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路脑袋昏沉沉的,坐在值房里半天,可眼睛盯着一份公文看了半天了,却也没有翻一页。 终于,他长叹一声,将架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给摘了下来,放到了一边。
此时,他确实没有什么心思处理公务。
赵国梁死了,在锦衣卫的诏狱饮金屑酒自尽了。
这个结果出乎众人的意料,也让主审这个案子的三法司官员们都有些心思沉重。本来已经宣判了结果,定下三日后午门处斩,明正典型,可转眼,人就被锦衣卫给夺走了,然后直接就在诏狱中自尽了。
这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右都御史是倪元路的副手,他坐在一边叹了口气,“倪公,你说此事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御笔朱批严办,让我们三司会审,然后午门处斩,百官观刑的是陛下,可这一转眼,又让锦衣卫把人带走,还在狱中赐自尽,这....”
右都御史担忧的道,“陛下是不是对我们不满啊?”
倪元路也有些无奈,甚至心里有点后悔,这件事情不该冒然捅出来的。当初他现此案的时候,心里很是兴奋,觉得应当把这个案子当作一个典型来办。为此,他没有先报告皇帝,反而把事情透露给了报纸,传到了坊间。
他当时这样做,是怕皇帝护短,把这个案子私下给不了了之。他以为,当舆论起来后,皇帝肯定也护不了赵国梁,到时就得公开审理。
他这样做,倒不是为了跟皇帝做对,而是觉得这是他的职责。哪怕犯事之人是皇帝门生,元佐勋臣,也一样不能例外。
可现在这结果,赵国梁是死了,但却是这么一个死法。
哎,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被皇帝坑了。错的不是自己,是皇帝。
但细思起来,皇帝也没错。张国梁触犯国法,皇帝令三司会审。这是公正。但审判之后,皇帝却又赐他自尽,这是皇帝的情义。一
皇帝自掏内帑把亏空的一百万银元补上了,又没追究赵国梁的家人,这是公私分明。有情有义了。
可他怎么就觉得,如此一来,皇帝是有情有义了,他却成了里外不是人呢?
不过皇帝也总是如此,经常出人意料。
就如皇帝御巡关外,谁都以为这次出征,是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关外之地,又不能耕种,朝廷费心费力。又有什么用?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皇帝御巡关外,耀武扬威,展示了大汉的强大实力,蒙古诸侯臣服。
朝廷分封诸侯,不用一兵一卒,就得了蒙古诸部臣服,不但分封领地,还有了直隶领地。草原确实不产粮食,但他看过朝廷与蒙古诸侯们的贸易协议。双方放开贸易。以后蒙古各地都是大汉商口的出口销售地,同时蒙古的各种牲畜、皮毛、肉制品奶制品、矿产、草药等也将以极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原。
大汉商品多了一个销售地,大汉也多了许多牲畜等重要的物资商品的产源地,更别提。朝廷还在这一进一出的交易中,能得到大笔的商税和关税。
现在倪元路也明白了商税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更别说皇帝还驱虎吞狼,用蒙古诸侯灭了科尔沁四部,又东征女真,朝廷在关外,根本不伤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枪,就减了蒙古五十万丁,如今又将收复辽东。
想当年,大明之时,北方无一日安宁。虽成功与土默特议和,可左翼的察哈尔却一直袭扰不断,更别说辽东不断崛起的女真人。
若非女真,大明也不会轰然灭亡。
当年大明每年花费无数钱粮,耗尽国家实力,也都搞不定的关外乱局。可现在皇帝却轻松的就搞定了。
最重要的不是皇帝搞定了关外,而是皇帝搞定关外蒙古和女真人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损耗中原的实力,反而提升了许多实力。
朝廷开拓了边疆,收了辽西,又把蒙古草原也给控制了,新增的燕北、漠南、绥远、宁夏、岭北、辽北诸省,以前可都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盘,更别说辽西全面收复,马上又能把辽东也俱收复。
朝廷向北开拓了数千里疆域。
这个过程中,朝廷没有加税加派,百姓没有增加什么负担。帝国的将士们损伤也极小,他们只是在蒙古人面前出动展示下军威而已。
朝廷消耗了些粮食,但得到了大批的草原牲畜、皮毛、奶肉、矿物等。
商人们赚了钱,朝廷增加了税收,士兵们得了赏赐,军工坊订单增多,工匠们增加了收入,就是粮草等价格上涨,百姓们的收入都增多了。
不论从哪方面看,大汉在关外的这系列开疆拓土,都既没损害百姓们的利益,也没损害朝廷的实力,相反,各阶层似乎都还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更别说,朝廷将把许多在中原穷困无地的百姓,移往关外,分给他们大批的田地了。而中原许多穷困百姓移往关外,那中原各地的土地压力等也会大减,留下来的百姓生活会变好些。
移民实边,朝廷又稳固了边疆,增加了田地产出,增加了赋税。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共赢互利。
这种情况,是他很难想的通的。汉武帝北伐匈奴,打了几十年,把匈奴打的西迁,可汉人口减半。隋炀帝三征辽东,兵百万,虽然把高句丽打残,可沉重的兵役、夫役,也把天下百姓压的喘不过气来,终于被迫造反,大隋二世而亡。
甚至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到后来唐高宗时终于联合新罗灭亡百济、高句丽,可实际上也是给百姓造成极大的负担,朝廷的这些征战,百姓们都没得到什么实际好处。虽然从长远看,这些战争,其实是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中原安危。
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他们什么好处都没得到。
将士们战死沙场,客死他乡,大量伤亡。百姓的负担不断加重,兵役、夫役,压的喘不过气来,朝廷不断增加的战争支出,将国家拖到危险的边缘。
明朝时,关外的战争,更是直接把明拖的崩溃了。
可大汉的关外战略,却完全不同。
从朝廷到百姓,从将士到商人,大家都只得到了好处。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与这一样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是西南的改土归流。
倪元路当初也反对改土归流,认为这必然逼反西南部族土司,引一场持久的叛乱,会把帝国拖累,甚至让朝廷丢失西南。
可结果呢,完全不是他们预料的那样。
倪元路有时静下来想想,怎么一切都让人这么看不懂了呢。
文臣们反对用兵打仗,在他们看来,除非万不得已,都要尽量避免战争。一旦打仗,开支极大,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可现在,大汉自立国起,就一直没有停过用兵。甚至是各处用兵,军队的规模也一扩再扩,军费的预算也不断上升,但国内并没有出现什么民怨沸腾,水深火热的情况。
相反的,现在大汉的军人成为年青人最向往的职业,也是收入极稳定和优厚的职业。而庞大的军队规模,也使得大汉有了更庞大的军工产业,那些军方订单,养活无数的工人。
在大明时代,打仗,就意味着局势糟糕,恶性循环。
可在大汉,却似乎完全反了过来,越是打仗,国内局势似乎越是好,尤其是工商制造业等就越的繁荣。
历经两个王朝,可很多事情他都总看不明白。
就如比大明一年税粮不过两千多万石,税银才二三百万两。
朝廷空有几百万的卫所军丁,却空占着亿亩军田,而毫无作用。
可在大汉,朝廷养了百余万常备军队,各地用兵不断,结果却还能越打形势越好。大汉清量出来的田地,也并不比万历时清量出来的多多少,可国家的税收,却是以往大明时的百倍千倍。
国家税收提高了千百倍,但百姓的负担却反而下降了。
这才是真正的治国有术吗?
倪元路是真正的佩服起这位年青的开国皇帝,这种种治国手段简直是匪夷所思,但确实行之有效。
倪元路摇摇头,轻叹一声。
也许他们这些人已经跟不上形势了,他们过去的那些治国观念,根本就不适合。
新朝确实不一样了,上至勋臣武将,下至商人百姓,大家都不再那么反对战争厌恶战争了。因为大汉的对外扩张战争,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并不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相反,战争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新的机会。
御驾刚过山海关,刘钧收到一封京师转来的奏章。
左都御史倪元路上表请辞。
刘钧有些意外,倪元路过去虽然是东林出身,后来还跟吴甡等联合官谋要对付他,但那毕竟是前朝时的事情。
事实上,他接替刘宗周在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干的还是很称职的。
这次的赵国梁一案,虽然刘钧也有些不满倪元路没有第一时间奏报,可他的敬职精神,还是让他非常欣赏。
都察院这种衙门,就是需要这样的人啊。
刘钧当然不可能同意倪元路辞职,他走了,哪走这样的人去。要是换一个官员,面对赵国梁的案子时,肯定不会如他这般铁面无私。
想了想,刘钧拿起御笔在马车内直接写了一道谕旨。
“晋封左都御史倪元路临安县开国伯,赐银元一万块!”(未完待续。)
ps: 感谢山青盈、净心琉璃的支持,谢谢!
◆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
此时,他确实没有什么心思处理公务。
赵国梁死了,在锦衣卫的诏狱饮金屑酒自尽了。
这个结果出乎众人的意料,也让主审这个案子的三法司官员们都有些心思沉重。本来已经宣判了结果,定下三日后午门处斩,明正典型,可转眼,人就被锦衣卫给夺走了,然后直接就在诏狱中自尽了。
这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右都御史是倪元路的副手,他坐在一边叹了口气,“倪公,你说此事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御笔朱批严办,让我们三司会审,然后午门处斩,百官观刑的是陛下,可这一转眼,又让锦衣卫把人带走,还在狱中赐自尽,这....”
右都御史担忧的道,“陛下是不是对我们不满啊?”
倪元路也有些无奈,甚至心里有点后悔,这件事情不该冒然捅出来的。当初他现此案的时候,心里很是兴奋,觉得应当把这个案子当作一个典型来办。为此,他没有先报告皇帝,反而把事情透露给了报纸,传到了坊间。
他当时这样做,是怕皇帝护短,把这个案子私下给不了了之。他以为,当舆论起来后,皇帝肯定也护不了赵国梁,到时就得公开审理。
他这样做,倒不是为了跟皇帝做对,而是觉得这是他的职责。哪怕犯事之人是皇帝门生,元佐勋臣,也一样不能例外。
可现在这结果,赵国梁是死了,但却是这么一个死法。
哎,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被皇帝坑了。错的不是自己,是皇帝。
但细思起来,皇帝也没错。张国梁触犯国法,皇帝令三司会审。这是公正。但审判之后,皇帝却又赐他自尽,这是皇帝的情义。一
皇帝自掏内帑把亏空的一百万银元补上了,又没追究赵国梁的家人,这是公私分明。有情有义了。
可他怎么就觉得,如此一来,皇帝是有情有义了,他却成了里外不是人呢?
不过皇帝也总是如此,经常出人意料。
就如皇帝御巡关外,谁都以为这次出征,是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关外之地,又不能耕种,朝廷费心费力。又有什么用?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皇帝御巡关外,耀武扬威,展示了大汉的强大实力,蒙古诸侯臣服。
朝廷分封诸侯,不用一兵一卒,就得了蒙古诸部臣服,不但分封领地,还有了直隶领地。草原确实不产粮食,但他看过朝廷与蒙古诸侯们的贸易协议。双方放开贸易。以后蒙古各地都是大汉商口的出口销售地,同时蒙古的各种牲畜、皮毛、肉制品奶制品、矿产、草药等也将以极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原。
大汉商品多了一个销售地,大汉也多了许多牲畜等重要的物资商品的产源地,更别提。朝廷还在这一进一出的交易中,能得到大笔的商税和关税。
现在倪元路也明白了商税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更别说皇帝还驱虎吞狼,用蒙古诸侯灭了科尔沁四部,又东征女真,朝廷在关外,根本不伤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枪,就减了蒙古五十万丁,如今又将收复辽东。
想当年,大明之时,北方无一日安宁。虽成功与土默特议和,可左翼的察哈尔却一直袭扰不断,更别说辽东不断崛起的女真人。
若非女真,大明也不会轰然灭亡。
当年大明每年花费无数钱粮,耗尽国家实力,也都搞不定的关外乱局。可现在皇帝却轻松的就搞定了。
最重要的不是皇帝搞定了关外,而是皇帝搞定关外蒙古和女真人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损耗中原的实力,反而提升了许多实力。
朝廷开拓了边疆,收了辽西,又把蒙古草原也给控制了,新增的燕北、漠南、绥远、宁夏、岭北、辽北诸省,以前可都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盘,更别说辽西全面收复,马上又能把辽东也俱收复。
朝廷向北开拓了数千里疆域。
这个过程中,朝廷没有加税加派,百姓没有增加什么负担。帝国的将士们损伤也极小,他们只是在蒙古人面前出动展示下军威而已。
朝廷消耗了些粮食,但得到了大批的草原牲畜、皮毛、奶肉、矿物等。
商人们赚了钱,朝廷增加了税收,士兵们得了赏赐,军工坊订单增多,工匠们增加了收入,就是粮草等价格上涨,百姓们的收入都增多了。
不论从哪方面看,大汉在关外的这系列开疆拓土,都既没损害百姓们的利益,也没损害朝廷的实力,相反,各阶层似乎都还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更别说,朝廷将把许多在中原穷困无地的百姓,移往关外,分给他们大批的田地了。而中原许多穷困百姓移往关外,那中原各地的土地压力等也会大减,留下来的百姓生活会变好些。
移民实边,朝廷又稳固了边疆,增加了田地产出,增加了赋税。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共赢互利。
这种情况,是他很难想的通的。汉武帝北伐匈奴,打了几十年,把匈奴打的西迁,可汉人口减半。隋炀帝三征辽东,兵百万,虽然把高句丽打残,可沉重的兵役、夫役,也把天下百姓压的喘不过气来,终于被迫造反,大隋二世而亡。
甚至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到后来唐高宗时终于联合新罗灭亡百济、高句丽,可实际上也是给百姓造成极大的负担,朝廷的这些征战,百姓们都没得到什么实际好处。虽然从长远看,这些战争,其实是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中原安危。
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他们什么好处都没得到。
将士们战死沙场,客死他乡,大量伤亡。百姓的负担不断加重,兵役、夫役,压的喘不过气来,朝廷不断增加的战争支出,将国家拖到危险的边缘。
明朝时,关外的战争,更是直接把明拖的崩溃了。
可大汉的关外战略,却完全不同。
从朝廷到百姓,从将士到商人,大家都只得到了好处。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与这一样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是西南的改土归流。
倪元路当初也反对改土归流,认为这必然逼反西南部族土司,引一场持久的叛乱,会把帝国拖累,甚至让朝廷丢失西南。
可结果呢,完全不是他们预料的那样。
倪元路有时静下来想想,怎么一切都让人这么看不懂了呢。
文臣们反对用兵打仗,在他们看来,除非万不得已,都要尽量避免战争。一旦打仗,开支极大,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可现在,大汉自立国起,就一直没有停过用兵。甚至是各处用兵,军队的规模也一扩再扩,军费的预算也不断上升,但国内并没有出现什么民怨沸腾,水深火热的情况。
相反的,现在大汉的军人成为年青人最向往的职业,也是收入极稳定和优厚的职业。而庞大的军队规模,也使得大汉有了更庞大的军工产业,那些军方订单,养活无数的工人。
在大明时代,打仗,就意味着局势糟糕,恶性循环。
可在大汉,却似乎完全反了过来,越是打仗,国内局势似乎越是好,尤其是工商制造业等就越的繁荣。
历经两个王朝,可很多事情他都总看不明白。
就如比大明一年税粮不过两千多万石,税银才二三百万两。
朝廷空有几百万的卫所军丁,却空占着亿亩军田,而毫无作用。
可在大汉,朝廷养了百余万常备军队,各地用兵不断,结果却还能越打形势越好。大汉清量出来的田地,也并不比万历时清量出来的多多少,可国家的税收,却是以往大明时的百倍千倍。
国家税收提高了千百倍,但百姓的负担却反而下降了。
这才是真正的治国有术吗?
倪元路是真正的佩服起这位年青的开国皇帝,这种种治国手段简直是匪夷所思,但确实行之有效。
倪元路摇摇头,轻叹一声。
也许他们这些人已经跟不上形势了,他们过去的那些治国观念,根本就不适合。
新朝确实不一样了,上至勋臣武将,下至商人百姓,大家都不再那么反对战争厌恶战争了。因为大汉的对外扩张战争,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并不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相反,战争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新的机会。
御驾刚过山海关,刘钧收到一封京师转来的奏章。
左都御史倪元路上表请辞。
刘钧有些意外,倪元路过去虽然是东林出身,后来还跟吴甡等联合官谋要对付他,但那毕竟是前朝时的事情。
事实上,他接替刘宗周在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干的还是很称职的。
这次的赵国梁一案,虽然刘钧也有些不满倪元路没有第一时间奏报,可他的敬职精神,还是让他非常欣赏。
都察院这种衙门,就是需要这样的人啊。
刘钧当然不可能同意倪元路辞职,他走了,哪走这样的人去。要是换一个官员,面对赵国梁的案子时,肯定不会如他这般铁面无私。
想了想,刘钧拿起御笔在马车内直接写了一道谕旨。
“晋封左都御史倪元路临安县开国伯,赐银元一万块!”(未完待续。)
ps: 感谢山青盈、净心琉璃的支持,谢谢!
◆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