寺庙还有过一些很重要的人物,比如,齐、梁之时,有一个大和尚称为‘僧朗’,他就在栖霞寺里传播‘三论教义’。影响非常大,来栖霞寺的人,有学识的,都会提到僧朗这位大和尚。”黄包车师傅说。

    “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连僧朗在栖霞寺弘扬‘三论’的事你也知道,你知道不知道,这位僧朗在佛教界的影响有多大吗?”李淑兰问。

    “小的只知道僧朗是这栖霞寺很有影响的大人物。至于是怎么影响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点也不知道。”黄包车师傅说。

    李淑兰看看拉着黄包车的这位师傅,她感觉到,这师傅虽然对她所问的问题不清楚,但对她说话时却是很轻松的,有一种气定神闲的神情,她觉得。这黄包车师傅与别的车夫很不一样。

    “今日咱俩相遇,很有缘分,你仔细拉扯,本公子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佛学故事,好让你以后可以自信地对你载的客人宣讲。你是否有兴趣听?”李淑兰问。

    在李淑兰年少时,她的父亲为了祈求佛主保佑,曾有一段时间认真仔细地研读佛教,并多次到各大寺庙里去烧香,李淑兰现在依然记得,她父亲对她讲过不少关于南京几个大佛寺的故事,栖霞寺一些传说故事,李淑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当然很喜欢听,能有您这样的高贵公子专门对小的讲寺庙故事,小的求之不得,看来,小的今日是遇上好运气了!”黄包车师傅说。

    “这大和尚僧朗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让这栖霞寺闻名江南的一位杰出的大和尚。有一个佛教宗派叫‘三论宗’,不来江南是很少人知道的,正是由于僧朗的传播,‘三论宗’才在江南有重大的影响。‘三论宗’的理论来自于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先是在北方传播,是僧朗把它传到南方的。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大和尚叫龙树,他写了《中论》和《十二门论》两本书,还有另一位和尚叫提婆,他写了一本书称为《百论》,这三本书合起来称为‘三论’,后秦时期,有一位翻译家叫鸠摩罗什的,把“三论”翻译成中文,后来,僧睿、僧肇、僧导等有名的大和尚都对‘三论’进行深入研究,僧肇的研究成果最突出,所以,进入中国的‘三论’就称为‘什肇之学’。”李淑兰说。

    李淑兰仔细看这黄包车师傅感觉,李淑兰自己也说不清楚,有了这种感觉,李淑兰很愿意对黄包车师傅多讲一些佛学的理论和故事。

    “这位公子,您讲的佛学太深了,小的只能听懂一部分,还好小的年少时还读过一几本书,要不然就什么也听不懂了,可是,小的不明白,您说的‘三论’和‘什肇之学’到底跟栖霞寺有什么关系呢?”师傅问。

    “关系大着呢,‘三论’是‘什肇之学’的主要内容,是僧朗利用栖霞寺这个平台,将‘三论’传播到江南的。原来,这‘三论’只是在北方传播,后来,僧朗有一次在钟山草堂遇到一位姓周的隐士,这隐士把‘三论’传授给僧朗,僧朗便将这‘三论’传到了江南,当时,江南盛行一个支称为‘成实宗’的教派,很少人知道有‘三论宗’,僧朗通过与‘成实宗’的大乘师论战,提高了‘三论宗’在江南佛教界的地位,此时,僧朗进入栖霞寺,拜在法度的门下,后来,僧朗继承了法度的栖霞寺法席,成了栖霞寺最有影响的大和尚。”李淑兰解释说。

    “小的有点明白了,僧朗是一位有学问的大和尚,而且他的运气很好,得到了一位隐士的真传,于是,就把继承下来的‘三论’传到南方,他有了影响了,就拜栖霞寺的大和尚为师父,后来继承栖霞寺的法席,当上和尚头领了,这栖霞寺有了僧朗这大和尚传播‘三论’,名气就更大了,成为影响四方的著名寺庙,小的说得对吗?”师傅说。

    “你的理解一点也没有错,其实,你是很聪明的,本公子一说,你便能懂,你很有悟性,或许是有某种缘分吧!”李淑兰说。

    “能让您如此赞赏,小的实在太高兴了,您再讲讲,还有什么好听的故事?”黄包车师傅说。

    “僧朗的出名不只是因为他有学问,还因为他得到了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器重。建立梁朝政权,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是一位特别信仰佛教的帝王,他曾亲自到同泰寺当了三天的主持和尚,潜心研究佛学,后来,萧衍想当和尚都上瘾了,他曾三次舍身出家,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讲《涅槃经》等经文。萧衍的三次出家,急坏了朝中大臣们,他们迫不得,只好用大量金钱,请求赎回‘皇帝菩萨’,萧衍才同意还俗。当时,萧衍得到了僧朗传播‘三论’的成功事迹,他对僧朗很是欣赏和器重,他派遣僧怀、僧诠等十人到栖霞寺,向僧朗学习‘三论’教义,后来形成了‘摄岭相承’的教派。”李淑兰说。

    “难怪僧朗那么出名,原来是被皇帝看中了,帮着皇帝教弟子了,这姓萧的皇帝挺有意思的,不想当皇帝了,反而去当和尚,难道当皇帝没有当和尚过瘾吗?僧朗大和尚运气不错,遇到了姓萧的这样的信佛的皇帝,他才会受到器重。”黄包车师傅说。

    “这不能仅仅归因于运气,其实,僧朗之所以受萧衍皇帝的器重,主要是因为他勤奋好学,他长期隐居在栖霞寺,专心钻研佛学,一直没有出来,被称为‘山中师’,僧朗一生精研‘三论’,成果卓著,他培养了很多弟子,而且很有出息,僧朗的门下弟子名气也不少,如兴皇寺的法朗,长干寺的智辩,惮众寺的慧勇,栖霞寺的慧布,被称为‘诠公四友’,他们传播‘摄岭三论’,使‘什肇之学’在江南有广泛影响,栖霞寺从僧朗开始,就成为南京城里地位特殊的寺庙,备受青睐。”李淑兰说。

    “僧朗大和尚确实了不得,皇帝器重他,他培养出的弟子多,影响大,他的众多弟子在各处寺庙传播‘三论’,自然僧朗的名气就很大了。”黄包车师傅说。

    “为什么那么多弟子愿意跟着他?为什么他的弟子能在各处寺庙传播他的理论呢?当然是僧朗学识渊博,能将‘三论’发扬光大,阐述了‘诸法性空’理论,弘扬了‘真俗二谛’论和‘八不中道’理论,没有理论贡献,他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名气。”李淑兰说。

    黄包车师傅对李淑兰讲的真的不懂了,他愣了一下,对李淑兰说:“您刚才说的太深奥了,小的一点也听不懂了,能不能用通俗的故事来说呢?”

    李淑兰想:“眼前这个黄包车师傅不是一般的车夫,他与佛学很有缘,说不准以后会是对佛学很精通的人,我必须继续对他讲佛学理论,不管他是否听懂,他都会有感觉的。”

    见李淑兰在沉思着没有讲话,黄包车师傅说:“您怎么不讲了,是因为小的听不懂,您失望了吗?”

    李淑兰盯住黄包车师傅看,脸上露出了微笑,依然没有说话。(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江湖方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齐云山闲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七)-江湖方圆 小说,江湖方圆,一本书并收藏江湖方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