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她到后来都一直不敢去想,那时的他,在拖着伤病交加的身体,从他守了近十年的宫闱和她身边离开,究竟是怎样一种心境?
所以他在走时,才会连他们幼年时围坐在父皇身边,一起读过的那几本书都没有带。(小说文学网)
那是几本诗词的启蒙读本,被她画上了许多可笑的涂鸦,他却像宝贝一样一直收在自己的住处。
他没有从偏殿里搬走时她还在那里见过几次,取笑过他总收着旧物,他只是笑笑,说那是月儿的墨宝,怎么舍得丢掉。
她那时还不以为意,觉得他太小题大做,直到好久后,她才明白:他们那些年,她从未认真送过他什么东西,所以那几本幼年时他们一起看过,有着她可笑涂鸦的书,已经是他仅有的可以用来念想的物件。
可他在最后离开的时候,连那几本书,都不再带着了。
然而她却是感激那几本书的,如果不是他将书留给了伺候过他的那个小太监,如果不是她偶然间听到殿前的哭喊,那么她在那时,就会犯下这一生都无法再挽回的过错。
接下来的一切,她更加不敢回想,却又逼自己一遍遍去回忆。
唯有将那种痛楚铭刻于心,她才可以提醒自己,有些错不能再犯,有些人不可再伤。
她在他离开十天后,才派了人去找他,御前侍卫每一次带回来的消息,都让她胆战心惊、五内俱焚。
他们说他独自向着西南去了,她知道那是他父母的埋骨之地。
他们说他马不停蹄却又行进迟缓,他一路很少停下进食,却又会昏睡在破旧的客栈里吐出黑血。
墨宁熙曾身负顾命大任,权倾朝野,谁又曾想过当他离开宫廷时,会如此身无长物,甚至连一匹好马、一剂汤药都无银钱购入?
她丢下一切走了,那一刻似乎连江山天下都不再重要,乃至万物万事,于她来说都毫无含义。
她和身边的人,在偏僻的乡野和荒林间寻找,只为了找到一点他曾经过的蛛丝马迹。
她无数次暗暗对神明祈祷,如果神灵能让她可以来得及找到他,那么她愿以此生的所有福泽和阳寿来抵消……乃至来生来世,她愿生于贫寒之家,一世颠沛流离,不得善终,来换回他的消息。
也许终于是她的祈求得到了回应,她终于还是找到了他。
他躺在一个瀑布下的碧草间,墨色的衣袖和长发铺洒,面容苍白似雪,就像早已离去。
她扑上去抱住了他,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才想起原来她竟有那么久,都不曾好好看过他的脸。
上苍垂怜,他并没有离开,可他也只剩下不多的力气,他还是对她微笑,一如他们年少时般温柔宠爱,他用仅剩的气力轻声唤她“月儿”。
她抱着他一遍遍地喊他的名字,看他在濒临弥留之际,仍艰难地劝她珍重,不要为他伤心。
他停下呼吸的那个瞬间,她觉得自己的魂魄也要跟着被一起抽离。
所幸她一直讲宫中最好的太医带在身边,太医把他的身体从她手中抢过来,妙手回春的银针保住了他的一息心脉。
她精神恍惚地守了他几日几夜,御前侍卫和随后赶来的御林军在瀑布下修建了供足够帝王下榻落脚的帐篷。
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太医和灵药围绕着他,即使如此,损耗太过的身体还是太过虚弱,直到几天后,他才醒来。
当她再次看到那双黑眸中透出的微光时,她犹如身在梦中,她握着他消瘦的手,泣不成声。
可他却只是在看了她很久后,轻声说了句:“月儿……你这是何苦?”
她在听到这句话时,就知道她犯下的错误和罪孽,也许在这一生中都无法尽数挽回。
然而这次她却还是任性了,她等他好了些,能够承受长途颠簸,就带着他一起回了京师。
她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发了一封诏书,告诉天下未来的皇夫将会是墨宁熙,绝无他人。
群臣哗然时,她抛出一封先帝遗诏,其中待女皇亲政后即册封墨宁熙为皇夫的字句清晰明了。
她感谢她的父皇,那封遗诏其实就放在偏殿的牌匾之下,这么多年来她差点忘记,他纵然记得也不愿提及。
可在此时,这封遗诏就成了她最强力的支持,足够平复天下臣民的悠悠众口,也足以令顾家信服。
她险些铸成大错,却幸好尚有机会弥补。
顾清岚始终有君子之风,主动离开了后宫,归还了占用过的宫殿。
她将他带回来后,直接让他住进了自己的寝宫,他还是对她多加纵容,对她的安排从未提出异议。
他没有拒绝皇夫的册封,等到大典的那一日,他身体仍旧虚弱,却还是坚持完成了典礼。
那晚回到寝宫后,本应是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他却又吐了血。
她坐在榻前抱着他被消磨到形销骨立的身体,心痛如刀绞,他在吐出了那几口淤血后,却倚在她肩上,透过窗子,去看殿前那株桃树。
他唇边终于勾起了一抹笑容,对她说:“月儿,明年的桃花开时,我们可以一起去看了。”
她默默听着,突然泪如雨下。
她记起了他们还两小无猜的时候,她拉着他转到这座寝宫前的大桃花树下,指着漫天的桃花对他说:“熙哥哥,等月儿长大了,就要嫁给你。”
这就是他们的这一世了,他的身体在经年的调理后好了许多,第二年他们真的在春日盛开的桃花树下,相依相偎喝了新酿的酒。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降生在这座寝宫中,从此他们的身边就多了个幼小的身影。
她治下的大齐不能算强盛无比,却也海清河宴,百姓安居。他还是会帮她处理朝政,她却不允许他看太多奏折,不因其他,只怕他劳心耗费血气。
他们在大婚后厮守了十五载,然后在第十五个年头的严冬,他还是因为早年种下的病根,渐起沉珂,病重不治。
那年新春刚过,他已接连昏迷了好几日,不仅水米不进,连汤药都喂不进去,全赖舌尖下压着的百年老参片,才吊了一口气。
她日日守在他床前,看着心爱之人病重至此,却也无力回天。
终于到了这日午后,在太医下针强力疏通了经脉后,他清醒了过来。
她看到他唇角略勾了下,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竟摸索着找到了她的手。
他的手早枯瘦无比,掌心也干冷一片,毫无温度,但他却还是尽力收紧了一点,算是握住。
她心中酸楚无比,努力忍住眼中快要落下的泪水,侧头亲了亲他的额头,附在他耳边问:“宁熙想要什么?还有没有什么想见人?”
他的头几乎是微不可查地轻点了点,口中发出的声音低哑无比,仿佛是用尽了力气般微弱:“院中的桃花……”
他们多年心意相通,她瞬间就明了,他还在惦念当初他们在花树下的百年之约。
胸腔中的悲痛再也压抑不住,季瑛侧头过去让眼泪流了下去,才回过头对他强笑着:“原来宁熙是想看桃花。”
墨宁熙唇边的笑容似是更大了些,缓慢合上了双目。
季瑛知道他此刻的每一分清醒都是在强撑,哪怕晚上一刻,这个人就要与自己天人永隔,连一点都不敢耽误,忙吩咐内侍搬了软榻过来,又亲自将他的身子小心移了上去。
毛毯既不能多盖压断他胸前那本就微弱的起伏,又不能太薄将他不多的体温又散去,季瑛只能也挤到榻上,紧拥着他的身躯,片刻不敢放开。
此时还未到桃花盛开的时刻,院中的桃花只结了细小的花苞,季瑛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看到,贴着他耳边柔声告诉:“宁熙,桃花就快开了,我们还要一起看桃花,喝桃花酒。”
到了院中后,他就又睁开了眼睛,只是他气力将尽,连眼睑也只能半睁,如蝶翼般的长睫半遮了那一潭幽深水波,连昔日潋滟的深瞳里,也只剩下黯淡的一线波光。
她心痛无比,却还是尽力微笑着去吻他的脸颊。
只是她再多眷恋,也挡不住他身躯渐冷,就这么在她怀中毫无气力地躺着,只余一息奄奄。
四周的内侍们都极有眼色地退开一旁压低了声响,院中一片宁寂,唯有微风吹拂萧条的枝桠,还有她怀中那人更加微弱下去的气息。
她一直将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觉察到他的指尖又微微抽动了一下,口唇微动,像是要说什么话。
她忙把耳朵靠近过去,轻唤:“宁熙?”
可那声音实在太过微弱,吹拂到她耳旁时,只余下极轻的气流。
她实在听不清楚,也明白这已是他最后的力气,忍了许久的热泪一滴滴从她脸上滑下,低落在他的脸上,她轻声说:“来世我还等你好不好?宁熙?”
她等了许久,都没等到回音,就略抬起头来。
他久病多日,到了阳光下,就越发照出面色灰白一片,此刻死气上浮,已在微微发青,口鼻中的呼吸更是时断时续。
可他脸上的神情却柔和无比,半张的眼瞳深处,那一线光亮更是装满柔情。
她知道已到了生死离别的时刻,不愿将目光移开一分,就这么凝目注视着他,泪水无声地顺着脸颊滑下。
他于她也眷恋诸多,最后那一眼,眼睑合得极慢,她一边看着,一时觉得太快,一时又觉得这一眼已到地老天荒。
待那双凤目终于完全闭合,他也随之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息,再无丝毫动静。
她又抱了他许久,直到她怀中的身躯已冷透,渐渐起了僵硬。
院中天光渐暗,她才怔怔地低头吻在那微张的冰冷双唇上。
朦胧间,她仿佛看到了夜色中的桃花,悄然绽放满树,漫天繁花尽头,是他们重逢在彼世的身影。
生生世世,只要相见,再无错过。
她流着泪笑了,俯在他早已不再能听到声音的耳边:“宁熙,来世我必不负。”
她到后来都一直不敢去想,那时的他,在拖着伤病交加的身体,从他守了近十年的宫闱和她身边离开,究竟是怎样一种心境?
所以他在走时,才会连他们幼年时围坐在父皇身边,一起读过的那几本书都没有带。(小说文学网)
那是几本诗词的启蒙读本,被她画上了许多可笑的涂鸦,他却像宝贝一样一直收在自己的住处。
他没有从偏殿里搬走时她还在那里见过几次,取笑过他总收着旧物,他只是笑笑,说那是月儿的墨宝,怎么舍得丢掉。
她那时还不以为意,觉得他太小题大做,直到好久后,她才明白:他们那些年,她从未认真送过他什么东西,所以那几本幼年时他们一起看过,有着她可笑涂鸦的书,已经是他仅有的可以用来念想的物件。
可他在最后离开的时候,连那几本书,都不再带着了。
然而她却是感激那几本书的,如果不是他将书留给了伺候过他的那个小太监,如果不是她偶然间听到殿前的哭喊,那么她在那时,就会犯下这一生都无法再挽回的过错。
接下来的一切,她更加不敢回想,却又逼自己一遍遍去回忆。
唯有将那种痛楚铭刻于心,她才可以提醒自己,有些错不能再犯,有些人不可再伤。
她在他离开十天后,才派了人去找他,御前侍卫每一次带回来的消息,都让她胆战心惊、五内俱焚。
他们说他独自向着西南去了,她知道那是他父母的埋骨之地。
他们说他马不停蹄却又行进迟缓,他一路很少停下进食,却又会昏睡在破旧的客栈里吐出黑血。
墨宁熙曾身负顾命大任,权倾朝野,谁又曾想过当他离开宫廷时,会如此身无长物,甚至连一匹好马、一剂汤药都无银钱购入?
她丢下一切走了,那一刻似乎连江山天下都不再重要,乃至万物万事,于她来说都毫无含义。
她和身边的人,在偏僻的乡野和荒林间寻找,只为了找到一点他曾经过的蛛丝马迹。
她无数次暗暗对神明祈祷,如果神灵能让她可以来得及找到他,那么她愿以此生的所有福泽和阳寿来抵消……乃至来生来世,她愿生于贫寒之家,一世颠沛流离,不得善终,来换回他的消息。
也许终于是她的祈求得到了回应,她终于还是找到了他。
他躺在一个瀑布下的碧草间,墨色的衣袖和长发铺洒,面容苍白似雪,就像早已离去。
她扑上去抱住了他,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才想起原来她竟有那么久,都不曾好好看过他的脸。
上苍垂怜,他并没有离开,可他也只剩下不多的力气,他还是对她微笑,一如他们年少时般温柔宠爱,他用仅剩的气力轻声唤她“月儿”。
她抱着他一遍遍地喊他的名字,看他在濒临弥留之际,仍艰难地劝她珍重,不要为他伤心。
他停下呼吸的那个瞬间,她觉得自己的魂魄也要跟着被一起抽离。
所幸她一直讲宫中最好的太医带在身边,太医把他的身体从她手中抢过来,妙手回春的银针保住了他的一息心脉。
她精神恍惚地守了他几日几夜,御前侍卫和随后赶来的御林军在瀑布下修建了供足够帝王下榻落脚的帐篷。
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太医和灵药围绕着他,即使如此,损耗太过的身体还是太过虚弱,直到几天后,他才醒来。
当她再次看到那双黑眸中透出的微光时,她犹如身在梦中,她握着他消瘦的手,泣不成声。
可他却只是在看了她很久后,轻声说了句:“月儿……你这是何苦?”
她在听到这句话时,就知道她犯下的错误和罪孽,也许在这一生中都无法尽数挽回。
然而这次她却还是任性了,她等他好了些,能够承受长途颠簸,就带着他一起回了京师。
她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发了一封诏书,告诉天下未来的皇夫将会是墨宁熙,绝无他人。
群臣哗然时,她抛出一封先帝遗诏,其中待女皇亲政后即册封墨宁熙为皇夫的字句清晰明了。
她感谢她的父皇,那封遗诏其实就放在偏殿的牌匾之下,这么多年来她差点忘记,他纵然记得也不愿提及。
可在此时,这封遗诏就成了她最强力的支持,足够平复天下臣民的悠悠众口,也足以令顾家信服。
她险些铸成大错,却幸好尚有机会弥补。
顾清岚始终有君子之风,主动离开了后宫,归还了占用过的宫殿。
她将他带回来后,直接让他住进了自己的寝宫,他还是对她多加纵容,对她的安排从未提出异议。
他没有拒绝皇夫的册封,等到大典的那一日,他身体仍旧虚弱,却还是坚持完成了典礼。
那晚回到寝宫后,本应是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他却又吐了血。
她坐在榻前抱着他被消磨到形销骨立的身体,心痛如刀绞,他在吐出了那几口淤血后,却倚在她肩上,透过窗子,去看殿前那株桃树。
他唇边终于勾起了一抹笑容,对她说:“月儿,明年的桃花开时,我们可以一起去看了。”
她默默听着,突然泪如雨下。
她记起了他们还两小无猜的时候,她拉着他转到这座寝宫前的大桃花树下,指着漫天的桃花对他说:“熙哥哥,等月儿长大了,就要嫁给你。”
这就是他们的这一世了,他的身体在经年的调理后好了许多,第二年他们真的在春日盛开的桃花树下,相依相偎喝了新酿的酒。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降生在这座寝宫中,从此他们的身边就多了个幼小的身影。
她治下的大齐不能算强盛无比,却也海清河宴,百姓安居。他还是会帮她处理朝政,她却不允许他看太多奏折,不因其他,只怕他劳心耗费血气。
他们在大婚后厮守了十五载,然后在第十五个年头的严冬,他还是因为早年种下的病根,渐起沉珂,病重不治。
那年新春刚过,他已接连昏迷了好几日,不仅水米不进,连汤药都喂不进去,全赖舌尖下压着的百年老参片,才吊了一口气。
她日日守在他床前,看着心爱之人病重至此,却也无力回天。
终于到了这日午后,在太医下针强力疏通了经脉后,他清醒了过来。
她看到他唇角略勾了下,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竟摸索着找到了她的手。
他的手早枯瘦无比,掌心也干冷一片,毫无温度,但他却还是尽力收紧了一点,算是握住。
她心中酸楚无比,努力忍住眼中快要落下的泪水,侧头亲了亲他的额头,附在他耳边问:“宁熙想要什么?还有没有什么想见人?”
他的头几乎是微不可查地轻点了点,口中发出的声音低哑无比,仿佛是用尽了力气般微弱:“院中的桃花……”
他们多年心意相通,她瞬间就明了,他还在惦念当初他们在花树下的百年之约。
胸腔中的悲痛再也压抑不住,季瑛侧头过去让眼泪流了下去,才回过头对他强笑着:“原来宁熙是想看桃花。”
墨宁熙唇边的笑容似是更大了些,缓慢合上了双目。
季瑛知道他此刻的每一分清醒都是在强撑,哪怕晚上一刻,这个人就要与自己天人永隔,连一点都不敢耽误,忙吩咐内侍搬了软榻过来,又亲自将他的身子小心移了上去。
毛毯既不能多盖压断他胸前那本就微弱的起伏,又不能太薄将他不多的体温又散去,季瑛只能也挤到榻上,紧拥着他的身躯,片刻不敢放开。
此时还未到桃花盛开的时刻,院中的桃花只结了细小的花苞,季瑛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看到,贴着他耳边柔声告诉:“宁熙,桃花就快开了,我们还要一起看桃花,喝桃花酒。”
到了院中后,他就又睁开了眼睛,只是他气力将尽,连眼睑也只能半睁,如蝶翼般的长睫半遮了那一潭幽深水波,连昔日潋滟的深瞳里,也只剩下黯淡的一线波光。
她心痛无比,却还是尽力微笑着去吻他的脸颊。
只是她再多眷恋,也挡不住他身躯渐冷,就这么在她怀中毫无气力地躺着,只余一息奄奄。
四周的内侍们都极有眼色地退开一旁压低了声响,院中一片宁寂,唯有微风吹拂萧条的枝桠,还有她怀中那人更加微弱下去的气息。
她一直将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觉察到他的指尖又微微抽动了一下,口唇微动,像是要说什么话。
她忙把耳朵靠近过去,轻唤:“宁熙?”
可那声音实在太过微弱,吹拂到她耳旁时,只余下极轻的气流。
她实在听不清楚,也明白这已是他最后的力气,忍了许久的热泪一滴滴从她脸上滑下,低落在他的脸上,她轻声说:“来世我还等你好不好?宁熙?”
她等了许久,都没等到回音,就略抬起头来。
他久病多日,到了阳光下,就越发照出面色灰白一片,此刻死气上浮,已在微微发青,口鼻中的呼吸更是时断时续。
可他脸上的神情却柔和无比,半张的眼瞳深处,那一线光亮更是装满柔情。
她知道已到了生死离别的时刻,不愿将目光移开一分,就这么凝目注视着他,泪水无声地顺着脸颊滑下。
他于她也眷恋诸多,最后那一眼,眼睑合得极慢,她一边看着,一时觉得太快,一时又觉得这一眼已到地老天荒。
待那双凤目终于完全闭合,他也随之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息,再无丝毫动静。
她又抱了他许久,直到她怀中的身躯已冷透,渐渐起了僵硬。
院中天光渐暗,她才怔怔地低头吻在那微张的冰冷双唇上。
朦胧间,她仿佛看到了夜色中的桃花,悄然绽放满树,漫天繁花尽头,是他们重逢在彼世的身影。
生生世世,只要相见,再无错过。
她流着泪笑了,俯在他早已不再能听到声音的耳边:“宁熙,来世我必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