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电学,从入门到精通-纯阳武神时光之心拥有者第三人称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电学,从入门到精通-纯阳武神时光之心拥有者第三人称-时光之心-一本书
时光之心
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电学,从入门到精通
“哦?是吗?”当春南大军克复大南关,在巩固大南关以南的全部防线,清理地方的反抗,并且从攻击关口的一方变成了防御关口的一方的消息传来,叶韬也就是随口问了一下是吗,嘀咕了两句。春南获得胜利那是预想中的事情,还从来没有一个将军能像陈序经那样获得那么大的支持和几乎无限的兵力。而春南上下真正做到了一件事情:只要结果,不问伤亡。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陈序经还不能攻下大南关,那春南这个国家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
而在这么优良的条件下,陈序经获得的战果要比预想中强不少。在春南整个攻略开始一直到克复大南关,春南总计动用的兵力是四十四万两千人,总计伤亡九万七千人,总计歼敌达到十七万五千人。单独这个数字还好,但联想到云州同时发动的攻势几乎造成了西凌同样数量级的伤亡,虽然其中都有非主战部队的相当水分,但此消彼长之下,现在西凌在两边夹攻下,军力损失只惨重那是不消说的。而且,现在西凌还在猛攻大南关,估计不付出个几万损失,西凌是绝不会死心的。军力的损失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损失则是西凌少有地惨败于春南之手。当春南有信心和西凌交锋,有信心去收获胜利,纵使代价高昂,但那毕竟意味着春南开始有了强国的姿态。当然,这种强国的姿态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盟国东平。作为盟国,东平这一次无论是出兵攻略镇北军司,在郇山关大军佯动策应还是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军械、装备和消耗品方面的积极态度,都让春南上下看在眼里。这时候,东平高层如谈晓培等人倒是对于叶韬将飞艇提前暴露给春南没什么意见了,在春南现在信心膨胀的时候,要是没有点什么东西能够吓住他们,那才是很头痛的事情。
在大南关失陷的刺激下,西凌的态度也就越发明显,他们几乎明确放弃了镇州,虽然没有从泰州、中州两周撤军而是向两周补充了相当兵力,但那只不过是镇州失守后加强北线防御的补偿性准备,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斗力,距离发起足够规模的攻势还有极大的距离。而西凌大军向南大举威压,让云州上下都松了口气。在越发加强了对北方部族和对北辽西路军的防御之后,云州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行政、治理、经济等等方面。当北疆经略府和镇州总督府开始顺畅运转的时候,叶韬闲了下来。他可以满怀希望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可以钻在研究院里想方设法地把基础的照相器材先弄出来,还可以将研究院里关于电的研究引向正轨。
在照相技术的研究方面,叶韬主要负责的是机械结构的研究,而那些化学成分和材料方面的事情,叶氏工坊研究院的一个个团队那是越来越有经验了。各种研究都是这样在进行的。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方法,都不了解怎么进行试验最有效率,最科学,当这样的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当每个团队都有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并且能够互相参考互相讨论,研究的进行也就越来越顺利了。虽然现在还是只能用玻璃片基,受到很大的局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出来的影像相当清晰了。而叶韬对相机的机械结构的研究和拓展进展就更快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叶氏工坊制作出来的相机纯以机械结构来说,相当现代。相机使用的是四寸乘以五寸的玻璃底片,手动装片。相机可以更换镜头,能够准确地在一百分之一秒、六十分之一秒、十分之秒、四分之一秒、半秒、一秒以及手动释放快门几档之间转换,甚至可以外接快门线。到目前为止,叶氏工坊只制作出了三种定焦镜头,一个广角,一个标准,一个长焦。单纯以光学性质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这种看起来已经比较成熟的相机,在进入实用之前,还需要等待更新一代的底片。而那需要大量的试验,倒是一下子也急不出来。就在这种时候,叶韬索性开始全面铺开叶氏工坊的电学研究。
现在,叶氏工坊的技术体系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以工艺和机械技术来说,叶氏工坊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光看叶韬拿出飞艇和相机这种复杂到家的东西,整个工坊全心努力下很快就能完成从图纸到实物的阶段,毫无障碍地就能制造出来就可见一斑。或许在具体的性能上并不尽如人意,但后续的调整也很快能跟上,新的材料、更有效率的工艺以及对初步设计的不完善的地方的修正很快都能到位,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整个工坊上下甚至都没感到什么压力。当叶韬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是有些勉强,他都会将电学的发展放上日程,更何况现在看起来是很水到渠成的事情。
为了引起工坊上下对电学的兴趣,叶韬很是抄袭了一下当初自己刚接触电学的时候老师耍的那些试验。静电方面的试验效果不够耸动,但两个人用力转动两个转盘,结果两个互不接触的金属棒之间噼噼啪啪地迸发出电火花的效果就相当惊人了。
“本来你们不是说叶大人是火神转世吗……怎么现在,玩起了雷神的把戏了?”当第一次叶氏工坊的内部公开演示结束,在思想想来活跃脱跳的叶氏工坊里,开始有人这样问。
“当然是火神转世啊,不然,叶大人怎么能晓得将地下的火精抽出来做成火油弹呢?”
“火油弹是高家弄出来的吧……”
“不懂别乱说,那高家弄的火油弹和现在的火油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说威力,那是比都不能比的。”
“别闲扯了,那今天叶大人弄的那个把戏,是咋回事?……那忽闪忽闪的,噼里啪啦地响动,虽然小了点,但的确是雷电吧?”
“……别说,真的是,大人不是管那个叫电吗?一定就是。”
“你们说,叶大人这是要做什么呢?这可都是公开传授啊,说我们人人能学会。这叶大人也太不拿神仙的玩意当回事情了吧?这泄露天机,可是要遭难的啊。”
“别扯淡了,叶大人说了多少回了,不管是飞艇、火油弹还有电,都是科学。科学!懂不懂?”
叶韬绝没有想到,他为了吸引大家学习电学的兴趣而进行的演示,居然在叶氏工坊内引发了神秘学和科学的辩论。而由于一直以来叶韬在传授技术,建立技术体系的时候都将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叶氏工坊里已经有不少人从不可知论者转化为了坚定的科学信徒。
叶韬对整个工坊进行的演示在有一部分人眼里,倒是一点都不稀奇。就是这部分研究院里的精英,一直跟着叶韬制作各种实验器具,严格地说,是教具。这批人也是最早听叶韬讲解电学的基础原理的。叶韬毕竟不是那种高考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电磁学方面内容的人,在原来那个时空,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不懂电磁学方面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虽然相隔那么多年,重新回忆那些内容,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生疏,但随着讲解的进行,叶韬越来越熟练了。事后再翻看那些认真记笔记的技工、技师们的记录,拾遗补缺,再修订一下,一套基础的电磁学教程就出来了。这个版本的电磁学教程实在是太简单了,基本上就是从入门一直到高中阶段的难度。毕竟,现在的技术条件,再向上讲得更深入那是没意义的。
而在叶韬进行了持续大半个月,一共八次的电学讲座之后,整个工坊会按照叶韬的要求,制作第一批电器产品,其中就包括电灯之类的东西。其实,不考虑大量制作的难度,在研究院里,叶韬已经成功制作出了相当明亮的灯泡。外面是抽真空的玻璃罩子,里面用钨丝,很简单,很经典。但更经典的则是大家叶氏工坊的技师们发现金属导电会发光发热,他们热情尝试各种材料之后,居然很快就搞出电热炉来。叶氏工坊辟出了一共四座风车用来进行风力发电的试验,也同时进行输配电系统和升降电压的设备试制和试验。
有线电报的设备简明易懂,在基本原理非常明确,各方面的制作工艺都配合得上的情况下,立刻就搞了出来,开始进行上线测试,在叶氏工坊和叶韬一家所居住的宁远城外的山庄之间,电报线开始架设,两个电报站也开始建立了起来,但比较麻烦的是,现在针对特定电报站发送电文而不影响其他电报站的技术还没有解决。叶韬毕竟不是神仙,按照基本的电学原理发展一些基本的设备那是没问题,但是这种交换机技术,就有些麻烦了。但是,电报设备的确是能够大大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传信局的官员迅速想出了在云州全境建立六个大区总电报站,和三十二个小电报站的方案,总局将来设立在刚铎。小站只对分区总站发报,总站和总站之间设立多条线路,并行传输电文。然后再通过总站发到分站。虽然是复杂了点,但通过这样的中继方式,应当可以在交换机技术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达到比较良好的通信水平。
“哦?是吗?”当春南大军克复大南关,在巩固大南关以南的全部防线,清理地方的反抗,并且从攻击关口的一方变成了防御关口的一方的消息传来,叶韬也就是随口问了一下是吗,嘀咕了两句。春南获得胜利那是预想中的事情,还从来没有一个将军能像陈序经那样获得那么大的支持和几乎无限的兵力。而春南上下真正做到了一件事情:只要结果,不问伤亡。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陈序经还不能攻下大南关,那春南这个国家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
而在这么优良的条件下,陈序经获得的战果要比预想中强不少。在春南整个攻略开始一直到克复大南关,春南总计动用的兵力是四十四万两千人,总计伤亡九万七千人,总计歼敌达到十七万五千人。单独这个数字还好,但联想到云州同时发动的攻势几乎造成了西凌同样数量级的伤亡,虽然其中都有非主战部队的相当水分,但此消彼长之下,现在西凌在两边夹攻下,军力损失只惨重那是不消说的。而且,现在西凌还在猛攻大南关,估计不付出个几万损失,西凌是绝不会死心的。军力的损失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损失则是西凌少有地惨败于春南之手。当春南有信心和西凌交锋,有信心去收获胜利,纵使代价高昂,但那毕竟意味着春南开始有了强国的姿态。当然,这种强国的姿态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盟国东平。作为盟国,东平这一次无论是出兵攻略镇北军司,在郇山关大军佯动策应还是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军械、装备和消耗品方面的积极态度,都让春南上下看在眼里。这时候,东平高层如谈晓培等人倒是对于叶韬将飞艇提前暴露给春南没什么意见了,在春南现在信心膨胀的时候,要是没有点什么东西能够吓住他们,那才是很头痛的事情。
在大南关失陷的刺激下,西凌的态度也就越发明显,他们几乎明确放弃了镇州,虽然没有从泰州、中州两周撤军而是向两周补充了相当兵力,但那只不过是镇州失守后加强北线防御的补偿性准备,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斗力,距离发起足够规模的攻势还有极大的距离。而西凌大军向南大举威压,让云州上下都松了口气。在越发加强了对北方部族和对北辽西路军的防御之后,云州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行政、治理、经济等等方面。当北疆经略府和镇州总督府开始顺畅运转的时候,叶韬闲了下来。他可以满怀希望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可以钻在研究院里想方设法地把基础的照相器材先弄出来,还可以将研究院里关于电的研究引向正轨。
在照相技术的研究方面,叶韬主要负责的是机械结构的研究,而那些化学成分和材料方面的事情,叶氏工坊研究院的一个个团队那是越来越有经验了。各种研究都是这样在进行的。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方法,都不了解怎么进行试验最有效率,最科学,当这样的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当每个团队都有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并且能够互相参考互相讨论,研究的进行也就越来越顺利了。虽然现在还是只能用玻璃片基,受到很大的局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出来的影像相当清晰了。而叶韬对相机的机械结构的研究和拓展进展就更快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叶氏工坊制作出来的相机纯以机械结构来说,相当现代。相机使用的是四寸乘以五寸的玻璃底片,手动装片。相机可以更换镜头,能够准确地在一百分之一秒、六十分之一秒、十分之秒、四分之一秒、半秒、一秒以及手动释放快门几档之间转换,甚至可以外接快门线。到目前为止,叶氏工坊只制作出了三种定焦镜头,一个广角,一个标准,一个长焦。单纯以光学性质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这种看起来已经比较成熟的相机,在进入实用之前,还需要等待更新一代的底片。而那需要大量的试验,倒是一下子也急不出来。就在这种时候,叶韬索性开始全面铺开叶氏工坊的电学研究。
现在,叶氏工坊的技术体系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以工艺和机械技术来说,叶氏工坊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光看叶韬拿出飞艇和相机这种复杂到家的东西,整个工坊全心努力下很快就能完成从图纸到实物的阶段,毫无障碍地就能制造出来就可见一斑。或许在具体的性能上并不尽如人意,但后续的调整也很快能跟上,新的材料、更有效率的工艺以及对初步设计的不完善的地方的修正很快都能到位,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整个工坊上下甚至都没感到什么压力。当叶韬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是有些勉强,他都会将电学的发展放上日程,更何况现在看起来是很水到渠成的事情。
为了引起工坊上下对电学的兴趣,叶韬很是抄袭了一下当初自己刚接触电学的时候老师耍的那些试验。静电方面的试验效果不够耸动,但两个人用力转动两个转盘,结果两个互不接触的金属棒之间噼噼啪啪地迸发出电火花的效果就相当惊人了。
“本来你们不是说叶大人是火神转世吗……怎么现在,玩起了雷神的把戏了?”当第一次叶氏工坊的内部公开演示结束,在思想想来活跃脱跳的叶氏工坊里,开始有人这样问。
“当然是火神转世啊,不然,叶大人怎么能晓得将地下的火精抽出来做成火油弹呢?”
“火油弹是高家弄出来的吧……”
“不懂别乱说,那高家弄的火油弹和现在的火油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说威力,那是比都不能比的。”
“别闲扯了,那今天叶大人弄的那个把戏,是咋回事?……那忽闪忽闪的,噼里啪啦地响动,虽然小了点,但的确是雷电吧?”
“……别说,真的是,大人不是管那个叫电吗?一定就是。”
“你们说,叶大人这是要做什么呢?这可都是公开传授啊,说我们人人能学会。这叶大人也太不拿神仙的玩意当回事情了吧?这泄露天机,可是要遭难的啊。”
“别扯淡了,叶大人说了多少回了,不管是飞艇、火油弹还有电,都是科学。科学!懂不懂?”
叶韬绝没有想到,他为了吸引大家学习电学的兴趣而进行的演示,居然在叶氏工坊内引发了神秘学和科学的辩论。而由于一直以来叶韬在传授技术,建立技术体系的时候都将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叶氏工坊里已经有不少人从不可知论者转化为了坚定的科学信徒。
叶韬对整个工坊进行的演示在有一部分人眼里,倒是一点都不稀奇。就是这部分研究院里的精英,一直跟着叶韬制作各种实验器具,严格地说,是教具。这批人也是最早听叶韬讲解电学的基础原理的。叶韬毕竟不是那种高考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电磁学方面内容的人,在原来那个时空,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不懂电磁学方面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虽然相隔那么多年,重新回忆那些内容,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生疏,但随着讲解的进行,叶韬越来越熟练了。事后再翻看那些认真记笔记的技工、技师们的记录,拾遗补缺,再修订一下,一套基础的电磁学教程就出来了。这个版本的电磁学教程实在是太简单了,基本上就是从入门一直到高中阶段的难度。毕竟,现在的技术条件,再向上讲得更深入那是没意义的。
而在叶韬进行了持续大半个月,一共八次的电学讲座之后,整个工坊会按照叶韬的要求,制作第一批电器产品,其中就包括电灯之类的东西。其实,不考虑大量制作的难度,在研究院里,叶韬已经成功制作出了相当明亮的灯泡。外面是抽真空的玻璃罩子,里面用钨丝,很简单,很经典。但更经典的则是大家叶氏工坊的技师们发现金属导电会发光发热,他们热情尝试各种材料之后,居然很快就搞出电热炉来。叶氏工坊辟出了一共四座风车用来进行风力发电的试验,也同时进行输配电系统和升降电压的设备试制和试验。
有线电报的设备简明易懂,在基本原理非常明确,各方面的制作工艺都配合得上的情况下,立刻就搞了出来,开始进行上线测试,在叶氏工坊和叶韬一家所居住的宁远城外的山庄之间,电报线开始架设,两个电报站也开始建立了起来,但比较麻烦的是,现在针对特定电报站发送电文而不影响其他电报站的技术还没有解决。叶韬毕竟不是神仙,按照基本的电学原理发展一些基本的设备那是没问题,但是这种交换机技术,就有些麻烦了。但是,电报设备的确是能够大大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传信局的官员迅速想出了在云州全境建立六个大区总电报站,和三十二个小电报站的方案,总局将来设立在刚铎。小站只对分区总站发报,总站和总站之间设立多条线路,并行传输电文。然后再通过总站发到分站。虽然是复杂了点,但通过这样的中继方式,应当可以在交换机技术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达到比较良好的通信水平。