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最后一天,镶蓝旗一部在济尔哈朗率领下,利用三岔河封冻的机会趁夜突袭了西平堡,占据西平堡原本准备趁火打劫的关宁军大败,损失三百多骑,步军都被抛弃在堡内留给了鞑子,其余物资器械无数,这一战把蠢蠢欲动的关宁军彻底打回原型,残部在团练总兵吴襄的带领下狂奔回锦州……

    为了掩盖失利,祖大寿派出祖克勇,吴三桂等为代表,在解百商社姚家的牵线下来到旅顺,希望能从羊官堡运回一批鞑子首级向总督大人交差,同时还想和旅顺扩大商贸,上个月祖大寿听从姚家的建议,往蒙古的土默特,喀喇沁部落贩卖了一批白酒和,这些琐事都是底下心腹掌柜处理,祖大寿原本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很快这支商队就满载而归,兴奋的掌柜向祖大寿汇报称,蒙古人根本无法抗拒白酒的诱惑,尽管商队乘机提了三次价格,部落中的贵人习惯了白酒的辛辣后开始疯狂起来,大量白银收了回来,到最后蒙古人甚至用战马,锋刀,肥美的牛羊来抵债,商队不但带回了成群的牛羊,盔甲,战刀和马匹,甚至还带回了许多蒙古奴隶,这消息让祖大寿眼前一亮,他倒不是为了银子,祖家囤积的银子只怕几辈子都用不完,他是看到了另一个可能性,利用商贸来收买和分化蒙古各部落的可能性。【小说文学网】

    祖大寿与蒙古交往甚密,关宁军中也有许多蒙古各部落士兵,由于后金在旅顺面前连连失利,有部分铁心与后金结盟的蒙古部落已经开始怀疑与犹豫,徐山狙击战中后金以优势兵力包围了明军千余人。没想到个牛录轮番上阵最后还是没拿下来,反而被救援明军包了饺子,光土默特部落就损失了近三百多精锐,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蒙古部落之所以愿意遵守后金政权的指挥。是因为每次战场或劫掠的物资都能弥补他们出兵的损失,一旦没有这个利益交换基础,蒙古部落便开始离心离德,这也是皇太极需要不断抢劫大明的原因,但随着旅顺崛起,蒙古各旗征战了整整一年。旗里的人几乎都快活不下去了,士气极为低落,对于皇太极与旅顺的决战,他们都在观望中,等待最后的结果。

    祖大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西平堡的惨败让他头脑清醒过来。八旗还是那个八旗,尽管正白旗几乎被骠骑军打残,但八旗的战斗力依然强悍,惨败或大捷仅仅是对手改变而已,所以这一次他派出了许多中层将领,希望能实地去了解一下杨波的骠骑军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除此之外。他还必须未雨绸缪,为决战过后的辽东提前布局。

    抱着坐山观虎斗的祖大寿开始沉不住气了,根据各方面汇集过来的消息,辽东众将都认为后金方面不会再无限制的拖延下去,后勤的压力也不允许皇太极熬到另一个大凌河,羊官堡的僵局会在这两个月内打破,但对于战果的预测则是众说纷纭,老成持重的人大多倾向后金完胜,旅顺经此一役后元气大伤,抱着这种观点人有吴襄。祖克勇等,当然祖大寿知道他们被后金打怕了,光听到八旗便头皮发麻,他们这样想也是实情,但也有许多人认为。骠骑军是行诱敌之计,否则以骠骑军以往的作风,后金方面绝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围城,比如吴襄之子吴三桂等中层将领,他们还举了金州围城时骠骑军应变的例子。

    祖大寿也倾向吴三桂等人的判断,这些年轻人不比他们的父辈那样暮气沉沉,作为主帅,他还知道更多后金方面的情报,连续两年粮食减产让后金各旗生活极为困苦,很多旗丁家中都没有隔夜粮,听说八旗内最活跃的交易就是借印子粮,皇太极在辽南什么都没抢到,甚至连公中的粮食都提前分了下去,围困羊官堡两个月内,皇太极给他写了十多封书信,有哀求,有许诺,有威胁,还有诱惑。皇太极还发动了亲情攻势,让祖大乐、祖大成、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写信游说,目的只有一个,买粮。

    皇太极自扣押了朝鲜国内几个大商社人员和财产后,后金半年多没能从朝鲜要到一粒粮食,听说目前朝鲜国内也乱成了一锅粥,两派争吵不休,根本没人理会皇太极的要求。

    锦州也有人私下与后金方面交易,不过数额不大,祖大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挑明,两面下注才是他的存身之道,但目前辽东三国分分合合的局面已经演绎到最后关头,接下来如何走?这才是他最担心的。

    最坏的局面就是后金溃败,在骠骑军的步步紧逼下一蹶不振,最大可能是流窜蒙古各部,或者干脆退回老家与明军打游击,到那个时候关宁集团将会直面旅顺新兴军事集团的威胁,论战斗力关宁军尽管不愿意,也必须承认对手的强大,论实力或许关宁军更胜一筹,但对手凭借击溃八旗主力的号召力,实力将会象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到无法抗衡的地步,好比东江各部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绑在了一起,到那个时候关宁集团将如何自处?

    根据最近京师传回来的情报,杨波集团正处于最艰难的阶段,众将对此大多兴灾热祸,但祖大寿却意识到,杨波集团是在蓄势,辽南将会诞生一个强大的军阀集团,甚至比他关宁集团还要彻底,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军阀集团,祖大寿有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隔着后金政权他火中取栗的计划都无法实现,没有了后金,他祖大寿怎么摇摆?他必须在朝廷和辽南之间作痛苦的选择,一旦杨波割据,朝廷能够动用的力量只有他祖大寿,朝廷控制着关宁军的粮饷,这就是他们的软肋!

    但祖大寿很快改变了打算。既然无法压制,何不卖些人情呢?关宁军能够在后金和大明之间摇摆,为什么不能在朝廷和杨波之间摇摆?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以辽河为界,两家合力围剿后金残余,这样不但能增进双方友谊。还能拖延时间,这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杨波集团需要时间来消化辽河以南的胜利果实,他也需要时间布局,除了派出使者与旅顺接触外,拉拢蒙古各部也是今后与杨波谈判添加的筹码之一。至于两家最后如何发展他心里没底。因为这不但取决于羊官堡大战的结果,还取决于两个集团将来利益的冲突,显然这是无法避免的,但祖大寿还是希望越晚越好……

    107坑道行动队的主官冯英接到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任务,不是什么抓舌头暴露藏身之地这种莫名其妙的任务,行动队在原主官带领下已经进行过多次。测绘任务。

    行动队将会在晚间从隐蔽坑道爬上地面,在后金伏路军的威胁下竖立一些竖杆,以便那些在城头的观测的,屯务司的技术人员测量距离,并计算出坑道与两座坚固砖窑之间的方位和距离,通过最后的计算结果来修正挖掘的正确性。

    冯英上过私塾,他知道这是通过一些三角函数的公式演算得到计算结果。可惜他只是接受过简单的理论培训,并不算熟悉掌握,所幸他们的任务已经被那些技术人员用墨汁在地图上标示了出来,除了双杆测距外,他们还要标注等高线,这是挖掘坑道中非常重要的数据。

    “我知道你出生矿工之家,你应该知道这些任务对咱们的重要性。”交代完任务后,牛大人语重心长的再次提醒冯英。

    “我不是矿工,也没当过老鼠!”冯英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面大声道:“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冯英甚至一度考虑把自己的队伍称为“老鼠特别行动队”,他认为这个称呼很贴切,但是当他见到105那些正在挖掘坑道的百姓后,他才明白洞里老鼠的真正含义。那是怎样一群疲乏困苦的人啊?除了两只眼睛外,他们完全就是一群被包裹着的,会移动的泥土。

    “长官,那个技术员长得可真美”身后的周起元打破了沉默的行军,对冯英道。

    冯英猫着腰跟着前面带路的朴春海,小心控制着脚步声,一面轻声道:“是啊,也不知道那姑娘许了人家没有。”

    接下来又是一段沉默,行动队分为三个小组,分赴三个不同的地方完成任务,冯英选择了和周起元,还有素来沉默寡言的朝鲜人朴春海这一组,朴春海之前在皮岛当兵,杨波杀了沈世奎后他又进了游击营,不过他说大明官话结结巴巴的,所以很少发言。

    就在这时,正在领路的朴春海突然举手示意,小队成员赶紧停住脚步不懂,一面仔细聆听头顶上方的动静,从105坑道向左拐,经过许多蜿蜒曲折的小道,最后爬过通风井,从某个隐蔽的地道出口达到地面,这些地道都标注了安全位置,平时也有许多哨位在监控出口的异常情况。

    朴春海小心的把烛台放在地上,慢慢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古怪的工具,一面贴到头顶木梁上,一面凑过去听上方传来的动静。冯英知道这是坑道内必备的标准配件之一,一头用铁皮卷成唢呐状,这种工具据称是大人发明的,在地底可以很清晰的听见地面的动静,有耳目灵敏的好事之徒甚至宣称用这种听诊器能听见鞑子起夜撒尿声。

    冯英和周起元满头大汗,紧张的望着朴春海,朴春海皱着眉头听了半天,用怪异的语调轻声道:“没事了,过去两个人,可能我们要小心行事。”

    冯英掏出威武堡生产的怀表确认了一下,眼下还不到子时,离他们约定的树标杆时间还有好几个时辰,并不需要着急。

    “小心为上”冯英叮嘱了一声,在朴春海羡慕的眼神中把怀表贴身收好,这是主官或临时出任务队长们的标配,事后还需要归还的,许多低级主官都希望自己能私人拥有一个,但因为价格原因,怀表在旅顺依然是无数人仰望的奢侈品之一。

    丑时,冯英他们终于到达了位于通风井上方的出口,三人搬开出口处的石料,又扒开遮盖的泥土,在两人的警戒下,冯英小心的从地下探出了脑袋。

    “空气真新鲜啊!”冯英满足的吸了一口寒风,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出口处大多设在不被引人注目的山丘或坡地,与正在推进的主坑道最远甚至相距一两里地,因此他们需要加快速度了。

    “那个姑娘我知道,叫韩芳梅,是个好姑娘,可惜,唉……”朴春海一面帮助周起元把他身上的特制标杆运上地面,一面对警戒的冯英道。

    “哦?从小破了身子?”

    冯英有些愕然,他左右打量片刻,轻声道:“等打败了鞑子,我一定去上门提亲……”

章节目录

明末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武装颠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任务-回到明末当军阀txt下载,明末军阀,一本书并收藏明末军阀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