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西的十里亭外,一辆普通的马车停在路边,亭中站着一个清瘦的老人,还有一个穿着奴仆短褐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站立在亭柱的阴影之中,很自然的便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倒是那清瘦的老人,虽然身形廋弱却衣着儒雅,更有一股巍峨的气势,让人不由的要去多看几眼。

    安阳王的仪仗缓缓驶过十里亭,护卫只是随意的打量了一眼亭中之人,只当他们是过路休息的普通人。

    “今日在此略备薄酒,安阳王能饮一杯否?”就在霍光车驾驶过十里亭的时候,亭中老者突然对着霍光马车出声喊道。

    “停车。”马车中传出霍光的声音。接着马车停下,整个行进间的队伍也戛然而止,霍光的亲卫军纪律之严谨可见一斑。

    随后霍光的车帘被掀开,他一身高冠博带,已然换成了诸王的常服。而亭中的声音霍光也再熟悉不过了,正是桑弘羊。

    霍光缓步走入凉亭,他的身后只有杜延年夫妇和吕术三人跟随,这也是他唯一能带走的亲信。

    “阿衡”桑弘羊没有对霍光行礼,只是看着霍光,而后叫了一声身后忠仆阿衡的名字。

    阿衡闻言从身侧一个木盒之中拿出了酒器,将两只空杯斟满了酒水,而后放入托盘之中,低着头举着托盘出现在桑弘羊与霍光之间。

    霍光看着桑弘羊,微微的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伸手打算去端起酒杯。

    “殿下小心”赵阴华小声的在霍光耳畔说了一声,她与杜延年和吕术都戒备的盯着盘中酒杯。

    今日是霍光归国的日子,长安无一人相送,却唯有桑弘羊这个死对头前来送行,这不由得赵阴华等人不心生警惕。

    “安阳王请。”看到霍光不以为意的端起酒杯,桑弘羊也拿起了酒杯,口中只是说了一个简单的请字。

    桑弘羊敬酒,率先仰头一饮而尽。几乎同时,霍光也不迟疑的饮尽杯中酒水,而后将酒杯放托盘。

    “多谢。”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没有以前的见面便剑拔弩张,处处针锋相对。

    “孤今日归国,长安城中无一人敢来相送,却唯独御史大夫前来,难道你就不怕被弹劾?定你一个私交藩王,图谋不轨的罪名吗?”霍光突然看着桑弘羊笑着说道。

    “老夫已经不是御史大夫了!”桑弘羊很平静的说了一句,这话确实让霍光等人微微一愣。

    “哦?那你今后有何打算?”霍光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问桑弘羊今后的打算。

    “长安学宫是个不错的地方,老夫打算去那里安度残生,若能安心在学宫做几年学问,此生倒也无憾了!”桑弘羊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竟然放弃了自己的权势,选择了前往长安学宫安心做学问。

    霍光闻言也有些意外,他有些好奇的说道:“真是让孤意外啊那得之不易的权势,你竟然能说放弃就放弃?”

    “有时候权势会蒙蔽人的双眼,也请安阳王日后好自为之!”桑弘羊似是而非的说了一句。而后面那句话却也是霍光对刘进和刘细君说的。

    “孤会记下的。”霍光点了点头,一脸郑重的说道。

    “那么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

    桑弘羊与霍光相对一拜,这一拜算是正式的道别了。而这两个曾经不死不休的政敌,今日一别也再无相见之日。

    霍光转身返马车,仪仗缓缓而动,继续向西而行。

    就在桑弘羊送别霍光的时候,宣室殿中一场例行朝会也正在举行着。刘进看着文官一侧第二个席位依旧空着,脸上露出微不可查的难看神色。

    “诸王都离开了吗?”刘进威严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陛下,诸王都已离开。”大鸿胪苏武拱手低头答道。

    刘进看着宣室殿中朝臣,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轻松神色,诸王离开长安,霍光也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久不上朝,连老宗正刘安国也不问政事,他总算彻底掌控了朝政。

    “启奏陛下,御史大夫有奏表呈上。”就在刘进打算再次开口的时候,一个內侍从殿外走入,手中拖着一份册子。

    “呈上来。”刘进沉声说道,声音威严大气,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觉。

    刘进打开桑弘羊的奏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认真的看了起来。很快刘进将奏表轻轻的合上,而后递给了身侧的內侍。

    “当众宣读。”刘进说了一声,內侍接过奏表,上前走了半步,而后开始朗声诵读了起来。

    桑弘羊的奏表不长,也没什么令人震惊的言论,只提了一件事,那就是说他自己久病缠身,已无力为社稷出力,请求辞官。

    “既然御史大夫身体抱恙,那朕便准他辞官。另命张安世为御史大夫,封富平侯,领食邑六百户。”当內侍读完,刘进便直接开口了。不仅准了桑弘羊的辞官请求,还当即任命了张安世为御史大夫。

    一般御史大夫这样的三公辞官,皇帝都会再三挽留,即便不是真心也要做做样子。不过刘进却连该做的样子都没有做,直接就同意了桑弘羊辞官,他这一举动倒是让朝臣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臣谢陛下隆恩。”张安世离席而拜,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御史大夫,虽然有些意外,却没有忘了应有的礼数。

    半月之后,霍光的队伍终于渡过了河水,再次踏上了河西之地。这里依然是那片河西之地,只不过如今这里的名字变成了安阳国,变成了真正属于霍光的领地。

    霍光归来,安阳国首先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安排。首先霍光真的调了驻守渔阳上谷一线的八万骑兵,将这支军队中那五万的匈奴和乌孙骑兵放在了居延泽,开始与乌雅的匈奴王庭大军南北夹击右贤王,使得右贤王势力不断的龟缩。

    如今的敦煌大都督府已经改成了安阳王宫,而霍光以安阳王名义颁布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正式册封了李妍为安阳王后。接下来又册封了霍安为安阳王太子,又追封了霍仲孺为成安君。而除了霍成君依例成了翁主之外,因为当年霍光以长辈的身份为赵阴华主婚,加上这几年来两人也情同父女,便也收赵阴华为女,国人皆称赵翁主。

    安阳国立国数月,长安也没有照例为其指派国相太尉等官职。而安阳国依然保留着三院职能,大院君依旧是百官之首。

    “启奏大王,安息首相欧洛巴佐,于昨日正式递交国,希望以蒲昌海为界定立国界,从此两国修好互不侵犯。”景阳殿中,理藩院君杜延年托着一张羊皮卷,对霍光恭敬的说道。

    大都督府重新扩建之后,有一座雄伟威严的正殿,样式仿照长安宣室殿而建,只是规模上要稍小一些,这里便是安阳国举行朝会的地方,被霍光命名为景阳殿。

    “这个时候递交国互不侵犯看来安息国内出现变故了。或许苏拉已经开始东征了吧?先不用复他们,静观其变吧!”霍光想了想便说到。从时间上来看,一年前苏武派出的使团,应该已经在返的路上了,那些人依然会走身毒绕道滇国返蜀郡,而一旦到了蜀郡,消息将会第一时间送至敦煌。

    如今欧洛巴佐已经占据了西域,并且开始将其纳入了统治之下,这一年以来两军之间倒是基本没了什么交战,似乎蒲昌海与阳关玉门之间成了默认的界限。

    “从海德拉巴运的铁锭已经开始锻造武器,半年之后应该可以装备上万精锐所用。这种武器我们已经测试过了,对安息铁甲骑兵效果非常明显,一旦装备万人所用,再配合这种钢铁制造的弩箭,我军便不再惧怕安息铁甲骑兵了。”霍棠开口说道,她本就不赞成与安息议和。西域之地广阔富饶,安阳国要壮大必须拿下这里,这里没有茫茫大海阻隔,通过这里可以与整个世界进行贸易。

    “好,不管苏拉是否开始了东征,待这种新式兵器装备之后,便正式与安息军团开战。让虚陀靡和乌雅尽快解决掉右贤王,孤不想大军西出两关的时候还担心后方。”霍光早已见识过那种海德拉巴钢锻造武器的优良,他相信只要河西军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安息军团便再无优势,那时候便是他收复西域的时候。

    “臣妹保证,半年之内右贤王部将不复存在。”霍棠自信的说了一句,脸上的笑容让人觉得她的话就是理所当然。

    当河西的安阳国正在厉兵秣马的时候,河东之地的大汉已经开始了休养生息。刘进也展现出了一个合格帝王的所有品质,他勤于政务,任用贤臣,即不沉迷于美色,又是勤俭节约。连本该继位之初便开始修建的陵寝,都被他下诏推迟到五年后再建造。皇后王翁须更是以身作则,又恢复到了文帝在位时后宫裙不及地的优良传统。

    就这样这个百废待兴的帝国,自上而下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奋发建设,一股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气息出现在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中。

    承明殿,这座本是供朝臣休息的殿室,如今却成了皇帝刘进与朝臣主要的办公场所。刘进将原本有些注重形式的朝会进了更改,除了每月两次的朝会,其它时候都不进行人员众多的朝会,而那些皇帝的亲近之臣,则每日都与皇帝在承明殿处理军国大事。

    所有的事情当天解决,绝不推诿拖延,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一个类似后世联席会议的小朝堂,每日都处理着帝国的各项事务。

    “陛下,匈奴右贤王一部已经彻底归顺了女王乌雅,而我们刚刚收到了乌师庐的称臣上表,他以匈奴单于的身份请求归顺大汉。”承明殿中,丞相司马迁将一册奏章展开,神色无比郑重的说道。

    “按理说先帝接受了匈奴女王的称臣,又赐予了女王金印和权杖。乌师庐便是伪单于,大汉不应接受他的称臣。”御史大夫张安世眉头皱了皱说道。

    从法理上来讲,大汉目前只承认一个匈奴之主,便是女王乌雅。而乌师庐则是匈奴的乱臣贼子,理论上来讲,大汉不能接受一个附属国的乱臣再次称臣的。

    “接受乌师庐称臣确实不妥,这样便等于交恶了匈奴女王,还有还有安阳王不过若让匈奴一统,确实对大汉也不利。”刘进想了片刻说道,他知道霍光是有意助乌雅一统匈奴的,但是站在刘进的位置上考虑,匈奴内战比统一对大汉更有利。

    “臣倒是有个想法。”廷尉丙吉抬头看着皇帝刘进说道。

    “廷尉但说无妨。”刘进看着丙吉这个小老头点了点头说道。

    “臣以为既然不能明着接受乌师庐归降,不如暗中接受。如今我大汉占据云中雁门以北大片疆域,可是外长城以北于我大汉并无用处。不如暗中接受乌师庐归降,将他们从原匈奴左地全部迁入外长城以北,让他们作为大汉的第一道边防。这样一来匈奴女王可以名义上统一匈奴之地,而她又不能进攻外长城以北的区域,乌师庐的匈奴左部依然存在,这样匈奴依然处于分裂内乱之中。而且如此一来,匈奴左部和乌桓便成为了大汉北方的屏障。”丙吉眯着眼睛说道,却是想到了一个以匈奴对抗匈奴的办法。

    现在匈奴乌雅大势已成,灭亡乌师庐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真按丙吉说的这么做,便能保存匈奴左部的有生力量。没有统一的匈奴是不会对大汉北疆造成威胁的,同时两部匈奴只要存在,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内乱中,加上幽州以北早已臣服大汉的乌桓人,大汉的北疆便形成了一道由异族组成的屏障。

    “以胡人驻边这好像与安阳王的治国方略不符啊!”大鸿胪苏武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他也不得不承认丙吉这个计策就谋略而言堪称经典,但他一想到天禄阁中那本安阳王治国方略中反复提到不可内迁胡人,就总感觉这件事有什么后患。

    “只是让他们在外长城以北生活,那里可以半牧半耕,甚至还可以让匈奴左部慢慢接受大汉文化,这不正是安阳王的另一策略吗?这可算不上胡人内迁之举吧!”丙吉连忙解释道。

    安阳王治国方略不仅是皇帝和太子必读的内容,朝中重臣也多有拜阅,丙吉也知道霍光是严禁胡人内迁的,不过他认为这只是要胡人驻边,并非真正的内迁。

    承明殿中一时沉默,丙吉的话不无道理,而这样也确实最符合大汉的利益,一时间便有些难以决断了。所有人都看着刘进,现在只有皇帝来做这个决定了。

    “那么便接受乌师庐的称臣吧,将他们迁往外长城以北,以胡人驻边”良久之后刘进终于还是决定了实行胡人驻边的策略,一方面他是在为大汉考虑,而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看到匈奴女王壮大,因为乌雅其实代表的是霍光的势力

    appappshuzhanggui.net

章节目录

大汉封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庄不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二八章 胡人驻边-大汉封疆免费txt下载,大汉封疆,一本书并收藏大汉封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