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北的一座高门大宅,上悬着一座匾额,上写“祝府”两个大字,若是懂书法的人看到这座匾额,肯定会抚手大赞一声“好字!”。
今天祝府的门前车水马龙宾客满门,一个个头戴儒巾,身穿襕衫的读书人或步行或乘车,从苏州各地汇聚到这座大宅前,遇到熟悉的朋友时,立刻会上前打招呼,然后拱手相让的进入祝府。
这座祝府的主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正是许慎中的老师祝枝山,与唐伯虎同为吴门四才子之一。另外祝枝山的出身也不简单,他的外公名叫徐有贞,因为拥立明英宗复位有功,被封为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一时间权倾朝野,可惜后来与另外两个实权人物交恶,结果被流放为民,后来一直居住在苏州。
徐有贞才华盖世,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而且还是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祝枝山小时候就一直跟着徐有贞学习书法,后来祝枝山能够成为吴门书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徐有贞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除了徐有贞外,祝枝山的祖父祝颢也很有名气,同样以书法闻名苏州,而且还做出布政使右参政,可以说祝家也算是官宦人家,再加上家中浓厚的书法氛围,使得祝枝山从小就受到熏陶,五岁时就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就会作诗,成为闻名远近的神童。
三十三岁时祝枝山又考中举人,这时他已经成为苏州年轻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不过在考中举人后,祝枝山的好运像是一下子被用光了一般,一连三试礼部都没有成功,到现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按照原来的历史上,祝枝山一生七试礼部,最后才得了个知县的小官,也就是说,祝枝山还要在家里再等上十几年才可能实现他为官的梦想。
今天是祝枝山四十四岁的生日,虽然他在科举上受到了几次挫折,但这并不妨碍祝枝山在当地的声望,特别是祝家也是当地的富豪,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因此在当地的读书人中人缘极好,唐伯虎、沈周、刘珏、都灵等苏州名士都是他的知交好友,因此祝枝山做寿,苏州当地的读书人几乎都来了。
祝枝山带着几个学生站在门前迎客,其中许慎中也在其中。今天刚刚四十四岁的祝枝山身材胖大,在普遍矮小的南方人中很是显眼,方面大耳狮鼻阔口,看起来有种豪迈的气势,颌下留着半尺长的油亮胡须,右手时不时的捋着胡须,可能是因为做寿的原因,祝枝山的脸上一直笑呵呵的,时不时的与熟人拱手行礼。
等到客人到齐之后,寿宴立刻开始,祝枝山带着学生挨个给每个桌子敬酒,最后这才来到内厅,这里只摆了一桌酒席,坐着的也都是祝枝山的知交好友,比如唐伯虎、文徵明、杨循吉等人全都在座。
祝枝山今天也十分高兴,与这几个知交好友边喝边聊,气氛也十分热烈,不过就在喝到兴头上时,祝枝山的几个学生进来送上自己的贺礼。
本来在宾客到来时,都会立刻把寿礼送上,不过在这个尊师重道的年代,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其实和父子差不多,因此谢慎中他们这些学生并没有立刻把自己准备的寿礼送上,而是要当着老师朋友的面一起送上,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孝心。
“老师,这是弟子从南京寻来的一副字,是米芾的《方圆庵记》,特来献于老师!”第一个弟子献上自己准备的寿礼道,虽然他竭力做出一副平静的样子,但却语气中却仍然带上一丝得意。
听到是米芾的字,祝枝山和唐伯虎等人也都是一惊,急忙把这副字打开观看,结果边看边是惊叹。米芾是宋四家之一,在书法上的成就很高,特别是明代的文人士子对米芾格外推崇,祝枝山的书法就深受米芾的影响,而且他一直想要收藏一副米芾的字,可惜却一直未能如愿,由此可知米芾的字是多难得,因此献礼的学生自然也有骄傲的理由。
“好~好!良宽你的眼光不错,这的确是米芾的真迹,想必花了不少的银子吧?”祝枝山等到朋友们都看完米芾的字后,这才一脸欣慰的对站在下面的学生道。
“学生为老师准备寿礼,自然不能马虎,而且就算是花再多的钱,能够买到一副米芾的真迹,也算是值了!”听到老师的夸奖,这个名叫良宽的学生一脸兴奋的道。他家中是苏州城有名的富商,只要能让老师高兴,花再多的钱他都不在乎。
祝枝山也知道良宽家中的情况,再加上对方又是自己的学生,因此让人把字收起来,等日后有空了再拿出来好好欣赏,接下来是其它学生上前献寿礼。
祝枝山以书法闻名苏州,因此许多年轻的学子都想登门拜师,不过祝枝山虽然性情随和,也经常指点别人书法上的不足,但对收弟子还是很严格的,再加上一些弟子早已经出仕为官,因此今天当面送上寿礼的学生只有七人。
这些学生中贫富不一,送的寿礼也各不相同,有钱的学生如良宽,送的都是名贵的字画古玩等,没钱的学生送的寿礼却都很是平常,甚至有人只将自己写的一篇贺寿词送上,祝枝山也没有半分嫌弃,依然笑呵呵的夸奖几句收下,对于他来说,这些寿礼无论是什么,都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只要心意到了就行,至于礼物的贵贱根本无所谓。
很快就轮到许慎中送上自己准备的寿礼,只见他上前几步,躬身向祝枝山行了一礼道:“恭祝老师松鹤延年,弟子为老师准备的贺礼乃是一本书稿,因为时间仓促,最后由弟子和两位好友分别抄写,因此算是我们三人一起的寿礼,只可惜他们远在松江,无法赶来苏州,特地让弟子代他们向老师祝寿!”
“哦?书稿?”祝枝山听到这里有些惊讶,当下接过计慎中装着书稿的盒子放在桌上,然后轻轻的打开,入目则是三个大字——《西游记》。
“这……这难不成就是这段时间引起无数人争相传抄的西游记书稿吗?”祝枝山旁边的唐伯虎看到书稿的名字,当下也是十分惊讶的道。唐伯虎是个三十多年的中年人,长相儒雅俊秀,只是精神看起来并不太好。
唐伯虎比祝枝山小十岁,今年才三十四岁,可以说正处于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为四年前的考场舞弊案,将他的科举之路已经完全被堵死,家中妻子也离他而去,这让唐伯虎大受打击,心境和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平时游戏人生,忘情于山水诗画之间,生活所需也全都靠卖画得来,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得意,因此眉目间总是带着一股郁结之气,再加上对酒色也不怎么节制,因此精神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没错,这正是西游记的书稿!”只见祝枝山拿起盒子中的书稿看了几下,忽然发现不对,“咦,这些书稿怎么会这么多,这西游记不是只有前十回吗?”
随着说书人的流传,以及周重把前十回的书稿放了出来,现在西游记已经不再局限于松江一地,而是传到南京、苏州等地,而且在民间和读书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那些读书人,都争相抄写西游记的前十回书稿,可惜因为时间太短,书稿流传出去的不多,因此很多读书人想抄都没地方抄。
祝枝山和唐伯虎也仅仅是在一个朋友那里看过书稿,两人都对这本书极为喜爱,甚至一连几天赖在那个朋友家不出门,一直把十回看完了才回来。现在拿到西游记的书稿,这让他们都是十分高兴,桌上其它的人也都听说过西游记的大名,于是纷纷围上来观看。
看到几位长辈表现出对书稿的喜爱,许慎中却是笑着解释道:“启禀老师,前段时间学生去了松江探望父亲,刚巧遇到西游记的作者,此人姓周名重字文达,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俊彦,学生与文达一见如故,于是就向他抄写了西游记的书稿……”
许慎中把自己与周重相识的经过,以及与郑经、周重三人一起抄写西游记的事全都向祝枝山讲了一遍,特别是当在坐的众人听到这些书稿竟然有三十回,比市面上流传的要多出大半时,更引起无数人的羡慕,其中唐伯虎更是直接向祝枝山预定,一定要让他第一个抄写一遍,他愿意拿自己的一幅画做交换,惹得祝枝山是哈哈大笑。
就在许慎中借着西游记在寿宴上大出风头的时候,松江城周府的门前,一辆看上去很是普通的马车停在那里,周重手中提着一个包袱,挥手向站在台阶上的徐管家告别,然后一个健步上了马车,随着车夫的一声鞭响,马车缓缓的离开了周府。
ps:今天是上三江的第一天,希望手中有三江票的书友,可以投老鱼一票,谢谢了!
今天祝府的门前车水马龙宾客满门,一个个头戴儒巾,身穿襕衫的读书人或步行或乘车,从苏州各地汇聚到这座大宅前,遇到熟悉的朋友时,立刻会上前打招呼,然后拱手相让的进入祝府。
这座祝府的主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正是许慎中的老师祝枝山,与唐伯虎同为吴门四才子之一。另外祝枝山的出身也不简单,他的外公名叫徐有贞,因为拥立明英宗复位有功,被封为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一时间权倾朝野,可惜后来与另外两个实权人物交恶,结果被流放为民,后来一直居住在苏州。
徐有贞才华盖世,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而且还是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祝枝山小时候就一直跟着徐有贞学习书法,后来祝枝山能够成为吴门书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徐有贞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除了徐有贞外,祝枝山的祖父祝颢也很有名气,同样以书法闻名苏州,而且还做出布政使右参政,可以说祝家也算是官宦人家,再加上家中浓厚的书法氛围,使得祝枝山从小就受到熏陶,五岁时就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就会作诗,成为闻名远近的神童。
三十三岁时祝枝山又考中举人,这时他已经成为苏州年轻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不过在考中举人后,祝枝山的好运像是一下子被用光了一般,一连三试礼部都没有成功,到现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按照原来的历史上,祝枝山一生七试礼部,最后才得了个知县的小官,也就是说,祝枝山还要在家里再等上十几年才可能实现他为官的梦想。
今天是祝枝山四十四岁的生日,虽然他在科举上受到了几次挫折,但这并不妨碍祝枝山在当地的声望,特别是祝家也是当地的富豪,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因此在当地的读书人中人缘极好,唐伯虎、沈周、刘珏、都灵等苏州名士都是他的知交好友,因此祝枝山做寿,苏州当地的读书人几乎都来了。
祝枝山带着几个学生站在门前迎客,其中许慎中也在其中。今天刚刚四十四岁的祝枝山身材胖大,在普遍矮小的南方人中很是显眼,方面大耳狮鼻阔口,看起来有种豪迈的气势,颌下留着半尺长的油亮胡须,右手时不时的捋着胡须,可能是因为做寿的原因,祝枝山的脸上一直笑呵呵的,时不时的与熟人拱手行礼。
等到客人到齐之后,寿宴立刻开始,祝枝山带着学生挨个给每个桌子敬酒,最后这才来到内厅,这里只摆了一桌酒席,坐着的也都是祝枝山的知交好友,比如唐伯虎、文徵明、杨循吉等人全都在座。
祝枝山今天也十分高兴,与这几个知交好友边喝边聊,气氛也十分热烈,不过就在喝到兴头上时,祝枝山的几个学生进来送上自己的贺礼。
本来在宾客到来时,都会立刻把寿礼送上,不过在这个尊师重道的年代,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其实和父子差不多,因此谢慎中他们这些学生并没有立刻把自己准备的寿礼送上,而是要当着老师朋友的面一起送上,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孝心。
“老师,这是弟子从南京寻来的一副字,是米芾的《方圆庵记》,特来献于老师!”第一个弟子献上自己准备的寿礼道,虽然他竭力做出一副平静的样子,但却语气中却仍然带上一丝得意。
听到是米芾的字,祝枝山和唐伯虎等人也都是一惊,急忙把这副字打开观看,结果边看边是惊叹。米芾是宋四家之一,在书法上的成就很高,特别是明代的文人士子对米芾格外推崇,祝枝山的书法就深受米芾的影响,而且他一直想要收藏一副米芾的字,可惜却一直未能如愿,由此可知米芾的字是多难得,因此献礼的学生自然也有骄傲的理由。
“好~好!良宽你的眼光不错,这的确是米芾的真迹,想必花了不少的银子吧?”祝枝山等到朋友们都看完米芾的字后,这才一脸欣慰的对站在下面的学生道。
“学生为老师准备寿礼,自然不能马虎,而且就算是花再多的钱,能够买到一副米芾的真迹,也算是值了!”听到老师的夸奖,这个名叫良宽的学生一脸兴奋的道。他家中是苏州城有名的富商,只要能让老师高兴,花再多的钱他都不在乎。
祝枝山也知道良宽家中的情况,再加上对方又是自己的学生,因此让人把字收起来,等日后有空了再拿出来好好欣赏,接下来是其它学生上前献寿礼。
祝枝山以书法闻名苏州,因此许多年轻的学子都想登门拜师,不过祝枝山虽然性情随和,也经常指点别人书法上的不足,但对收弟子还是很严格的,再加上一些弟子早已经出仕为官,因此今天当面送上寿礼的学生只有七人。
这些学生中贫富不一,送的寿礼也各不相同,有钱的学生如良宽,送的都是名贵的字画古玩等,没钱的学生送的寿礼却都很是平常,甚至有人只将自己写的一篇贺寿词送上,祝枝山也没有半分嫌弃,依然笑呵呵的夸奖几句收下,对于他来说,这些寿礼无论是什么,都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只要心意到了就行,至于礼物的贵贱根本无所谓。
很快就轮到许慎中送上自己准备的寿礼,只见他上前几步,躬身向祝枝山行了一礼道:“恭祝老师松鹤延年,弟子为老师准备的贺礼乃是一本书稿,因为时间仓促,最后由弟子和两位好友分别抄写,因此算是我们三人一起的寿礼,只可惜他们远在松江,无法赶来苏州,特地让弟子代他们向老师祝寿!”
“哦?书稿?”祝枝山听到这里有些惊讶,当下接过计慎中装着书稿的盒子放在桌上,然后轻轻的打开,入目则是三个大字——《西游记》。
“这……这难不成就是这段时间引起无数人争相传抄的西游记书稿吗?”祝枝山旁边的唐伯虎看到书稿的名字,当下也是十分惊讶的道。唐伯虎是个三十多年的中年人,长相儒雅俊秀,只是精神看起来并不太好。
唐伯虎比祝枝山小十岁,今年才三十四岁,可以说正处于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为四年前的考场舞弊案,将他的科举之路已经完全被堵死,家中妻子也离他而去,这让唐伯虎大受打击,心境和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平时游戏人生,忘情于山水诗画之间,生活所需也全都靠卖画得来,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得意,因此眉目间总是带着一股郁结之气,再加上对酒色也不怎么节制,因此精神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没错,这正是西游记的书稿!”只见祝枝山拿起盒子中的书稿看了几下,忽然发现不对,“咦,这些书稿怎么会这么多,这西游记不是只有前十回吗?”
随着说书人的流传,以及周重把前十回的书稿放了出来,现在西游记已经不再局限于松江一地,而是传到南京、苏州等地,而且在民间和读书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那些读书人,都争相抄写西游记的前十回书稿,可惜因为时间太短,书稿流传出去的不多,因此很多读书人想抄都没地方抄。
祝枝山和唐伯虎也仅仅是在一个朋友那里看过书稿,两人都对这本书极为喜爱,甚至一连几天赖在那个朋友家不出门,一直把十回看完了才回来。现在拿到西游记的书稿,这让他们都是十分高兴,桌上其它的人也都听说过西游记的大名,于是纷纷围上来观看。
看到几位长辈表现出对书稿的喜爱,许慎中却是笑着解释道:“启禀老师,前段时间学生去了松江探望父亲,刚巧遇到西游记的作者,此人姓周名重字文达,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俊彦,学生与文达一见如故,于是就向他抄写了西游记的书稿……”
许慎中把自己与周重相识的经过,以及与郑经、周重三人一起抄写西游记的事全都向祝枝山讲了一遍,特别是当在坐的众人听到这些书稿竟然有三十回,比市面上流传的要多出大半时,更引起无数人的羡慕,其中唐伯虎更是直接向祝枝山预定,一定要让他第一个抄写一遍,他愿意拿自己的一幅画做交换,惹得祝枝山是哈哈大笑。
就在许慎中借着西游记在寿宴上大出风头的时候,松江城周府的门前,一辆看上去很是普通的马车停在那里,周重手中提着一个包袱,挥手向站在台阶上的徐管家告别,然后一个健步上了马车,随着车夫的一声鞭响,马车缓缓的离开了周府。
ps:今天是上三江的第一天,希望手中有三江票的书友,可以投老鱼一票,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